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真好啊!【228】《美国枪之谜》
228.埃勒里·奎因《美国枪之谜》
奎因国别系列的第六部。读于电子书阅读器。
在里程碑式的1932年后,奎因兄弟于1933年继续出版了4本书。2本署名艾勒里·奎因(《美国枪之谜》、《暹罗连体人之谜》);2本署名巴纳比·罗斯(《Z的悲剧》、《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作为推理小说家,奎因兄弟的巅峰来得太快,而瓶颈也同样到达得很迅速。1933年的4本书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
峰顶的风光固然美丽,下山的风景却未必人人欣赏。
关于书本身
《美国枪之谜》是奎因的首部不可能犯罪作品。
著名西部影片名宿巴克·霍恩,计划重归银幕,但在体育场表演特技时被击毙。在场的两万名观众都是嫌疑人。经过严密的搜查,凶器不翼而飞。
因此,“美国枪”就成为了这本书的名字。
一个月后,在相同的地点,在相同的场景,同样的凶杀再次上演。两个案子迷雾重重:找不到凶器,找不到凶手,找不到动机……
消失的线索,恰恰就是破案的关键。在情节推进中,作者穿插进了许多影视圈的情节,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有评论者认为:“作为一个不可能难题,谜题和解答的巧妙是它的优点,但是情节方面也许更适合一个短篇。不可能犯罪元素是连接情节的众多元素之一,其他还有敲诈、消失的钱以及一堆复杂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使之成为一部非常有趣的小说。”
当读者看到最后时,又会再次出现恍然大悟的感觉。作者对于枪消失的解释是可信的,消失手法的运用也颇具匠心。
书本外的延伸
1.
小说中的巴克·霍恩是根据著名西部默片明星威廉姆·S·哈特(William S. Hart)塑造的。这位影星有一个绰号叫做双枪比尔(Two-Gun Bill),这个特征也反映到了作品当中。
2.
埃勒里·奎因的绝大部分小说迄今未搬上银幕。在电影业十分发达的美国,这是十分罕见的。好莱坞曾将奎因探案系列中的几部拍成电影,结果不成功,遭到书迷的抗议。至今未敢问津。
3.
奎因小说中的受害者往往都是大富豪。在早些年中文版的序言中,编者曾经写道:
通过神秘的谋杀案,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上层人物惟利是图、尔虞我诈的卑鄙本质。他们为了金钱,采用移货栽赃、陷害无辜的手法,可以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在他们眼里,骨肉之情、手足之情都可以拿来换金钱。利之所在,趋之若鹜,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利益关系。
虽然这个表述有些立场先行,但确实也反映出奎因作品中的一些特点。
4.
这本书和之后几本书的颓势,让奎因兄弟遭遇了瓶颈。以巴纳比·罗斯作为笔名的“悲剧系列”见好就收,于1933年完结。
1936年,世人第一次知道奎因和罗斯的真面目,《出版家周刊》的《神秘的面具作家》一文揭示了二人身份。
广大推理小说读者由此得知:巴纳比·罗斯就是奎因兄弟的“马甲”,引发了又一轮轰动。
此后,奎因兄弟正式转型,进入了所谓的“第二时期”。
关于结尾的悬案
这本书的结尾,对于真正罪犯的动机交待得并不太清楚。由于翻译也比较糟糕,所以中文读者更是摸不着头脑。
下面两张图,分别是结尾的中文译本和英文原著:
在这段对话中,面对“犯罪动机”的提问,奎因突然转变话题:“你觉得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怎么样?”
简直是答非所问。
有位中国书迷给出了他的理解,得到了许多赞同:
《美国枪之谜》根据年表看是出版于1933年,当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俄罗斯作家33创作的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而如果你看过简介,或者看过书的话,会发现某些点惊人相似,这是百度百科的简介:
《米佳的爱情》描写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米佳和戏剧学校学生卡嘉浪漫而痛苦的悲剧式爱情,卡嘉为了当名演员而投入校长的怀抱,对米佳忽冷忽热,米佳心灰意懒,一度同视为卡嘉替身的女仆幽会,最后因绝望而开枪自杀。
该网友认为,《米佳的爱情》和《美国枪之谜》在情节上有某种相似之处,也可以很好地解释罪犯的动机。
这个说法,看起来是一个很靠谱的回答。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1.星星专门去图书馆借了《米佳的爱情》,发现剧情并非百度百科介绍的那样。米佳和女仆约会,并没有把对方作为卡嘉的替身,而是自己发泄欲望的对象。
2.《美国枪之谜》的发表时间是1933年上半年,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公布是1933年年底。因此,奎因不会“未卜先知”,不会引用《米佳的爱情》里的情节。
3.诺贝尔文学奖是授予个人的奖项,而不是直接授予作品。获奖者通常是因为他们的整体贡献和成就,而不是单一的作品。
因此,这个看似靠谱的回答,其实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真正的答案是什么?星星目前还不知道。
但这位网友的思路可以参考,星星决定去找一下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书读一读。
希望读完后能够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