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阿司匹林有什么风险和好处?来谈谈“神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常见、多效、便宜的药数百年来被奉为医学界的“神药”,大家所熟知的阿司匹林的功能主要是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以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事实上,它还应用于川崎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男性避孕、降低而毒性抗生素危害、胆道蛔虫症、孕妇先兆子痫、老年人白内障等多个领域。但是,阿司匹林虽然功效很多,但并不是万能的神药,更不是保健品,不能瞎吃。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关于“神药”阿司匹林的种种。
不应吃阿司匹林的人群
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用的正确,可以有效预防心梗脑梗,延长寿命;用的不正确,不仅起不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目的,反而会增加胃黏膜破坏、出血、痛风发作的风险。阿司匹林毕竟是药而不是保健品,是药三分毒,只要你的年年龄<40岁或>70岁且没有特殊疾病,都不应该吃,另外,以下人群也不应吃阿司匹林
★对解热镇痛药物过敏或者有阿司匹林哮喘史的人。
★存在出血风险的人,例如:
患有急性胃溃疡或者有胃肠道出血的人
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的人
血小板较少、凝血功能障碍
高血压未控制(140/90mmHg以下)
在使用其他有出血风险药物(止痛药、华法林、双香豆素、糖皮质激素等)
★妊娠最后三个月的孕妇。
★儿童。阿司匹林用于儿童发热时,可能导致罕见的Reye综合征,所以儿童患者尽量选择其他更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肠溶片、普通片有何不同
阿司匹林肠溶片、普通片的主要成分相同,只是制药工艺上有差别。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外面有一层肠溶包衣,具有抗酸性,在胃液中不溶解,只有到达十二指肠后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中肠溶包衣才开始溶解,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正是因为这层肠溶包衣的特殊作用,使得肠溶片不能掰开服用;而普通片的阿司匹林没有这一层“外衣”,口服以后能被胃和小肠迅速吸收,对胃肠黏膜的刺激也高于肠溶片。
另外,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剂量较小,常见的规格有25毫克、50毫克、100毫克等。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阿司匹林普通片的剂量较大,每片可达500毫克,主要用来解热镇痛,可以治疗关节痛、肌肉痛女性痛经等。
司匹林吃多少?什么时候吃?
如果将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一次可用0.5克,也就是500毫克,一日共可服用0.5-2克
用于抗风湿时,一日剂量可以达到3-4克
而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时,应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每日75 - 325毫克),低于此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抗血小板的效果。对于大多数患者每天100毫克即可(在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情况下,阿司匹林的剂量可以增加)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如果是普通的阿司匹林,建议餐时或餐后半小时服用,让药物与食物混合,以免药物直接接触胃粘膜,减少刺激。
如果是肠溶剂型阿司匹林,则建议早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因为如上所述,它的表面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涂层,空腹服用不易在胃酸中溶解,对胃黏膜刺激较小;而进食后服用,食物消耗了胃酸导致胃里酸碱度升高,反而容易使其溶解,从而刺激胃黏膜。
此外,还有患者会纠结阿司匹林到底是晚上吃好还是早上吃好,他们会觉得晚上躺着更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应该晚上吃好。但其实,阿司匹林并不是即刻起效的,而是通过抑制血小板活性产生作用的。血小板的产生是每天都会有的,而且血小板有5-7天生命周期。对其活性的抑制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就目前的证据来看,早晚服用均可,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服用。
偶尔漏服,要不要补服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有时会忘记服药,偶尔漏服,不会影响疗效,不需要补服,第二天按照原剂量继续服用即可。
长期服药,不能忽视这些细节
其实也就是要注意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长期服用的患者要注意是否有出血,比如大便发黑,牙龈出血、身上有瘀斑等。应注意定期复查!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还要注意有无胃部不适,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消化性溃疡或出血病史的人群,最好每3个月到医院查次大便隐血。
但是!如果你只是消化不良或者浅表性胃炎,并不是吃阿司匹林的禁忌,因为我还从来没见过胃镜报告写的是“正常”的,最轻的也就是“浅表性胃炎”,约等于就是正常。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天,可能导致手术中或术后出血风险增加,如果需要进行手术,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阿司匹林。
★服药期间,避免饮酒
最后要强调一点,阿司匹林作用多,副作用也不少,用药的过程就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如一个冠心病患者,又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痛风,那他到底吃不吃阿司匹林?应该怎么吃呢?这就要临床医生结合病情实际分析,所以,切不可自己盲目服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