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2017-05-31 采铜 思想起

关注本公号请点击上方蓝字“思想起”

点击右上图标分享到:QQ空间 | 朋友圈


我觉得目前的答案有一点点的误区,过于强调知识的“存储”这个方面。其实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来看,一个人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更和“提取”(或者说“调用”、“回忆”)这个过程相关。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人脑和电脑的一个基本的区别。对于电脑来,它硬盘里存储了很多文件,当你读取某个文件时,这个文件并不会发生变化,不论是它本身的内容,还是它在硬盘中的位置。但是人脑不一样,当我们“读取”大脑中的一条已有知识时,这条知识相对于大脑就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它在大脑中的激活程度提升了。这也就意味着这条知识在今后被再次读取的可能性就更大。

我们头脑中已有知识的被读取频率是非常不均衡的。有少量知识可能被频繁地提取,这些知识就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还有些知识可能偶尔会被提取,因而也在我们的头脑中占有一定的优先级;而更多的知识可能连一次提取的机会都没有,这些知识就像一艘艘破壳的船只,渐渐沉入海底,最终被遗忘。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有效知识资源并不是由我们接受、存储、管理了多少知识决定的,而是由我们提取、使用了多少知识决定的

那么讨论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应该不是从存储和管理知识的角度入手而是从提取和应用知识的角度入手。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学、中学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实际上是非常体系化的,而且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准也历来被大家所认可。一个学业优良的高中毕业生,实际上已经构建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础级知识体系。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他其实没有太多机会去使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也就是他真正地使用知识、学以致用的机会并不多,那么他们是如何构建起这个知识体系的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做题。

做题的本质是什么?做题的本质是对读取、调用已有知识的模拟训练。学生在做题时必然要调用已学的知识,但同时,题目本身是人为构建出来,它们不是真正的“问题”,所以我称为是一种“模拟”的训练。一个中国学生,通过大量做题,来不断地调用知识,使这些知识不断地被激活,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直到中考、高考这样的关键考试来临。

对知识的模拟调用训练当然不如真实调用训练那么效果好,但是毕竟还是有效果的,这种效果随着训练量的提升也会随之提升。

讲到这里,我也解释一下,像高考中的“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设置的出发点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在早些年,高考的科目是没有综合科目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这些是分开考试的。那么设置了综合科目考试以后,它的一个好处就是让学生有复合式地调用知识的机会。比如学生会做到这样的大题,这个题目是对一个现实问题的模拟,而要解答它又要同时调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知识,在这样的做题过程中,学生综合调用知识的能力增加,那么他所学的知识也会变得更加体系化而不是零散的。

那么反过来,很多人进了大学以后发现,大学的教学质量反倒没有中学时那么好,很多人读完大学后发现收获寥寥,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和大学里做题不够有关(是不是有些意外?)。因为大学里很多科目的考试是比较宽松的,学生也不会为了考试做比较多的题目,很多人就是临时抱佛脚,临考前背一背而已。那么“背一背”的过程我们知道,它是一个知识存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读取的过程,所以虽然你在大学里学了很多课,开了很多眼界,了解了很多新知识,但是仍然觉得最后没学到什么东西,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怎么用——你连练都没练过,当然不知道怎么用啦。

当然,我并不是说,建议大学尽量去要求学生多做题。因为做题毕竟是一种模拟训练,而不是真实的训练。理想状况中,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真实情境下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应该越多、越高频越好。

那么再说一个问题,很多人会说,用输出带动输入,比如通过写作来加强学习的效果。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写作也是一种知识调取的模拟训练。写一篇文章或者像我现在这样回答一个知乎问题,实际上调用了我很多的心理学知识,在我把这些知识梳理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写出来后,实际上也强化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一举两得。当然,与做题一样,写作作为一种模拟训练,它的效能其实还是不如在现实环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要强。

同时,写作的篇幅和形式也对知识调取的效果有显著影响。如果你一般只是写一些一两千字的短文,那么你并不需要调用太多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但是如果你写一本书,也就是当你准备构筑一个有体量、成体系的知识产品时,势必你要调取的知识量会非常大,那么这个过程其实就非常利于你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我的切身感受。

那么最后说到怎样在真实环境下建立知识体系。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令我们仰望的大牛,绝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工作中成长起来的。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要解决现实的问题,从而提取头脑中的知识,如果发现头脑中的不够用,他还要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他的知识体系就会渐渐构建起来。

当然这里我们要区分两类的工作:一类是岗位技能要求和岗位职责较为单一的工作,还有一类是较为复杂或综合的工作,比如要求你在某些事情上能够独当一面。那么两类不同的工作,对于知识体系构建的效果当然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来说,由于面临的问题单一而重复,所以所需调用的知识也就比较狭窄和受限,所以也不大可能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而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出现的问题是比较综合的,因此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是复杂和综合的,因此对人的锻炼更大。可以说,独当一面式的工作就是你的“理综卷”或者“文综卷”,也许在短期内你受到的挑战会比较大,也会比较受挫,但是长期来看,一定是对你有益的。

这时可能很多人会说,好的工作也不是想要就有,很多时候也是迫不得已去做了一份单调无聊的工作,那么这种情况下我该怎样提升自己呢?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为自己设立一个或多个“业余项目”。这个业余项目可以是一个研究主题,就你比较感兴趣的一个主题展开长期和深入的研究,然后去围绕这个专题去写一些文章,也可以是做一个“产品”,比如一个小 App,或者搞一个小发明,申请个专利,这些都是可以的。业余项目的意义是让你自己构建和碰撞到一些待解决的真实问题,从而逼迫你去学习以及调用更多的知识,让你的头脑不断地被各种知识所激活,那么假以时日,你就会拥有一个强大的大脑。


我觉得目前的答案有一点点的误区,过于强调知识的“存储”这个方面。其实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来看,一个人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更和“提取”(或者说“调用”、“回忆”)这个过程相关。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人脑和电脑的一个基本的区别。对于电脑来,它硬盘里存储了很多文件,当你读取某个文件时,这个文件并不会发生变化,不论是它本身的内容,还是它在硬盘中的位置。但是人脑不一样,当我们“读取”大脑中的一条已有知识时,这条知识相对于大脑就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它在大脑中的激活程度提升了。这也就意味着这条知识在今后被再次读取的可能性就更大。

我们头脑中已有知识的被读取频率是非常不均衡的。有少量知识可能被频繁地提取,这些知识就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还有些知识可能偶尔会被提取,因而也在我们的头脑中占有一定的优先级;而更多的知识可能连一次提取的机会都没有,这些知识就像一艘艘破壳的船只,渐渐沉入海底,最终被遗忘。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有效知识资源并不是由我们接受、存储、管理了多少知识决定的,而是由我们提取、使用了多少知识决定的

那么讨论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应该不是从存储和管理知识的角度入手而是从提取和应用知识的角度入手。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学、中学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实际上是非常体系化的,而且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准也历来被大家所认可。一个学业优良的高中毕业生,实际上已经构建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础级知识体系。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他其实没有太多机会去使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也就是他真正地使用知识、学以致用的机会并不多,那么他们是如何构建起这个知识体系的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做题。

做题的本质是什么?做题的本质是对读取、调用已有知识的模拟训练。学生在做题时必然要调用已学的知识,但同时,题目本身是人为构建出来,它们不是真正的“问题”,所以我称为是一种“模拟”的训练。一个中国学生,通过大量做题,来不断地调用知识,使这些知识不断地被激活,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直到中考、高考这样的关键考试来临。

对知识的模拟调用训练当然不如真实调用训练那么效果好,但是毕竟还是有效果的,这种效果随着训练量的提升也会随之提升。

讲到这里,我也解释一下,像高考中的“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设置的出发点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在早些年,高考的科目是没有综合科目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这些是分开考试的。那么设置了综合科目考试以后,它的一个好处就是让学生有复合式地调用知识的机会。比如学生会做到这样的大题,这个题目是对一个现实问题的模拟,而要解答它又要同时调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知识,在这样的做题过程中,学生综合调用知识的能力增加,那么他所学的知识也会变得更加体系化而不是零散的。

那么反过来,很多人进了大学以后发现,大学的教学质量反倒没有中学时那么好,很多人读完大学后发现收获寥寥,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和大学里做题不够有关(是不是有些意外?)。因为大学里很多科目的考试是比较宽松的,学生也不会为了考试做比较多的题目,很多人就是临时抱佛脚,临考前背一背而已。那么“背一背”的过程我们知道,它是一个知识存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读取的过程,所以虽然你在大学里学了很多课,开了很多眼界,了解了很多新知识,但是仍然觉得最后没学到什么东西,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怎么用——你连练都没练过,当然不知道怎么用啦。

当然,我并不是说,建议大学尽量去要求学生多做题。因为做题毕竟是一种模拟训练,而不是真实的训练。理想状况中,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真实情境下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应该越多、越高频越好。

那么再说一个问题,很多人会说,用输出带动输入,比如通过写作来加强学习的效果。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写作也是一种知识调取的模拟训练。写一篇文章或者像我现在这样回答一个知乎问题,实际上调用了我很多的心理学知识,在我把这些知识梳理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写出来后,实际上也强化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一举两得。当然,与做题一样,写作作为一种模拟训练,它的效能其实还是不如在现实环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要强。

同时,写作的篇幅和形式也对知识调取的效果有显著影响。如果你一般只是写一些一两千字的短文,那么你并不需要调用太多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但是如果你写一本书,也就是当你准备构筑一个有体量、成体系的知识产品时,势必你要调取的知识量会非常大,那么这个过程其实就非常利于你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我的切身感受。

那么最后说到怎样在真实环境下建立知识体系。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令我们仰望的大牛,绝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工作中成长起来的。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要解决现实的问题,从而提取头脑中的知识,如果发现头脑中的不够用,他还要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他的知识体系就会渐渐构建起来。

当然这里我们要区分两类的工作:一类是岗位技能要求和岗位职责较为单一的工作,还有一类是较为复杂或综合的工作,比如要求你在某些事情上能够独当一面。那么两类不同的工作,对于知识体系构建的效果当然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来说,由于面临的问题单一而重复,所以所需调用的知识也就比较狭窄和受限,所以也不大可能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而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出现的问题是比较综合的,因此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是复杂和综合的,因此对人的锻炼更大。可以说,独当一面式的工作就是你的“理综卷”或者“文综卷”,也许在短期内你受到的挑战会比较大,也会比较受挫,但是长期来看,一定是对你有益的。

这时可能很多人会说,好的工作也不是想要就有,很多时候也是迫不得已去做了一份单调无聊的工作,那么这种情况下我该怎样提升自己呢?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为自己设立一个或多个“业余项目”。这个业余项目可以是一个研究主题,就你比较感兴趣的一个主题展开长期和深入的研究,然后去围绕这个专题去写一些文章,也可以是做一个“产品”,比如一个小 App,或者搞一个小发明,申请个专利,这些都是可以的。业余项目的意义是让你自己构建和碰撞到一些待解决的真实问题,从而逼迫你去学习以及调用更多的知识,让你的头脑不断地被各种知识所激活,那么假以时日,你就会拥有一个强大的大脑。


更多答案见原文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