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冻死了!500多名养殖户罗虾受灾!广东存塘告急,一天最高涨5元/斤!

莫景文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 2023-11-01

文 |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莫景文

强冷空气致500多户虾农受灾,损失超过500万元!罗虾存量大减,一天最高涨5元/斤!


2月18日起,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出现明显降温和持续性稳定降水。受此影响,高要区不少存池的罗氏虾苗和商品虾出现冻伤或冻死。
相关阅读:
广东又下雪!鱼虾告急,数万亩罗虾被冻伤冻死,大量活虾遭贱卖!

据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初步统计,受本次强冷空气影响,高要区罗氏虾养殖主产区莲塘、白土、大湾等镇有500多户养殖户受不同程度影响,受灾面积达10000多亩,主要包括部分养殖中虾、尾虾及部分虾苗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及冻伤情况,造成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这段时间持续寒冷及降雨天气,造成养殖池内罗氏虾商品虾和虾苗大量死亡,损失超过100万元。”高要区白土镇一罗氏虾养殖场负责人梁老板表示,他的养殖池有150多亩,其中100多亩用于成虾养殖,其他的40多亩用于标粗虾苗。其中标粗的虾苗和存塘虾已经达到上市规格,“本来计划这两天出售,但受持续强冷空气影响,出虾时间被迫延迟,虾苗和商品虾冻伤冻死很多,预计减产比较严重。”

莲塘镇虾农梁老板的虾苗和商品虾被大量冻伤、冻死
据白土镇某水产动保经销商容老板介绍,目前搭棚的池塘水温有17-19度左右,由于池水较深,有一定的保温作用。“目前体质差的虾或病虾存在蜕壳难、恢复慢,死亡率增大,在塘底偷死比较严重。“当水温低于14度时,存塘虾较容易死亡,可能出现全军覆没。”
除了白土镇,在高要另一罗氏虾主产区莲塘镇,受持续阴雨和降温天气影响,虾农梁老板30亩的池塘有一半以上的存虾被冻伤。存虾最大规格已经达到1.5两左右,为降低养殖损失,他昨天其选择出售一部分成品虾。虾农刘老板也表示,他前两天出了两塘虾,一共出六千多斤,其中发现有一百多斤冻伤。“目前我还有数千斤罗氏虾存塘,由于水温较低 ,需要人工加温。”


刘老板虾塘
据了解,肇庆市罗氏虾越冬虾养殖面积约有5万亩,大部分人在虎年春节前已经出售一部分商品虾。目前高要区罗氏虾存塘量有3-4成,其中以炮头达到7-8钱或1两的存虾居多。一方面,由于今年高要区大规格虾存塘量少,加上未来一周气温将陆续回升,仍有健康商品虾存塘的养户开始惜售,造成区域市场正常的虾供不应求,价格比昨天回涨了2-5元/斤。目前高要区两钱规格的罗氏虾报价47-50元/斤左右,两钱半规格的报52-60元/斤。


另一方面,对于存池仍有冻伤的罗氏虾,随着天气陆续好转,出现应激症状的罗氏虾将增多,在塘底偷死的罗氏虾也将陆续浮出水面。一部分养户担心有冻伤的虾经过拉网会出现应激,选择卖统货降低其余存虾养殖风险的养户增多。还有一部分养户选择挑一部分两钱及两钱以上规格的罗氏虾出售,其余部分按统货价格一次清塘上市,确保养殖收益。
事件发生后,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组织相关人员奔赴高要区了解罗氏虾受灾情况,并指导虾农做好防寒防冻及灾后复产等工作。



附抗寒防灾建议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关于指导养殖户扎实做好渔业生产抗寒防灾的措施
灾害发生后,肇庆市农业农村局于2月20日印发各县(市、区)《关于做好寒潮期间渔业防寒防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迅速做好寒潮期间渔业防寒防冻工作。2月21日,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组织渔业专家到高要区开展罗氏虾防寒防冻工作检查,强化防寒防冻措施,确保渔业生产安全。
一、对畏寒养殖品种尽可能采取搭棚保温、加注地下水、加高池塘水位,避免鱼类大面积冻伤、冻死现象。
二、做好保苗保种工作,确保开春养殖生产有充足的亲本和苗种。
三、加强对越冬设施管理,防止池塘渗雨、渗水,在低温天气,有条件的采取加温措施。
四、对已发生冻害的鱼池,要及时清除被冻死的鱼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科学使用药物消毒、调节水质,预防病害发生。
五、在当前低温冰冻灾害防御工作期间,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于每日下午17时前报送当日灾情信息。一旦发送灾情迅速组织渔业技术人员深入灾区,调查灾情,做好抗灾救灾服务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水产养殖业低温阴雨天气管理措施与建议

珠江水产研究所

淡水池塘养殖生态环境调控创新团队


持续的低温天气对华南地区水产养殖特别是池塘养殖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华南地区一些不耐低温品种,如鲮鱼低于 6℃~7 ℃,罗非鱼低于 10℃~12 ℃就会大量死亡。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面积冻死、冻伤鱼虾的现象,如肇庆市高要区,当地数万亩罗氏沼虾出现不同程度的冻伤或死亡。为了减少低温天气对水产养殖造成的损失,在低温期间要采取适当的抗寒措施,在低温过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当水温降到其临界致死温度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否则鱼类会冻死;或者即使没有冻死,鱼体冻伤后也极易感染病害(如水霉病、寄生虫病等)继而大量死亡。
01低温造成的影响
1、水产苗种生产推迟。由于一季度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水产苗种生产普遍推迟,“早繁苗”整体销售额预估减少。
2、水产养殖产量预估减少。受低温阴雨影响,水产养殖动物摄食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减缓,病害增加,预估减少部分产量。
3、养殖动物容易受到冻伤、冻死。持续低温天气,可能超过了某些存塘养殖动物的适应能力,就会使之冻伤、冻死而减产,特别是罗非鱼、罗氏沼虾、鲮鱼、淡水白鲳等不耐低温品种。
4、容易发生疾病。低温阴雨季节,养殖鱼类更容易爆发水霉病,加上低温期间,养殖动物抵抗力下降,一些其他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也容易爆发。
5、池塘水生态变化明显。长期阴雨天,光照不足,池塘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影响,表现为难肥水、水体透明度大、易缺氧。
02低温期间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是要适当控制水位。对池塘等适当控制水深,提高保温能力,有条件的可引入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
二是要尽量采取挡风、遮盖、加暖等防护措施,减少冻害损失。有升温设施的要注意及时升温,可以搭大棚、盖薄膜保持养殖场里面的温度。同时于上风处搭防风障,防止冷风直接吹袭池塘,阻止塘水上下对流,推迟塘底降温的时间。??
三是对水位较浅池塘中已达商品规格的水产品应立即起捕上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者起捕后放入冰库冷冻,待价格合适时再出售。
四是全塘泼洒葡萄糖500g+维生素C 500g,以降低鱼的应激。
五是监测水体pH、DO等水质指标的变化,保证pH、溶解氧控制在养殖对象适宜生长的范围内。
03低温天气过后的管理措施
一是要做好灾后池塘管理,如及时清理死鱼,防止败坏水质;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使剩余的鱼体质及早恢复。
二是要防治水霉病。水温回暖后,受冻鱼易患水霉病。如发现有水霉病,全塘泼洒季胺盐碘0.5ml/m3全池泼洒,隔5h后泼洒食盐与小苏打(1:1)10kg/亩.米,如病情严重,隔天再重复一次。
三是要及早做好调整放养品种的准备工作。受低温影响而冻死的鱼以底层鱼较多,尤以鲮鱼、罗非鱼居多。在天气暖和以后,由于需要放苗的养殖户较多,可能会造成如鱼苗紧缺,可以从调整放养品种和改变放养方式两方面着手,以解决种苗不足的问题。
四是要做好亲鱼的准备工作。如果是留作亲本的亲鱼冻死,要及早联系外地的亲鱼,以利于明年的生产恢复。
建 议
此次突如其来的低温阴雨灾害,还要持续几天,有可能对水产养殖造成不小的损失,建议:(1)继续做好水产养殖防寒工作;(2)做好病害绿色防控工作;(3)做好全省放苗缺口补充计划;(4)不在水温低于10℃条件下给温水性鱼类接种疫苗;(5)联合保险公司针对水产苗种尽快出台相应保险产品,保障苗种企业灾后复产;(6)对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

广东渔业抗击寒潮低温冻害技术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寒潮是指在冷空气入境后,当地气温须在24小时以内下降10℃或10℃以上,且最低温度要在5℃以下的才能称为寒潮。达不到规定的称为强冷空气或冷空气。
寒潮过境时不但造成气温下降,造成冻害、寒害、冷害和霜冻,而且常形成降雨、大风,对农业、牧业、养殖业以及交通运输等造成破坏。尤其是像广东这样地处热带、亚热带的省份,水产养殖的大都是抗寒能力弱的热带品种,例如罗非鱼、笋壳鱼、罗氏沼虾等,极易冻死冻伤,危害就更为严重,鱼虾死伤之后还会引发环境污染以及寒潮,每年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尤其是今年元宵节过后,一股强冷空气南下引发寒潮,同时夹杂的寒风冷雨加剧了气温的持续大幅下降造成低温冻害,而抗击该灾害需要一套技术组合即灾前防范措施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
01灾前防范措施
1、及时抢收上市。围绕寒潮带来的低温、大风、降雨,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养殖产品起捕,出售上市,避免低温冻害带来的损失。
2、检查保温设施。开展陆上育苗室、养殖场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供水等设备检查,对易受冻害的养殖品种,要尽可能采取搭棚保温,室内池加温等提高水温。
3、适时加水保温。及时补充池水,加高养殖池塘水位,增加池塘蓄水量,保持鱼池水深在2米以上,提高鱼池及鱼的抗冻能力,避免养殖生物大面积冻伤、冻死。
4、下沉养殖网箱。网箱养殖的地区可将网箱尽量下沉,保持2米以下水深,对无法改善防冻条件的养殖品种和亲体要及时转移陆上养殖。
5、提高饵料质量。采取提高饵料质量,强化营养,科学投喂等措施,增强养殖生物体质,提高养殖生物抗寒抗冻能力。
6、做好亲鱼保种。做好大宗养殖品种的亲本保种和培育工作,确保来年养殖生产有充足的亲体和苗种。
7、做好物资储备。为防止水霉病、小瓜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发生,要做好水质改良调控、消毒和治疗等疫病防治物资的储备工作。
8、加强巡查管理。做好应急值守,密切监视养殖生物活动状态,及时如实报送相关情况。
02灾害期间救灾措施
1、加强水质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监测水温、水质,防止缺氧。要视水温水质情况采用冲注地下水,施用增氧剂,水质改良剂等方法以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尽量少开动增氧机,以减少池塘水上下交流,从而减慢池塘底部水温下降速度,达到防寒目的。
2、减少人为刺激和干扰。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避免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可使用一些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若需过塘,操作要细致,防止损伤鱼体,并做好消毒工作;如若起捕上市最好进行一次性清塘。露天池塘晚上不能用太阳灯加温,因灯光会引诱养殖动物到池塘表层低温区而冻伤、冻死。
3、及时处理死鱼、病鱼。已出现冻伤或死鱼的池塘,应及时将死鱼捞走,并作无害化处理,以免死鱼腐烂污染水体。切记还有塘鱼的池塘不应立即施用消毒药,以防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而加速死亡。对冻伤的鱼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挽救,减少死亡。
4、科学投喂,精心管理。适当投喂精料,增强养殖动物体质,投料要做到循序渐进,少量多投,水温低于 15 ℃时停止喂料。水体消毒最好选用刺激性小的碘制剂;并视水质情况可适当使用底质改良剂。加强巡塘,密切监视养殖生物活动状态,及时报送相关情况。记录水质、溶氧等变化,做好生产记录。
03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1、检修养殖设施。检查并尽快修复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设备,及时清除积水,修补损坏的薄膜,补充加温所需的燃料和养殖饲料,保证温室正常运行。抓紧进行冰冻损坏的繁殖设施、电力设施、进排水渠道、水闸、网箱、网衣和倒塌管理房屋等维修和重建工作,做好大水面养殖设施的防护工作,保障灾后安全开展渔业生产。
2、做好亲本调配。一是摸清损失,查清亲本存量,制定补苗计划。根据亲本数量及苗种生产计划,及时补充、调运亲本。二是强化亲本培育。针对持续低温导致鱼虾亲本摄食不佳的情况,加强亲本饲养管理,补充营养和能量,促进亲本正常发育,确保用于春季繁育生产的亲本数量和质量。三是做好苗种繁育。严格按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开展苗种生产,保证苗种质量。
3、实行科学饲养。科学投喂,增强体质。适当增加蛋白质营养,可投喂添加多维或免疫增强剂的精饲料,增强水产养殖生物机体的抗性和防御能力。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尽量避免对养殖品种的应激反应,及时处理冻伤鱼虾,减少容易造成养殖生物受伤的作业,减少操作死亡。加强巡塘,记录水质、溶氧等变化证苗种质量。
4、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开展水质环境和病害监测。要做好大宗养殖品种的常规性、多发性疫病的监测工作,并做好水体消毒。及时清除水体和底泥中的死亡个体,可采用撒网检查的办法,发现后及时清除以免破坏水质。进行鱼体消毒,预防冻害后水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ncbd0000),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莫景文 

编辑:杨玲微信号Young-fight,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热点回顾


一起为“大国渔业”加油!

点亮“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