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展与环境共存,行动比口号重要 ——京都环境保护活动中心参观有感

大风变唐僧 减塑行动派 2020-09-14

来到日本的第四天,经过了前几天的逛吃,终于要回归主题,开始办正事了。在中国工作的日本环保志愿者秋吉小姐姐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帮我们联系了这一趟重要的参观交流。对于习惯了观光旅行的孩子们来说,这可是人生中第一次国际交流,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早上10点整(很不好意思找车站耽误了时间,未能提前5分钟到达),我们冒着小雨来到环保活动中心时,导览老师已经在大门口等候着我们,门口的欢迎牌上写着“欢迎北京FON亲子研学团体”的字样,日本人的体贴和细致让人倍感温暖。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世界各国为了减少二氧化碳导致的地球变暖而举办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上通过了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就是《京都议定书》。京都市环境保护活动中心,就是为了纪念这次重要的大会(COP3)而建立的环境保护活动的基地。我们的参观交流分为三个部分:由新堀先生为我们讲解京都环境保护活动中心的总体情况,由仓桥先生为我们介绍“垃圾减量推进会议”,由冨田女士带我们参观活动中心的展馆和互动设施。

                           


新堀先生告诉我们,尽管建设于近20年之前,但是这座建筑在设计上采用了多项先进的节能措施,使得整栋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约30%。2002年4月开馆以后,成为了青少年环保学习基地,还培养了近200名环教志愿者。此行我们的小朋友都是五、六年级的同学,新堀先生特意告诉我们,他们制定了小学的辅助读物,京都的小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学习垃圾分类,五年级开始,就要去了解地球变暖这类更宏观的全球性议题。他们认为,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必须从小就有意识为地球的未来考虑。



我们原来以为,“京都市垃圾减量推进会议”是一个常规性的“会议”,但其实,它应该算作是一个工作组。“京都市垃圾减量推进会议”是1996年11月发起和建立的,由京都市政府和企业、公众一起,从市民角度出发,为了减少京都市的垃圾数量,建设和发展更好的城市,以垃圾减量作为切入点,推展和环保有关的大议题。成立之初的目标是将京都市的垃圾数量减少一半,到2017年,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为了推动垃圾减量,他们还力争社会机构和企业的支持。截止到2019年1月31日,“京都市垃圾减量推进会议”已经拥有520个机构会员,包括企业、媒体、大学等等。

 

“京都市垃圾减量推进会议”包括了四个实行委员会:

-      普及启发:顾名思义,就是面向广大市民推广垃圾减量。他们建立了网站、发行杂志、捆绑大型活动做现场展示,对企业和公众开设讲座。他们面对的挑战是,企业做垃圾减量,既不会有收益,也不会大规模减少企业成本,所以缺乏足够的热情。此外,企业是否真的实行了,也无从监控。

-      垃圾减量事业化: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再生纸推进。通过回收学生喝完的牛奶盒,制作卫生纸,然后再回到学校供学生们使用。这一工作在京都的小学和部分初中学校里开展后,通过回收再利用,制造出了16万卷卫生纸。除此以外,这个委员会还招募示范项目并发放补助金,以及回收秘密文件制作再生纸(数据统计,仅一年的时间,回收量就高达100吨)。

-      2R环保town构筑事业:主要是宣扬REDUCE和REUSE,通过茶会和大学校园的环境教育,号召大家减少购买瓶装水,以及通过介绍修理店和二手店来推广REUSE。

-      社区活动:设立社区的垃圾减量推进会议,我认为可以理解为“京都垃圾减量推进会议”的社区子社团吧。他们在京都的222个学区里的199个,设立了这样的子社团,还发放补助金来支持子社团。子社团的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小区的跳蚤市场、回收废纸和使用过的食用油(可作为大巴车的燃料),社区“减少塑料购物袋”的宣讲,生态烹调,落叶堆肥等等。这些落地活动都由社区居民自发举办,说明公众的环保意识相当普及。


 


仓桥先生给我们一些数字:2000年,京都市年垃圾丢弃量为82万吨,到了2017年,京都市的年垃圾量真的减少了一半,变成了41万吨!当我们为这个成绩惊讶和赞叹的时候,老师却说,减少到50%以后,再往下减量就会愈发的困难。他们接下来的目标是,到2020年,京都市的年垃圾产生量削减到39万吨。自从被东京抢走了首都称号,京都人民大受刺激,所以一直会有压力,希望把京都建设得更好。看来,市民有一致的意愿和目标,才能在全社会推动积极的变革,这也是宝贵的经验。

 

“京都垃圾减量推进会议”作为政府牵头的工作组(暂且这么称呼),每年可以从市政府获得一定的财政补助,而且6名职员中,有3人都是来自于京都市政府垃圾减量推进科的公务员。因此,这个工作组既了解政府的方向和政策,又可以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充分表达民意。所以,它虽然依托政府资金的支持,但并不是政府办公部门,它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平台。同时,由于有了比较充裕的资金,所以更愿意长期、踏实、务实的开展工作,不会把钱花在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上,为了业绩而凑数。这样的组织模式既克服了NGO经常遇到的资金困难,又保持了独立的声音,能够自主行动,是一种不错的模式。不知道国内有没有类似的组织。

 

在市政府的财政补助之外,会员年费也是该机构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有了足够的资金,京都垃圾减量推进会议就可以拿出钱来扶持社区、子社团,和所有对垃圾减量有益的项目。不过,仓桥先生也非常坦率的说,大部分企业加入会员的动机,并不是为了积极推动垃圾减量,他个人感觉,很多企业是为了低成本(会员费每年100万日元,约6.2万人民币)美化企业形象,获得公众对企业责任的好评来加入会员的。此外,只对会员服务的秘密文件处理服务,收费非常低廉,这也许也是吸引企业的一个原因。不过不管怎么说,520家会员毕竟是一个良性的资源,在推动环保事务上,会大大降低阻力。

      

京都市的经验让我们很有收获,同时也能感受到,推动环保,各个国家遇到的挑战和压力很相似。在现代社会里,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天然本能,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明明使用塑料是不环保的,但是由于价格低廉,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保持产品竞争力,所以企业还是乐于使用塑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日本,塑料包装,甚至是完全不必要的塑料包装,以及一次性筷子等,随处可见。因此,关键时刻还是需要出台政策和法规,通过行政法规和税收等调节方式,来限制和引导社会性的行为。



小朋友们正襟危坐得快要坍塌时,我们终于开始进行馆内参观了!活动中心的导览老师冨田女士带领我们去探寻,这座修建了17年的建筑里,都藏了哪些有趣的体验和节能环保的秘密。大厅一进门的地方,就是体验区。这个看似是自行车的装置,可以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去点亮不同材质的灯泡。从白炽灯、日光灯、到LED灯,代表了照明灯具的发展。我刚刚为家里买了不少灯,但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不同的灯,耗电的差别居然这么大。小朋友们腿都快蹬断了,那个白炽灯也只能闪一闪的发亮;而LED灯,只需要稍微用点力气,就可以一直点亮了。不看不知道,家里选择什么灯具,一年下来消耗的电量可真是差别巨大。



导览老师又带我们去观看一个很奇怪的角落,这里密密麻麻的摆满了饮料瓶。老师拿出一个牌子,上面用日语写着“500ml的瓶子,每人每天使用572瓶水!”这是经过统计京都市民每人每天的用水量。我们都觉得这个数字很惊人,老师解释说,日本人有泡澡的习惯,所以每天光是洗澡就会耗用大量的自来水。为了节约水,后来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反复加热的浴缸,这样就不必把冷掉的水换掉,从而全家人可以使用一缸水了初见京都(一)里面介绍过)。我们暂且不知道北京市人均日用水量的准确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市的数字肯定高于全国平均值。



跟随老师进入关于垃圾的展厅,这是我们今天参观的重头戏。展厅里用实物模拟展示了日本在80年来,垃圾的形态和数量的巨大变化。1938年,一个日本人10天产生的垃圾只有1.64公斤,而且主要都是自然物和有机物,没有塑料垃圾。196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6公斤,仍然以自然物为主,但是出现了塑料袋。到了2003年,这个数字暴增到了13.34公斤,塑料、金属、玻璃,占据了垃圾的大部分。2016年,经过了10余年的努力,这个数字终于下降到7.75公斤!(当前,北京市民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1公斤,10天就是10公斤,且还在不断增加!)



为了推动全市垃圾减量,京都市政府对垃圾处理收取费用。一个45L的可燃塑料垃圾袋,收费为45日元。市政府处理这样一袋垃圾,成本是252日元。所以,在我们丢弃的垃圾背后,政府要拿出大量财政收入来进行垃圾的后续处理,包括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填埋等等。所以,如果市民希望政府投资兴建新的医院、幼儿园、图书馆等一切有利于民生的设施,就会主动的有意识的减少自己丢弃垃圾的数量。我们真的希望,在中国的城市里,所有的环保教育也可以清楚的传达这样的讯息,市民也能产生同样的垃圾减量意识。



在这个展厅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触目惊心的场景。



上图展示的是由于过度浪费产生的垃圾。1962年,京都市民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约为240克;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50克左右,近40年增长了3倍以上。



上图展示的是京都80个家庭一天扔掉的食物。整个京都约有630000户家庭,试着计算一年会有多少食物被丢弃。从重量来看,食品垃圾占家庭垃圾的40%。我们可以试着考虑一下,生活方式与产生的垃圾量有什么关系。



上图展示的是产生的塑料垃圾。冨田女士告诉我们,最近20年,塑料包装的使用大幅度增加,由此产生的垃圾,从体积上看,占京都市家庭垃圾的60%,为了再利用和处理这些垃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每一幅照片都很惊人,让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改变这个事实。


场馆里还有一个模拟厨房,老师耐心的给我们介绍了,吃什么样的蔬菜,如何贮存,可以更加低碳。再次对日本人认真、严谨的精神深深的佩服,我觉得在环保教育上,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很多。


这座大楼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但是却能实现冬暖夏凉。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新风系统和太阳能蓄热装置,还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遮阳百叶窗。这个金属片制成的遮光板,是京都大学某个系(真忘了)专门为场馆设计制作的,根据冬天和夏天太阳照射角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冬天让更多的阳光进入屋内增温,夏天遮蔽直晒阳光保证室内阴凉。




在大楼的的屋顶上,我们发现这里完全是一个生态花园,不仅有迷你人工湿地,还有昆虫之家,收集雨水的管道,收集地热的管道,以及太阳能蓄热设备。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装置,整栋建筑才可以减少碳排放30%。




我们走出大楼准备查看大门口的分类垃圾桶,正好一辆轻型卡车开过来对二手烹饪油进行回收。工作人员打开了回收箱,把装了一大半的油桶拎上车,又换了干净的新桶。这些二手油可以在加工后,作为燃料供大巴车使用,真的是一举两得。作为居住地毫无任何垃圾分类措施的北京市民,我真是希望自己的城市也有同样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以前人们常说,“保护环境,造福后代”,所以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现实是,我们现在已经在消耗1.5个地球的资源,到了2030年,全世界将需要2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需求!再不保护环境,我们自己这一代就已经要面临灭顶之灾!所以,不管说“发展与环境共存”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都是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发展和全人类生存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要去往,全世界99%的人都没有去过的小村子——上胜町!感谢您的关注,请期待我们的后续报告吧~


(完)





编   辑:忘忧草 
监   制:大风  
摄   影:大风 葡萄籽 





相关文章链接:

初见京都(一)

初见京都(二)

那个去日本环保研学的女子天团,听说你们回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