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荣耀上帝的修道士

2017-09-03 阿姨 思想起

不容错过的关注!点击上方蓝字“思想起”

点击右上图标分享到:QQ空间 | 朋友圈



你用那种幸福主义的逻辑来看,就会觉得那些修道士是神经病,他们不要家庭,不要财产,一切都归了公,但是还要想方设法去劳动,而且还表现得对劳动极其有兴趣,搞出很多非常细节性的技术革新。如果不是因为那些修道士真的把他们的劳动看成是种荣耀上帝而且充满乐趣的事情的话,这些事情恐怕就没法解释。


hhh修道院最初只以维持生活为目标,在圈内竞争圣徒的荣耀或神学的门派,自己生产物资,或是用产品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由于没有家庭和世俗的需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通常会有余裕,节省下来的钱,换到的东西就拿来救济穷人,结果等到帝国灭亡的时候,意大利到处都是这样的修道院,而且只有这样的修道院才有组织度,才能够抵抗蛮族的入侵,才能够把蛮族变成基督徒。没有这些人的话,恐怕全意大利都变成罗马涅那些沼泽地那样的地方了。

重建的蒙特卡西诺修道院,529年由努西亚的圣本尼狄克创建。圣本尼迪克(Benedict of Nursia,约480-550)生于贵族家庭,痛感罗马人生活荒淫无度,18岁出家隐修,529年在罗马城西南的蒙特卡西诺山上拆毁阿波罗·丘比特神庙建立一座著名的修道院,广收修士,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逐渐以此修道院为中心建立了教团

hhh要说政策管用的话,那恐怕就是现代欧洲这些福利国家的政策都没有罗马皇帝当时的政策慷慨。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可是对于那种一心一意以追求眼前幸福为目的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政策能够诱使他们承担生活的重担。你付钱让他们生孩子,他们嫌你付的钱再多都赶不上我养孩子的辛苦,更不要说是劳动了。白给的土地也是需要你自己种的。对于有劳动愿望的人来说,只要价格不太高,有土地可以种就不错了。万万不会想到,不但白给,而且还付钱让你种,都会有人不肯种。这不是物质的问题,而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的问题。以前汉尼拔打到罗马城下的时候,他的军营已经驻扎在罗马周围的农庄里面,但是罗马城内拍卖的时候,汉尼拔军营所在的那些土地仍然高价拍卖出来了。这就是说,那些土地的主人仍然非常相信,你肯定在这儿待不久的。就是这些土地,在皇帝的高额补贴之下,变成了沼泽地。这就是原始的罗马人和末人的罗马人的差别了。

格里高利一世(约540-604),第一位隐修士出身的教皇,曾运用各种策略使罗马城免于沦陷

hhh顺便说一句,大多数实用技术是修道院发明的。因为科学史也是只记录高大上的东西,比如说伽利略发明或者牛顿发现什么定理,但是真正对经济生活起重要作用的是那些比较细小的东西,比如说是爬犁的技术、磨坊的技术,或者是堆积干草的技术。干草堆积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干草堆积技术的话,北欧的牲畜过不了冬,牲畜过不了冬的话,有一半人都会饿死。北欧能有文明,依靠干草堆积技术是最重要的,有没有伽利略和牛顿反倒不是很重要。这些技术都是修道院里面的修道士搞出来的。你用那种幸福主义的逻辑来看,就会觉得那些修道士是神经病,他们自己不要家庭,不要财产,一切都归了公,但是还要想方设法去劳动,而且还表现得对劳动极其有兴趣,搞出很多非常细节性的技术革新。这种细节上的革新就是要有像爱迪生那种热爱劳动的、有好奇心和旺盛的斗志才有可能产生的。厌恶劳动的人、把劳动当作负担的人,根本就不会动这个脑子。如果不是因为那些修道士真的把他们的劳动看成是种荣耀上帝而且充满乐趣的事情的话,这些事情恐怕就没法解释。你也可以想象,爱迪生搞那些发明的时候,多多少少是他觉得那样很好玩儿、是很富有刺激性的,他才肯搞的。如果像是马克思主义描写的那种态度,我就是为了挣钱才干的,在钱一定的情况下,我尽量减少我的劳动量,那绝对不会有爱迪生这样的人存在。

圣安东尼(约251-356),沙漠教父的著名领袖

hhh中世纪的技术其实非常多的,他们那些工匠,凭非常原始的,就是铁匠铺那里面的技术,能够制造机器人。那些机器人的构造,就跟钟表的构造一样,除了发条也没有别的驱动,但那样的机器人能够完成一个宫廷侍臣能够完成的所有工作,外表上打扮得跟人一样,这种技术现在好像都已经失传了。所以你如果把中世纪当作黑暗,那完全是上当受骗。它唯一没有的就是希腊罗马那些大诗人、大文学家,其实那些诗人和文学家是纯粹的消费品。工艺传统,就是在普普通通的乡村修道院的磨坊、铁匠铺那些地方中搞出来的。

hhh像波西米亚那些雕花玻璃技术,德国那些工匠游学制度,其实可能比近代以来的国际科学团体交流活动的逼格还要更高一些。后来十七世纪以后那些国际科学团体引起人注意,因为他们搞纯理论科学。其实技术方面,那些德国工匠行会之类的才重要,德国学徒出师以后,先在各个城市里面,像《浮士德》那些文学作品里描绘的一样,各地寻访名师,听说某个师傅做玻璃或者做曲颈瓶特别有特长,就会有很多学者来投奔他,观摩一番,然后继续游学到下一个师傅。如果你处在学徒这个阶段的话,你到处游学的话,是可以免费食宿的,不是在所有的地方免费食宿,而是在自由城市的工匠阶级中免费食宿,可以根据他们古老的宪章,比如每天白吃多少多少块香肠,或者是白喝多少多少罐啤酒。那都是非常细节的东西,那绝对是真正付钱的人搞出来的,那不是中国文人搞出来的,动不动百万金元什么的,那是胡说八道。如果你是真正出钱,那你就肯定要说,我给来往的学徒三先令的啤酒,或者是三杯啤酒之类的,那些账记得非常细的,包括马丁路德喝的那些啤酒,多少杯啤酒值几个铜板,都是一清二楚的账目。那些学徒游学完了,各个师傅的手艺都观摩过了,回去以后就有可能成为一代名师名匠了。那个制度比现代研究生制度要强多了,其实现在的研究生制度还是从他们那儿变形以后继承来的。后来还掺了很多有害的成分进去,比如说是官吏养成这样的东西,或者是统一教育之类的东西。那种工匠游学制度才是真正的多中心网络结构。

hhh修道士是最早的园艺学家,最早的技术员,也是最早的美食家。各种各样的植物品种、各种各样的食物,德国人那些骇人听闻的不知道是几千种还是几万种的啤酒和香肠,都是修道士在几百年的时间内,通过无数无名氏的积累搞出来的东西。

慕尼黑因本笃会修道院得名(慕尼黑在德语中有“僧侣之地”的含义)

hhh我觉得将来的巴黎就会像是罗马一样,城中心依靠旅游业和政府开支维持一片繁荣,但是郊区充满了穆斯林或者毒品贩子。这就是当年罗马曾经出现过的情况。也只有等这些地方完全烂透了以后,将来才会有像修道院这样的东西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