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改革的最大困难,是基层干部不相信农民!

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 2020-01-04

30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中,清远占了16项。南方农村报记者就清远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问题,专访了清远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鲁小鹏。


01

改革的底气是什么?
群众实践上升为政策


南方农村报(以下简称南农):清远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大胆推进各项改革,备受赞誉,在这30项可复制经验中,有16项是清远的改革成果和经验。清远能进行如此大力度的改革试验,您觉得底气和依靠是什么?


鲁小鹏:所谓底气,说白了是清远的改革坚持了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的改革举措不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源自基层群众的自发探索,通过调研总结,把群众的一些自发探索归纳上升为政策。


2011年底开始,市委书记葛长伟与相关部门一起调研了1年多的时间,走遍全市的85个乡镇,足迹遍及几百个村庄。在这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挖掘和总结了基层好的经验做法,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如果说底气,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比如土地置换整合,英德叶屋村村民从2008年就开始自发探索土地置换整合,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2010年进行了土地置换整合,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人均年纯收入从2000多元增长到2016年的35000多元。


02

农民承担改革成本?
政府投入达38.8亿


南农:如何让农民认可并配合改革工作?特别是涉及农民利益的改革,例如“四个不补”(即拆旧不补、青苗不补、人工不补、让地不补)、普惠性资金整合,如何在村里推广?


鲁小鹏:农村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弄明白谁是主体,农民才是真正的主体。怎么调动农民积极性,把农民组织起来?这是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清远市正在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国,村民委员会是基层自治组织,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发挥自治作用,村委会更多的是承担上级党委政府的行政事务,逐渐演变为行政村。我们通过“三个重心下移”,按照党的领导、利益相关、地域相近、文化认同、规模适度和群众自愿等六个原则进行基层自治下移,解决了农村组织水平低的问题。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不仅涉农资金可以整合,土地也可以整合,农村矛盾也可以化解了。为什么能够整合涉农资金?不是我们去掏农民口袋里的钱,而是村民自治组织发动群众,建设自己的家园。


南农:这是不是相当于让农民承担了改革成本?


鲁小鹏:不能简单地说让农民承担了改革成本。实际上,政府对农村、对农民的投入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我们不仅整合了普惠性涉农资金,更大力度地整合非普惠性资金。普惠性资金整合坚持农民为主体,引导农民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非普惠性资金整合则坚持政府主导,以大专项整合任务清单。一个很简单的数据比较,在去年中央1号文出台前,清远市级财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仅2000万元,而去年是3.08个亿元。这3.08个亿,县里面也要按一定比例投入,合计有五六个亿。这还不是全部的投入,我们把财政资金作为资本金与金融部门合作放大融资,去年真正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达到了38.8个亿。这能说把改革成本让农民承担了吗?很显然,不是。


03

怎样看改革成效?
一产用电量在增长


南农:改革要看成效,清远农综改最大的成效是什么?


鲁小鹏:最大的成效当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体可以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


怎么衡量一个地区的农村是充满活力的?有一个权威指标——一产用电量,它反映了农村经济的活跃程度。清远的一产用电量,在2012年农综改之前,同比增长是-8.2%,负增长,2013年开始正增长。2015年广东省一产用电量同比增长3.3%,清远是18.8%,去年是16.9%。这说明我们的农村经济活跃程度很高。


农民增收上,以西牛镇为例,201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57元,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4元,翻了一番。2013-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9%。


社会稳定上,还以西牛镇为例。2012年,西牛镇因为矛盾多发、上访问题严重被广东省通报批评,实施农综改后,涉农矛盾大幅减少,从2015年起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全镇“零上访”。


04

改革最难在哪里?
基层干部大包大揽


南农:现在进入改革深水区,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鲁小鹏:改革的很多问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不断调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我认为改革最大的困难还是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对改革内涵认识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的原因。其实,我们的改革路径很清晰,可操作性也很强,很接地气,难的是干部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多年来形成的大包大揽的思维根深蒂固,说白了就是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


比如,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奖补政策,很多人就不认同,有些干部担心村民理事会怎么用钱,万一贪污了怎么办。钱是给村民的,怎么用是村民自己的事。我们只需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设立一套创建的指标体系,引导农民对照指标创建,钱投入了,不贪污、不违法就可以了。不要对农民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这也要管那也要管。


说到管理和治理,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完全不同。如果采用人为方式划分村落,仅仅是缩小管理范围,村民之间并没有利益关联,这还是政府大包大揽下的产物,还是管理的思维。而我们的村民自治是按照六个原则,没有人为限制,效果就不同,是治理的过程。


05

如何避免新的村霸形成?
引导村民理事会成员


南农:基层自治下移后,如何将宗族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避免新的村霸形成?


鲁小鹏:首先,我们是在确保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其次,对于宗族,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宗族文化是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是农村社会自治的基础,从历史上看,是农村社会稳固的重要因素。过去我们作为革命党,需要打破农村宗族势力,打破这种稳固,革命才会成功。现在我们是执政党,需要的不是乱,而是稳。去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名为《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的文章,就说明我们的观念也在变。实际上,没有哪个祠堂是教人作恶的,而是教人向善的,是引导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要引导好,利用好这个因素。


怎么防止村霸?实际生活中,村民理事会成员大都热心公益,热爱家乡,积极捐资捐款建设家园。我们要积极吸纳他们,把他们变成我们党的一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现在,清远市村民理事会成员很多都已加入了党组织,甚至有的成了党支部书记。


南农:清远今年在基层自治下移方面有哪些部署?


鲁小鹏:2013年清远确定了英德西牛镇等3个试点镇,开展村委会规模调整,适度缩小自治单元。这是按照中央农办联系点和国家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要求进行推进的。今年我们还在原来三个试点镇范围内对村委会规模调整进一步完善,暂不对外扩大试点范围。


去年,中央印发了《〈关于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方案〉的通知》(厅字〔2016〕31号),我们也在积极申报村民自治试点。按照中央31号文要求,我们在原有的三个试点镇,每个镇选两个行政村作为民政部的试点,贯彻中央31号文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清远16项农综改经验清单 

▶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制度

▶丰富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功能

▶推动农民自愿互换并地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

▶支持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系

▶创新整合涉农专项财政资金

▶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

▶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创新农村建设用地整合方式

▶创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小镇协调发展

▶建立农村环境全域整治机制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激励机制

▶创新金融扶贫机制

▶创新扶贫资金入股农业企业精准脱贫机制

▶构建农村改革与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四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撰文: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磊

策划:胡念飞 黄婵


猜你喜欢↓↓

点击此处即可报名参会,机会难得,报名从速!

更多推介↓↓↓

1、10万+后,你需要思考的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我们来了,你在哪?

2、互联网大咖助阵,县域大V们抱团!广东县域新媒体联盟启动

3、注意!广东这些农业扶持项目可以申报了!(附申报条件及补助标准)

4、3月广东县域微信公众号100强榜单揭晓!他们共收获1.4亿次阅读和57.3万次点赞

5、正式启航|农友会率200名新农人会聚南方,诚邀您参加“513首届农特微商节”,200个展位已被预订近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