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印边境对峙:中国的套路被看透?

2017-09-11 归宿 思想起

不容错过的关注!点击上方蓝字“思想起

点击右上图标分享到:QQ空间 | 朋友圈



中国应警惕这次洞朗对峙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印度非法进入中国领土而引发的边境对峙在持续71天后戛然而止。中印双方都以“大局为重”,各退一步,回到了6月对峙前的状态。印度总理莫迪也如期前往厦门参加金砖峰会,避免了BRICS印度变印尼的尴尬局面。

此次边境对峙是1987年以来中印两国最为严重的一次边境冲突,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一方面,中印边境争端难以彻底解决,类似的冲突和对峙仍然有可能发生,或许就是在明年开春之后。另一方面,中印两国,特别是中国在此次对峙中的一举一动引发外界高度关注,也成为观察中国处理类似争端的一个典型案例。

乔治城大学的Oriana Skylar Mastro和兰德公司的Arzan Tarapore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以洞朗边境对峙为例,分析了中国强制外交(coercive diplomacy)的典型特点。



什么是“强制外交”


研究者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主权声索等问题上的矛盾日益上升,强制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常见的政策选项。

中国的强制外交分为“四步走”——

首先,利用超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抢先在争议区修建永久性设施,增强实际控制。

其次,综合使用外交军事手段,迫使相关国家承认现状。

第三,通过法律和历史叙事,为行动寻求合法性。

第四,打舆论战,强调中国已经保持克制,有关国家不要“玩火自焚”。

与俄罗斯直接出兵动武的强制外交不同,中国的强制外交更愿意保持某种模糊性,希望对手在压力之下承认现状,或是内部生变。中国不愿意直接发生军事冲突,认为军事冲突会导致危机骤然升级,局势失控。



印度应对“强制外交”的做法


研究者指出,在洞朗对峙中,面对中国的强制外交,印度的做法是坚决“拒止” (denial),收到的效果明显。

印度在中国最初试图通过修路改变现状、加强实际控制时,就直接派兵越境阻止,并不惜冒着冲突升级的风险,与中国形成对峙僵局。而这也最符合印度利益——印度在洞朗地区占据优势,中国实际控制能力不够;中国应对危机的决心有限,虽然言辞激烈,但远没有到直接出兵开打的程度。

研究者认为,印度的做法,为有关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有主权领土争议的国家提供了思路。只要阻止中国扩大实际存在,中国强制外交的后续步骤就很难推进。中国在对峙僵局时往往“先眨眼睛”,因此如果敢于将对峙甚至冲突升级,在压力下中国的立场容易松动。另外,要将第三方特别是大国引入冲突中,增加中国对抗的成本。



中国可以学到什么?


对于中国而言,当前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岛屿主权等争夺多发,朝核危机等关系到重大安全隐患也在不断积聚,再加上内外各项政治议程亟待推进,更应警惕这次洞朗对峙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毕竟,如果自身常用的“套路”被对手看透,未来在国际博弈中可能将处于更为不利的位置。



那么,中国应该从这次边境对峙中学到什么?


首先,还是要准确界定自身利益,全面了解对手的能力和意愿,慎重出手,避免不必要的对峙和僵局出现,影响整体对外政策。


其次,要及时分析和排除化解周边的风险。在南亚,如果中国想要有所作为,就应该从南亚整体战略的高度整体看待印度和边境问题,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防止零敲碎打,小矛盾积聚大冲突。


第三,中国的外交政策工具箱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提升应对复杂问题能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国在展现自身决心的同时,还要学会使用决心。毕竟,危机时刻,更多是决心和意志的较量,没有意志和决心,实力再强也等于零。


参考文献
Oriana Skylar Mastro,Arzan Tarapore “Countering Chinese Coercion: The Case of Doklam”(2017). War on the Rocks,

Countering Chinese Coercion: The Case of Doklam






延伸阅读

印陆军参谋长:时刻准备好与中巴“两线作战”

环球网


虽然印军在厦门金砖会议前撤兵,双方领导人在9月5日会面后都同意中印双方应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但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6日在一个军方智库的演讲中称时刻准备好与中巴“两线作战”。

印陆军参谋长再发好战言论

印度多家媒体7日报道称,洞朗对峙刚刚结束,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6日在一个军方智库的演讲中称,印度必须时刻准备好“两线作战”——中国正像“切香肠”一样占领印度领地,而巴基斯坦则会趁火打劫。这不是拉瓦特第一次发表类似好战言论。今年6月,他还曾叫嚣印度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即同时应对中国、巴基斯坦和国内的安全威胁。之后,印度大吉岭地区爆发骚乱。“我们的北边对手(指中国)正在展示肌肉,像切香肠一样,逐步侵占我们的领土,测试我们的底线……我们必须警惕,时刻做好应对冲突的准备”,《印度斯坦时报》7日引述拉瓦特的话称。报道称,“切香肠”指的是一系列细小、隐蔽的动作,目的是达成一个大目标。

双方边境人员在8月中曾发生“石头”大战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称,拉瓦特此番言论距离洞朗对峙解决刚一周多。9月5日,中印领导人在厦门举行会见。莫迪在会见中表示,印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确保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双方不应视对方为对手,而应使合作成为两国关系主流。评论称,“虽然两国领导人的会见发出了正面信息,但印度决定扩大与日本的军事关系,两国明年将首次举行联合反恐演习,恐将激怒中国。”

美日印三国航母今年七月在印度洋军演

拉瓦特还在演讲中还抨击巴基斯坦:“不管(中印的)这些冲突是在一段时间、局部空间,还是扩大为所有边界线的全面战争,我们的西边对手(指巴基斯坦)很可能会趁此机会发展北方边界”。他还称,巴基斯坦在印度发动“代理人战争”,印度几乎没有可能与巴基斯坦和解。

“两线战争”论在印度军队深入人心。《印度斯坦时报》称,3年前,印度空军高官就称如果中国对印度发动攻击,巴基斯坦肯定会趁火打劫。今年6月,拉瓦特还曾叫嚣印度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即同时应对中国、巴基斯坦和国内的安全威胁。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6月29日就此回应说,印度陆军参谋长的言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我们希望印军个别人能够汲取历史教训,停止发表这种叫嚣战争的危险言论。

和平共处是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也不能一味忍让。个人认为对印度要有两手准备,即要尽量维护中印友好关系,促进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行铺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同时也必须加强中印边境的军事力量,阻止印度可能的军事冒险。这次印军入侵中国领土达数月之久,但最后却能全身而退。日后再面对印军类似的小规模入侵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必须制定多套方案,中国的领土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