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真好啊!【223】《罗马帽子之谜》
223.埃勒里·奎因《罗马帽子之谜》
盛夏酷暑难耐,无心持续更新。借着这个时间,把推理小说家埃勒里·奎因的9篇“国别系列”书评写完。今天是第一篇,先对作家进行一些介绍。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 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 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
奎因几乎是美国推理小说代名词。两人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家,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成功的先例。
埃勒里·奎因也是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其角色本身就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兼超级侦探。
从1929年到1971年,埃勒里·奎因发表了数十部推理小说。其中的9部“国名系列”作品和4部“悲剧系列”作品被认为是古典解谜推理小说最高水平的代表,是后人难以逾越的杰作。
在“国别系列”中,年轻英俊的侦探埃勒里·奎因和他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是小说的主要角色。
儿子主要负责推理,父亲主要负责找线索,一个用脑,一个跑腿。
新星出版社推出的合集版本
读完了13部作品后,星星赞同一些评论家的观点,即埃勒里·奎因的侦探小说三个特点:推理严密、文学性强、挑战读者。
一、推理严密。小说运用逻辑推理,对犯罪现象作科学分析,尤其注重犯罪目的与现场察看,并安排了引人入胜、错综复杂的情节,在寻常人不为注意的细节中演绎出动人的故事。
不看到最后,读者很难猜到罪犯是谁;看到谜底后,对作者无懈可击的严密推理只能赞叹。
二、文学性强。这对父子搭档各有特点。父亲性格朴实,行事坚决,有很丰富的破案经验;儿子则是一个想象丰富的推理家。他们在破案时,各执一词,但最后又互相配合,最终擒获凶手。
埃勒里·奎因这一文学形象也给读者以充分的信任感,并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书中经常引用名人名言,也是他的标志。
三、挑战读者。这对表兄弟对自己的作品中的谜题设置有着强烈的自信,他们从不屑于误导读者,从不向读者提供无用的信息。每当故事进行到高潮,埃勒里·奎因总会以“挑战读者”的方式与读者一决高下,而挑战通常以读者心悦诚服的失利告终。
“挑战读者”的设置,也因此成为了奎因作品的商标和世界推理小说历史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桥段。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较早推出了合集
纵观奎因小说,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手法又有三个:消失的线索、多重解答、临终留言。
消失的线索指某个事物原本应该出现的却没有出现。《罗马帽子之谜》就运用了这一手法,原本应该戴在死者头上的礼帽却无端消失,其中必然和案件有所牵连。
一旦合理的解答了“消失的线索”这一问题,推断出正确的凶手也就显得轻松许多。
多重解答是推理小说数学化的一个标志,需要作者借助将同一案件经由不同的推理得出不相同的结论。
小说随着案情的发展,对各种不断出现的线索做出演绎,逐渐拼接出犯罪的整个面貌,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让读者的脑筋几乎难以跟上奎因数学分析的脚步。
临终留言即被害人在临死之前留下一些线索以指正凶手。因此侦探为了解决犯罪需要能够读懂被害人的意思。
临终留言经常会有很多种解释,变数也很多,它也是增加小说数学化分析的一种手法。
奎因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将真相保持到最后,这也是他的之所以小说复杂、费脑筋、不可思议、却令人着迷的重要原因。
喜欢解谜的读者也是以将奎因的推理城堡摧毁为乐,于是,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然而,对于读者来说,“不管(推理)成败与否,这样的过程必然是美好的经验,所有的艰辛顿挫都会得到高度快乐的回报。”
1929年,埃勒里·奎因在《罗马帽子之迷》中首次登场。之后,埃勒里·奎因开始以冷静、知性的贵族姿态出现在“国名系列”中,将离奇的谜案逐一破解,并展开一系列精采的探案故事。
电影《唐人街探案》系列多次提到奎因
最后说一下《罗马帽子之谜》。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在座无虚席的罗马剧院中,上演着热闹嘈杂的“枪战”戏码。酗酒成性的恶毒律师身穿礼服,应某人之邀来到剧院,却在第二幕终了前数分钟死于非命,法医诊断是类似“酒精中毒”的急性中毒反应,而案发现场却找不到死者所戴的礼帽。
这顶礼帽便成了警方急于追查的重点,也是破案的关键线索。前面提到的“消失的线索”,就在这里出现了。
在没有读原著之前,星星曾经以为“国名”系列是到各个国家游历破案的故事,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基本上,绝大多数案子都发生在纽约。例如这本书,案子在“罗马剧院”中发生,又和“礼帽”有关,因此才得名“罗马帽子之谜”。
希望这番介绍,能够吸引朋友们阅读奎因推理小说的兴趣。
如果不能,那一定是星星的书评写得不好,这些小说——确实都是极好极好的。
E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