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于右任与南阳卧龙岗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元老,同时又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书法大家。他的书法雄豪婉丽、举重若轻、宽博潇洒、别具神韵,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驰誉海内外,尤为世人推崇。
于右任一生对南阳卧龙岗偏爱有加。如今镶嵌在半月台左边廊坊内,于右任书“武侯祠”门额,还有一段沧桑而感人的久远往事。
20世纪30年代,于右任应时任南阳专员罗震之请,专门为南阳题写一条竖写的“武侯祠”门额。墨宝一直由罗震保存,1982年,罗震病重期间,将其移交到当时的河南海外联谊会会长、民革河南省主委郭海长手中,并嘱咐以后有机会将此转交给南阳。1992年,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得此消息,专程来到郑州,郭海长在病重期间,郑重将这幅珍贵的墨宝交给南阳。2006年,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将此书法佳作,转交给南阳卧龙岗。
于右任诗、词、曲均有较高造诣,曾留下不少寄托国家民族兴衰之情的诗篇。1939年5月,发生在南阳的新(野)唐(河)抗战取得胜利,1940年,于右任被抗战中军民所表现出的不屈精神感动,赋词《仙吕·寄生草》一首以志纪念:“持节求民瘼,寻诗访战场。眼见那,黄河滚滚翻新浪。眼见那,中条巍巍呈奇状。眼见那,新唐惨惨无名的英雄葬。惜则惜,少陵挡驾武侯忙。惜则惜,江山寂寞何人唱。”随后,于右任应邀为抗战胜利纪念题写了碑文。碑文右面为草书“新唐抗战胜利碑。”右侧书:“河南全省教育界为孙总司令连仲、汤总司令恩伯敬立。”左侧书:“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三原于右任书。”碑文书法凝练浑厚,刚柔互济,体势综逸,古朴典雅,拙巧相生,自然流露,堪称卧龙岗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力作之一。新唐抗战胜利碑也是南阳人民保家卫国抗击日军的历史见证。半个世纪以来,它默默矗立于卧龙岗大门内侧,诉说着南阳人民当年“宛众一心,奋勇抗日”的一段英勇历史。
在南阳卧龙岗大门外悬挂有于右任题写的楹联:“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此联巧妙地将“出师表”与“卧龙岗”、“大文”与“胜地”联系一起,构思巧妙,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寓意深远。
诸葛草庐内悬挂有于右任1940年题写的“诸葛庐”门额,与正门郭沫若题写的“诸葛草庐”门额相映生辉。
在大拜殿通往道房院过厅门前,悬挂有于右任为武侯祠住持李宗阳题写的楹联:“诗本天随子,人如地行仙。”全国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很多,只有陕西勉县武侯祠悬挂有于右任题写的楹联:“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其余均不见于右任所留墨宝。而南阳卧龙岗却留有于右任佳作众多,可见其对南阳情有独钟慷慨大方,也侧面反映出于右任对南阳卧龙岗和诸葛亮躬耕地的认可和厚爱之情。
观其于右任一生,先生心中有着与诸葛亮同样的家国情怀。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光绪帝出逃西安,参加“跪迎”的于右任认清了清王朝的腐朽面目,开始走上了反清道路。
1906年,于右任赴日本考察,结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于右任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1910年,于右任创办第四份报纸《民立报》出版。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当时人称:“于右任的一支笔胜过十万横磨剑。”重庆谈判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于右任曾为国共两党和谈多次奔走呼号,终不能如愿。
1949年,71岁的他被迫撇下家人去了台湾,开始了孤苦伶仃的漂泊生活。晚年于右任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之后不久,于右任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望大陆》是于右任晚年的一首内心世界的真情告白,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也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丙申清明勉县武侯墓公祭武侯典礼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秋,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临终遗命曰:“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根据诸葛亮的遗命,后主刘禅于同年底将其葬于定军山下。诸葛亮遗命是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是忠君思想的体现,亦是对自己辅佐蜀汉基业北伐曹魏事业未成的眷恋。更重要的是,他要以自己的“死虎余威”震摄扼守汉中,教育和鼓励蜀汉将士以汉中定军山为基,继续北伐曹魏,去完成和实现刘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伟大遗愿。诸葛亮把一份深深的遗憾和一个完满的人格,永远地留在了定军山下。
于右任1962年日记,《望大陆》诗手迹
于右任一生奔走疾呼的心中目标,也是诸葛亮一生追求的夙愿。在诸葛亮的心中,有着“还于旧都”天下一统的宏伟目标,也可为其一生为之奔波和辛苦操劳的的动力所在。其《前出师表》结尾“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更让后世感动的是诸葛亮临终遗命,与于右任晚年发自内心的《望大陆》,同样抒发了心存社稷忧国忧民的壮志难酬。这也许是于右任钟情南阳卧龙岗,与诸葛亮心心相惜的原因。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两句名言,让许许多多热爱自己国家的人,无时无刻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诸葛亮和于右任正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才会用自己的一生时间和精力,为之奋斗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家国情怀,必将被历史和后世所深深铭记。
本文选自李远文化散文集《访古寻踪卧龙岗》。
作者简介:李远,南阳市卧龙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二月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副秘书长、《南阳文化》执行主编。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访古寻踪卧龙岗》,参编有《魅力南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