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才培养难题”,非公益行业独有!

悦享新知 悦享新知
2024-08-23


01 能力建设,不只是培训 每个领域,在发展中,都会形成一些特有的话语体系和用词,比如公益领域的“能力建设”。细想,这个事情应该是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有的。 为什么公益领域要管它叫“能力建设”呢? 能力建设,是 capacity building 的直译,最早被提及是在1970年代的国际援助/发展领域。后因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实践和推动,被各类发展组织、非营利组织所采纳并广泛实践。

联合国系统将能力建设和发展作为达成使命的最重要手段。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一种内化的可持续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服务于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还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




而受国际组织影响颇深的国内公益领域,也自然接收了这一“服务于使命达成”,强调赋能价值观的重要理念和工作手法。 
深究其内涵,不难看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要关注三点:
1. 服务于使命达成;2. 能力提升既要能完成具体任务,又能实现思维、态度等内化变革;3. 改变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这样看来,能力建设,特别是针对从业者的能力建设,其本质是「在新兴&快速发展的公益领域」,面向「未必有相关教育和从业经验的成年人」,提供「和职位&岗位高度相关」的「教育产品和服务」,提升其「做好当前及未来工作的综合能力」,以更好达成公益项目、公益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所以,对公益领域从业者的能力建设,本质就是成人在职能力提升。而如何有效支持成人在职能力提升,是各个行业都在探索的命题。 公益领域,并不是孤岛。 因此,要探寻更有效的解题思路,不妨放眼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

02“人才培养难题”,非公益独有 最近这10年,各种新兴领域(包括公益领域)都要面临同样的人才困境:招不来有相关教育背景和从业经验的人,因为没有;在职/在岗的人,需要经过培训后才能把工作做好。 而当从业者不是100、1000,而是10万、100万,甚至更多时,不管是商业资本,还是公益慈善资源,都在呼唤“可以有效率&有效果地大量培养人”的解决方案。 新的解决方案,必须要解决两个难题: 1. 如何让“少量专家/专业资源”可服务“大规模需求——以前1个人可以教、带10个、100个人,现在要能支持1万、10万、100万;
2. 如何让专业方法/工具落地,有效地服务当下及未来的新场景、新问题、新需求——知识本身或许没有过时,但对于知识的理解/应用要能匹配当下需求。 为回应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最近10年,国内外各类探索尝试层出不穷。 甚至被认为“花招太多”,让人有点看不懂。 我们花了些时间和钱(不能只是远观,要进入其中才能看到其中奥妙),尝试去弄明白各种模式的差别。除了面向个人(2C)、面向机构(2B)的差异外,各种模式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事情上: 1.向谁学|所学内容来自于谁:专家(PGC,专家生产内容),还是同伴用户(UGC,用户生产内容),或是两者的结合(PUGC)。
2. 学的结果|教育产品实际为用户提供何种价值:知道是什么、知道怎么做,以及获得“可见产出”。 以这两个维度为象限,把一些公益、商业,国内、国外的案例放进去,即可清晰看到各类产品服务模式之间的异同。 (*此矩阵仅代表悦享新知的观察和判断蓝色为商业领域案例,绿色为公益领域案例) 03成人在职教育的3大特征:知识内容线上化、对学习产出负责、从实践/同伴中学习
 进一步了解各类服务产品的发展时间后,我们看到成人在职教育呈现如下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1. 线下内容线上化,解决可及性、可用性和服务规模的问题: 
  • 以线上方式,提高已有教育产品的可及性、公平性(任何人可获得)和成本效益(供需双方的成本效益都获得提高)。

  • 采用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做教育产品,将专业/专家知识,转化成可为用户所学、所理解、所用的教育产品,降低学习门槛。


案例分享:得到·《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是什么:由得到和经济学家薛兆丰合作开发,“将传统学科课程打造成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场景的学习产品”。典型的PGC模式,服务于“认知提升——不知道到知道”。
用户可从中获得什么:花249元即可获得专业的经济学课程内容,包含:音频/图文正课内容,留言区的互动答疑,和不定期的加餐分享。
实际为用户提供了什么价值 & 怎么做到的:


得到采用一套课程制作方法和流程,引导、支持内容专家(如薛兆丰)从用户视角进行课程制作,并大量使用贴合生活的案例,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基本经济学逻辑,并能使用经济学视角来看待和分析个人生活和社会运转的本质和规律。
*用户数据:自2017年推出以来,累计有超过55万名同学参与课程学习。课程衍生出版物《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上市一年销量超过 100万册。


2. 不仅给知识内容,更提供实践机会和支持,从对满意度负责,到对学习产出负责:
 
职场中的人学习,更强调实操和结果为导向。需求倒逼各类教育产品将内容学习、实践场景/机会、持续的过程支持和实践反馈等元素设计进课程内,形成「教-学-练-测/评/反馈」的学习小闭环,让用户在学习中完成实践转化,形成可见学习产出。
 
以“知识/内容服务”起家的得到,最近两年,开始推出训练营产品,以回应用户需求。


案例分享:得到·《脱不花沟通训练营》


是什么:为期35天沟通训练营,1969元/人,教学员成为真正的沟通高手,以及如何用沟通获取更多资源。


用户可从中获得什么:


  • 直播课/视频课 + 上百道练习题和详细解析 

  • 1套专业职场优势测评 + 1套教研组一对一批改的沟通预案

  • 30天助理教练们的全程陪伴耐心答疑 

  • 同学高质量关系(很多同学课后成为朋友,自发聚会共同学习共同提升)


实际为用户提供了什么价值 & 怎么做到的:


  • 用复杂的沟通场景为例(包括但不限于向上沟通和家庭沟通),打破传统“会沟通”的观念,重新定义什么样的人才是沟通高手。让“内向的”、“不会说话的”、“老实人”学会沟通。

  • 结合心理学和实践系统介绍什么样的沟通算是成功的沟通,学员不仅获得理论础也有实践机会,从沟通方式上获得质的改变,这种改变带来的价值是持续增长的个人软实力,而非一次性的学以致用。


*用户数据:2020年底推出,至今已出11期,累计有43692用户购买,平均每期3000~4000人。




3. 学习不一定要靠专家,从实践中学、向同伴学,可能更有效:
 
即UGC,或PUGC模式的迸发。在场景化、实操性强的内容上,单纯靠专家,要么没有,要么不能很好匹配发展需求。解决方案不在专家或专业内容里,而是附着在实践者身上。UGC或PUGC的模式,加速实践智慧,从隐形到显性,再到为他人所用的节奏。
 

国际案例: altMBA


是什么:4周高强度成长营,4450美元/人(约2.8万元)。协作性极高的在线社群共学方式,提供领导力建设和思维技能提升,帮助处于职业转型期/探索期的专业人士整理思路、建立信心,确定自己的职场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


用户可从中获得什么:连续4周,每周10小时的高强度参与,包括:内容自学,内化思考小作文,小组交流,同伴互评反馈、教练陪伴沟通等(往期altMBA优秀毕业学员)


实际为用户提供了什么价值 & 怎么做到的:


  • 课程倡导“全力以赴”“全情投入”的学习精神,高额的学费也更能筛选到此类特质的人,并以此敦促每个参与者尽己所能地完成学习任务、参与小组讨论。


  • 创造开放、创新的学习文化和机制,确保伙伴们在小组讨论中畅所欲言,对学习同伴提出真诚且有建议行的反馈。


  • “内化思考-反馈-迭代”的学习模式帮助学习者完成应对自己对于职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用户数据:2015年推出,截止目前已开设课程超过50 期,吸引了来自 90 多个国家的 5000 多名学习者参加。课程完成率达 96%,远高于在线教育产品平均值。



案例分享:有瞰学社·跟YOUCAN一起加速进化
是什么:成长陪伴社群产品(普通会员年费499元),面向28-35岁的泛互联网从业者们提供有价值的分享和帮助,帮更多人摆脱内卷焦虑。
用户可从中获得什么:榜样日课(同伴经验分享) + 每月复盘支持(复盘模版+教练跟进)+ 地域社群(日常线上交流+月度线下活动)
实际为用户提供了什么价值:高效获得成长所需的「同伴-内容-机制等支持系统」
  • 高效获得优质同伴:“向更优秀的人学习”是职场人很重要的提升路径之一,有瞰社群筛选出一批“愿意花钱和花时间提升自己”的优秀同伴。


  • 高效获得和需求匹配度高的优质内容,且具有互动属性:无需花时间检索、筛查,即可获得有价值增量的内容,且有机会和分享者做进一步的对话和沟通。


  • 更高效地实现个人成长:社群创造一种软性机制和服务,以激发和支持个体的思考、实践(如复盘)和问题解决。


*用户数据:2021年年初推出至今,约有2000名付费会员。


04
回看公益行业现状:量不够,效果有待提升,可以怎么办?
 
如上的这些探索方向,国内公益领域也有相应案例。

然而,一次次的行业调研,又不断在提醒我们一个事实:量还不够、效果还有待提升。
 
对各种模式的深入了解,或许能启发我们,更思路开阔地探寻新的解法:
 
  • 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让已有内容,为更多人可及。不因其局限性,而否定其可能性。特别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甚至00后从业者来说,他们已习惯于从线上获取资源、解决问题。新的解题思路要关注:如何能够借助线上的渠道和载体,更好把内容、支持、服务递送到他们身边,服务其在公益职场上的发展和成长。
 
  • 今天的公益领域,已有了不少伴随着中国公益生态发展的专家和专业内容积累。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怎么能让已有,但分布还不均衡的专家和专业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于庞大且日渐增长的全中国公益人?


    这需要公益领域内,有更多实践者用更用户思维、产品思维的方式,让专业内容不再只存在于收藏夹和电脑硬盘中,真正为用户所学、所用。
 
  • 同时,我们有责任,也必须回答好“能力提升后又能怎样”这个问题,解决个人/组织/行业投资于公益职场人培养的最核心问题——为什么要培养&培养好之后又能怎么样。

这个问题的回答,会为“怎么做”和“做什么”层面的探索和投入找到“主心骨”。
 
一篇文章,只能抛个砖。
 
更多探讨,将在11月23日上午的「人才发展分论坛」中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探讨,本文中的案例之一有瞰学社创始人·黄有璨也将应邀出席,分享他在商业领域的探索经验。

点击图片 ▽ ▽ ▽
 
一键订阅#人才发展分论坛话题,第一时间获取论坛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悦享新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