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艺双馨”的舞蹈工作者

2017-04-18 文/ 李广厚 齐齐哈尔文艺
↑点击上方“齐齐哈尔文艺”关注我们



广场舞《红灯红》表演队在京华


  关于于力平的成功,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最引以为荣的应是他曾经是一个精灵般的舞者,在舞台上飞身腾跃的瞬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也有人说,对他事业成功最准确的诠释,就是获得黑龙江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的那一次,这个令很多人垂涎的称号理所应当地光顾了这位勤奋的艺术耕耘者。”

  “于力平出生在黑龙江畔的黑河市,13 岁,正是乐于戏水、玩耍无忌的龄,他却被舞蹈老师相中学起了舞。新奇与憧憬中,开始了一个舞者的青春。黑龙江省艺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兴安岭文工团担任演员,19 岁时调入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任文艺辅导员。”

  以上两段文字载于2007 年11 月20 日出版的《剧作家》中“擦亮‘群星’的光芒——记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于力平”一文,这两段文字,对于力平作了客观、准确地介绍。

广场舞《中幡舞》(前右为于力平)

  于力平作为主角活跃在舞台上的几年里,以其刻苦训练所取得的精湛造诣,跳红于众多表演舞台。1992 年,他在黑龙江省“天鹅艺节”开幕式舞蹈节目《黑土风采》中担任领舞同时,还担纲了大型广场舞蹈《中蟠舞》的编导,并荣获了特等奖和编导一等奖。同年,他以其创作的这一优秀舞蹈作品,又捧到了国家文化部第二届“群星奖”金奖,填补了我省在该奖项中的金奖空白。

  意外的是,当他带着自己创作的舞蹈和学生闯到广东演出时,担任领舞的他一演就是49 场,由于过度疲劳,在演出中把跟腱跳断了,使他不得不放弃在舞台上的表演梦。

  “不能在台上跳舞,我可以在台下搞创作,群众文化工作需要我!”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于力平没有从此消沉,很快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同样为舞蹈艺术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广场舞《红灯红》表演队在京华

  10 年来,由他编导的舞蹈有13 个获奖。齐市自1992 年举办首届“观鹤节”以来,于力平担任了历届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的总编导,成为黑龙江舞蹈著名编导以来,他还先后光荣地担任了省九运会开幕式文艺总导演、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齐市电视台举办的历届春节电视晚会,都少不了他导演的节目。

  于力平热心传播舞蹈艺术,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办舞蹈学校20 多年来,他所培养的学生先后有600 多人考入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高等学府,他还是省内几所大、中专院校的客座教授。

  他以其在事业上的突出贡献,赢得了省“德艺双馨”舞蹈工作者、省“十佳文艺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一个个闪光的荣誉。



  于力平,满族,52 岁,市舞蹈家协会主席。黑龙江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获市首届文艺奖“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

       编导的作品《新鞋子》获全国音乐舞蹈比赛三等奖,《中幡舞》获第二届全国“群星奖”金奖。《红灯红》获全国第四届“群星奖”铜奖。《渔歌》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中宣部、文化部第六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铜奖。辅导的龙江说唱《春风化雨》获2010 年中国艺术节——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金奖,获十艺节“群文之星”殊荣。另有二十余部作品获省级一等奖,出版了《于力平舞蹈文章集》、《一个舞者的文化情结》两部文艺专著。撰写了二十多篇理论文章在国家级刊物《舞蹈》、《文化月刊》等杂志上发表。

       先后担任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省九运会开幕式及齐齐哈尔市历届“观鹤节”、“绿博会”、“春晚”等大型文艺晚会的总编导。他培养的学生先后有千余人考入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家级专业院校或文艺团体,被省内各大中院校聘为客座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