2024年1月,读了5本书…
2024年1月,总共读了5本书。
临近春节假期,人比较散漫。阅读的时候很愉快,读完后感觉也没啥收获。
渐渐理解,阅读的意义,不在于能获得哪些有用的知识,不在于欣赏哪些有趣的想法,而是在于:
当下有段空闲的时间,便想用阅读来打发它。
陈忠实《白鹿原》豆瓣阅读No.32
(2022年10月榜单)
豆瓣阅读Top250榜单实时波动,比电影榜单变化快。此刻《白鹿原》在榜单里升到第29名。
之前,星星对于《白鹿原》的印象是当代文学史考试时,出了一道填空题,“陈忠实的代表作是______,路遥的代表作是______”。
靠着临考突击背诵,应该拿到了分数。此后,许多人都推荐过这本书,包括几位尊敬师长。
真正翻开这本书,过去了18年。元旦前拿起,就真放不下去了。
花了快20天,心无旁骛地读完。期间放下了游戏直播电影,差点都不跟踪台湾选情了。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师长说:“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中国近现代史。”
个人感觉,确实如此!
刘瑜《民主的细节》豆瓣阅读No.234
这本书已经跌出榜单。
刘瑜从昔日的“政治女神”变成了鲜有讨论的“过气作家”。近年来她刷屏是《清华教授刘瑜: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读完文字辛辣老练的陈忠实,再读刘瑜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有人就是能很灵性跳脱地写出许多文章,让人读着就觉得“很有道理”,但读完了好像又没啥印象。
队友10年前购买了这本书摆在书架上,并且大力推荐,当时不以为然。
与之命运相似的还有若干好书,发现她的阅读品味遥遥领先,暗自惭愧。
书里内容很多是《南方周末》的专栏文章。文字绝对是好文字,立论运笔巧思妙,嬉笑怒骂成文章。
当今氛围下,刘瑜这本略显“美吹”的书,大众评价略有下滑,也是容易理解的。《南方周末》同样风评下滑。
这就是时代的眼泪啊。要知道,在2010年前后的豆瓣榜单里,还有GRE单词“红宝书”呢……
浅仓秋成《六个说谎的大学生》
读书翻豆瓣书单,和找工作看学历一样,都是相对省力的做法。特别对于阅读量中等偏下的星星来说,算是捷径。
今年首先参考的就是“豆瓣2023年度推理·悬疑图书”。前10名有7本日推。1月读了榜单的前两名,都是台湾版本。2月读了剩下8本。
台湾版本意味着繁体字排版,但强大国产掌阅电纸书,居然自带繁简转换功能,老迈的Kindle再次败下阵来。
星星起初没发现,突然看到“寮国”(老挝的台湾叫法),才后知后觉是台湾译者。再查,发现大陆版译者叫“王星星”,哈哈哈哈哈。
这本书的剧情相对轻松,因为没死人。六个大学生入职大厂终面,从六人都入围突然变成只招一人,投票决定。
六人里潜藏着别有用心的不正当竞争者。因此,这就是求职背景的狼人杀。
整本书剧情多次反转却又很自然,文字流畅而温暖,充满人性关怀,风格清新,诡述精巧,也反映出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个人觉得是一本好书。
JK罗琳《神奇动物在哪里》
唯一实体书,读于和女儿在北京坊PageOne书店的固定周末“约会”。
这书的趣味之一在于明明是罗琳写的,但却要说是魔法世界的纽特写的,言之凿凿似乎那个世界就存在。
从这一点来说,这本书就很粉丝向。
罗琳做为编剧表现一般,但回到作家本行,可以说大显身手,想象力和幽默感十足。
书有点贵,其收入全都捐赠给公益基金会。因此在书店翻阅,是既无奈又理智的选择。
由于过于粉丝向,感兴趣的朋友应该都读过,不感兴趣的读者估计不会翻开。就不多说了。
方丈贵惠《孤岛的来访者》
风格比较独特,本以为是个“暴风雪山庄”式的荒岛杀人事件,但后来引入了外星生物,从推理小说一下子转换轨道,变成科幻小说。
似乎是因为推理小说太受读者欢迎,因此开启了无限内卷模式,各种各样的案子都写得差不多了。这种“设定系推理”开始出现,也真难为了这些作家。
个人并不太喜欢这种风格,但表示尊重。
台版的翻译倒很到位。也许因为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因素,推理小说在台湾很有市场,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家、出版人、译者和评论者。
星星心目中的中文推理小说第一人、香港作家陈浩基,就是通过台湾举办的征文比赛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般来说,在台湾得到检验的推理小说,再引进大陆后基本叫好叫座。这有点像当年各种台版漫画(特别是盗版漫画)席卷校园的样子。
联想到星星常常在台湾服务器上打炉石传说,王心凌和周杰伦占据了音乐歌单,可以说从小学到成年,大多数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对岸的文艺娱乐工作者。
感谢他们。
(如无意外,本书评未来将拆成5篇文章,列入“有书真好啊”日更栏目。对此偷懒做法,请各位订阅用户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