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中国口味」,其实压根不存在!
这是 愤怒的老马 的第 13 支视频
3min 告诉你我的惊人发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32r617t1&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概念:中国人的口味。
我刚搬到中国那会儿,感觉中国人的口味实在太神秘了!
经常会有人告诉你:
中国人都不爱吃奶酪,一股怪味受不了;中国人都不爱吃法棍,太硬根本啃不动;中国人更不会吃带血的牛排,生肉怎么能吃进肚子里?
除了「吃」,在「喝」的领域,这种论调同样屡见不鲜。
我在中国葡萄酒行业近十年的工作生涯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吃中餐就适合配口感甜一点的葡萄酒,太干的酒中国人受不了!」
「香槟酸度太高了,在中国肯定卖不动,因为中国人不喜欢太酸的东西。」
「大部分中国人都爱喝波尔多,勃艮第喝着太单薄了。」
「外国人推荐的酒可信度不高,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人的口味。」
……
这些话让初来中国的我压力山大,中国人的口味竟然这么不一样?我感觉自己接下来的侍酒师工作任重道远。
但根据我此后多年在餐厅当侍酒师的观察,以及我众多中国朋友给我的反馈,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1.中国人吃东西的口味,并不固定
中国幅员辽阔,菜系众多,不同菜系之间的口味差异极大。
而我发现,住在大城市的人往往口味比较杂,能接受很多菜系。
举个例子,广州人明明可以唯粤菜点心独尊,但说起山东饺子、四川火锅、北京烤鸭,也吃得极欢。
老外也是同理。
我刚到中国的时候,感觉炒饭和小笼包比亲妈还亲。(当然它们属于人见人爱的类型,喜欢它们并不稀奇。)
在中国朋友们的帮助下,我才得以不断进步,能接受的口味和质感越来越多,例如辣子鸡、海蜇和蛇。我坚信,海参只是早晚的事儿。
所以说,人是会变的。
我们黑皮书的酒评人——瑞士人老胡,来中国后才发现了自己「口味奇重」的天性,凤爪兔脑猪肝粥,爱得是死心塌地。甚至还影响了他的青岛老婆,把一个坚决不吃凤爪的人变成了凤爪迷。
而且如果你去分析这些结论,大多都以偏概全。
比如有人说,沙拉不适合中国人吃,因为中国人对热菜更加偏爱。但谁能告诉我,同样是凉菜,拌黄瓜和糖拌西红柿为何能收获这么多喜爱?
比如有人说,成都人重庆人喜欢吃火锅,是因为气候潮湿,吃火锅能排出体内湿气。但现在你看,哪怕是干燥得浑身起皮的银川北京,火锅店也是遍布满地。
所谓的环境影响,主要改变的是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和文化观念,对味蕾的影响微乎其微。
为什么我到中国后才喜欢吃小笼包?因为我在法国压根没机会吃到它啊,上哪喜欢去?
2.中国人喝酒的口味,没有特例
很多人喜欢拿葡萄酒的「干」和「涩」来说事儿,好像这两个字和中国人的口味格格不入。
「一点甜味都没有,真是喝不习惯啊。」
可你要知道,初生婴儿都是偏爱甜食的,没有谁生下来就对干、苦、酸、辣情有独钟。
喝葡萄酒也是同理。
刚开始喝的人都偏向于喜欢果香奔放、酸度低、易入口的酒,就像一个热情开朗、笑容可掬的女孩,初次见面很容易就能讨人喜欢。
这和文化背景没有关系,中国人这样,法国人这样,地球人都这样。
然而,一旦尝过不同产区、不同风格的酒之后,大家的喜好就各奔东西了。
有的开始追求重口味,有的会回归于小清新。有的对甜型酒依旧情有独钟,有的对干型酒开始格外着迷…
况且这种喜好的选择,通常也很难总结规律:
有些人吃东西口味清淡,但爱喝口感粗狂的教皇新堡;
有些人爱吃重口味的菜(例如川菜和湘菜),但偏偏只喝以精致优雅而著称的勃艮第;
有的人是资深甜渣党,但对香槟也是尤为喜爱,哪怕酸度颇为锋利。
规律?总结不出来的。
很多时候,就是在某个瞬间,喝到了这种酒,觉得像闪电击中,便义无反顾喜欢上了。
喜欢这种东西太奇妙了,这个嘛,你们都懂。
3.爱拿「中国人的口味」说事,缺乏深虑
就拿品酒领域来说,有这样一种「品酒师」,在评判酒时不论质量只谈喜好,问到他推荐这款酒的原因,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最后憋红了脸就冒出一句:
「因为它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肯定喜欢!」
恕我直言,总拿「中国人口味」来说事儿的,要么学艺不精,要么大脑不勤,无一例外。
味蕾是无法用国籍来区分的。
所谓的区别,就是见多识广和未经开化之别。
尝得越多,味蕾的分辨能力强,你就越清楚自己的喜好,越有能力去辨析一瓶酒的好坏。
而尝得少,就只会固守着自己的死观念旧想法,还以为所有人都和他们的喜好一样。
不只味蕾,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爱看漫威大片的,不妨碍他喜欢文艺小清新;纪录片的忠实观众,同时也可能是恐怖片的拥趸。
看见得越多,喜欢得越广。尝试得越多,接受能力就越强。
看电影如此,喝酒也一样。
口味无远弗届,好酒放诸四海而皆准。以国籍定义口味,不过是另一个伪命题。
出镜 📷 老马
文字 ✏️ 老马
翻译 📖 助理
-END-
往期愤怒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