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2020新教育主报告-演讲稿 | 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朱永新 Author 朱永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0新教育主报告


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让世界为之改变。

这一年,大自然给了人类严峻的考验,也使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在灾难面前暴露无遗。

这一年,我们亲眼了见证在线教育一度取代了线下教育见证了居家办公一度成为常态也见证了信息传播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的“蝴蝶效应”

一切改变,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德育,更是首当其冲。我们此刻的德育探索,决定了我们如何走向未来。

从2014年开始,新教育人在研发卓越课程的过程中,已经陆续对艺术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作了深入的思考。今天我们将要讨论最后一门也是难度最大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门课程——新德育。

一、新时代呼唤新德育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国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积极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有些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模糊乃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了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了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新时代呼唤新德育,凝聚社会共识,聚合人民力量,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亟须确立定向指航、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道德水平。

(一)新时代全球视野下人才培养的挑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模型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的研究报告,提出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从“工具性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提高生产率的工具)转变为“人本性目标”。此后,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核心素养框架。我国于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素。比较各国核心素养框架内容,发现有这样的共通之处:都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都重视全球意识、批判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都重视基于社会和谐关系建构的人际交往品质与交往能力等。

疫情期间,我和两位国外学者围绕“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问题做过两次跨洋对话,也清晰感受到了这些变化。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约翰·汉尼斯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T”型人才,其中的竖线代表深度,代表在一个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与能力;横线代表合作的能力、思考大事的能力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国际人工智能和教育学会主席、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斯玛丽.卢金认为,未来人才需要的七种智能,即学术智能(academic intelligence)、社交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元认识智能(meta-knowing intelligence)、元认知智能(meta-cognitive intelligence)、元主观智能(meta-subjective intelligence)、元情境智能(meta-contextual intelligence)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intelligence)。卢金对于人的社交智能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她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的智能是与其社会互动能力紧密相连的。“智能不仅源于人际互动,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人际互动之中。”人类想要在 21世纪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充分利用这种社交智能。因为,这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智能,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它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情感,源于我们的感官,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深入理解。”

可以发现,面对新时代全球视野下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世界各国都重视培养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和对全人类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重视培养人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新德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具有人类关怀精神、国际理解意识、本土文化情怀、专业知识技能的公民。

(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立德树人的要求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主要内容。同年,教育部发文指出: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党的十七大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012年,十八大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凝练为“立德树人”。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德育要深刻领会并回答新时代下“立什么德,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问题。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以上这些教育政策文件中的德育精神,体现了国家对德育工作的宏观要求,也体现了新时代对于新德育的期待。新德育在建设自身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国家的德育方针为指引,结合新教育实验自身的优势,对德育精神进行解读、理解和内化,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

(三)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不到位。”  

20年过去了,我们的德育不仅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究其原因,在于“人学空场”、“重智轻德”、“言行分离”三个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人学空场”的问题

所谓“人学空场” ,就是“目中无人”,是指在德育过程主要以灌输与说教为主。作为主体的人的角色被淡化甚至遮蔽了,所灌输的内容也是抽去了“人”之内涵的空洞规范,在实施中忽视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结果,“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 变成毫无主体能动, 没有道德意义, 枯燥无味, 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

2.“重智轻德”的问题

所谓“重智轻德”,就是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甚至无视德育的价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分数一俊遮百丑,考试第一大于天”,是对“重智轻德”弊端非常形象的描述。

受考试评价、社会评价的影响,许多学校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智育,即提升学生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而且,在智育过程中,作为媒介的知识还远远没有走向智识,走向智慧。中国古代有“德性之之”与“见闻之知”之分,前者就是一种智识。“重智”往往停留在“重知”甚至“重分”上,许多学校把最重要的培养人格的事情放在一边,而把知识学习放在核心,这和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3. 行分离”的问题

所谓“行分离”,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表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其实,许多学校的德育还远远没有到“知”的层面,仅仅停留在“言”的层面,学生们虽然能够正确回答有关考试题目,却不去践行,形成了“有无行”,甚至“言行相反”的伪善人格。

行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德育知识化、学科化、专门化,德育被阉割为课本教学,道德品质以考试分数来评价。一方面,那些冰冷的,远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条和空洞道理难以触发学生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那些凭借努力学习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也会对德育产生极大的质疑和否定,因其并没有体验到道德生活的充实,会对“道德”本身产生负面评价,甚至走向道德虚无。


二、新德育的内涵与特色

(一).道德之内涵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道”与“德”最初是分开使用的。道,指事物的道理、规律、原则;德,指人的品格、品行、德性。老子将《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认为“道生之,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也就是说“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德”与“道”相伴相生,“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道”是“德”的根源,“德”是对“道”的领会和实践。德,在古代也有“得”的含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使道(道理、道义、原则之类)得之于己”,所以,“道德”也就是“得道”。孔子说:“吾道一”,他讲的道,其实就是道德,就是仁。他的学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我们现在常将“道”与“德”连用为“道德”二字。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也就是说,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的总和。在日常生活之中,道德意味着善,意味着美好的人性。

二)德育之内涵

古代没有明确的“德育”或者“道德教育”这一说法或概念,传统教育把德育作教育的题中之意,甚至视为教育本身。

在我国,一般认为,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又叫“壬寅学制”)中最早使用了“德育”这一专门术语。1906年,王国维在《世界教育》第56期上发表《论教育宗旨》一文,提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随后“德育”概念在中国传播开来。

在我国,德育有两种意义上的广狭义之分。第一种广狭义之分,是指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社会德育等在内的广义德育,与仅指学校德育的狭义德育的区分。第二种广狭义之分,是指包括道德(伦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在内的广义德育,与仅指道德(伦理)教育的狭义德育的区分。

一般来说,我们理解的德育常常是指广义的德育,但在研究时又常常聚焦狭义的德育(学校德育和道德教育)。从第一种分法看,学校德育是研究的焦点,同时又涉及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第二种分法看,道德教育是研究焦点,同时又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等。

新教育的卓越课程体系目前已经有大科学、大人文和大艺术等课程。如此,以“学校德育”和“道德教育”为焦点,同时又辐射与其密切关联的广义德育,即“大德育”的提法,更符合我们对德育的期待。然而我们也很清楚,太过宽泛的外延和方法论上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确实会带来教育实践中的困惑。所以,有学者提出“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即在坚守“德育=道德教育”的前提下,融合渗透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可能是现阶段对德育比较合理的定位。

)新德育的内涵与特色

“新教育实验”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把德育放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2002年出版的《新教育之梦》,开篇我就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我心中的理想德育”:(1)重视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德性;(2)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3)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4)注重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5)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6)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温馨的对话场景;(7)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8)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新教育团队在践行新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自我创新与自我超越。原来的新教育“六大行动”后来扩展到“十大行动”,包括“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每一个行动都积极渗透德育,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2003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的理念之后,我又主张将公民素质教育纳入“新教育实验”,倡导培养“有现代公民素养的世界人”,“珍爱公平、自由、正义、平等精神的人”。2004年,在成都以“新德育”为主题举行的全国新教育第四届年会上,新教育团队编辑出版的8册从小学到高中的新德育读本,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新教育团队的许多区域或学校也开展了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实验,如南通市海门区“推进每月一事”的区域探索等,为新德育的发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今天我们继续沿用新教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架构来探讨德育问题,和新艺术、新生命、新人文、新科学一脉相承。我们用“新德育”这个概念,既是回应时代的要求,也是新教育人理论自觉的体现。

在给新德育下定义之前,我想先说说新德育的内涵特点

1.新德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2018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

新德育将按照纲要的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品德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之中,致力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2.新德育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公民”为目标

新德育的目标定位,与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致力于——“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公民。”

所谓“中国精神”,就是有着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全面的中国文化素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所谓“世界胸怀”,就是有宽阔的国际理解和国际视野,有国际交流与对话的意识与能力。

所谓“公民”,就是政治正确、思想端正,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方面,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公民。

 从法律层面讲,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从德育角度讲,公民是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道德和公民能力等要素的社会成员。新德育既要培养身心健康的自然人,又要培养品行合格的社会人。对于一个国家的公民来说,公民意识意味着要热爱祖国,忠于祖国,要拥护宪法,尊重法律,要有主人翁精神和家国意识;公民知识则是指在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公民所应具备的公共知识,如法律知识、政治知识、历史知识和公民权利义务等社会知识;公民道德包括了公民的个体私德、公共道德和为国为民的大德;公民能力是指公民应当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如理性交往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

3.新德育基于“私德、公德、大德”三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号召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私德、公德、大德”这三个维度既是对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新时代德育的引领,这对我们今天思考新德育内涵有重要指导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之道。

这里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道德情境,最大限度地唤醒、激活、释放、彰显人性中积极的道德潜能,使之变得有意义,成为有益于自我和他人的现实。“亲民”则是指个体在完成“自明其明德”之后,进一步“推己及人”,由私德推及公德,完成革故自新,复归明德。“至善”则指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与升华的同时,追求个人对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世界的神圣使命担当。

“明德至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体道德修养的核心价值追求,新德育把“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作为目的,就是要回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源头。结合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新德育主张从私德、公德和大德三个维度来理解德育的内容和逻辑体系:

(1)私德,关涉“修身、齐家”,相当于我们过去强调的个人品格。新德育认为,私德主要体现在个体和家庭范畴里,如孝顺、良善、淳厚、自尊、自主、自爱、自律、理性、勇敢等品质的形成,往往与个体自律、家庭教育相关。

(2)公德,关涉“为公”,相当于我们过去强调的公共品格。新德育认为,公德主要是从学校、社区、社会角度,主要体现在社会参与和公共交往之中,如合作、平等、尊重、民主、公正、契约、法治、协商、理性、诚信、友爱等品质的形成,往往与公共交往、社会教育相关。

(3)大德,关涉“治国、平天下”,是对私德和公德的超越与提升。新德育认为,大德主要是从国家、民族和人类的角度,主要体现为大格局、大境界的至善之道,如爱国、忠诚、博爱、为民、正义、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品质的开成,往往与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相关。

新德育的过程,就是从“明德”(私德)——个体道德的奠基,到“亲民”(公德)——公共道德的扩展,再到“至善”(大德)——崇高道德的寻求;从“修身”“齐家”的个体私人领域,到“治国”“平天下”的至善境界,是一个目标清晰、路径清楚的个体道德境界提升过程。

4.新德育以道德人格图式为指导

新德育主张,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早在2012年以《缔造完美教室》为主题的新教育年会上,我们就提出了儿童道德品格发展“三境界六阶段”的道德人格图式,当时我们称之为“道德人格发展图谱”这里我们再重温一下:(用图示)

第一阶段是“我不想受到惩罚”,第二阶段是“我想得到奖励”。这属于第一境界,自然功利境界。

第三阶段是“我要做个好孩子”,第四阶段是“我要捍卫游戏规则”。这属于第二境界,是社会规则境界。

第五阶段是“将心比心”,即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精神;第六阶段是“惠泽天下”,即儒家“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仁爱”精神。这属于第三境界,是道德仁爱境界。

在我们众多的新教育教室中,这个道德人格并不只是被高高地挂在教室里,而是一个真正的行动纲领,是许多新教育教师的德育“诊断仪”和“工具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判断他们处在哪个阶段,并且利用他们的认知冲突,引导他们从自然功利境界、习俗规则境界向道德仁爱境界发展。

5.新德育以“十大行动”为路径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从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到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每一个行动都有着德育的意蕴和功能,都是新德育实施的重要路径。

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例。阅读其实是最好的德育方法之一。人类最重要的道德准则,都蕴含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中。那些伟大的经典作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事物及其命运的故事,把道德原理和道德准则生动地体现出来。站在新德育视角,我们同样可以负责任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道德发展史,一个民族的道德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德育。”

同样,当更多的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时候,其实就是不断塑造民族优良性格、凝聚人民共识力量、巩固国家安定团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所以,永远不要低估阅读对于道德品格的形塑力量。

6.新德育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幸福教育,而幸福本身必须是合乎道德的。正如中国古代哲学主张的“德福同一”亚里士多德所说:“‘生活得好’或‘行得好’即是幸福

新教育也是一种完整教育,强调身心灵的和谐统一,强调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完整统一,强调让人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自己。因此,新德育的使命,就是追求和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基于上述思考和分析,我们尝试这样来界定新德育:

新德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公民为目标,基于“私德、公德和大德”三个维度,以新教育道德人格图为指导,以“十大行动”为路径,引领师生明德至善,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活动。


三、新德育的价值与意义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德育的价值与意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能为非作歹越大。所以他提出要”建筑人格长城“,使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之人格。我们认为,新德育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为了个体生活的幸福完整

1. 实现个体生活的幸福

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幸福教育。但幸福是什么?它与道德是怎样的关系?如何通过德育实现幸福?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德育对于个体幸福的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古希腊时代,“幸福(eudaimonia)”的词意和中国古代的“吉星高照”意思差不多。在最初的幸福观念里,幸福其实有“幸运”(luck)之意但一开始就与道德联系起来例如,苏格拉底认为幸福是“拥有神所享有的特质,即‘善与美’”;亚里士多德告诫人们,真正的幸福是“追求至善”中国人所说的五福临门,其中两福就有品德高尚、善始善终。这种幸福观下,获得幸福的条件接近于中国古代对圣人品性的描述,因此获得幸福的路径是艰难而漫长的。对于普通人而言,虽然心生向往,却难以抵达。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启蒙时代,幸福一步步从天国走向了尘世。它把“我怎样才能得救”的神性问题转化成为了“我怎样才能幸福”的实际问题。通俗地讲,幸福由希腊语“eudaimonia”变成了英语的“happiness”!幸福不再是神的赠礼,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权利甚至义务,是所有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目标。幸福于是成为一种全新的信仰和全新的道德,正是追求幸福的努力,成为了文明的原动力,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由此我们发现,幸福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幸福本身即是合乎道德的。我们拥有好运、快乐、财富、声誉、朋友、健康、美貌等幸福,是源于我们好的、善的甚至神圣的生活与行为。所以,真正的幸福是和追求道德的善的行为是分不开的。

所以,新德育倡导的幸福教育,并非引导人趋附简单片面的快乐,而是把幸福作为一种崇高神圣的理想追求和苦乐圆融的现实体验,去实现人格的“德福同一”。

2.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整

新教育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愿景。我过去曾对“幸福完整”做过解释:“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是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强调幸福,很容易让大家过分重视情感的体验,甚至会误认为感官的享受很重要。人的生命应该是完整的,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所以,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本身就是教育完整性的体现。人的完整性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阐释“完整”二字时,我特别提到了与“幸福”相关的“德行”,旨在凸显二者在“完整”人性中水乳交融的关系。只有这样理解幸福与完整的关系,才能在教育中防范、克服可能的偏离与扭曲。

其实,当我们把德性视为幸福的根本内涵时,幸福就必然体现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体现了人性的完整性。反过来说,这样的完整性也必然具有道德的价值与意义,甚至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善”。当年马克思在谈及职业选择时就曾提出“幸福”和“完美”两大原则。幸福与完整的统一,才是马克思瞻望的最高理想人格:“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本质据为己有。”  

所以,新教育提出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一种过一种“至善”或“圆善”的道德生活,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教育!

(二)为了公共生活的和谐有序

1.促进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和谐

“道德”是一个关系概念。也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的幸福相当程度也来自于人类在“互助、互爱、崇高和尊严的生活”中所获得的幸福感。“群居”是人的自然属性,有群居就会有公共空间,有公共空间就会有公共生活,而公共生活的底线就是秩序。这种秩序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参与主体的主动遵守,即道德的遵守;另一种是参与主体的被动遵守,即法律的遵守。其中,法律的遵守是底线,道德的遵守是人的自觉性的体现。

新德育主张师生合法合理地维护个人利益,同时主张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的时候,乐意让渡自己的个人利益,并达成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

2.促进公序良俗与社会公德的形成

公德是面向社会大众,按最低限度要求而建立的公民必须遵守的文明共识、文明规范和文明准则,属于“底线道德”。我们平常说的“不闯红灯”、“不插队”、“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等都属于底线规则。

新德育希望能够在“勿损人”、“勿害物”、“勿坏事”等方面制定更详尽、更具操作性和评价性的公德规范,倡导公共礼仪。新教育团队的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他们颁行的《学生文明行为的52个条细节》以及相应的评价策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已在很多地区和学校推广,对我们更全面深入科学地研制公德规范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除了底线的道德,还有积极的公德——“公益”,它是公民在合理利己的前提下向“陌生的他者”付出的一种无回报的友爱慈善精神,这种精神有可能升华为美德伦理乃至大德伦理的神圣高度。

所以,新德育既要求遵守底线的道德,也倡导积极的公德,通过每个人的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共秩序和良好风尚的形成。

(三)为了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1. 塑造民族品格,凝聚共识力量

教育是塑造国民性的基础。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其著作《发现孩子》里写道:“如果我们要改变某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希望加强某个民族的某种性格,我们必须把孩子作为突破口,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行动,因为能够在成人身上做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

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新德育注重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深度挖掘主题班会、课外实践、传统节日等活动中的各种潜在的德育价值通过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学生优良的民族品格。

2. 培育爱国意识,增强文化认同

爱国主义是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和平年代,爱国意识是指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国家,认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等。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我们新德育的基本遵循。新德育主张,在充分认同、吸纳、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审辨式反思,清醒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诸多不足,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时代转换、超越与传承,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腾飞。

新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求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如何爱国、如何建设祖国、如何担负时代使命的思想。新德育要求教师勇于打破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通过鼓励学生质疑,提倡课程对话、鼓励话题争辩,宽容“错误”、提倡“求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等方式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意志进行符合社会规范的创新实践,将道德教育中的规范准则付诸创新活动。

新德育鼓励儿童参与公共事务,通过”模拟政协“等社团自主活动、参与干部选举和议事决策、进行学生民意调查、举行听证会、开展媒体宣传等,帮助学生提高参与公共事务乃至民主、法治的意识和能力。

(四)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进步

1.培养共同体意识,形成求同存异共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随着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意味着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意味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能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新的选择,也意味着中国有可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方案。这三个意味着,同时也意味着新时代的新人才应该有着国际视野,有国际对话与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并迅速蔓延,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中国疫情爆发初期,或是之后西方国家疫情的极速蔓延,事实证明,隔岸观火、恶语相向、落井下石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培养全球意识,才能持有正确的大局意识和整体性的价值判断,也才能合力抗疫,共度时艰。

所以,新德育倡导加深国际理解,促进多元文化认同,追求人类的共同幸福。希望通过大德育课程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帮助师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关注国际社会存在的共同利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实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

2.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新德育以培育幸福完整的德性公民为终极目标,实质上也是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新德育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未来意识与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师生自觉、主动地思考和探究人口问题、经济伦理、环境道德等人类议题,发展他们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把握自然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的平衡,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及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自觉抵制破坏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新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一)新德育的主要内容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新时期德育课程的具体内容,概括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内容,具体体现在我们学校德育的专门课程与教材之中,在此我们不做详细的分析研究,而试图从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概括出新的德目,形成新德育的“新修齐治平”理论。

新德育继承《礼记·大学》中提出的中国古代道德文明总纲领——“三纲”说,即前面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对它进行了古为今用的批判性、转换性改造,我们将其概括为修身、齐家、为公、治国和平天下五个方面的要素。

1.“修身”

“修身”是寻求公民个体的自我完满和自我实现的一种道德努力,它处理的是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修身对全部人格的塑造是奠基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个人与自我的道德关系规范,从底线层面看,是一种基于“勿损害自己”原则的修为,包括不要伤身、纵欲、自欺、自弃、自杀等底线要求;从积极层面看,是一种基于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修为,包括自尊、自爱、自重、自律等积极品质。

2.“齐家”

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如何处理家庭乃至家族内的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亲戚关系等,以及家庭和邻里、社区、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如代沟、家暴、夫妻离异问题,都是家庭成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些关系中,家风、家教、家德、家训等便成为了家庭德育的内容,同样包括底线德育和积极德育两个方面。底线德育内容包括防止偏见、偏爱、偏心,防止家庭冷漠、不和甚至暴力,积极德育内容包括尊重、平等、民主、相守、包容等。家庭德育的内容目前在学校德育中还是比较薄弱的,有待进一步加强。

3.“为公”

《礼记·礼运》里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说法,用来指人们在公共领域里开展社会交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公共领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众使用的空间,二是个人行为对公共空间所造成影响的范围,比如在家庭装修对小区邻居的侵扰。公德中的底线道德可以概括为“勿伤害”,比如不要破坏公共秩序和公共设施,不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公德中的积极道德可以概括为“行公益”,如倡议环保、关爱弱势群体、推进公共服务改善等行为。与家庭德育一样,公益教育也是我们德育的短板之一。

4.“治国”

这里的“治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统治者“治理国家”,而是以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公对待“治国”。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二是增强祖国文化认同,培育理性爱国意识。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关心国家大事,就要学习历史,并以史为鉴;关心政治,具有主人翁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就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文化自信应源于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而不是盲目自信。

5.“平天下”

“天下太平”应该是所有有良知的人的理想。在世界格局多变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显得尤为可贵。新德育认为,在这个越来越清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里,每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的尊严;所有人都应该做好事而避免做坏事;人人赋有理性,信奉良知,赞成人道,反对一切形式的非人道或反人道;加深国际理解,促进多元文化认同,追求人类共同幸福,渴望世界永久和平……这些人类共同的规训和价值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接受。这也是新德育必须深耕解决的问题。

(二)新德育的实施原则

新德育如何落地?在德育实践中如何把上述的理念、课程等扎扎实实地做好?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新德育的有关基本原则。

1.价值性原则

价值是是行为选择的依据。德育就是价值引领和自主建构。价值性原则是新德育的第一条原则。

新德育价值引领内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的基本价值。

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方向与动力。教师能否拥有自觉的价值引领意识,是新德育能否有实效的关键因素。新德育需要每一个教师自觉地修炼师德、锤炼师能,温暖地陪伴学生生活,专业地引领学生成长。

2.主体性原则

教育是人的教育。鲁洁老师曾经说过,“怎样做成一个人”是德育的核心问题,而不是“应该怎么做”的外在强制规范。所以,育过程中的人,应成为真正的主体、主人和主角。这就是新德育的主体性原则。

遵循主体性原则,一方面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不同的德育内容和目标。另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和唤醒他们内在的道德学习需要,使他们成为新德育过程的主体,成为教育生活的主人。  

根据主体性原则,师生是平等的成长伙伴,师生关系主要是精神对话关系;教师不要居高临下,学生不必俯首帖耳。师生之间通过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流、理解与创造,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师生的互动应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新德育的互动应是思辩的,师生通过对道德问题的分析,澄清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新德育主张变“防范性德育”为“服务性德育”,这里的“服务”,首先意味着为学生的自主成长服务。因为学生的成长是成人不可替代的。因此,新德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成长。

3.实践性原则

道德的存在形态主要是生活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实践道德,才能学到道德、生成德行、成为有道德的人。道德学习的本质不是“知识学习”,而是生活的、实践的学习。因此,新德育须遵循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在新德育课程实施中,一方面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一方面要促使课程学习能真实地改变生活。回到生活世界,在实践中解放孩子的大脑和双手、眼睛和嘴巴、时间和空间。

德育生活化,是现代德育的一种趋势,就是要摆脱“假大空”的旧德育,将德育深植到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把德育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全过程,把德育的时空扩展到人生、社会与自然,把德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让孩子去体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德育资源,新德育主张要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处处留心时时感受,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在体悟中生活。新德育强调“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在青山绿水之间强健体魄、飞翔心灵、解放个性,挥洒青春。

4.情感性原则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道德生活是建立在情感意志活动基础之上的思想品德内化活动,道德情感体验是从知性走向德性的重要媒介。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的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因此,新德育须遵循情感性原则。

情感具有感染性。新德育强调以情育情,以情增意,以情促行,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情感,增强道德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依据情感性原则,新德育强调用生活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体验和践行,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财富。

五、新德育的路径策略

     新德育如何落地?在德育实践中如何把上述的理念、内容等扎扎实实地做好?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新德育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1.研发新德育卓越课程,重建德性生活

课程即生活。所有学科课程内存着道德价值,学科教学内生着教育的道德追求,应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挖掘学科的道德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使知识学习过程同时成为道德养成过程。朱小蔓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她认为德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独吃盐,而必须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当中吸收;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是看不见盐本身的,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但盐却很自然地进入了人的体内。德育也应该如此,它也应该自然而然地融入(即“渗透于”)其他教育之中,包括学科教学的课堂。在此基础上,要积极研发新德育卓越课程,帮助学生重构德性生活。德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合乎德性的现实生活建构和展开的过程。研发新德育卓越课程包括三个方面:

(1)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化

国家德育课程,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和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国家德育课程非常重要,有人认为德育不需要课程,只需要活动,这是片面的。国外都有这方面的课程,如美国,除了《公民》课程,他们很有专门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课程,其实都与德育有关。

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化指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对国家德育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和新的整合创造。如,东阳市横店小学教育集团南上湖校区以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为核心主线,梳理出地方、校本课程中与之相同主题的内容,将本土的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到其中,合并实施;相似主题内容作为补充拓展,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

(2)校本德育课程特色化

校本德育课程特色化,指新德育校本课程要有三种味道:

一要有生活味 。德育课程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而非学科的逻辑。如,东阳市外国语小学历时十多年探索,运用辐射全局、聚焦核心的全息思维方式,立足对人的整体关照,以学生需求为基点,以人格健全为旨归,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生活浸润式全息德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套聚焦生活、体系完整的12册小学《全息德育》活动手册,成为浙江省德育样板,金华市德育品牌。

二要有传统味。新德育课程的传统味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如,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吴建英校长领衔研发的《中国风 母语美》课程,引领孩子在传统经典诗词、散文等的阅读中,发现母语之美,激发他们对母语的热爱,找到回“家”之路。

三要有地方味。新德育课程的地方味本质上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如,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校以家乡人文为主线,以家乡经典人文故事、“非遗”、古迹、山水等人文要素研发了“厚重热土 育人宜宾”德育课程,让学生在千年古道、曲水流觞与抗日文化中找到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新教育德育课程项目化

新教育德育课程项目化,特指新教育实验近几年开始探索基于项目研究与教学的德育课程,重点有以下四种:

① 领导力课程

领导力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自我领导力和团队领导力为目标,采取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的项目式课程。如,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10余年实施领导力课程。课程实施中,学生自行组建团队,自主关注社会现象,选择“公车私用”“城市绿化”等热点问题的解决作出研究方向,调查、分析,思考、讨论,撰写提案,递交有关部门,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培养学生领导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正义、责任、规则、秩序,培养主体精神、公共意识和社会参与、服务的能力。

新公民教育研究所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中小学《领导力》课程开发方案,并且已经在学校中试点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② 规则素养课程

规则素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规则素养为目标,以自主合作、实践体验方式进行的项目化综合学习课程。如,日照第四实验小学以每月一事的方式,实施规则素养课程,从研发《我们会走路》校本教材,举行 “我们会走路”启动仪式,到“规则”主题晨诵、阅读,创编童谣,到组织红领巾拍客团、主题班会、“礼让斑马线 文明伴我行”志愿活动等,到主题展示、评价,并始终引领学生父母一起深度卷入,取得良好效果。

③ 财经素养课程

财经素养课程,是通过生活消费规划、压岁钱使用和经济生活的认知与判断等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金钱观道德的经济价值观的课程。

新教育的阿福童财商课程就是财经素养课程的一个成功实践。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实施阿福童财商课程,把学校设计为一个儿童微社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位,写简历、申请工作、面试,然后上班工作,赚取清英币,购买和体验自己需要的课程产品。微社会里所有运营都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在微社会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参与社会事务,学会责任担当,成为合格小公民。。

④ 模拟课程

模拟课程是通过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模拟法庭等公共事务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公共关怀和社会参与意识,提高学生沟通协调和组织领导能力的项目式课程。

如,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引导学生从观念和思维方法、组织架构和实践活动、教材开发和社会教育资源引入等六个方面入手,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法治“案件”,全面研读“案件”卷宗,明确具体内容和一般辩论程序,指导学生撰写相关文稿,组织模拟法庭审判,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

2.建设新德育学校文化,描画人生底色

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成员的精神皈依。学校文化建设的本义是寻求教育的真精神,追寻春风化雨、静待生长,是改变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去帮他们描画好人生的底色。

使命、愿景、价值观是新教育学校文化的核心。建设学校文化最重要的是把学校文化之魂,精神层面的灵魂性的东西在师生生活中“活”出来。如,滑县新城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一些学生习惯不好,行为粗鲁。学校提出“雅行教育”的主张,通过有计划组织“书香校园,典雅人生”读书活动、“雅于心,动于行”德育活动、“雅学互动,高效课堂”教育教学、“雅润校园,完美教室”文化建设和“雅行树下,和雅有约”家校共育五大活动,达到了培养知礼有仪、博学多才的校园小雅士的目标,学校创办短短六年时间,便声誉雀起,成为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教室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缔造完美教室最重要的是在教室这个特别的空间学校文化的灵魂“活”出来。如,南通市海门区实验附小君子兰班,班主任高波老师和孩子们,通过开设君子兰书吧、设立君子兰银行、搭建君子兰展台、同做君子兰慈善、共写君子兰博客,使君子兰的高贵品质融入孩子的生命,成为孩子成长的给养。

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基础性的项目。新教育十分重视校园、教室书香文化的营造。有很多实验学校,把校园建设成为人人都阅读、处处有书香的知识花园。在教室,在长廊,在每一个可能阅读的角落,书籍都随手可取。通过宣讲读书的意义,创造读书的氛围,整合读书的资源,开展读书的活动,让阅读成为教师、学生、家长最妥帖的粘合剂,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形成了新教育独有的书香文化

从2019年开始,我们研制中小学德育基础阅读书目,已经获得了初步的书目数据,将进一步组织专家筛选和论证,争取尽快推出。

3.开展新德育特色活动,丰盈道德体验

如前所述,新德育特色活动非常之多,新教育的十大行动都具有非常多的德育元素和德育功能。这里重点介绍其中的种:

(1)每月一事

每月一事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节律,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与评价等方式,实施不同的主题内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新教育通过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活动,鼓励学生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一年养成节俭、守规、环保、公益、勤劳、审美、健身、友善、好学、感恩、自信、自省等十二个习惯。

前面讲到规则素养课程时,已介绍了日照第四实小每月一事案例,这里就不再举例。

(2)仪式庆典

在新教育学校,仪式、节日和庆典往往是这样一种时刻,它通过包孕性强、极富意味的、有象征意义的程序和形式,使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伟大的事物能够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

如,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的毕业仪式,组织了一诗(毕业主题童谣、诗歌)、一书(毕业主题书籍)、一影(青春励志电影)、一论(班队课上以毕业和梦想为题展开演讲和讨论)、一文(毕业感言、随笔)、一歌(毕业歌曲)、一创(美术课上师生一起剪纸、写书法、创作撕贴画)、一册(班级和个人成长册)、一庆典(最后一节班队活动课举行了《叙说童年、逐梦未来》毕业庆典)系列活动。

(3)暮省

暮省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整理、反思与丰富。暮省,重点在“省”,不在“暮”。

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12年坚持“天天成长课”,每天清晨7:45—7:55,开启 “天天成长课”。成长课分出示成长主题、书写成长感悟两个环节进行。父母每周阅读孩子的成长记录,写上对孩子的评价、期待,互动对话,彼此润泽。

目前,新阅读研究所正在研发以《新孩子》系列为核心的新教育暮省教材,希望早日为实验学校提供暮省的操作手册。

(4)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学校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考察、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日常异质的情境、经历和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亲近自然,感悟文化,体验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

如,新教育研学中心先后推出“这个夏天在北京”“一道研学,人文行走在成都”等研学线路,推出“线上前置课程+实地体验课程+拓展延伸课程”的研学模式。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观察、研读,见天地,知世界,将历史人文、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融入自己的生命。

新教育团队的余国志博士也出版了《研学实战方法论》,希望能够为新德育的研学课程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5)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有联系也有所不同。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非报酬性与公益利他性,志愿服务强调服务,偏重于过程,公益活动则强调完成某一个目标,偏重于结果。公益活动经常需要志愿服务的参与新德育鼓励师生参与志愿服务,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

如,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持续十多年开展志愿者活动,开展校园志愿岗、家庭成员志愿服务、校外“公园讲解”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服务社会,开拓视野,培养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高尚品德。

(6)生命叙事剧

生命叙事剧是讲述儿童故事,适应儿童情趣,突显排演和观看时的生命体验的戏剧,主要包括童话剧、课本剧、书本剧和情景剧等四种。生命叙事剧能让孩子经历别样的人生,丰盈生命的体验;穿越艺术的创造,提升生命的品味;发现更好的自我,激发生命的潜能。

如,:大丰区实验小学近几年持续推进行知互动剧场项目,班班行动,人人参与,大,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编剧本、演角色、观节目、评活动中,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素养。行知互动剧场项目已在盐城全市中小学校推广,并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

此外,新教育各研究机构以及实验学校师生也都研发了许多很有特色的新德育活动。如新阅读研究所研发的电影德育课利用中外经典影片,组织学生观影,评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落实新教育管理铁律,促进德性生长

“底线+榜样”是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铁律。落实落实新教育管理铁律有两个维度:

一是底线保障。所谓底线,指最基本的要求。新德育的管理底线体现为国家、学校、班级为师生行为制定的规则、制度。如《中小学生守则》是国家层面制定的规则。《新城小学学生雅行规范》是滑县新城小学学校层面的规则。

新教育教室规则是孩子们共同约定的,称为公约。如,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小蜜蜂班《班级公约》为:“小蜜蜂,嗡嗡嗡;爱学习,守纪律;勤动脑,会动手;做事情,不拖拉;爱集体,善协作。”  

二是榜样引领新教育总是不断地培育榜样、发现榜样、言说榜样,以榜样引领大家向前走。新教育各种活动中,各实验区实验学校报刊、公众号中,各实验学校、完美教室期末庆典中,总是以生命叙事的形式呈现师生中榜样人物的故事,引领师生努力的方向。上午包场高级中学邢海老师的《心有所言,方能行远》,就非常好地讲到了榜样的意义。这也是新教育生命叙事理论的重要观点。

评价是管理的杠杆。新教育认为德育评价不是给学生贴上一个“好”或“坏”的标签,而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德育评价要从认知评价向行为评价转变,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从对标评价向激励评价转变,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在实践中,新教育人对新德育评价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东阳市外国语小学全息德育,依据自主开发的《核心素养发展记录册》和《教师评价操作手册》,构建了“日常争章养育、期中关键点过关、期末全面评估”的评价体系,真实地记录下学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成长过程,成为浙江省德育评价改革的样板。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其评价理念应成为新德育评价的指导。

5.构建新德育协同格局,完善德育生态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实现“协同育人”。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行动旨在指通过建立和发展家庭、学校、政府和社区多方教育主体之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新德育协同格局,完善德育生态。

家校合作共育行动包括家庭教育指导、学校生活参与、家校互动沟通、社区融合协作四个方面。学校生活参与包括对学校工作的决策参与、课程参与和管理参与

如,威海高区沈阳路小学通过新父母义工暨家校课堂、新父母俱乐部、新教育萤火虫线下读书沙龙、新父母微讲堂、新父母飘流日记、新父母一日驻校办公、七彩新父母评选等项目造家庭、社会、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家校社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工作合力,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六、大丰宣言

麋鹿故乡放歌新时代,卯酉河畔畅叙新德育。2020年10月,新教育人齐聚江苏大丰,总结新教育实验在德育方面的行与思,探索新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形成如下共识:

新教育二十年,也是不断探索新德育的二十年。这一路的荜路蓝缕,这一路的砥砺奋进,本身就是一场奔向明德至善教育理想的朝圣之路。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世界格局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新时代全球视野下人才培养的挑战,公民道德建设与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及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新教育人提出了自己的新德育理念,这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公民为目标,基于“私德、公德和大德”三个维度,以新教育道德人格图式为指导,以“十大行动”为路径,引领师生明德至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活动。

新德育是铸造灵魂的事业,对于个体生活的幸福完整,公共生活的和谐有序,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新德育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传统德育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明明德(私德)、新民(公德)和至善(大德)的三维道德结构,以及修身、齐家、为公、治国、平天下的新修齐治平五目德育内容。

新德育遵循价值性、主体性、实践性、情感性的德育原则,并且通过提高研发新德育卓越课程,重建德性生活;建设新德育学校文化,描画人生底色;开展新德育特色活动,丰盈道德体验;落实“底线加榜样”的新教育管理铁律,促进德性生长;构建家校社政协同共育的格局,完善德育生态。

新的时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精致的利己主义”“言行不一的两面人”终将被时代所抛弃。我们希望,未来的新教育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德才兼备、个性彰显的人才,通过明德至善的修为,绽放出人性的芬芳。在他们身上,我们将清晰地看见:“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让我们以新德育的名义,携手同行,创造中国教育更美好的未来!以道德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欢迎关注  个人微信视频号


值得

关注


新孩子大学

整合了"萤火共读""战疫公益课""新孩子读书月""喜阅说写教室"等公益项目,借鉴欧洲"儿童大学"理念,发展中国书院传统,以"双师课堂"为主要形式,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帮助大人孩子一起成长。(后台回复“新孩子大学”获取报名通道)


新教师大学

致力于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更有趣的学习方式、更有挑战的专家引领、更有高度的知识体系、更有层次的丰富激励、更有目标的专业跟进,让教师学到更多科学的教学方法,增效减负,助力教师成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只接受集体报名,报名、咨询邮箱:xhzxcydgyx@163.com)


喜欢请点“在看”,把美好分享给更多朋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