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海内环中环外环有多大?(财上海 二则)

2017-07-02 财上海 思想起

关注本公号请点击上方蓝字“思想起”

点击右上图标分享到:QQ空间 | 朋友圈


看最后的图片。


上海内环中环外环有多大?各环住了多少人?房价和其他城市比起来算贵吗? 

 2015-12上海房地产观察

买房子都要说地段,说到地段就要说环线,内环高大上balabalabala。

可内环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终于,楼主找到了上海各环线的环内面积和常住人口数。


原来,上海内环内的面积是114km2,住了327万人。

114km2是个什么概念?


巴黎市中心 —— 小巴黎的面积是105km2,房价最低的区(治安吓死人的那个)房价7500欧/平方米(建面5万多/平方米):


那么和纽约比呢?

整个纽约曼哈顿岛的面积是59km2,刚好和上海地铁4号线环线内的面积相同:

曼哈顿岛最便宜的哈林区(治安吓死人的那个)的房价是700美元/平方英尺(建面3.5万/平方米)。


说到4号线,又要说道大名鼎鼎的山手线。

4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系统中唯一的一条环状线,营运里程33.6公里,经过26个车站,单程60分钟。

山手线从东京都港区的品川站驶起,经过涉谷、新宿、代代木、东京、池袋等大站运行。路线全长34.5千米,经过29个车站。绕1周所需时间:最快59分、平均64分。



原来上海的4号线就是照着东京的山手线造的~


那么上海的房价和东京比起来又怎么样呢?

上图为东京各地住宅地价示意图,我们直接出结果吧:上海目前的房价、地价已经基本超过目前汇率下的东京。


那么中环呢?


首先说一下,京沪两都的城市建设标准都是中央平衡後的结果。


上海内环=北京三环

中环=四环

外环=五环


五环之歌岳云鹏;MC HotDog - 煎饼侠 电影原声带

三条环线均总长相等。


不过这里要和香港比,上海中环以内的总人口是695万。


香港1997年的总人口是662万,现在是不到730万。



简单说,

上海中环内≈整个香港


中环这个名字还挺巧哈…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资格拿到香港身份的,那么以後想要在上海中环内立足,也应该是很艰难的。


上海没有铁丝网,那么只能靠。。了。


或者换句话说,拿不到香港身份的人,买不起上海中环内的房子,是应该的。


现在香港最便宜的新房是10万/㎡,屯门元朗之类的,然後容积率是上海的一倍以上,筒子楼鸽子笼,周围都是村屋。(当然香港在城市建设上是全方位领先上海的,这毋庸置疑)





【总结】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陪都


上海的内环线=巴黎的小巴黎

上海的4号线=东京的山手线=纽约曼哈顿岛的岸线


上海的房价×1.x=巴黎

上海的房价×1.x=纽约

上海的房价×1.x=北京

上海的房价×2=香港

东京的房价×1.x=上海

东京的房价×3=泡沫顶峰的东京


什么时候房价会跌?


从日本崩盘的经验来看,应该还要10年才有可能看到。






财上海:昙花一现

我对地级市房价充满恐惧。 盐城市单价两万了,这是个可怕的数据。

苏北,精英人口流出区,流入人口大多数是皖北河南以及附近农村人。他们的接盘能力本身就不足,再加上这种地级市的土地供应几乎是无限的。 

最近一轮地县楼市大热,原因是非常清晰的。“国家去库存”是不可言说的内在原因。表面原因也很简单。各热门城市的限购政策一出,犹犹豫豫的人群,彻底被挡在了门外,充满惊恐。不管那么多了,辣块妈妈滴,先回老家抢一套,反正m2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这个势头起来,楼市至少半年大热。上海话叫起蓬头了。 楼市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现在大方向已经很明确了。库存去完了,就是关门打炒房客了。


目前看,至多一年,地级市楼市会彻底消停。然后,你在地级市需要站岗几年,就不好说了。

我不太看好这种地级市的未来。自住的,面积买到位。但不要抱有投资获利的想法,而加了太多杠杆。 京沪外来人口增长,目前临时性的压住了。

但这效果能不能持久,完全是个问号。 

一是拆违。近两年,京沪大面积拆违,主要针对的是中低就业岗位的工作场地和群租场地,例如沿街商铺,批发市场,城中村,厂房改造的宿舍,办公楼拆除厕所,力度很大,很多以此谋生的人口暂时回老家了。 

二是高房价导致30岁以下婚龄大学生主动避开京沪。现在京沪五年限购,体面结婚需要千万元婚房,外地家庭几乎无法承受,稍微要点面子的中产家庭也就不来了。

 三是卡紧学籍,导致很多重视教育的家庭,把孩子送回老家,父母至少回去一个。 

四是楼市限购力度大,防止新的资金人口快速流入。

但这种人口限制措施是表面的,京沪是来去自由,就业不设防的城市。任何人只要买个车票就可以来。现在部分流动人口走了,只要他在老家不高兴了,第二天就回来了。

真正控制住京沪人口,必须是其他地方热火朝天的发展起来。那么,现在回去的人,在老家省城待的住吗?

不一定。 


举例华北。现在除了房地产在涨价,其他还有什么经济热点?三天两头的环保检查,拉电闸,工业企业不亏就算上上签了。农业是缺水地区,根本不考虑了。一二产业能够稳定提供多少中高收入的岗位?金融、商业和服务业,是依托在工农业较快发展基础上。实体赚钱了,其他辅助性行业就有人来买单了。否则,来银行贷款的,不是骗子就是赌徒。

我的考虑和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不同。很多人认为,现在二三线城市表面看很热闹啊!为啥? 这个小秘密是:m2导入。

地级市自身经济好不好,根本无所谓。高铁,地铁,土地拍卖,“三驾小马车”一跑起来,本地经济立马就打了鸡血,欣欣向荣了。

问题是,这种人造GDP热度,能够维持多久? 无法收回成本的大基建项目,如果不能一个接一个的持续开工,现在回去的人,立马就家里蹲了,迟早还是要回京沪的。

五年后,限购期满,京沪楼市又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该如何面对?不言自明。 


京沪持续繁荣的秘密。

 无论整体经济如何,京沪从来就不会出现大的降温,略微起伏是有的。京沪有其他任何城市不具备的资金来源。财政拨款之类的,我们不讨论,就说经济本身。

京沪是中国绝大部分富豪的生活居住地,是各地中产家庭向往定居的繁华之地。这些人就像是抽水机一样,把全国各地,每个商业角落,点点滴滴的利润收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劲的激流,汇入京沪。

京沪依托这个资金来源,发展出越来越先进的服务业,例如重离子治疗,杜克大学分校之类的高消费玩意,又进一步吸引定居买房资金。 

你出钱,我服务,互相激励,互为因果,京沪基本垄断中国最高端的消费。这些最高端消费也是最好利润的生意,又养活了很多中等收入员工,消费不断延伸下去,依次降低消费层次,繁荣了京沪的各行各业和每个角落。就算是卖大白菜,京沪生意也比在洛阳好做。因为客户富裕啊!

 这种资金收集整合模式,其他地方是无法比拟的。温州曾经有点这个意思。温州大批小老板在全国各地赚钱,把利润汇回温州,温州资金越来越多,本地无法消化,曾短期内引发了温州炒房团这类奇葩。

但这种民间自发的形式,没有长期性和机制性的保障,也就是昙花一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