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抑郁症药物并不是只能治疗抑郁症
跟病人讨论病情时常会说:那这样我建议你服用抑郁症药物,然后病人就开始问说:我有抑郁症吗?我的抑郁症到什么程度了?其实抑郁症药物并不是只对抑郁症状有效,对焦虑和疼痛也有很好的效果。
抑郁症的药是口语方便沟通的名词,其实对于恐慌症、强迫症、广泛焦虑症、畏惧症等典型的焦虑症,抑郁症药物也是首选药,甚至需要服用到比治疗抑郁症更高的剂量。虽然一般镇静剂对焦虑症状也有效果,但若需要长期服用,镇静剂容易出现依赖、肌肉松弛影响精细动作、短期记忆受损的副作用,抑郁症药物相对效果更好、更安全。而抑郁症药物对肠躁症有时也有意外的效果。
人类对大脑的认识还很粗浅,抑郁症药物对这个病人会发挥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作用,还很难说清楚,只能靠临床经验以及尝试药物来帮助病人。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效果,如有些病人服用抑郁症药物不久后回来说,医师我多年的酸麻、肩颈酸痛好了,如果把药停掉又会复发。也有病人奇特的经前症状(如莫名的喉咙肿胀)也被抑郁症药物治好。许多人服用抑郁症药物后精神抖擞、体型变瘦、饮食习惯改变。
问题在于,我们无法预测某颗药对某位病人的疗效,也无法预测最佳剂量—-有些病人服用半颗药就觉得效果很好,有些人要加到一天三颗。有些病人第一次服药就感到效果很好,有些病人一吃药就觉得晕眩想吐,有些病人要历经多次调药后才找到最佳处方。有些病人会感谢某某神医治好他看过好几位医师都治不好的问题,其实也只是先前的医师帮忙做了尝试错误。
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某些抑郁症药物对慢性疼痛效果很好。如Duloxetine、Venlafaxine、Amitriptyline都是治疗慢性疼痛的A级药物,Bupropion治疗疼痛的效果较差,但副作用较少,用来治疗较温和的疼痛效果也不错。这些药物会在神经节调整疼痛感觉的传递,减缓不舒服的感觉,有些病人累积多年的疼痛就因此缓解、甚至不再有疼痛感,心情也跟着好很多。只可惜,除非原先的医师转介,很少有病人会来精神科治疗慢性疼痛。
抑郁症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来自于间接增加大脑神经元细胞间连接的增生,修复长期压力带来的皮质细胞损伤,而这些药物也会作用在全身的神经系统,所以对大脑与神经系统会造成全面性的改变—-包括疗效与副作用。抑郁症药物可能会治好许多长期不舒服的症状,但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你不喜欢的副作用。所以,我们不会鼓励所有人都服用抑郁症药物来让自己快乐。如果你长期抑郁、焦虑或有些身体莫名的疼痛、酸麻、闷痛、晕眩、紧绷,造成身心上的痛苦,可尝试服用抑郁症药物一段时间。如果能减轻这些不舒服,是否值得长期服用这颗药呢?这问题可请医师提供建议,但病人本身也可自己判断—-当然,有时你还是得服用过这些药物后,才能判断到底值不值得。
附注:一般抑郁症药物有抑制血清素(serotonin)再吸收(re-uptake)的作用,具有A级止痛效果的抑郁症药物还有抑制正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再吸收的作用,Bupropion则有增加多巴胺(dopamine)的作用。学界公认抑郁症药物的作用绝对不只是来自增加这些神经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的浓度,因为服药后不久,这些传导物质的浓度就已经增加,但抑郁症药物的药效常需要三、四星期才会陆续出现。有一种说法是抑郁症药物会增加神经生长激素的浓度,让神经元之间受损的连接增生,所以需要时间。若是能让受损连接恢复,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病人许多症状都改善了—–虽然我们并不了解详细的作用机制。
猜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