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真好啊!【257】《明朝那些事儿》
257.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豆瓣阅读榜单第20名
(每周依序更新榜单书评1篇)
说起《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历史类文学书籍。
全书共150万字,算是大部头。星星大概在2010年,在第一代iPad上读完了全本。此后,偶尔会重新回看其中的部分章节。
这本书有将近10个版本,但都属于同一家出版公司“磨铁图书”。这家公司向不同出版社“购买”书号,连续多年更迭出版《明朝那些事儿》,反映出该书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今天谈四方面的个人看法,分别是概况、优点、不足和感想。配图均出自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一部以明初为背景的穿越古装剧。
《明朝那些事儿》的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叫“当年明月”,这是一个网名。
“当年明月”的本名叫石悦,是公务员。起初在广东顺德海关工作,后来曾在环保部、河北隆化县、山东省政府等处任职,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是副厅级领导。
2006年3月,“当年明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关于明史的网络文章,2009年3月21日在微博连载完毕。网络连载便引发反响,随即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最终成书7本(后来有版本增补为9本)。
刚开始发帖时,石悦的ID叫“就是这样吗”,文章标题叫《明朝的那些事—历史应该可以写的好看》。后来,发帖人ID才改名为“当年明月”,似乎出自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星星也非常喜欢这句话,2004年刚注册QQ的签名就是它。如今,QQ已经不用了,最后一次改签名是“奥拉基尔:狂风!听我号令~”
帖子爆火后,甚至引发天涯的一场争议。在论坛上成名很久的写手开始质疑、挤兑“当年明月”,作为论坛管理者的几位“斑竹”拉偏架,导致最后覆水难收。“当年明月”离开天涯。如今,天涯也没了。
《明朝那些事儿》赶上了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好时代,成为了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此后,也有不少人模仿,引起民间的历史热,但至今没有一部超过它。
以《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诸多现象级的网络连载作品,曾让天涯网友大饱眼福。
喜欢现实的,点击天涯杂谈读《东北往事:黑道风云二十年》;想切换到古代,就到煮酒论史,读《明朝那些事儿》;再想看离奇,就现场追《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庄羽的《圈里圈外》,紫金陈的《坏小孩》,乃至于陈冠希的“艳照门”,都在天涯首发……
说回《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它在史实的基础上,有点戏说演义的味道。
成书的名字,在原帖名“明朝那些事”后加上了“儿化音”,其实就有消解正史里严肃的意味,传递出喜爱、亲切、轻松的感情色彩。
随着时间更替,许多创作者、草根明星都离开了天涯,他们现在拥有更多机会、更大的舞台,天涯没能跟上。
天涯的魅力在于最早期的互联网精神:平等、开放、共享。想要在这里赢得尊重,获得追捧与掌声,唯一的途径就是靠文字说话。
那时候没有公众号,更没有短视频。
进入微博时代,这种规则遭到颠覆性改变,放大了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随即带来的网络民意撕裂,让理性讨论终成为奢侈品。
如果穿越到当下的小红书时代,“当年明月”恐怕不太容易激起水花。
《明朝那些事儿》的三个优点
作为历史类文学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非常优秀。在星星看来,它有三个突出的观点。
家国观念:这部书里随处浸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可以看到无数人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不顾身。正是这种情怀,让明朝在风雨飘摇中,依然能够屹立不倒。读于谦的部分,让星星数次落泪。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于谦)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英雄观念:本书的主角依然是帝王将相,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评论。“当年明月”的文笔是典型的互联网语言,写出了众多明代俊杰书写的英雄传奇。
他(郑和)历经坎坷,九死一生,终于实现了这一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壮举,他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和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区和国家的和平交流,并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强大、开明的国家的真实面貌。
虽然他的个人生活是不幸的,也没有能够享受到夫妻之情和天伦之乐。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传奇,一段中国人的海上传奇。
而创造这段传奇的郑和,是一个英雄,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古里成为了郑和最后到达的地方,似乎是一种天意,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抵达这里,意气风发之余,立下了“刻石于兹,永昭万世”的豪言壮语。二十多年后,他心满意足地在这里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郑和,再看一眼神秘而深邃的大海吧,那里才是你真正的归宿,你永远属于那里。
古里的人们再也没有能够看到大明的船队,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共情观念:以相对客观而包容的态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并不是简单地脸谱化、二分法。对于历史人物的作为,能够进行一些设身处地的评论,有一种通透和悲悯。这很难得。
朱祁镇有一种他的先辈们所不具备(或不愿意具备)的能力——理解别人的痛苦。
八年前,他从一个作威作福的皇帝变成了俘虏,之后又成为囚犯,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衣食不继、相拥取暖,这一惨痛的经历让他深刻地了解了身处困境、寄人篱下的悲哀,也知道了身为弱者要生存下去有多么的艰难。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决定违背祖制(废除殉葬制度),去解救那些无辜的人。
应该承认,这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去夺取别人生命和尊严的权力。
虽然他一生中干过很多蠢事、错事,但在我看来,他比那些雄才伟略的帝王们更像一个“人”。
《明朝那些事儿》的三个不足
在星星看来,这本书是不太适合给青少年阅读的。因为它终究不是一部严肃作品,篇幅又有些长。现在的教育那么卷,孩子们阅读起来有点耗费精力。更重要的是,它有三个隐藏的不足。
精英视角:总体而言,书中的故事都发生在朝堂之上,并没有下到民间,有些不食人间烟火。而实际上,大多数在明代生活的人,基本参与不到书里的那些宏大叙事中。书里轻轻一笔“民不聊生”,可能是无数个家庭的妻离子散。
通俗视角:这本书的定位是“好看的历史”,表达方式是通俗现代的,但是认真推敲起来,是有不少硬伤和错误,或者说是有选择地对史料进行了剪裁。虽然它降低了历史研究的门槛,但也给庞大的读者群体塑造了不严肃、带倾向的历史观。
直男视角:这可能是男性作者的通病了。书里的女性角色基本上都是工具人,当然这可能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但作者的某些表述,实际上暗藏“厌女”思维,而且还不少。
评论嘉靖残暴虐待,导致宫女起义:女人的心理是很难琢磨的,出了妒忌外,也不排除内分泌失调,情绪失控之类的原因。
评论女性参与政治:女性在从政方面之所以比男性困难,说到底是个生理结构问题。政治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需要极大的理性,而女性情感丰富,很多事情上往往跟着感觉走。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这三种视角,都可能更符合天涯连载的主要阅读群体的兴致,也是《明朝那些事儿》成功的因素。
开卷终有益,但不可盲信
圣人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原话的语境里,孟子对《尚书》里“武王伐纣”的历史记载表示出质疑。
美国历史学家孔飞力也说过:“研究历史,切勿沉醉于浅尝辄止的满足感。”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历史类文学作品,但它究竟不是历史作品。作者“当年明月”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个贡献巨大的历史爱好者,但他终究不是历史学者。
假如通过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激发出对历史的兴趣,从而继续拓展阅读更多书籍,从历史变迁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是,如果就停留在这个层面,在舒适圈内留步徘徊,那么大概率还是在耽误自己。
阅读的时候可以盲目选书,但不要盲目信书。
我们读书,不能仅仅为了印证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知道的东西,让书本成为我们巩固成见的帮手。
我们阅读,是为了拓宽视野,学习知识,收获快乐,而不是为了让世界来迎合我们。
与此同时,也有批评认为《明朝那些事儿》夹带私货。个人认为,对此也要理性的看待。
对于书里“夹带私货”这件事情。只要是人写的书,都会带着作者本人的观点,这是无可厚非的。
所谓“私货”是没有标准的,只要观点不合某些读者的心意,那就可以叫做“私货”。那么,书里只有所谓“伟光正”,才是问心无愧天地宽吗?
书就在这里,书里的观点和素材也在哪里。如何吸收和领悟,如何甄别和扬弃,其实选择的权力,一直在读者手上。
你和书的关系,其实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