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店长带领团队教养殖户养精品蟹,亩赚1.2万元! | 好润十大标杆门店①

陆珊珊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 2023-11-01

— 11月 江苏泰州 —

作者 | 农财宝典-蟹行家见习记者 陆珊珊


好润标杆门店·常州金坛儒林店:

店长:赵志强,店员:伍伟良、刘银松


用实战成绩赢得蟹农信任,他带领门店实现逆市增长。



1992年出生的赵志强,投身水产业7年来,他的工作经历有三个变化,一是从被蟹农完全看不起,到现在倍加信任;二是自己所在门店实现业绩翻倍;三是自己和团队的共同成长。
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赵志强是好润(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同)儒林店店长。现在的他对水产技术非常熟悉,说起当地的河蟹养殖情况如数家珍,但事实上,在刚来的时候,发展道路可谓频频受阻。
年轻人总有股不服输的干劲,赵志强决心自己养蟹,用实战成绩赢取当地蟹农信任。今年9月16日,赵志强赶在中秋节前以半挑精品的形式卖出了第一批母蟹,均价在60-70元/斤,比当地平均30-40元/斤的普通蟹价格高出一倍左右。
目前,他管理的儒林店今年动保产品营业额比2016年他接手第一年的营业额翻了一倍。“虽然还是会有些风凉话,但至少他们现在知道我们是真正懂技术的了,遇到养殖问题也会更积极的来问我们,我希望能给他们更多帮助。”赵志强说。

店长赵志强(左),店员伍伟良、刘银松


01



蟹塘面积减少40%销售业绩却翻倍
儒林店是好润2012年最早开设的6家门店之一,2014年,赵志强毕业半年后便来到了这里。2015年11月,年仅23岁的他接手这家店成为了店长。
记者乘车到达时,赵志强正在给养殖户讲解技术要点。现在,店里除了赵志强还有两名“95后”年轻店员伍伟良和刘银松,三人要服务600多位客户、1万亩左右水塘。“上午9点前来店里咨询的蟹农比较多,我们一般会留2个人在店里做技术服务,轮流抽1人下塘处理问题。上午10点后,蟹农们散去,店里便只留1人,轮流抽2人出门下塘口处理问题。”赵志强介绍。
与一名养殖户动辄有上千亩养殖基地的苏北相比,苏南最大的营业困境是水塘分散、面积较小,养户的平均养殖面积只在10亩左右。“打个比方,苏北好润门店的技术员服务客户2小时,客户愿意购买产品直接就下单2吨饲料,而我们服务2小时,客户家里只有几亩塘,就只买一小包几十元的产品。”
近年来,儒林当地的蟹塘面积迅速减少。据了解,2015年儒林镇还有蟹塘2万多亩,由于近些年政府不断征收,很多蟹农就此不再养蟹,现在当地养殖面积已经只剩1.5万亩出头。但是,赵志强和他的伙伴们用出众的技术赢得了业绩增长。预计今年儒林店动保产品营业额比2016年翻一倍,还不包括销售动保产品后,新增的饲料和蟹苗营业额。


02



年轻技术员被蟹农看不起陈旧养殖模式难改变
与苏南略显艰难的营业环境相比,曾经最让赵志强头疼的,是当地蟹农对年轻技术员的轻视。“我养了几十年蟹了,你才多大,凭什么教我?”这是他前几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在水产养殖科班出身的赵志强看来,儒林镇的河蟹养殖模式整体而言较为落后。当地的投苗密度1500-3000只左右/亩,成蟹平均2.5-3两,蟹塘投入本仅6000元左右/亩,每亩利润平均5000元左右。和苏南地区普遍7000元/亩的投入比,有一定差距,养出来的蟹品质也不理想。
赵志强发现,当地蟹农几乎每年都不清塘、干塘、晒塘。由于小规格普通蟹在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并不太具有质量优势,当地养户多习惯将河蟹暂养至年底,等待市场对蟹品质要求不高时再卖。此外,由于河蟹价格不稳定,今年蟹价比去年下降20元/斤左右。
“不清塘、干塘、晒塘只会造成恶性循环,水质越来越差,河蟹质量也越来越差。”赵志强说,正是因为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让本就年轻的他在当地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蟹农中群体广受质疑。

赵志强、伍伟良、刘银松自己养起了螃蟹,用实战成绩赢取蟹农信任

03



养殖盈利1.2万元/亩用成绩赢得信任
为了扭转落后的养殖观念,赵志强决心按自己的理念自己养河蟹,用成绩说话。
今年年初,赵志强拉上了店里的两名店员一起租了10亩塘,清塘、干塘、晒塘,挑选7母9公大亲本的蟹苗,按每亩1300只扣蟹的密度投苗,调水养草,成蟹平打4.2两,母蟹4两为主,公蟹5-6量为主,每亩投入达1.2万元。9月16日,赵志强赶在中秋节前以半挑精品的形式卖出了第一批母蟹,均价在60-70元/斤,比当地平均30-40元/斤的普通蟹价格高出一倍左右。
2021年10月底,赵志强的蟹塘已卖出750斤母蟹,蟹塘剩2000多斤成蟹,预计亩产量300-350斤/亩,每亩净利润1万多元,比当地平均净利润5000元/亩多一倍有余。接下来,赵志强计划在11月15日-25日出完塘里公蟹,然后清塘、干塘、晒塘,为来年的养殖做好准备。
谈起自己的养蟹经,赵志强强调了五点转变。首先,当地习惯套养青虾,他选择单独精养河蟹。第二,加大增氧机功率。当地10亩地多采用3千瓦功率增氧机,赵志强用了5.5千瓦,即便高温天气也能保证水塘溶氧量。第三,坚持定期调水,维持内水环境稳定。第四,坚持养好水草。将水草覆盖面积控制在塘口50%左右。第五,坚持晚上投喂河蟹。

这帮90后用新技术、新模式养蟹

今年养蟹成功,完全扭转了当地蟹农对这些年轻技术员、甚至好润品牌的看法。“虽然还是会有些人眼红说风凉话,但是他们不会再说我们什么都不懂了,遇到养殖问题也会更积极的来问我们了。”赵志强说。
赵志强的床头有本厚厚的日记本,里面详细记录着今年以来,三个店员每天在蟹塘的工作情况。他将笔记本和每次的卖蟹记录放在一起,作为实验记录留存。未来,他准备将实验养殖的经验总结成文。一方面扩大塘口面积,争取实现更好养殖成绩;另一方面,将自己的经验推广开来,努力转变现状,带动更多蟹农一起致富。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ncbd0000),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农财宝典-蟹行家见习记者 陆珊珊

本期编辑:杨玲(微信号Young-fight,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寻找中华好蟹·我们在行动



2021’“中华好蟹”大会

暨第二届中国河蟹全产业链高端品牌论坛

重磅来袭!


为了推广优质大闸蟹品牌,作为水产专业领军媒体,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打造出承载面更广更全的公域品牌“中华好蟹”,自系列活动举办以来,”寻找中华好蟹“已成为行业标杆活动,得到行业人士广泛认同。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将继续充分发挥专业媒体的导向引领作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知名科研院校、权威检测机构、影响力行业组织等,继续“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公益活动,围绕“好苗+好水+好料+好管理=好蟹”,策划事件营销,寻找各大主产区优质河蟹养户,树立高品质高效益的典型;探访崇明、启东、如东、射阳蟹苗繁育基地,走访全国河蟹主产区扣蟹、成蟹养殖塘口及规模化养殖场,强化业内对品牌蟹苗的认识,建立好蟹苗标准,树立产业新榜样,从源头上推动中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南方农村报社、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中国大闸蟹千亩养殖基地联盟
指导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

战略合作单位:

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承办单位:

淮安天参农牧水产有限公司

南通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红膏饲料有限公司

铭治集团


协办单位:

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

宁波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扬州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福美康集团

南通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一新饲料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澳凌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友情赞助单位:兴化市银桂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
(火热招商中,欢迎优秀企业加入)
支持媒体: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大粤网、南方周末、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抖音、快手、新华网、人民网……
— 时间地点 —11月·江苏泰州
— 热点话题 —

▶▷搜寻“育苗匠”TOP10

▶▷搜寻“养蟹匠”TOP10

▶▷搜寻“中华好蟹”TOP20

▶▷汇聚400名优质养殖大户、蟹苗经销商、蟹贩子

▶▷从“阳澄湖”大闸蟹区域品牌到“中华好蟹”全域品牌的升级打造

▶▷新消费形态崛起,大闸蟹销售如何抓住“云”风口?

▶▷邀请专家探讨解读最优养殖模式

▶▷权威专家解读河蟹饲料研究现状

▶▷河蟹产业的再延伸:河蟹的加工产业现状

▶▷从种、苗、养、投入品、渔机、加工等,寻找全产业链贡献企业、组织、个人

▶▷通过走访,跟着镜头带领粉丝们直击各地河蟹一线美景,品尝好蟹


— 参会对象 —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饲料、动保、苗种、器械、加工、流通等人员、经销商、育苗高手、匠心养蟹人、流通商……
详情请联系
↓↓↓


扫码可购票↓↓↓





美味牛蛙 绿色升级


首届中国牛蛙美食文化节

暨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即将隆重开幕
这是↓↓↓一场牛蛙产业链高端品牌大检阅一场改变牛蛙历史地位的营销活动一场打造国民网红水产品巅峰盛宴
今年6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提出“将牛蛙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水产品牌”,对牛蛙产业释放出积极改革的信号,极大鼓舞行业士气。
尽管牛蛙发展迅猛,却在养殖端面临发展困境。目前牛蛙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因养殖密度过高造成的尾水、病死蛙污染、占用耕地、违规用药等问题。如何合法合规养殖牛蛙,推广绿色养殖模式成为行业必然趋势,这也要求牛蛙产业链必须全面升级。


为进一步落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指示,我们举办首届中国牛蛙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聚焦牛蛙全产业链的绿色升级以及合法化养殖,让从业者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提高牛蛙食品安全的意识,推动牛蛙绿色升级。同时,提升牛蛙品牌,挖掘牛蛙饮食文化,举行牛蛙走进大湾区活动,打造国民网红水产品,彻底改变牛蛙的历史地位和消费形象,让牛蛙成为中国水产品一张名片。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拟):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南方农村报社、农财宝典-大国渔业
战略合作单位:(火热招商中)
联合承办单位:(火热招商中)
协办单位:(火热招商中)
支持单位:(火热招商中)
支持媒体:南方日报、南方+、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大粤网、南方周末、今日头条、腾讯网、凤凰网、抖音、快手、新华网、人民网、新浪微博……
—会议时间、地点—12月下旬、广州
—会议规模与会议形式—1000人,论坛+产业链品牌展+美食展+直播推介活动
—报名注册费—现场注册费标准:1500 元/人。费用包含会务费、资料费、餐费、住宿。
—六大亮点—
1、打造产政学媒对话平台,探讨牛蛙养殖合法化的解决方案2、挖掘牛蛙饮食文化,首次全国牛蛙美食大检阅3、粤菜师傅打造牛蛙新菜品走进大湾区4、打造中国第二个网红水产品,让牛蛙成为广东水产新名片5、汇聚业内意见领袖,推广绿色养殖模式6、连接餐饮、流通、养殖全产业链,打造中国牛蛙产业第一盛会
—十大议题—
1、发布《2021 全国牛蛙产业调研报告》2、牛蛙保健方法以及常见病害的防控技术3、环保压力下,探讨牛蛙养殖绿色升级的关键点4、新形势下,牛蛙饲料营养配方与工艺的转变5、牛蛙养殖新政策解读,探索合法合规养蛙之路6、牛蛙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未来走势7、牛蛙行情分析以及各个产区的养殖规划建议8、高密度工厂化养蛙模式关键要点解析9、预制菜风口下,牛蛙流通都有哪些机会点?10、构建牛蛙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打造品牌牛蛙案例分享
—全国牛蛙美食巅峰盛宴—
1、全国牛蛙餐饮文化展与美食推介会2、发布一批牛蛙预制菜(包括现场展示、烹饪)3、网红/美食家直播牛蛙美食展与现场烹饪(邀请网红/美食家直播)4、“粤菜师傅”打造牛蛙美食走进大湾区推介会5、牛蛙全产业链产品展示(苗种、饲料、动保、食品等)
—中国牛蛙产业链高端品牌颁奖盛宴—
1、2021中国牛蛙产业风云榜颁奖典礼
  • 评选中国牛蛙品牌饲料企业(领军企业、十强企业等)

  • 评选中国牛蛙食品优秀供应商(十大品牌)

  • 评选中国牛蛙绿色养殖先锋企业

  • 评选中国牛蛙产业风云人物


2、2021中国牛蛙美食风云榜颁奖典礼
  • 评选中国十大牛蛙餐饮品牌

  • 评选中国最受欢迎牛蛙菜品


—“我为牛蛙代言”活动—
针对牛蛙产业链企业,主办方将策划“美味牛蛙,绿色升级,我为牛蛙代言!”号召专家、企业高管、经销商、养殖户、餐饮店、媒体代表等为绿色牛蛙代言,结合线上和线下造势,提高从业者对牛蛙产业的健康意识。
会议详情请联系
↓↓↓

扫码可购票↓↓↓

【备注】

每张门票含:

会议资料1份

参会资格1位

会议当天用餐

(自助午餐1份+晚宴1份)

会议住宿

(1个床位,由会务组统一安排,单间需补差价)



一起为“大国渔业”加油!

点亮“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