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真好啊!【147】《呐喊》
147.《呐喊》豆瓣阅读榜单第17名
(每周依序更新榜单书评1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同龄人想必都对鲁迅有难忘的记忆。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连续写了十几篇短篇小说。
1923年鲁迅将1918年至1922年创作的15篇小说辑成《呐喊》,其中《不周山》一篇后收入《故事新编》中。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奠定了鲁迅在现代文学文化史上的地位。
“鲁迅”,是《狂人日记》发表时作者周树人采取的笔名。那一年,老周37岁。
穿越时空的文学巨匠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鲁郭茅巴老曹”的说法,指的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当年念大学时,现代文学史期末考试最后一道20分的大题,就是让考生任选1人简述其创作经历和文学成就。星星选了相对最简单的曹禺……
根据模糊的记忆,6人的排名形成是有较长的历史进程。大致鲁迅最高,郭沫若是鲁迅的接班人,茅盾和郭同级,再往后巴老曹相当。
大致相当于1个班长,2个副班长,3个班委。
6人各有所长。鲁迅(短篇小说和杂文)郭沫若(诗歌)茅盾(长篇小说)巴金(小说)老舍(小说戏剧)曹禺(戏剧)。
《呐喊》发表前后,郭沫若在日本留学,偶尔写诗;茅盾当编辑,参与建党;巴金在成都念高中;老舍在北京教书育人;曹禺是南开中学插班生。
因此,鲁迅不仅是其余5人的文坛前辈,更算得上是他们的思想导师。
与其他5人相比,鲁迅也得到了更多当代文学青年的关注和喜爱。
在豆瓣阅读榜单Top250里,鲁迅有6部作品入围,4部进入Top50。
其余5人共有4部作品入围。老舍3部,曹禺1部。郭沫若、茅盾、巴金没有作品入围。
虽然这丝毫不能影响上述名家的文学成就,但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年轻人的阅读偏好。
至于郭沫若本人被年轻人各种吐槽调侃,也是中文互联网的老梗了。
诞生于旧时代的新作家
谈文学作品绝对不能离开作者本人。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巨匠,多数都是旧时代所孕育的。
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民众普遍受教育水平极低,因此文化人士绝大多数只能从地主、官僚、富商家庭中产生。
鲁迅生于乡绅家庭,小时候家里有雇工(《闰土》),祖父是秀才,因贿赂主考败露导致家道中落。
郭沫若生于地主家庭,茅盾是秀才家庭,巴金是世家大族子弟,老舍是旗人军籍,曹禺父亲曾是黎元洪秘书。
从他们的成长背景可以知道,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古话确实有道理。
鲁迅茅盾是浙江人、老舍曹禺生于京津、郭沫若巴金是四川人。地缘上可能是巧合,但三处都是旧中国相对安定富庶的区域。
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中产阶级”。
在国难深重、阶级固化、鸿沟难越的旧中国,他们上不能与显贵争权,下不愿与贫民混迹,其中身怀绝艺、志向远大者,虽然生于旧时代,却成为了旧时代的掘墓人。
于是,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它在摧毁旧时代的同时,又在呼唤新的时代。
鲁迅正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呐喊》正是吹响新时代的响亮号角。
《呐喊》里的热门和冷门
《呐喊》定本里有14篇小说,分别是《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这其中有很多收入了中小学语言课本中,孔乙己、阿Q、闰土等都成为人尽皆知的文学形象。
对于这些作品的阅读理解,都是中高考的重点内容,就不在此赘述了。
但也有一些冷门作品和冷门人物。必须说,中国的孩子课余时间确实不多,还有沉重的学习压力,因此无法进行广阔充分的课外阅读。
茅盾在当代青年中存在感之所以很低,在于他的代表作品多是长篇小说。能让大多数中小学生沉下心来读一部大部头,在目前的情况下确实不太现实。
经典文学作品奠定了白话文的规范。这不仅是中国的现象,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
每个国家都有这样的国民作家,德国的歌德、意大利的但丁、美国的惠特曼……但可惜的是我们连自己的鲁迅都不能好好品读,更别提他们了。
鲁迅在一篇杂文中写道: “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就以星星个人的体验,之所以下笔时抓耳挠腮,就在于平时的阅读不够,“书到用时方恨少”。
《呐喊》以后,不止于《呐喊》
由于《呐喊》具备了很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作为某种意义上鲁迅的出道作品集,它足可以让鲁迅躺平休息了。
但那样,就不是鲁迅了。
在《呐喊》以后,还有《彷徨》《野草》《故事新编》,更有那如同匕首投枪一般的散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鲁迅从未停步,一直战斗。
后来,教员评价鲁迅为“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思想是要先于文学的。
联想到最近在读茨威格的作品,他也是旧时代孕育的新作家,但最终无法接受时代的更迭选择弃世。和他类似,老舍先生也在万般无奈中走上绝路。
这种困惑,鲁迅应该也有。在鲁迅因病去世前最后一年,鲁迅的日记和书信中,频繁地出现了两个字:“无聊”。
有人劝鲁迅写自传,鲁迅说: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为我作传的……我有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时时随风而逝,固然似乎可惜,但其实,亦不过小事情而已。
随风而逝,无聊……这些词语出现在鲁迅身上,让我们不禁唏嘘,这时候我们再回看鲁迅在《呐喊》序言里写道的:
在铁屋子里叫醒他人,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对于《呐喊》的意义,鲁迅可能比更多人都清楚。即便叫醒了一些人,那又怎样呢?即便不能怎么样,但还是要呐喊。
因此,鲁迅就是抱着“质疑启蒙又坚持启蒙”的复杂态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时光荏苒来到当代,昔日的“呐喊”,还会有怎样的回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