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云落地--谈IT就业趋势
前言 时势造英雄
云计算是一场改变IT业界生态的大潮,对IT从业人员的影响是值得深度分析的;而IT从业人员因个人意志和群体盲从对云计算行业的影响,也是必须深度思考的。
IT从业人员并不是简单的整体,在本文中分为三大类别:
基础操作工:各种做最基础最零碎杂活的人,比如说打网线的、标数据的、洗日志的、黑盒测试的,他们占IT圈总人数的30%。
业务工程师:各类贴近中台业务逻辑和前台交互展示的工程师,这个群体不用举例,占IT总人数的60%。
IT支撑精英:不做业务逻辑和杂活,专注于后台资源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做开创、优化和调试,比如高级网络/运维/DBA和各种(存储/系统/应用/数据)实职架构师,他们占IT圈总人数的10%。
第一.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三类IT人无论薪资还是从业规模都增长了2-3倍,整个社会对IT行业的印象都发生了变化。
过去是IT男是婚恋市场的备胎屌丝接盘侠,现在已经成为有钱又理性的香饽饽,IT女也不在是稀有吉祥物,整个社会都开始正视庞大和富裕的IT群体,理工科最佳转行对象不是金融而是搞计算机。
各类IT技术做易用化演进,云厂商又把资源做到付费即交货,两者共同降低了IT项目的起步门槛,让企业产生了更多的岗位和更低的需求。很多朋友虽然大学迷茫闲散了三年,最终在培训班学半年“IT泡面技能”,一年后薪资普遍过8000,三年后普遍15000。
IT打工者遇到了好时机好光景是值得庆幸的,但如果盲目乐观迷之自信,等大环境变冷的时候,谁来给你还信用卡和房租哪?
我又挂出来这张表,不是各位IT从业人员特别努力,而是社会IT需求放大,人员增多,细分领域增多,而从业人员要求越来越低了。
第二. 烈火烹油盛极而衰
我看不懂复杂的经济周期,我只从供养IT人的社会和公司的角度看,IT人已经数量太多、拿钱也太多了。
Github宕机说影响了3100万程序员,那中国搞IT的得有一两千万人吧?除了战时军队,历史上没有过几千万人搞同一种高薪工作的情况。大家总说金融圈的收入高,但年薪过五十万的金融从业人员都凑不够五十万人,而更多金融从业人员是跪求式推销理财和保险的。
很多人会辩解IT工作对整个公司很重要,但公司里就没有不重要的部门。困在电梯里的员工会知道物业有多重要,食堂大妈可以让全体员工食物中毒,即使关系安置岗都是重要岗位。IT人不要意淫自己对公司多重要了,岗位含金量看的是稀缺度而非重要性。
IT从业者总认为IT细分行业很独特,每个细分行业都很稀缺,比如写js的人做不了数据库,推演AI模型的人做不了游戏引擎。但炮兵和扫雷兵的区别就很小吗,卖保险和做私募的有任何关联吗?
云厂商和IT精英们都在努力降低IT入门门槛,让更多的新人入局,这些新人在不断的稀释熟练工程师的稀缺度;至于那些抱着细分行业沾沾自喜的井底之蛙,知道水货DBA是被一块SSD轻松取代的吗?一个新软件新服务的诞生和优化,足以让你们的工作变得毫无疑义。
企业有饕餮鲸吞般的IT人力需求,现在在用高薪低质的泡面人才充饥,云厂商看到商机正在加速下饺子。一旦企业吃饱不饿了,或者云计算饺子生产够多了,谁会在意泡面的死活哪?
IT行业必然会随着云产品和生态的变化发生巨大改变,下图为我的推演总览:
第三. 单纯快乐的基础操作员
云计算想要解决IT人力短缺问题,但上云的降门槛功能,引爆了企业更多新项目需求,让整个社会的IT人力更加稀缺。
云厂商本来想着上云了就可以挤掉操作员的工资了,但实操几年下来倒是越搞人越多:
打网线装系统的团队只管理50台物理机,但是上云后要管理2000台虚拟机啊,工作不仅保住了还更轻松了;
做黑盒测试的团队过去只测试10款手机,用了移动端测试云服务,一天可以测500款手机;
做鉴黄标注的团队扩大了3倍,以前怕风险没开放的功能都重新开放了,过去只鉴黄现在要鉴政了;
出大数据报表的团队,做报表的频率从每周一次变成了每天三次,还要人工写分析报告了。
因为上云而失业的操作员都是笨死的,网约车是会抢黑车生意,但脑子正常的黑车司机都会去开网约车。
我们从大局考虑,行业改革者都没必要刻意针对低端岗位,这些从业人员的成本低没油水,又任劳任怨态度好。如果云厂商的最终目标就是替代低端需求,这个目标不仅笨而且穷,还绝对不会成功。
企业IT项目逐渐从数量增长转为质量增长,消化不了那么多操作工,他们的人数不会有爆炸式增长了。
第四. 普及平庸化的业务工程师
熟练业务工程师是受技术演进冲击最大的群体,如标题的“普及平庸化”,他们的绝对人数可能会继续增大,但是这是“淡出IT圈”的泛化增大,而薪资水平肯定会掉下来。
10年前的电脑培训班,很可能是培训PhotoShop,20年前的电脑培训班,主课程可能是五笔打字;但现在谁会把平面设计师当做电脑工程师,而打字已经是不能牟利的基础能力。设计师和打字员的IT技能部分和业务工程师一样,都是把业务逻辑转述为计算机可以完成的工作。
现在IT劳动力不足引发的哄抬人价,但业务逻辑转述工作没有稀缺性门槛。我知道0基础0经验的泡面工程师,干活没名校名企的绣花工程师精细,但云厂商和技术大牛在做的各种容错和简化机制,就是要让三流泡面工程师做出可以凑合的交付物。很多公司只有二流销售、运营和后勤一样活得好好的,为什么IT工程师必须找一流熟练工?
《太吾绘卷》的创始人说程序员入职没多久就跑路了,然后他只能自学编程把游戏写出来了;一堆程序员还开开心心说游戏代码写的烂要重构,创业公司的游戏程序员要担心失业好吧?这个游戏制作人也可以算三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这算不算群体泛化扩张。
时代发展冲击的是行业,但对个人更多是机遇,没人规定你是世袭业务工程师。本文不是让大家抱团取暖抵制云计算和技术革新,而是想着拥抱变化早做打算。无论是深挖技术还是深挖业务,或者退出IT圈改行,现在要高薪不能松口,但不要盲目乐观错判长期形势。
第五. 遗世独立的IT精英
IT后端支撑体系只能靠深钻IT技术才能成为精英,真正的精英不会有失业降薪的风险。但随着业务研发的泛化增多,他们在IT人的比例会逐渐变小,而收入仍然是金领阶层。
所谓“遗世独立”就是“我不带你们玩了”,我们主要分析行业精英的工作位置的变化,以及对前两类兄弟的影响。
云服务本身就是替代客户的IT后台支撑体系的,客户团队只要是用了云服务,云服务对应领域就不需要做支撑系统的IT精英了,原因有五条:
1. 后台支撑技术是停滞变化不大的,精英专家能发挥的都是选型决策而非开创新模式。选型决策能力无法量化为具体技能去培育新人,而通用技能部分很容易被云厂商规范服务化,且云上选型试错的成本更低。
2. 从云厂商来看架空这批工程师有暴利可图,IT业内软件和咨询的利润最丰厚。这两年数据库厂商有的试图转型做云,有的着急改开源许可协议,他们都知道客户用习惯RDS了就不招DBA了,那就更不会花授权费和咨询费。
3. 公版云服务在细节打磨上,肯定没有精英定制支撑平台那么精细贴切,但对于新公司新项目来说,一个能跑起来的系统就够用了。很多技术精英也觉得打磨个小系统太累,图省事就买云服务凑合用了。
4. 要做好后台支撑并不只依靠精英们埋头苦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云厂商有集采优势,云厂商多给点资源就能省下很多优化工作;部分情况云厂商还有数据优势,比如基于本站数据做风控需要反复调试,而对接云厂商外部参考画像会简单很多。
5. 技术大牛都是让变态业务需求给压出来的,如果公司有技术大牛,那各种需求就来了,但如果没有技术大牛,公司也会压缩自己的IT难度。比如搞大促秒杀就要准备2000万云服务费,业务部门就会掂量成本。客户要使用PaaS云就要按照云厂商的是数据和业务的格式约定。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有了对象存储就不用招存储工程师,有了鉴黄和人脸识别服务就不用自己推演模型,有是反作弊系统就不用自己研究刷单,有了IM服务就不用自己做openfire。真正的行业精英是不会护食眼前这碗饭,找到问题最优解比保住铁饭碗重要的多。
当精英们无事可做的时候,哪怕钱给够了也很容易跳槽,他们将会富集在云计算公司、大IT部门和独角兽企业,而小IT部门和创业团队留不住技术大牛了。精英们遗世独立,让普通工程师去买云服务了,对其他工程师可不是好事。
第六. 大熊猫跑了,保护区要撤
大熊猫是一种“伞护动物”,大熊猫保护区也被其他动物所分享;保护区里大熊猫最重要,其他动物都是玩伴点缀,但如果大熊猫都迁走了,保护区就会撤销。
后台支撑团队总认为自己跟熊猫一样脾气很好,IT鄙视链是不存在的;而业务开发总认为这货比熊猫还矫情,自己天天给大熊猫让路、敬茶、拍马屁了。但是精英们逐渐流失了,业务开发是撑不起领导IT部门的重担的,在大部分公司里,IT部门会从能产生CTO的一级部门,滑落为只能产生个IT总监的二级部门。
行业精英们待遇好级别高,是因为行业精英们的工作是其他管理层听不懂的,你见过老板帮忙搞模式设计,或产品对数据结构提要求吗?这种神秘感和稀缺度,让公司管理层必须跟他们分享权力。
而业务工程师始终在拆解实现具体的业务,老板和产品经理都能提需求和做评判,做好了理所应当,做烂了就要挨骂追责,整个IT团队逐渐会变成跑腿打杂的。
曾经这批大熊猫住在传统软件和集成商那里,后来他们来搞互联网了,留在传统软件和集成商那里的工程师挣钱少干活多,跟做互联网的待遇和地位天差地别。现在他们要从互联网IT部门撤出了,谁帮普通工程师应对从产品到业务的压力哪?比如说当你34岁面试的时候,谁来识别几个候选人谁是个十年经验的熟手,谁是十年混吃经验的饭桶,谁是过来诈和的零基础泡面?
我不能清晰的告诉大家变化具体在哪一年,但我的读者都离退休好几十年吧。
附录回响
西谚有云: Winter is Coming …… 。
中国人有句俗话,树挪死人挪活。
宫崎骏说过:起风了,唯有努力才能生存。
《亮剑》中引用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