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入坑"者讲述ICO众生相:暴富永远在道听途说中

2017-09-05 思想起

不容错过的关注!点击上方蓝字“思想起”

点击右上图标分享到:QQ空间 | 朋友圈



  “入坑”者讲述ICO众生相


  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把投身ICO视为最后一次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投身ICO能一夜暴富吗?答案是肯定的。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采访到亲身经历一夜暴富的人。我们采访了近10张“入坑”ICO的面孔,他们都跟炒股一样每天看着涨跌,总体上始终在盈亏平衡点附近徘徊。眼下,他们还多了一份担忧——监管山雨欲来,马上撤还是再等等?当初“入坑”时,ICO的癫狂给了他们进入的理由。而当他们想撤退时,却没人能给他们答案。

  来源新金融 记者 孙翼飞 郝一萍



  暴富永远在道听途说中


  31岁的江璐(化名)在北京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上班。从记事起父母就一直做生意,“抓住机会赚钱”深深地刻在了江璐的脑海里。大学毕业之后,她也是这么做的。

  这一次,她跟着朋友进了ICO炒起了虚拟货币。

  这之前,她在曾经工作的天津投资过房产,在老家柳州也买了房,工作之余还在北京与朋友一起开了一个线上糕点店。什么热就干什么,江璐坚信这一次也能赚到钱,毕竟“前几次从未失手过”。

  “确实挣钱!”刚刚“入坑”一个月的江璐,先拿1万块钱试了试,“两天就赚了4000块钱”。

  江璐听过ICO一夜暴富的传说。准确地说,是七夜暴富。“我们这个圈子里,有个男的买了10万块钱的小蚁币,当时小蚁币才1块多钱,后来因为不光彩的事被拘留一周,出来后小蚁币就200多块钱了。”江璐非常兴奋,10万块钱七天就变成2000万!

  监管山雨欲来,江璐却说“内部的朋友让我再等等,看看情况”,尽管她所投的项目连个商业项目书都没有,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ICO让早前投身各行各业的人如此疯狂,就是一个又一个暴富神话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

  投资人秋山(化名)早在2013年9月就接触到了ICO。据他介绍,彼时,ICO还被称为IPO,项目通过比特币认购。

  秋山接触到的第一个ICO项目是未来币(nxt),该项目在ICO时募集21比特币来发行10亿未来币,而当时比特币的价格还不到1000元,也就是说每个未来币的价格不到0.000021元,而其在近期的最高点已超过了1.5元,四年间上涨了7万多倍。“刚接触到ICO的时候还有一些疑虑,当时有一些骗子会冒充外国人发布项目。未来币在最初的时候就被很多人说成是骗子。正因如此,我错过了未来币。”秋山对新金融观察记者回忆道,“听说有人赶上了,人家现在已经不玩了。”

  犹豫了一年之后,秋山在2014年开始投资ICO。那个时候,还没有正式的交易平台,其在biticointalk论坛看到了一个创世帖,介绍一个名为新经币的新币种,发布者在帖子中公布了一个比特币交易链接,认购者在帖子下面回复的时候支付购买代币所需的比特币并留下自己的电子钱包地址,等待接收代币。在当时,ICO尚未普及,投资人对于认购并不积极,发布者对ICO提供了一种促销方案:前20页的回复者免费,20页—40页的回复者半价,其中,每页可以容纳10个回复帖。

  同年,秋山投资了jl777(一位知名程序开发员)的supernet项目。但当时,ICO刚刚起步,没有专门的交易平台,做虚拟币的投资人也很少。

  所以在这一年,秋山投资的ICO项目,基本都是平盘出局而未能实现盈利。



  有赔有赚才是现实


  在迈进ICO这池见不到底的深水中后,如炒股般有赔有赚、每天都算计盈亏才是这些小白的常态。之所以把“入坑”的人称为小白,是因为这一行没有老手。毕竟,连这一行都是崭新的。

  在深圳银行系统上班的周松(化名),最近买了10多本关于区块链的书籍,虽然他自己也“入坑”了,但依然觉得“对这个东西还不是太明白”。

  “第一次知道这个东西是公司内部的培训。”周松给新金融观察记者发了几张他去年培训时做的笔记,到现在他依然觉得“这行简直太神奇了”!

  7月8日,周松以均价53.79元购入QTUM量子链,在二级市场上算是正式“入坑”了。

  接下来的三天里,QTUM暴跌,“用炒股的话来讲,就是连续跌3个跌停板。”周松回忆道,三天后,也就是在7月11日的早上,他以单价35.5元、每单亏损17.69元、总资产缩水34%的代价卖出QTUM量子链。

  “第一次交易就这样跟开玩笑似的结束了!”周松说,还真是尴尬。

  周松的第二次交易是在一天后,以均价10.90元购买了有“史诗级区块链”之称的EOS,在13个小时后以均价12.25元卖出。获利不过12.3%,相当于炒股世界的一个涨停板多一点点。

  “我想,ICO世界动不动就翻十倍百倍都是骗人的。”前两次交易,把周松在“入坑”前一夜暴富的美梦摇醒了。

  但他还是开始了第三笔交易,始于7月13日,终于7月19日,约一周时间。就在这短短一周里,周松再次购买的QTUM量子链竟然翻倍了,只不过他完美错过了。

  “一开始又是崩溃,连续三天QTUM量子链出现3个跌停,由单价38.36元跌至26元,又是30%的亏损。”周松说,他当时甚至做好了全军覆没的准备、“没想到又过了两天,基本不亏了,我卖了三分之一,第6天,我卖了全部,总体来说算是白玩了。”

  就在周松全部卖出的两天后,QTUM量子链暴涨56.4%,单价由38.36元涨至60元。如果按照低点26元来算,这确实是资产翻倍。130%的涨幅,这是大部分股票一年也做不到的事。

  这是周松经历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资产涨跌。

  五天内超过100%的涨幅,2小时超过50%的涨幅,周松说,这让他连基本的思考能力都丧失了,“脑子都是蒙的”。

  之后的第4次交易中,周松在短短1个小时里连续操作了6次,也错失了149%的暴涨。

  在连续4次像无头苍蝇般频买频卖之后,周松停止了所有的区块链交易。

  “我当时甚至有点怀疑人生。”周松说,自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连续两次完美“避开”了资产翻倍。这也是他最近买10多本有关区块链书籍的理由。在这之前,他还花近5位数的人民币购买了市场上的区块链付费资料,“还花了近50个小时借助资料反复论证我所购买的区块链资产背后的项目。”

  周松说,自己的运气并不算特别衰,“我的情况就是这个圈子的均值。”

  他给新金融观察记者发来了几张微信群聊的截图,群里人聊的内容大多都是“差一点就翻倍”“前几天小赚了一笔,这两天又赔进去了”“赚了一点但不敢贪大”等诸如此类的交流。

  周松表示,这几天群里讨论的话题又多了一个——真的被监管了咋办?大家都在担忧,但因为都听过暴富的传说,所以尽管听闻风浪声,却都还不愿下船。

  周松也是,他希望自己能真的抓住一次“翻倍”。如果关于ICO的监管真的已经在路上,那么但愿他的希望能够成真。



  山雨欲来之下的担忧


  人们对财富有着追逐的天性。连从前炒楼、炒股、炒黄金的大妈现在都进了ICO的场,从以往经验即可感性地判断:已经很危险了。

  新金融观察记者在币众筹网站上看到,募集资金最低为316比特币,按当前的价格来算,约合960万元;最高则达到了87000比特币,约合26.5亿元。据交易平台显示,曾经ICO的项目,已全部募集到了目标金额。

  有投资者向新金融观察记者分享了其参与ICO的经历:ICOCoin平台上,项目开始不到半小时即被秒杀;币久网和ico365两个网站因项目开盘而被挤爆,在随后的3个小时中,登录都有困难。

  不知这些为ICO掏出真金白银者,以后的日子会如何。

  ICO已经癫狂。然而当监管脚步声逼近,“入坑”者显然同一夜暴富的距离还非常遥远,相当一部分人变得焦虑起来。

  投资人吴宇(化名)认为,ICO就像一场赌博,风险太大。这个看法源于他对代币市场的种种疑虑:在币圈中,各种代币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暴涨暴跌早已司空见惯,有的虚拟币种并不被国家和市场认可。甚至很多代币根本不具有价值,“没价值的话,投资的钱不是早晚都会没?”

  在吴宇看来,这个领域“水很深”,有些人不断开发新币种的原因只是为了圈钱。“每个币的总量是固定的,一开始挖的人越多,后面就越来越难挖。只有开发新币种,开始的阶段才好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进来赚钱。”

  深耕币圈已久的李破(化名)自2014年开始投资代币,但对于ICO却迟迟未能出手。“目前的ICO项目很多都是生搬硬套区块链+,很难落地,根本不知道究竟有无意义。甚至很多ICO什么都没有,仅凭一份白皮书就估值几个亿。”李破对此直言“太离谱了”。

  浸淫ICO多年的秋山向新金融观察记者介绍了圈内鲜为人知的猫腻。


  “国内99%的项目都没有价值。”在新金融观察记者对这种说法表示震惊之余他介绍了其背后的盈利逻辑:比如,一个项目一共有10个筹码,项目方自己留下5个,用剩下的5个筹码募集2亿元,从所募集的资金中拿出1000万元来上二级市场的平台交易,3000万元用于托市,相当于拉高出货,随后就是资金撤离、完成套现,“像这样的项目, 基于以太坊创建一种币,成立个网站,算上测试一般半天就能弄好。这种币ICO后就没有了价值,将其从二级市场买回来的投资者大部分是接盘侠,相当于用比特币换了一堆代码。”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有些ICO的模式类似于传销。一个团队先发布一个ICO项目,代币为A,再开发一个ICO项目,代币为B,而后一项目所用的代币B需要用户去购买A才能兑换。并且,若想获得最好的兑换比例,可以参加私募,用户需要建立一个微信群,拉满500人才能获得私募资格。

  网络上曾有人讲述过被“拉人头”的尴尬:“早晨下楼就被几个拿传单的老人家围堵,跟我讲数字资产和ICO,让我投资数字货币,说‘想致富得跟上数字时代’。我想说,我只是下楼打酱油的。”


  ICO的套路不止于此。

  有一些没有完成目标金额的ICO项目,为了不将资金退还给投资者,就找各种借口谎称ICO成功。秋山曾参与了bitsico的ICO,这个项目公开募集10000以太币,结果到了约定时间只筹集到7000以太币。“平台称,其余的3000以太币已在私下被投资者认购,所以项目成功ICO。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也只能吃哑巴亏。”

  四百多年以来,纵观所有让人癫狂的金融泡沫,在破灭前几乎全被精心装扮过。如次贷危机爆发前有毒的不良资产被打包,出售给全球投资者,最后全世界为华尔街的贪婪和疯狂买单。

  尽管每一次都会承诺“这次不一样了”,但结局却无一例外——破灭。

  虚拟货币借着区块链的华美衣裳,进入金融市场。散户仰望着金字塔顶端的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他们。然而,一旦泡沫破灭,一切虚拟货币都仅代表一堆数字代码,变得一文不值。

  在ICO疯狂圈钱的抹黑之下,区块链现在有点让人感到可怕。技术本身并无罪过,仍有人相信有朝一日货币数字化将成大势。只不过,再美好的未来,也只有在一地的鸡毛被清理过后,才能实现。




延伸阅读

我怎么看 ICO,以及现在该不该进入

kesoview

前记:本文发表于 8 月 18 日,当时政府相关机构尚未对 ICO 的性质做出明确界定,也未出手整治。据财新网报道,9 月 2 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市金融办(局),发布了《关于对代币发行融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99 号,其中明确,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开代币)本质上属于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99 号文的主要内容有三点:全面摸排、一律叫停 ICO 新发行的项目、对已完成的 ICO 项目要进行逐案研判,针对大众发行的要清退,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有人问我,怎么看最近的代币热?怎么看 ICO?怎么看李笑来?实话实说,看不懂。

这世上有很多风口,也有很多井口,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误会。倒霉的是,你赶上的通常是后边那个。

十来年前,有一款很火的 3D 游戏叫《第二人生》(Second Life),让人自由地利用 3D 建模工具从零开始建造一个虚拟的世界,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化身,没有游戏规则,没有输赢设定,甚至没有结局或者目标。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化身在这个世界里与其他化身交往,可以交易任何虚拟物品和服务,从房地产、广告位,到一枝虚的拟数字化花朵,就像在现实世界一样。

我曾经问阿北怎么看《第二人生》这样的虚拟人生游戏,他说这个东西很有意思,说不定它真的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2010 年底,豆瓣上线了一个实验性的虚拟社区——阿尔法城。阿尔法城的居民们自己推选街巷的名称,在街上开设店铺。在迭代了几个版本之后,豆瓣于 2015 年关闭了阿尔法城。

早在 2005 年,另外一个叫许晖的哥们儿,带着打造中国自己的《第二人生》的心愿,开发了一款名叫  HiPiHi 的 3D 虚拟世界游戏(听说过 HiPiHi 的请举手)。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表示过对这件事的不看好,一款不打怪、不升级、没有 PK、没有输赢的游戏,根本就不适合中国玩家,有这技术认真做款赚钱的端游多好。但许晖洋溢着永不疲倦的激情,认真地劝我相信,这真的是一场世界观的革命,它不仅仅是一个 3D  环境,它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财产政策、金融政策等。

那几年《第二人生》类的游戏真的很火,不同的团队做了不下几十款,其中有不少都是做传统端游的公司,这让这个领域一时间真的有点风口的模样了。

如今,美国的《第二人生》还在运营着,中国的各种虚拟世界早就没了踪影。2012 年,许晖的 HiPiHi 烧光了融资,最终难以为继,关闭了服务器。

我不是要拿《第二人生》来类比 ICO,我想说的是,大多数的火,都是虚火。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的凡夫俗子,没什么特异功能,远远地观赏就好,冲进去无异于自杀。陈小春有一首歌就是唱给咱们这种人的:

我没那种命呀 轮也不会轮到我

2005 年,Donews 搞了个 5G 白话,邀请一些创业公司和行业领袖,每周五晚上在 Donews 办公室进行一次小规模的交流。这活动搞得挺有声色的,前面提到的阿北和许晖都参加过。

从 2006 年底 2007 年初开始,每个人都开始讨论大牛市,对行业交流越来心不在焉。每周五晚上的 5G 白话,逐渐变成了股市研讨会和荐股会。我实在不懂这个,也插不上嘴,只好逐渐淡出了这样的专业讨论。后来发现,我因此很遗憾地错过了亲自见证 6000 多点世界屋脊的历史机会。

1929年股市大崩盘前夕,约翰·肯尼迪他爸约瑟夫·肯尼迪清空了所有股票,他教导他儿子说:如果擦皮鞋的男孩都在讨论股票,崩盘就不远了。

回到 2007 年,很可能我确实面对着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但因为我不懂股市,所以如果我纵身跳进去,十有八九我不会是那个在牛市中赚到钱的,而是被挂在世界屋脊上高处不胜寒的那个。是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至少比最傻的人要聪明那么一点,不会成为最后那个接盘侠,只有我,坚信我就是那个最傻的,只要玩这个游戏,就将责无旁贷地成为接盘侠。你不懂,不专业,你就是最傻的。

我不懂区块链,不懂代币,不懂 ICO ,那我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判断。一件专业的事,如果去掉了对专业性的要求,让人人都可参与,人人都能受益,那么这件事一定会变成赌博。

但是,你是劝不住赌徒的,赌性也是人性。真想赌,买几手彩票试试运气,挺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