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周年 | 红军后人在会宁会师纪念塔唱响《国际歌》

大白新闻 大白新闻 2019-05-31


5月25日,山道崎岖、沟壑纵深、梯田层层叠嶂,红军后代继续沿着当年红军北上行进路线来到了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榜罗镇会议彻底结束了红军长征长期没有落脚点而四处转战的局面,为红军长征胜利完成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找到了理想的落脚点。


之后,经过100多公里的山路,红军后代来到了他们心中的圣地——会宁。会宁是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红军后代中几乎所有人的父辈都是这次大会师的参加者。



革命老区人民为红军后代送上特殊的礼物



红军后代一行首先进行了向纪念馆赠送签名旗帜、图书资料的仪式,表达对父辈战斗过的这片土地的深厚情谊。同时,纪念馆的领导也把象征着通渭书画之乡人民深情的书画作品回赠红军后代。纪念馆讲解员讲解了一、二、四3个方面军在相隔一年的时间里,相继长征通过榜罗镇的壮阔历史。


纪念馆在接受红军后代赠送的旗帜、父辈回忆录之后,也把象征着通渭书画之乡人民深情的书画作品回赠红军后代。


1935年9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改编为"陕甘支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入甘肃境内,于17日突破天险腊子口,然后穿越岷县、漳县,在武山鸳鸯镇突破国民党第一一三师、第一一四师、第一一八师设防的渭水封锁线,于26日经陇西县东四十里铺,到达通渭县榜罗镇。榜罗镇是通渭县的四大镇之一,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在榜罗小学内详细阅读了许多报纸杂志,进一步了解了当时全国形势和陕甘苏区的情况。9月27日,召开了由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秦邦宪五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革军委最高领导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会议按照毛泽东在哈达铺提出的到陕北去的行动计划,在分析了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研究红军落脚点问题之后,正式决定并宣布改变俄界会议关于到邻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到陕北去会合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巩固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通渭西通兰州,东连天水,北靠会宁,其中的战略大动脉一一西兰公路,横穿县境,而北部华家岭更是其战略要地。一年后,二、四方面军经过长途跋涉,按照中共中央的电令,为了实现会师静会地区,建立抗日大本营的决策,再次途经榜罗镇,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并发展了100多名党员,把抗日的火种洒在了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写下中国革命史上壮阔的篇章。


榜罗镇会议彻底结束了红军长征长期没有落脚点而四处转战的局面,为红军长征胜利完成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找到了理想的落脚点。榜罗镇会议是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继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二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占地面积608.96平方米。陈展内容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主题,由序厅和4个单元组成,通过翔实的史料、图片、图表、实物,综合运用各种现代高科技手段,精心设计布局,全面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红25军及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过境通渭特别是召开榜罗镇会议的历史画卷。


红军后代配合通渭电视台的摄制人员和通渭县的教师们,深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国》,这是红军后代和老区人民对红军先辈的歌赞,也是对红军浴血奋战、艰苦长征而建立的新中国七十周年的礼赞。


通渭电视台和榜罗镇纪念馆联合邀请红军后代,一起“快闪”高歌《我和我的祖国》。



什么地方让所有人魂牵梦绕?



依依惜别了热情的榜罗镇人民,经过100多公里的山路,红军后代来到了他们心中的圣地——会宁。会宁是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红军后代中几乎所有人的父辈都是这次大会师的参加者,会宁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他们几十年来无限向往的热土。


登上会师门,体验三军会师官兵尽开颜的喜悦心情。


与讲解员角色互换,为准确反映革命历史、弘扬红军精神,提出了提升展览质量的具体意见,讲解员认真记录。


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共同北上,两部在过草地后,先后发起了岷(州)洮(州)战役和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控制了甘南广大地区,形成了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师的有利态势。


党中央对北上的红二、四方面军极为关怀,电讯往来不断,询问和指示两军的行动,并令红一方面军做好一切迎接工作,同时派两个特别支队南下,先后攻占了会宁城、隆德的将台堡等地,以迎接红二、四方面军。


1936年10月9日,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在这个宜人的季节里,古老的会宁城披上节日的盛装,五颜六色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鲜艳的红旗在城头迎风飘扬。城内路上,为会师搭起的彩门格外引人注目。"来了!来了!"随着阵阵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红一、四方面军终于在会宁会师了。整个会宁城沸腾了,处处是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在两部举行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上,红一方面军指战员把早已备好的大批慰问品--毛衣、毛袜、手套等赠给红四方面军的战友。两军战友含着激动的泪水,抛下肩上的背包,紧紧拥抱在一起,互致问候话语。掌声、笑声、欢呼声,像一阵阵春雷,响彻会宁上空。


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联合发出《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向三个方面军的领导人及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的慰问和祝贺。


会宁会师,标志着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一方面军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七个月,途经四省,行程近万里的长征取得了完全胜利。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从1934年秋开始的战略大转移的历史任务,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证明了任何雪山草地般的自然险阻都无法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步伐,并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思想财富——长征精神。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密切协同,于1936年11月取得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的胜利,使陕甘革命根据地更加巩固,同时对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1996年,国务院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宣部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会宁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会宁是一片厚重的黄土地,是一片被打上深深红色烙印的黄土地。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成就了会宁“红色圣地”的崇高荣誉,给会宁赋予了新的生命意义,也给会宁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红色资源,特色突出、内涵深刻、影响广泛,又造就了会宁在全国红色旅游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会宁县坚持打红色牌、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打绿色牌,建设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打金色牌、建设西北教育名县,认真实施“融入中心、基础先行、项目支撑、优势带动、科学发展”和建设“三区一带两支撑”(三区即农业产业园区、北河坪新城区、郭城工业集中区,一带即207线优势产业经济带,两支撑即会师镇、郭城驿镇两大支撑点)战略不动摇,着力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科学谋划旅游业发展,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拓展红色旅游市场,红色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有力地带动了历史文化旅游、金色教育旅游、绿色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



远隔两地的红军后代紧紧相拥,热泪盈眶



30多位红军后代,带着无限崇敬的心情,仰望高耸的会师纪念塔,齐声高唱《国际歌》,高声诵读毛主席的《七侓长征》。在纪念碑下他们把象征着自己重走长征会师路的签名红旗赠送给纪念馆作为永久的留念。他们把父辈们回忆漫漫征程的珍贵资料赠送给纪念馆作为研究弘扬长征精神的史料,也是他们代表父辈奉献给会宁人民的精神财富。在当年父辈们举行长征会师联欢会的文庙大成殿前,他们举着红军后代联谊会的旗帜,合影留念,留下难忘的记忆。


更令人难忘的是原红西路军五军侦察连连长樊生连之子樊进宝从76公里来与红军后代们相会。一见面,大家热泪盈眶,深情相拥,谈及父辈情、战友情,语重心长。分别时,依依惜别,互道珍重。


原红西路军五军侦察连连长樊生连之子樊进宝(左),系负伤失散当地红军的后代,从76公里外赶来与兄弟姐妹们相会。


撰文 | 陈金荣、胡忆朝、邵旭旭

摄影 | 王洪山


转载文章请在公号留言,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和ID,同时请勿删除文中“大白新闻(ID:dabaixinwen)"字样,否则本公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著名地质学家马杏垣诞辰一百周年,温家宝亲笔撰文怀念恩师
----大白新闻70周年 | 这些红军后人重走长征路,在这“天险”处朗诵了一首歌词
----大白新闻国产航母昨日出海海试,未来两月内或交付入列
----大白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