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饲料价格暴涨,缺粮大环境下如何突围?好消息:厨余垃圾将变身高蛋白饲料原料“凤凰虫”



受接连不断异常气候和新冠疫情的影响,谷物等的供给变得不稳定,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处于10年来的高位,有可能导致政局不稳和贫富差距扩大。2022年,应对以粮食为首的通货膨胀成为世界的重要课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计算的食品价格指数(2014至2016年为100)在2021年11月时为134.4,比上年同月上升27%,创下了2011年6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其原因是谷物和砂糖的价格上涨。从国际期货价格来看,作为食用油原料的油菜籽比2020年底上涨了70%,粗糖(砂糖)上涨了21%,小麦上涨了22%。


在全球粮食高涨的大背景下,2022年刚开始,饲料就拉开涨价帷幕。寻找新的饲料原料替代品成为饲企和科研院校的重要议题之一。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厨余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的难题,现在,这个问题有望通过养殖黑水虻产业化转化为生物饲料。近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团体标准《厨余垃圾生产黑水虻饲料技术规范》,为这一产业化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厨余垃圾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产生的剩菜、剩饭、骨渣、菜叶、蛋壳、茶渣等垃圾,其产生量大,且因含高油、高盐、高水,容易腐败,处理难度大。各地曾采用把厨余垃圾分解成有机肥料的办法,但因其盐分含量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采用填埋、焚烧等办法处理,则投入大产出少,且常有臭味外溢。
记者了解到,近年有不少地方另辟蹊径,引入以厨余垃圾饲养黑水虻的办法。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个体大小与蜜蜂差不多,取食厨余垃圾,繁殖迅速,管理容易,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可作为高蛋白质饲料原料。
图为黑水虻幼虫

大量实践证明,利用厨余垃圾养殖黑水虻是对厨余垃圾绿色处理既环保又资源化利用的可行之路。但这一新技术迄今大多仍停留在小作坊生产阶段,虽有不少农户搭棚养殖,但规模小,且采用原始办法直接用厨余垃圾投喂,造成产生腐败臭味并影响回收黑水虻虫的数量和质量。
对此,广东省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组织技术攻关,在深圳、梅州、汕头、博罗等地建立基地,建成了日处理能力超200吨的单体工厂,对收集的厨余垃圾进行工厂化大批量处理,加工生产成专门饲养黑水虻的饲料,再投喂黑水虻。经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这一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成为农业部门全面推广技术和广东省推荐技术之一。深圳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制成了《厨余垃圾生产黑水虻饲料技术规范》。
该团标规定了厨余垃圾生产黑水虻饲料的工厂化工艺流程,包括控水、除杂、除臭、添加营养剂和保鲜剂、制浆等。要求不得使用已经腐败变质的厨余垃圾和营养剂,生产过程设备加工系统稳定、无污水排出、气体排放和噪音达标。制成品要求无油脂酸败味,无蛋白质变质味。
值得一提的是,据试验测算,用该团标饲料饲养黑水虻,饲料转化率达到20%,即5公斤饲料可产出1公斤黑水虻虫,比原始投养提高40%,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转载声明

来源:金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期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热点回顾


一起为“大国渔业”加油!

点亮“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