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监测评估训练营第二期回顾丨大家都说好,到底好在哪儿呢?

悦享新知 悦享新知 2021-10-18



上一期,我们推送了关于训练营整体数据回顾(点击查看),从数据表现上看,整体反馈较好。


但是!由于我们之前遇到过“大家都说好,却从来用不上”的情况(点击查看我们踩过的“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本次我们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看看伙伴们在本次学习中,到底哪里觉得好,是不是真的能够达成我们期待的“九字箴言”——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刘洋鸣:

我主要有三点主要的学习感受。

首先是我能够掌握了方法论,特别是模块2和模块3的实操之后,我能够知道监测评估要怎么做,同时我也跟同事们分享了“监测评估并不是特别难、特别高大上的事情”,这一点也获得了同事的共识。

其次是我感觉这期训练营是我参与公益领域中最棒的一个课程,每个环节都非常厉害,我们(出色伙伴)现在也想把线下的培训做到线上,所以整个训练营的学习过程,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线上培训的方法。

第三是过程中其他伙伴的学习分享是很棒的,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我可以看到很多其他机构的优秀案例,让我可以知道其他优秀机构是怎么做的,收获特别好。


@吴培莹:

在参与这个训练营之前我有写下对训练营的期待,当时我自己写下的期待是能够学习完之后,能够对自己的项目有个画像。通过学习之后,我觉得已经实现了我的目标。

首先是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我能够知道整个项目的每个步骤和过程,因为我所在的项目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我们所在的团队是在运营一个地区的公益创投大赛,整个团队每年运营超过200个项目。

其次是学习完之后最大的感受,这里分享的项目监测评估,有大项目和小项目,对于我个人来讲大项目是公益创投大赛,小项目是每个人负责管理和资助的项目。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既然给小项目一些建议,同时团队也要去反思和复盘整体创投项目的运营。也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也希望之后能够不断去复习,也希望训练营小伙伴未来可以持续交流、学习和扶持。

@李剑霞:

个人来讲,课程达到原定期待,甚至有一部分超出了原有期待。

参与训练营的收获主要有3点:

1、这是我第一次系统性学习监测评估的内容,通过课程让我对监测评估有了清晰的系统概念。以后自己做监测评估或者看别人做的时候都能有个概念,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和知识点都是很实用。

举例,我们有一个助学项目,以前做的比较简单,就是关注经济上的贫困,但现在“脱贫攻坚”结束之后,我们就不以消除贫困为主要指标,改为了以“学习意愿”和“抗风险能力”为衡量指标,但都是比较主观/模糊的指标,到最后评价的地方,大家就开始模糊了,因为都是以小组成员去走访收集成效为主,但也发现参与者的意见不统一,评判标准也不一致。

这个部分对我来讲一直都是哽着的,在学完课程并在做模块3作业的时候,我突然灵光一闪有个想法,可以再去试试调整评估指标。但因为这个指标要本周再与同事确定,因此能不能落实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

2、在模块2的课程学习和实践作业完成过程中,我会将自己参与的项目都拿出来梳理了一遍,等于是对所有项目做了一个重新的过程诊断,这个是很惊喜的部分。诊断过后,一方面能够印证之前我们自己也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问题是以前没有意识到,通过梳理之后,原来是有隐患的,就发现了,并且大家都知道怎么去优化。

3、还有另外一个额外收获是,我们麦田也是需要做一些培训课程的,通过学习了解了课程设计背后的逻辑,我个人也是很认同这个设计逻辑。


@张海丽:

从整个训练营的目标设计以及课程设计来说,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比较系统的学习内容。

从一个机构负责人的角度来说,原来不会对目标进行量化,只会表述,员工不一定能够明白,现在会利用指标来衡量目标是否达成,而不是直接判断员工是不是不够努力

除了整体反馈外,我们还在每一个专栏的评论区里发现大家贡献的一些特别留言,这里我们看到了二期训练营内容,在大家真实的工作场景到底有什么用。


@汪雯婷:

对我来说其实是没有监测评估的意识,一股脑儿就是执行。但是某个时刻内心会问自己,这件事到底产生多大的价值,我就发现忽略了监测评估这件事,我没法说服我自己,等再回头考虑监测评估的时候,项目已经做完了或者说项目原地踏步,这让我很难受。

我希望首先能强化自己“监测评估”的意识,从最简单的问卷、观察等简单可行的方法开始做。


@黄婷:

看到《监测评估自测十题》,我想起来资方对我说过的话:“写完报告书,拿给你的好朋友看看,他们读不懂的地方就是你需要反复修改的地方。


@汪雯婷:

在完成模块2实践作业的过程中,我在目标部分卡了很久。我的思绪一开始脱离了项目本身,一个劲儿去想机构整体的目标了,然后反观项目就觉得写不下去,怎么都不对。后来心中默念:做这个项目是为了怎么怎么样,就把思绪拉回来了。

因为我们机构的关注方向是环保,环保可以做很多项目嘛,那我们做的项目会细分到一个具体的行为,那么如果我老想着大方向,那么和这个细分的行为是会有所区别的,当然目标都可以写,但是一些到衡量指标就写不下去了,有一种不踏实,落不了地的感觉,因为还是差一些逻辑关系。那我想着项目是服务于大方向的,关注项目本身就行

以上是我的真实心路历程,仅供参考。做这个作业,感觉自己被扒了一层皮,觉得自己还是对项目不够了解。


@刘瑜轩:

如果我们对于项目的沟通,只发生在项目开始、中期和结项这三个大的节点上,公益机构又非常希望详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呈现给资助方,通常就会一股脑地把一堆信息都堆给资方。资助方收到这些资料的时候,就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看。

但说实话,这个过程的收获对资方来说是很有限的。因为资助方不是第一执行人,而且很缺乏背景信息,在看资料的时候,就很难把组织所提供的海量信息的内在逻辑组织起来,难以形成对一个项目的感知。

所以,资方很容易遇到一些问题,就去问项目伙伴。项目伙伴很可能就会说,“我都说了,我这么辛苦给你准备资料,你到底看没看?你还来问我,你到底有没有尊重过我们?!”项目方可能不会这么直白地表达,但是你能透过微信看到对方的情绪,其实这个过程是大家都很努力,但是大家都比较委屈。

因为目前在资方基金会工作,这个确实是一个容易引起共鸣的时刻,前方的合作伙伴按计划执行项目,非常辛苦,但是因为物理空间的相隔,我们在后方缺少了解项目执行相关成效的途径。伙伴打包发来项目材料,并不能保证我们在后方能够对项目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

看了这节课后,我对于监测评估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希望以后能与伙伴在日常有一些更频繁的交流,而不只是依赖在项目周期里仅有的几个节点来了解伙伴的项目。




如果你也想像上述伙伴一样,学习新知识,获取监测评估技能,为自己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打基础。


欢迎报名参加悦享新知特别推出监测评估自学课(3周,每天30分钟,重塑你的「监测评估」认知体系,按照自己的节奏,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巨大的改变。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直达课程详情页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