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抑郁症是可以康复的,不要回避和压抑自己的病情

如如 小宁说健康 2022-10-25

近年来,抑郁症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以女性居多,由于女性一生激素变化波动较大,加上社会对女性角色要求较多,不仅要承担为人妻、为人母的家庭责任,也要承担工作上的压力,还有近年来,抑郁症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以女性居多,由于女性一生激素变化波动较大,加上社会对女性角色要求较多,不仅要承担为人妻、为人母的家庭责任,也要承担工作上的压力,还有社会上的歧视,因此,有研究显示,每十位男性中就症。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症,而女性则每五位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


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且逐年上升,但仅有2%—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治疗,因抑郁症自杀的患者更是不断增多。从各地医院了解到,女性抑郁症患者不断增多,女性抑郁症患者远超男性患者的数量,两者比例为2:1,其中60%以上的患者有自杀倾向,但是从现在治疗的情况来看,抑郁症的治愈率非常高,只要早期介入、持续治疗,抑郁症可以有效得到控制并根治。

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女性了解抑郁症,加强抑郁症的防控和治疗,减少自杀死亡数量,下面我们讲几个示例:

案例一:乐观开朗的她却迈不过退休这道坎

如果你见过5年前的刘姐,你一定无法相信坐在你面前的是同一个人,餐桌上亲朋好友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只有她一个人呆滞的坐在其中,不小心撩起的衣服忘了拉下,上厕所回来的拉链也没拉,白开水一杯接着一杯,半个多小时已经喝下了10多杯水……

曾经,刘姐是个非常乐观开朗的人,每天会坚持走半个小时路去上班,酷爱烹饪的她会常常做很多包子、馒头、饺子,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享受过她的包点,是大家公认的好大姐。只是这么一个人,好似突然一夜之间变了,每天躺在床上,不再喜欢运动、烹饪,不经常紧张兮兮的测血压,隔十几分钟测一次,半夜起来也要测,无奈之下,家人送她去住院,可是检查的结果却很正常。她再也不做饭了,每天等着吃饭,剩下时间就是发呆。

其实,刘姐的家庭条件很好,丈夫事业有成、儿子成家立业工作稳定,两人都非常爱她,本应是享受人生的年龄为何变成如此?辗转多家医院后,她最终被确诊为抑郁症。

究其原因,原来在病发之前,刘姐是家里支柱,她照料着自己多病的父母和家婆,每天忙碌而充实着,可是突然一天父亲中风过世了,母亲半年后也随之而去,紧接着家婆也重病离世,作为家里老大的她义不容辞承担起了料理三位老人家后事的重担。没有人察觉出刘姐有任何不适,直到她55岁正式退休后,没有任何寄托的她一夜骤变。


案例二:“好想抱着孩子从阳台跳下去”

一位的少妇悠闲地坐在阳台上,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这本是一幅甜美的画像,看到的人都会由衷地感到一种幸福。可是,当镜头拉近到少妇的面容和眼睛时,你会发现,僵硬的表情和呆滞的眼神与先前看到的场景格格不入,面对婴孩的扭动以及呀呀之声,少妇却没有一丝的反应。“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好想抱着孩子从阳台上跳下去。”在一次心理治疗中,这位母亲向心理医生吐露了心声。

对于年轻的母亲来说,正值青春年华,又欢喜添丁,本应是其乐融融的一幅景象,却因为一场心理“重感冒”,让全家陷入了乌云密布的氛围中。生完孩子后,她经常不愿意与任何人互动,只是沉浸于自己的忧伤中,她很恐惧——自己能不能养活孩子,能不能抚养他成人,自己是不是活不长了?她甚至很后悔生下孩子,这个孩子给全家人都带来了麻烦。

发现她的不对劲后,当她坐完月子,丈夫毅然将她带到医院进行心理治疗,最后医生确诊为产后抑郁症。

1.是“作”?还是抑郁症?

“我死了,他们才相信我病了……”9月4日,在峨眉山金顶,一位21岁的姑娘不顾他人的劝阻,从悬崖上一跃而下,一条鲜活的命,没了。有网友在微博上传了姑娘生前留下的遗书,里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得了一种病,叫抑郁症。”

“一些女性抑郁症患者经常被亲朋好友误以为是‘作’,也就是我们说的‘矫情’。”很多人不能理解抑郁症患者,特别对于一些女性,在外人看来,有很好的家庭,经济条件也充裕,但是为什么会那么“作”?明明没有事,却总是想不开,觉得全世界都欠她的;明明没有病,却总是这里疼那里疼……其实患抑郁症,会把过去所有不开心的事情回忆起来,把负面的东西都放大了,全部过滤出来,心里想到的都是不开心的事情。

“有一个病人,在治疗中,她追溯到很久的时候,就是她妈妈得癌症时,她在市中心医院陪妈妈看病的经历,把以前不好的事情都回想起来,不断加深,很容易加深情绪不好的状况,然后就会觉得自己活不了很久。”抑郁症患者的思考模式是固化的,医生治疗就是要改变其这种模式,如果自身认知没有变,那看事情都是看到不好的一面,病情就很难有好转。


2.原生家庭,为抑郁症埋下伏笔

“原生家庭”这个词应该都听说过,我们的一些行为追溯到童年,才发现家庭对我们一生的影响之大。

医生在与患者的长期心理治疗中,最终结症都会追溯到患者的原生家庭。一方面,在不健康原生家庭下长大的孩子,需要在成年以后,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走出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女性,抑郁症发病率高于无病史的女性人群。

除了原生家庭影响外,抑郁症也有长期潜伏的特点。一位40多岁的女性抑郁症患者走进了医院,她患有抑郁症兼强迫症,回顾自己的情绪什么时候开始不好时,她追溯到十多年前,自己生了孩子,因为跟家婆相处不好,直到现在一听到家婆的声音就很难受。

“这是我们遇到的比较夸张的案例。”女性抑郁症中,婆媳关系似乎成为一个逃也逃不掉的结症,因此,我们建议新婚夫妇,结了婚不要那么快要孩子,特别是和老人家一起居住,以后孩子也需要老人家帮忙带的,这种情况需要夫妻和双方父母有尽可能多的磨合时间,了解彼此并融洽相处后再要孩子。

“社会因素也是女性抑郁症产生的病因,比如婆媳关系、重男轻女的观念、家庭的经济来源等都会让女性感到压力过重,还有随着孩子的到来,新手妈妈可能会面对工作的转变或者岗位的调整,这些转变对于女性来说也是滋生抑郁情绪的‘温床’。”


“抑郁症是可以康复的,不要回避和压抑自己的病情。”举个治疗案例:有一个二胎母亲,在怀一胎的时候就有一些类似产后抑郁的症状,在怀二胎的时候症状加重,除了情绪低落外,还有强迫性穷思竭虑,反复去思考早年跟朋友合伙注册的公司的各种问题,因此搞到丈夫和她自己都很累很辛苦。通过采用心理治疗+运动的方法来帮助她,首先通过健康宣教,让她知道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妈妈出现一些身体不适,让她从认知上接受自己存在的这些躯体症状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减缓焦虑情绪;然后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式,帮助妈妈找到造成目前症状的核心信念,纠正支撑该核心信念的认知模式,进行认知重建,同时和这位妈妈一起去分析事情最坏的结局是什么,自己是否能承担起这个后果等。通过心理治疗,妈妈慢慢放开了这些纠结的问题,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此外,还建议她平时在家要保证半个小时的有氧运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减轻躯体不适的症状。坚持5次治疗后,这位妈妈反映自己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情绪积极了,躯体的症状也减轻了很多,夫妻感情也因此增进不少。

男性抑郁不要因为坚强而隐藏病情

从统计数据以及医院门诊来看,都显示女性抑郁症患者远远多于男性,但其实有很多隐性的因素在里面。

有位患者一直希望老婆流产,在心理治疗中,发现这位男士的抑郁来源于原生家庭,他从小就在缺乏父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当第一胎儿子出生后,为了让儿子不再遭遇自己小时候的悲哀和无奈,他几乎是一手包办了儿子所有事情,但这也把他累跨了,当老婆突然说怀上二孩时,他感觉自己的人生陷入暗无天日的黑洞中。“一直以来这位患者很坚强,没有人知道他的辛苦,包括跟他最亲近的老婆,因为当他患病时,也没有人能理解他。”幸运的是他愿意主动前往就诊,对于很多男性来说,跨出这一步非常难。

爱,是最好的良药

“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案例中,家人的支持是排在第一位。”案例二患者治疗时间长达1年多,现在情况恢复得很好,美华已经可以很好地照顾孩子,同时工作也恢复正常。在治疗结束资料关系,回顾其整个治疗过程发现,其治疗效果良好的重要条件有三方面:第一是家人的支持,很多患者是由家人发现异样,从而寻医生的,她们本身是很抗拒治疗的,如果没有家人支持,她们很难坚持治疗;第二是自我意识,患者本身要有较强的自我调整意识;第三,良好的依从性,愿意配合医生,对医生布置的“作业”会认真的完成,即使很抗拒药物治疗也听取医生的建议。

猜你喜欢:
如何走出抑郁症?帮你走出抑郁的10种方法!

年轻人一旦得了“抑郁症”,会经常说的几句话,家长多留心!

抑郁症不治疗,过一段时间就会好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