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的专业性,真的重要吗?
1月14日,在第24期“启发时刻”直播中,我们和大家讨论了“公益人的专业能力提升有谁来负责”的话题,期待可以抛砖引玉,引出更多真诚、务实、多元的分享。
我们的小小尝试收到了令人惊喜的回响。上周,公益伙伴谭雪明的文章《公益人的专业性,可能是个“伪命题”》一经发出,就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不少伙伴都在公众号和微信群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思考、见解。
分享的飞轮一旦转动起来,思想和观点的交汇就会源源不断。本周,我们再次收到了一篇讨论“公益人专业性”的投稿。
本文的作者老邱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他做过媒体编辑,做过商业营销策划和产品总监,现在成了一位投身教育事业的全职公益人,过着名副其实的“斜杠生活”(欢迎关注他的微信公众号:“斜杠大叔V”)。
老邱认为,公益人的专业性不是“可有可无”“锦上添花”,而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不然的话,就算抱有无限的热情和善意,也可能会“害己害人”。
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老邱眼中,为什么公益人的专业性如此重要和紧迫吧!
*老邱和谭雪明的分享,也许引起了你的共鸣,也许让你充满了表达的愿望。我们尊重和珍惜每个人的观点,期待有更多伙伴来稿,谈谈自己对“公益人专业性”“公益人专业能力提升”“公益团队建设”的思考和想法。
除了畅快淋漓的表达,你还将收获单篇500-1000元的稿费酬劳哦!
1,公益,“让明星都长白头发”
放在2年前,我可能对“公益人的专业性”这个话题完全无感,然而,现在作为有2年全职公益从业经验的我,不禁要深深地感叹:
公益人的专业性,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是每一个公益人需要努力追求的能力。
先给大家看一个视频,看看成龙是怎么做公益的。
这是2010年《鲁豫有约》中,成龙谈他做公益的一个小故事,十年前看这个片段的时候,我笑得前仰后合,笑得是作为一个国际巨星,成龙在做公益的时候遇到的窘态。
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全职公益人,此时每每想到这个片段,却一点都笑不出来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几乎天天都会遇到。
这个片段里,鲁豫最后说了一句:“这肯定是让人长白头发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你是公益人,你一定知道这句话并不是调侃,反而可能让你有点想落泪。你的内心独白一定是:“太真实了,做公益以来,我白了多少头发啊”!
2,不专业的公益,可能害己害人
没错,这就是我的第一个观点:“不专业,会让公益人变得不健康,你不健康,还怎么做公益!?”
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奇葩说”的观点,背后说明的是一个什么问题?说明的是:做公益,不能只有态度,一定要有方法——你要懂怎么做公益。
我的正经观点是:公益人一定需要专业性,否则,你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的队友,甚至是受益人。
本人接触公益很早,最开始只是一个默默支持公益的人,现在是一个全职公益人。
曾经有一段时间,微博刚刚兴起微公益,那时我会整理一些洗干净的衣服,然后通过微博微公益找到需要衣物捐助的偏远学校,自己邮寄过去。
微博微公益这样互联网产品促进了这种公益形式的诞生,让信息变得更加通畅,让有需要的人可以在网上发声,让像我这样有心做点公益事情的人,有渠道作出一点努力。
但是,大概两年之后,我就没有再做类似的尝试了。为什么呢,因为后来很多在微公益发帖人反馈了几个问题。
爱心小站的主要力量是当地志愿者,他们每天都要拆包、整理、登记、分发,从白天忙到黑夜,实在是忙不过来。
爱心人士捐助的很多衣物并不适合当地人,大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用不上的衣物。
微博用户太多了,往往消息一经发出,一两个月以后就爆仓(当时偏远地区主要依靠邮政,会有1-2个月的延迟),多出来的很多物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微公益早期形态里,每一个参与者都心怀善意,但结果并不是最好的,有时候反而给被捐助人带来了新的困惑。
咱们再聊聊“公益人”这个身份。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 “公益人”?
曾经那个每年捐物的我,算是公益人吗?
显然不是。
那些发帖求助的人,算是公益人吗?
应该也不是。
成龙在《鲁豫有约》的完整节目中提到,他会拉一些明星来做公益。虽然知道很多人只是摆摆样子,甚至是为了自己的品牌宣传,但是他认为,只要一次又一次的拉着明星们做,他们终会被感动,投入公益事业。
捐钱捐物的明星们,如果捐了很多次,算是公益人吗?
这个问题,或许很难回答。捐一次不算,如果捐100次呢?如果像古天乐那样,默默的在云贵建立了100多所希望小学,算公益人吗?
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心怀善意。哪怕是恶毒之人,都有心善的一刻,甚至有做善事、做公益的一刻,但很显然,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敢轻易的自认“公益人”这个身份,因为我们觉得它太“神圣而宝贵”了。
保持善念,只是公益人的一个基本价值观而已,对于公益人更重要的,是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我全职做公益的时候,我才觉得我是公益人了,因为我感受到了我的使命和责任。正是有了这份使命和责任,我们才会为了做公益而“白头”。
那些一刻善念的人会为此而白头吗?并不会,因为他们并没有使命和责任。
我们公益人,扛下了所有。
3,使命和责任,促使我们必须要专业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愈演愈烈,武汉最终封城。好巧不巧,我成了一个“不能回家”的武汉人,好巧不巧,当时的舆论焦点——红十字会武汉物质中心,就在我家附近。具体新闻细节我不再赘述,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更换了一个管理者来处理这些物资。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会更换管理方,是红十字“不想”好好做公益吗?并不是,而是在大型货仓的管理方面,红会人员并不专业。救命的物资,岂能由不专业的人来管理?
作为一个公益人,纵然有一万份善意,纵然全职无休的投入一个公益事业,纵然你对此毫无怨言,但只要你不专业,就可能毁掉公益组织和公益人最赖以生存的基础——公众信任。
这一点不容懈怠,也无可辩驳。
我要再重复一遍我的观点:公益人一定需要专业性,否则,你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的队友、伙伴,甚至是受益人。
4,公益人越专业,解决方案越多元
公益人的专业性,会解决哪些问题?
1) 公益的时效性。专业的公益人知道如何最大效能的解决问题,你知道夏天的衣服绝对不能拖到冬天送到。
举一个例子:我们团队每年会接收很多物资捐赠,但一旦涉及到食品,我们会非常小心谨慎,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个食物,有没有孩子吃了会过敏,需要考虑从发货到接收,到孩子们吃到这些食物,会不会超过保质期,食物要怎么存储,会不会变质,各种细致的问题。
对于食品捐赠这样的公益行为,决不能因为我们的无心,让任何一个孩子出现过敏、生病的情况。
2) 公益的准确性。公益本质还是一个供需关系,公益人得理解供需关系的行为模型。
成龙在视频里提到的衣服的大小码,就是一个最基础的供需匹配问题。如果一个村子虽然贫困,但是他们村养鸡很厉害,你一个劲的给人送鸡蛋,就是典型的供需不匹配。这个地方缺语文老师,不缺数学老师,你一个劲的上数学课,就是供需不匹配。
3) 公益的合规性。不合规,往往就会有“假”公益。
合规性是一个管理型问题,某某筹和某某筹都是公益平台,但是,总有被爆出假公益的事件。你做一万件公益的事,只要有一件假的被曝光,大众信任感瞬间拉倒负。合规靠什么?合规靠的是管理流程。
4) 受益人的深层次需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我们做公益,千万不要忽略了受益人的心理。
每个人都有需要被帮助的时候,不要让受益人感觉你一直在“施舍”,让他们感受到尊重。
捐衣服,请洗干净了再捐,不要捐破破烂烂衣物。在做公益的时候,尽量少用到一些能刺激到受益人的话,比如在帮助孤儿的时候,尽量少刻意谈原生父母,少谈到一些“抛弃”这样的字眼。这才是一个公益人,应该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公益人和受益人需要平等对话,所有受益人只是需要一点帮助,而公益人正好就是给了一点帮助而已。谁也不欠谁的。
作为一个曾经在商业公司工作过超过十年,现在两年全职公益工作的公益人,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那些使命感和责任感,公益人其实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一些。
在商业公司,你出点错,可能道个歉就行,再不济,换个工作就罢了。而在公益组织,你出点错,就不是道歉和换工作能解决的了。特别是在我目前从事的教育领域的公益事业,面对的都是孩子,如果你释放了一个错误的教育理念,孩子心中的那个种子,未来长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所以,我给所有公益人的一个分享就是:保持敬畏,保持善意,担负使命和责任,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度。
5,解析“专业能力”:迭代、沟通、项目管理
最后,聊聊我认为公益人需要具备的能力。
1) 产品力。公益就是一个供需关系,解决供需关系最基础的能力就是产品能力,优秀的公益人应该具备一定的产品能力,去了解供需分析,了解产品设计,了解产品迭代。
就像我最开始举的微博微公益的例子一样,微公益1.0满足一部分需求,也需要进行新的迭代。这很正常,是一个产品成熟必须的过程,核心问题就是作为这个产品的公益人,你准备用多长时间迭代更好的版本。只要产品在迭代,让用户觉得越来越好用,一个公益产品就有生命力。
2) 沟通力。公益人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力,组织内部沟通以及对外沟通。很多时候,只是沟通不到位,让好心变误解。
3) 项目管理能力。在我看来,每一个公益人都是一个项目经理,因为公益行业人手不足,经常是一个人扛一个项目,谭老师文章中反映问题,以及我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很多都是项目负责人不具备项目管理能力,造成的误解。
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善用项目管理工具,优化工作流程,能极大的提升项目的执行效能,让团队高效运作。
很多人离开公益行业,核心就是两个问题,一是收入低,这个无解,二是专业能力没有提升,工作太累,提升了专业能力,只要不嫌弃收入,基本上公益人的人生获得感是远超其它商业组织的。
这是实话,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变化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会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像我在2020年的开年博文《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生活在这个充满悖论的世界?》写的一样:作为一个曾经的商业人,我想说,去TMD的财务自由,我挺喜欢现在的灵魂自由。
此刻,不得不提一下“悦享新知”,在商业世界里,有无数的专业培训团队,我也有幸学习过麦肯锡、德鲁克、杰克韦尔奇、稻盛和夫等等专业知识,而在公益世界里,能有心做专业能力培训的团队少之又少,悦享新知是我目前参加过的唯一一个以培养公益人专业能力为主要业务的团队。
公益人的焦虑,本质上是因为使命责任与专业能力不匹配而带来的,如果能提升专业能力,就能极大的看清现实,缓解焦虑。
悦享新知的出现,当是公益人的幸事,我也倡议:商业的世界充满勾心斗角,而公益的世界充满包容与合作,大家都是公益人,不如用公益人的态度和合作,与悦享新知一起共享和共创公益人的专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