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真好啊!【158】《日本的汉字》
158.[日]笹原宏之《日本的汉字》
借于朝阳图书馆。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属于“岩波新书”系列,由日本知名出版社岩波书店策划,邀请名家写的科普短篇幅作品,即“大家小书”。
这本书很好玩,读完后掌握了很多无用但有趣的小知识。本文简单做些相关介绍。
“岩波新书”:岩波 + 新书
选书要看出版社。岩波书店创立于1913年,距今已有111年了。
1913年,岩波茂雄在东京神田神保町开了一家旧书店,即岩波书店的前身。次年书店刊行了夏目漱石的小说《心》,正式进军出版业,并获得了飞跃性发展。
1949年,岩波书店改组为株式会社(股份有限公司)。岩波书店总部的隔邻是一桥出版集团的小学馆与集英社,爱看漫画的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
整体而言,岩波书店属于日本文化界的“亲华友华派”。1937年,岩波茂雄有意向中国赠送岩波书店所有的出版物。二战结束后,书店同仁按其遗志赠书给中国的知名高校。赠书传统延续至今。
“岩波新书”是上述思潮的产物。1938年,岩波茂雄对全面侵华的日本军部强烈不满,创刊岩波新书。
为了对抗军国主义思想,岩波新书的重要宗旨便是实事求是地了解中国,创刊首部作品便是《奉天三十年》,是一本爱尔兰教会医师在沈阳生活的回忆录。
时至今日,以中国为主题的岩波新书已有140余册,涵盖历史、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
那么,什么是“新书”?
新书是诞生于日本的独特出版物,最大特点是“小而紧凑”。字数上大概十万日文字左右,标题简练,通俗易懂。新书符合日本人喜爱轻快节奏的心性,也很受市场青睐。
岩波新书是第一个在日本发行新书的老字号。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可信度高,作者水平专业权威;二是关注学术和纪实,凝聚研究成果和审视社会动向。
在岩波新书出版著作是很有荣誉的事。这已是日本文化界的共识。
日本有一个词叫做“修养新书”,这也可以说是岩波新书的代名词。读者可以在书中养性修身,进而构筑一个美好社会和世界,这便是岩波新书的目标。
不止步于获取知识,而是将获取的知识与自我的生活、生命相连接,所谓“修养”就在于此。将更多的“修养新书”带到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岩波新书的使命和理想。
——岩波新书主编 永沼浩一
笹原宏之&日本汉字
本书的作者笹原宏之,是日本著名文字学家,被称为日本制汉字研究第一人。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文学博士。现任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综合学术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字、比较文化论。
译者丁曼为外交学院副教授、日语教研室主任,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看来是作者的小学妹。
根据这本书介绍,日本在6-7世纪正式大量学习中国文化,汉字充当了重要媒介。随后,按照日语语法撰写的变体汉文出现,并发展出用来表音的片假名和平假名。
渐渐地,日本人赋予了汉字新的用法,模仿汉字组成方式创造了新的日本产汉字,即“国字”。此后,日本汉字以自己的方式进一步发展。
日本汉字发展有两条基本原则:书写经济化、注重表意性。
日本称过往采用的繁体汉字为旧体字。现代意义上的汉字官方简化行为,日本早于中国。中日两国在汉字简化方面,可谓相互影响。
本书要谈的就是伴随日本人一路走来的汉字。第一章和第二章谈从中国接受汉字和其日本化的过程。第三章关注那些日常使用的、我们司空见惯的汉字背后隐藏的背景和意义。
第四、五、六章分别从“群体”“地域”“个人”的角度谈广泛存在却鲜为人知的日本汉字百态。第七章谈汉字与外国的关联,力图多角度思考“对于日本人来说,汉字应为何物”这个问题。
——《日本的汉字》前言
几个有意思的日本汉字
整本书都很有趣。书里面讲了很多日本汉字作例子,这里选几个印象深刻的说说。
【腥】有人提议在姓名用字中加入“腥”,因为它是“星”和“月”组合,非常有意境,读起来也很清爽。至于它的汉字原意,提议者大概率是不知道的。
【腺】淋巴液或汗液涌出像“泉”,肉月旁“月”代表器官,组合起来就是“腺”。这是由兰学家宇田川榛斋所创立的个人文字,后来得到普遍使用。
【珈琲】即中文里的“咖啡”。使用口字旁代表音译,是中国自佛典翻译以来常用的做法,类似的还有咖喱、吗啡等。日本的“珈琲”采用了玉字旁,有人认为是把咖啡豆比作玉石。
【超】这是日本汉字对中文语法影响的例子,即将“超”作为副词,例如“超人气”“超棒”。这种使用方式源于日本。
【国】新中国简化汉字时,本可以使用“國”的异体字“囯”,但是因为“囯中有王”被认为象征封建残余,因而就参考了日本的简化字形“国”。
【卫】繁体字“衛”笔画很多,在中国的日本人将其简化为片假名“ヱ”。汉字简化时可能受此影响,采用了“卫”的字形。
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值得我们去审视、去思考。带着这种意识,去发现身边常用文字的美,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丰富。
这些被我们死记硬背、单纯视为书写工具的文字,不是不值得思考,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去思考。
——《日本的汉字》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