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与书 | 在运河边走一场文化旅途
2020年1月4日,新年伊始,位于浙江嘉兴王江泾的乡伴陶仓艺术中心开仓,与上海巴金故居合作的首场公益展览《书之爱——巴金与书》图片展也拉开帷幕。这是巴金故居与乡伴陶仓理想村共建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基地的开始。
这项共建,将把巴金故居的优秀文学、文化资源,借由致力于乡村文旅与发展的乡伴,引入乡村。打破传统博物馆的地域限制,使更多人得以近距离接触到优秀文化;并打破传统展览的单点模式,利用乡村广阔而丰富多样的空间,拓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探索文化传播与公共教育的新形态。
▲陶仓艺术中心
巴金不仅是一位现当代知名作家,还是一位嗜书如命的“读者”。书与阅读就像写作一样,贯穿他的生命始终。
《巴金与书》图片展,通过“读书之乐”与“藏书之趣”两大板块,还原巴金自少年时期阅读《新青年》等新文学读物、获得精神上的触动起,至辗转上海、北平、法国、日本等各地所涉猎阅读各种书籍的精神旅程。
展览的主体部分以图片形式,展示巴金历年来所购、所阅读的书籍,包括许多珍贵的图书版本,同时从巴金的作品中摘录出讨论到这些书籍、及阅读经历与相关思考的段落,为观展者提供了解巴金、了解他的阅读经历的更多维度。
▲展览组图
浙江嘉兴是巴金的祖籍所在地,《巴金与书》图片展之前也曾在嘉兴图书馆展出,获得许多市民的关注。为什么还要再一次将它带入嘉兴,带到王江泾的陶仓理想村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当地文化、历史的呼应:原先生活在陶仓理想村的陶家,曾经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公立图书馆——嘉郡图书馆。这一立足于民间、乡村,汇聚书籍、传播文化的举动,正是中国文人社会理想的具体呈现。
不论是对书籍、还是对文化与教育的重视,陶氏家族的先人与作家巴金都可说是遥相呼应。通过《巴金与书》图片展,希望将巴金“以书会友”的精神与当地的文化气脉相融合,吸引更多人来到此地、真正走入乡村,以书会友、以创作会友、以艺术会友。
▲陶家捐赠的嘉郡图书馆
优质文化落地乡村,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也不是虚浮于表面的作秀,最重要的是找到文化与乡村之间的连接点。
巴金故居一直在探索将优质文化以多元化的形态,与公众连接的各种方式,乡伴则一直致力于将乡村、自然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引入多样化人群、构建多层次业态的可能性。这正是两者合作,共建文化、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
此次合作展除了以“书”作为共同落点,另一个新的尝试是拓展时间与空间:使运河边陶家自宋朝至今的家族史、尤其是致力于文化与公益事业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江南地区运河史、乡村经济文化发展史,与巴金先生的阅读史、及其背后的近代文学文化演变史,彼此沟通。
▲政府代表、浙旅代表和乡伴代表为陶仓艺术中心剪彩(此次出席的政府代表有秀洲区委常委、王江泾镇党委书记帅朝晖;王江泾镇镇长 莫放路;王江泾镇党委副书记 钟夏;秀洲区文旅局局长 沈晓珍;秀洲区文旅局副局长 沈佳红)
▲品牌方、政府领导和乡村建设者合影
▲此次出席活动品牌方共25家,包括知名国货品牌相宜本草、能猫商店、吱音、黑胶猩猩、器曰书坊、行舍、吖吥嘻嘀
文化并不是禁锢在博物馆围墙内、或书本纸面上的固态之物,应在流动中、在与多种场景的互动中生生不息,获得新的传播动力;而乡村也并不是仅局限于一时一地,将以自身的广阔空间与包容度,连接优质资源,发掘潜在优势,拓展出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在这个新十年的开端,当“运河陶仓”遇见《巴金与书》,我们可以期待,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优质文化被引入乡村,建立起更多的连接点,找到更富潜力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