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兔主席_党史科普

2017-08-04 兔主席 思想起

关注本公号请点击上方蓝字“思想起”

点击右上图标分享到:QQ空间 | 朋友圈



“主席”的称谓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还有对党的历史传统不熟悉的人可能也不了解。
“主席”这个词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里是有特殊含义的。

最为熟知的是毛主席。毛主席这个叫法有个由来,最早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成立。毛泽东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兼任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就有了“毛主席”这个称谓。

之后,毛泽东担任过党的主席、国家主席、军委主席。称毛泽东为主席是不分语境场合的,一方面体现现了权力在毛泽东身上的集中,同时也是对毛的敬称。这个主席的叫法可以说是毛泽东的“专利”。在党内,不能随便不分场合的称一个人主席,除非这个人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在党的历史上这样的人极少。简单盘点一下,和“主席”这个说法密切联系的人有三个。

第一位是毛主席。这个众所皆知,就不说了。

第二个人是林彪。当时作为接班人的地位,被敬称为林副主席。职务上,他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仅次于毛泽东。林彪的地位是写进党章的(九大上修改的)。林彪后来叛变,摔死在温度尔汗。但毫无疑问,如果林彪当时接了班,他就是林主席。

第三个是华主席。在毛泽东去世后,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为巩固自己的接班人地位,他也是把自己宣传为主席的。当时是关心历史的人可以看看当时的历史文献。各种公开出版物。我随便翻出几本书,附上几张图片。当然了,华国锋最后只是一个过渡。不算一代领导人。

其他的领导人,有担任过主席职务,但是其实并不叫主席。

之前刘少奇担任过国家主席,但不叫刘主席。也有身边人叫他主席的,但这个不合体统,最后还是不这么叫。。

华国锋之后,胡耀邦担任过一段党的主席(中共中央主席)。后来这个职务就不沿用了。改叫党的总书记。毕竟当时党还有元老,邓小平、陈云等。党的总书记,general-secretary,就是个大秘,主管中央日常事务。之后也没有党的书记,只有总书记。总书记总体而言就是一个政治局里面的first-among-equals的概念。

几代的台前领导人,包括两个党的核心——邓小平,江泽民,一个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并不称邓主席、江主席、胡主席。其中,邓小平是军委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兼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但亦不叫主席。。当然有可能身边或下边的人会在一些特定场合敬称他们为主席,但这样的叫法也随随机的,非系统的。

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国家主席。当过国家主席的人还有一些,李先念、杨尚昆。一般叫“国家主席李先念”、“国家主席杨尚昆”,或者在特定的场合叫“李先念主席”、“杨尚昆主席”,但不称李主席、杨主席。

所以,主席这个说法,在中国党的历史上市一个非常独特的敬称。它和职务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地位和荣誉的象征。主席 = 有最高地位的元首。主席不是“first among equals”,主席是独一无二的。




领袖与统帅


党史科普进一步的:关于“领袖”和统帅。
我原来想过中文“领袖”这个词。在英文,领导、领袖似乎都翻成leader。但领袖是比领导在感性和理性层面都高好几个层级的。
一般的领导、首长肯定不能称之为“领袖”。
毛泽东主席是伟大领袖和(导师),这个大概不用科普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是进党章的。随手拍了九大的党章供参考。
文化革命开始到林彪摔死之前,管林彪是叫伟大领袖的接班人。毫无疑问,如果林副主席接了班,就是新的伟大领袖。
毛主席去世后,华国锋是把自己宣传领袖的。遗留下来的公开资料浩如烟海。我刚刚拍了一个1978年人民出版社的理论宣传《华国锋同志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领袖》一书供参考。
当然华国锋资历浅,从上到下并不能承认他。他的合法性完全来自于毛泽东。

在华国锋之后,从邓小平开始,我的理解是,就不公开叫领袖了。所谓公开就是党内的一层层级的正式讲话、官方出版物里不使用这个词。但是民间的和一些非正式或者说非官方文件以共和国领袖、人民领袖这样的字眼称呼邓小平是有的。这也是非系统的。
到了后面一个核心江泽民同志、党的总书记胡锦涛,也不再适用“领袖”这个有特殊意味的字眼。领袖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至于统帅,这是军事化用语,主要是在文化革命的时候盛行。我们的统帅毛主席,以及副统帅林副主席。这个称谓后来不再使用。




党的中央组织的设置


今天再科普一下党的中央组织的设置历史,关于中央委员会主席。
配以一些简单的历史资料。方便一目了然。
以下信息也可见国内公开信息,网络上可搜得。


党的主席,全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最早是在中共七大(1945年)设立的。毛泽东同志担任主席。
他担任了七大、八大、九大、十大的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被尊称为毛主席,有相当程度是因为他一直担任党的主席。
中共九大以后,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变故。现在来看看人员的设置。

1、中共九大(1969年)中央委员会选举的中央机构:
中央委员会主席(即党的主席,后不赘述),为毛泽东;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彪。
林彪是作为接班人出现的。林彪的接班地位进了九大通过的党章。毛泽东与林彪的名字以黑体标出,以示高于其他人。
除了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常委另有三人,陈夫子、总理、康老,一共五人。

2、中共十大(1973年)中央委员会选举的中央机构:
九大拟定的接班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彪已在1971年叛变出逃摔死。
所以修改了党章、重新对中央组织进行安排。
十大的党中央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从九大的林彪,发展成共五人:总理、王洪文、康老、叶帅、李德生将军。这里核心是,推举了王洪文当副主席。王洪文当时38岁,资历很浅。任命他一个人当副主席、拟定接班人,估计不好看,所以增加了若干其他人。
此之外,还有三个常委:朱总、董老、张春桥。常委合共九人。

3、中共十一大(1977年)中央委员会选举的中央机构:
党中央主席为华国锋。十一大召开之前发生了很多事,主要是邓小平的复出。出于各种考虑,中央副主席放了四个人,叶帅、小平同志、李先念、汪东兴。
当时华国锋是不舒服的,因为三个副主席是中共元老。汪东兴年纪相比三个元老轻一点,但且不说在主席身边的资历,本人也是作为红小鬼参加过长征的元老,比华国锋资深得多。
华国锋任主席这个安排,如小平同志后来说的,就是一个过渡,不算一代。

4、中共十二大(1982年)中央委员会选举的中央机构:
十二大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是全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党代会。这是华国锋已经不再担任党的主席、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文化革命被打倒的元老已掌握实权。年轻一代的胡和赵进入角色。


这一届非常关键。下面简单讲一讲。
首先看《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章《党的中央组织》,可对比十一大时同一章节。
十一大通过的党章:
“第十六条: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产生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就是党的主席和副主席)
十二大通过的党章:
“第二十一条: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以上很清楚,不再设党的主席,而是出现了总书记这个职务。
下面可以结合本微博配图(十二大文件汇编)看看当时的安排:
中央政治局委员会放在前面,之后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再之后是常委委员。
政治局常委委员: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一共六人(是偶数,这个极为罕见)。
然后才是“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

我们看了九大、十大、十一大的文件可以看出,党的主席在序列上高于政治局;而从十二大的文件看出,总书记的序列低于政治局——它是服务于政治局的,是处里中央日常事务的大秘(所以有总书记这个词——general secretary)。

我们再看看名单就一目了然了。政治局常委委员: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胡耀邦在里面是资历浅的。而且十二大还设置了中顾委。建党建军开国元老太多。他当党中央的主席,资历大概不足够。所以,胡的总书记的职能,主要是服务政治局。政治局里有叶帅、小平同志、李先念、陈云这样的党的一线元老。
出于种种原因,在当时的环境下,小平同志没有担任中央主席。所以不设中央主席,设总书记,在当时的语境下,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是具有一定偶然性的。

5、中共十三大(1987年)中央委员会选举的中央机构:
十三大延续了这个中央机构的设置。先列出政治局委员、常委,最后列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总书记是个有服务型的、事务性的职能,而不是领导。
这个成了十二大以降的中央组织设立的传统。

总结:

1) 设立中央委员会主席本来是和党的传统
2) 不设中央委员会主席是特殊历史语境下的产物
3) 调整设立的党总书记一职,是为政治局服务的,难与党中央主席的地位比较。

规则是根据历史环境拟定的。具备一定的偶然性,当然也可以根据新的环境进行修正。

在新的环境下,新的语境下,我认为可以,也应当恢复党中央主席(及副主席)这个党的历史职务。


补充一下。八大时,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五中全会增加林彪)当时有总书记——邓小平。总书记是中央的办事机构。毛语,总书记是个“秘书长的差事”。九大废除了书记处。“总书记”职到十二大恢复,其前身是服务中央领导的大秘书长。


PS: 关于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八大以后增设副主席(党章规定)。除了九大比较特殊,只推了一个副主席林彪之外。其他时候国首脑如国家主席、总理、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等亦担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若干重要领导,就构成了政治局常委。





  • 思想(thoughts, idea)的描述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体系里有许多的传统和规则。年轻人或者不关心党的历史和事务的人有可能不太了解。大概解释一下。今天说一下对思想(thoughts, idea)的描述。

在党的话语体系里,“主义”是级别最高的。
共产党理论的奠基人就是马克思;作为革命政党和运动理论实践的实际奠基人是列宁。
所以有马列主义。
至少是比改革开放前,提的是马恩列斯。马列肯定是主义。恩格斯一直达不到主义,但是历史地位摆在那里。斯大林在我国是叫主义的。官方表述都这么叫。
但毕竟恩格斯、斯大林和马列不是一个层级的。恩格斯是和马克思的关系。斯大林是作为列宁的继承人,以及中国党五六十年代出于各种原因特别尊称斯大林或者不同意赫鲁晓夫在斯大林身后打倒斯大林,所以保留斯大林地位。但实践上,还是叫马列主义。
国民党搞出三民主义。但中国共产党除了马列没有主义,只有中国党革命实践的一些东西。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毛泽东思想是在1941年延安整风时期发展起来的。期间,张如心、刘少奇、陈云、罗迈、王稼祥、叶剑英、朱德、陈毅等党和军队的领导人都对这个提法做出过贡献。从“毛泽东的理论与策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逐步发展到“毛泽东思想”。
经历了许多年的积累,发展、汇总,加以梳理总结,最终形成的理论体系就是毛泽东思想。其包括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民主专政、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许多元素。中国党在中国大陆成功立国,归功于毛泽东思想。
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参考人民出版社的《注释本》)中,对毛泽东思想的行成、发展、内涵,有系统的阐述。
《决议》中特别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归于一个人,而且,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是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
另外很重要的是,在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里权威层级的树立。中共七大前后都有人提把“毛泽东思想”上升为“毛泽东主义”。毛泽东说:
“[关于毛泽东主义,]那样说法是很不适当的,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不是很忙‘主要的是学毛泽东主义’,而是必须号召学生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
毛泽东反对将毛泽东思想上升为毛泽东主义,强化了中国党共产主义政治话语体系的层级作用。
因此,“思想”一次的提出是经历许多年革命实践经历,经历过许多斗争挫折和路线斗争后,存亡下来的共产党领导人集体智慧的产物。
之后,这成了中国党的一个传统。

华国锋只有”:两个凡是“,他只是一个过度,没有时间建立自己的体系。
华国锋之后是邓小平。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被归纳总结为“邓小平理论”。相比毛泽东及同时期党领导人多年发展形成的系统的革命实践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可能还达不到,加上本人恪守话语传统,不能和毛等同称为“思想”,故降一级称“理论”。所以有Mao’s Thoughts, Deng’s Theory。

到下一代核心,江泽民总书记,也沿袭这个传统。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意,这里用了“思想”二字,但思想是针对具体的想法,是一个idea,话语表述上不使用人名。这是一个折衷,是对党的传承的尊重。
但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来看,我认为这个叫法完全恰当。它完全达不到理论的高度。只是一个定位和愿景(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发向)。

胡锦涛同志时代是不再称核心,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他的提法顺延传统,不具名,并在词汇选择上使用了“观”——“科学发展观”,观是一个perspective,一个view,一个stand point。通过词汇的选用,界定了政治重要性。


所以,中国共产党过往的领导人们小心翼翼的顺延了我们的政治话语传统。

但我认为,从毛以降,每一个提法,都是基本切合他们的实际的。理论、重要思想、观。基本如此。

中国是否需要有能够应对当代问题更系统更全面更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呢?我认为肯定是需要的。我期待有更上台阶的思想体系,能够为体制所看到、认可、接受,并纳入党的话语体系,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兔主席

 【哈佛肯尼迪学院公共政策研究生,原费正清中心访问研究员任意 头条文章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