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RTOS如何减少RAM占用空间并加快执行速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trongerHuang Author strongerHuang
作者:strongerHuang
微信公众号:strongerHuang
之前分享了《FreeRTOS V10.4.0更新了哪些功能?》,今天就来详细讲述其中的一个知识点:FreeRTOS的直接任务(消息)通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RAM占用空间并加快执行速度。
一、写在前面
几乎所有RTOS操作系统都提供了队列和信号量的功能,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使用队列和信号量是必备技能。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使用“中介对象”进行通信,而并非“直接任务消息”通信。
通过“中介对象”进行通信,每一组队列或信号量都会分配一段内存(消息缓冲区和流缓冲区)。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队列或信号量比较多,势必造成更大的内存开支。
但是,如果通过本文说的“直接消息”通信,会节约很多内存。
QueueHandle_t xQueue;
xQueue = xQueueCreate(10, sizeof( /* 长度 */ ) );
大家可以算一下这个“中介对象”会占用多少RAM空间?
通过一个代码示意图理解中介对象通信:
从FreeRTOS V10.4.0开始,每个任务都有一系列通知。每个通知都包含一个32位值和一个布尔状态,它们一起仅消耗5个字节的RAM。
就像任务可以阻止二进制信号量等待该信号量变为“可用”一样,任务可以阻止通知以等待该通知的状态变为“待处理”。同样,就像任务可以阻止计数信号量以等待该信号量的计数变为非零一样,任务可以阻止通知以等待该通知的值变为非零。下面的第一个示例演示了这种情况。
通知不仅可以传达事件,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达数据。
https://www.freertos.org/RTOS-task-notification-API.html
仅当只有一个任务可以作为事件的接收者时,才可以使用RTOS任务通知。但是,在大多数实际使用情况下都可以满足此条件,例如中断使执行任务处理的任务中断时,该任务将处理该中断接收的数据。
仅在使用RTOS任务通知代替队列的情况下:接收任务可以在“阻塞”状态下等待通知(因此不占用任何CPU时间),而发送任务不能在“阻塞”状态下等待消息。如果发送无法立即完成,则发送完成。
/* main() 创建的两个任务的原型 */
static void prvTask1( void *pvParameters );
static void prvTask2( void *pvParameters );
/* 处理由main() 创建的任务的句柄 */
static TaskHandle_t xTask1 = NULL, xTask2 = NULL;
/* 创建两个任务,来回发送通知,然后启动RTOS调度程序 */
void main( void )
{
xTaskCreate( prvTask1, “Task1”, 200, NULL, tskIDLE_PRIORITY, &xTask1 );
xTaskCreate( prvTask2, “Task2”, 200, NULL, tskIDLE_PRIORITY, &xTask2 );
vTaskStartScheduler();
}
/*———————————————————–*/
/* prvTask1() 使用API的“索引”版本 */
static void prvTask1( void *pvParameters )
{
for( ;; )
{
/* 发送通知到prvTask2() ,使其脱离“已阻止”状态。*/
xTaskNotifyGiveIndexed( xTask2, 0 );
/* 阻止等待prvTask2() 通知此任务 */
ulTaskNotifyTakeIndexed( 0, pdTRUE, portMAX_DELAY );
}
}
/*———————————————————–*/
/* prvTask2()使用API的原始版本(不带“索引”) */
static void prvTask2( void *pvParameters )
{
for( ;; )
{
/* 等待prvTask1()通知此任务 */
ulTaskNotifyTake( pdTRUE, portMAX_DELAY );
/* 向prvTask1()发送通知,使它退出“已阻止”状态 */
xTaskNotifyGive( xTask1 );
}
}
https://www.freertos.org/2020/09/decrease-ram-footprint-and-accelerate-execution-with-freertos-notifications.html
长按前往图中包含的公众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