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监会化解金融风险 引领银行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实录(20180302)

2018-03-03 资管投行大家说


主持人杨东宁:


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在元宵佳节,请到十个部门参加发布会,在两会前期希望能够比较全面地向大家介绍银监会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银监会化解金融风险,引领银行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会有十个部门出席,他们是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现场检查局局长王朝弟、法规部主任刘福寿、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创新部部主任李文红、大型银行部主任杨丽平、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外资银行部主任段继宁、信托部主任邓智毅,我是宣传部杨东宁。


按照我们发布会的安排,首先请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做情况介绍。后续各位来回答媒体提出的问题。下面请肖主任。


肖远企: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在元宵佳节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今天阵容比较强大,在座都是老朋友了,下面我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银监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多个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在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促改革、强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风险和合规意识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


当前银行业运行稳健、风险可控。1月末,银行业总资产为24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各项贷款12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6万亿元,增速延续去年下半年趋势,同比增长12.6%,高于同期资产增速。2月份初步数据显示,各项贷款比1月份增加8361亿元,继续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


其他的经营和风险指标继续保持稳健。拨备覆盖率为180.55%,流动性比例为49.17%,存贷款比例为69.10%。对实体经济信贷供给力度加大,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5.2%、43.8%和14.5%。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增速在去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增速仅为-3.9%,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9.2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余额30.6万亿元,增速回落至1%,较去年同期下降26.6个百分点,同业理财规模继续收缩,较去年同期净减少3.6万亿元。信托贷款余额较去年末减少408亿元,是自2016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委托贷款较去年末减少882亿元,继续保持减少态势。其中,委托方为金融机构的委托贷款较去年末减少884亿元,降幅非常显著。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金融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银行业监管的头等大事,要在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同时,积极主动化解各类风险。主要从降低企业负债率、抑制居民杠杆率、压缩同业投资、规范交叉金融产品、整治违法违规业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清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有序处置高风险机构、遏制房地产泡沫化以及配合地方政府整顿隐性债务等方面入手,深入整治市场乱象,有效控制风险引爆点,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压缩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有序退出“僵尸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通道业务和融资中间环节,促进银企直接对接,继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打好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金融扶贫资源更加聚焦深度贫困地区。


同时继续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公司治理,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银行制度,全力推动银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研究落实对外开放新举措,以开放促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银行业全面开放新格局。


银监会将不折不扣真抓实干,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推动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杨东宁:


感谢肖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互动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主题进行提问。


人民日报:


您好,我是人民日报全媒体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今年是攻坚战的第一年,请问银监会对此有什么考虑和具体措施?谢谢。


肖远企:


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非常关注,因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金融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当前银行业风险可控,运行稳健。


但是,金融体系仍然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风险隐患仍然不少。例如,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影子银行存量仍然较高,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部分机构公司治理不健全,股东行为和股权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所以,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银监会今年的头等大事。


打好攻坚战主要还是围绕治乱象、补短板,今年年初银监会已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相关措施。在补短板方面,银监会将在梳理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风险领域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重点是突出“质量”建设,大力弥补制度短板,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及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银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些都是防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提升了,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了,银行业本身的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了,才能更好地防风险。


在具体的风险防范方面,一是要识别有哪些风险,即Which the risks? 二是要找到风险在哪个地方,哪个环节,风险源在哪儿,即Where the risks?三是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风险,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即Why the risks?四是要针对这些风险出现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问题导向的政策措施和监管制度来防范缓释和化解风险,即What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关于防风险的方法论,第一,抓重点,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机构、重点地区。第二,标本兼治。第三,在堵旁门的同时开正门,把正门开起来,并且开大。谢谢!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您好,我是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我想提一个关于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因为现在地方融资平台正在加速推出“名单制”,但是以市场化的形式推出,这样风险会不会传递到企业战略领域,下一步怎么考虑? 谢谢。


肖远企:


谢谢你的提问。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此我们非常关注,银监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督导银行机构做好相关的风险防范工作。


中国日报:


您好,我是中国日报记者。想问银监会的大型银行部,近期,多家大型银行提出要加快战略转型,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监管部门,银监会在推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金融时报:


您好,我是金融时报记者。去年11月,“一行三会一局”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请问“资管新规”的主要进展情况?银行理财作为一类重要的资管产品,目前的发展情况和监管导向是怎么样的?谢谢。


杨丽平:


谢谢你的问题。确实,从2017年年底的数字,就是2017年12月31号的数字来看,五家大型银行总资产在商业银行总资产当中的占比达到47%,基本上占到了一半。应该说,大型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年银监会一直引导大型银行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客户需求,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推出了若干的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新措施。


总结起来看,这些新举措、新措施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在机制体制上。这个方面比较突出的工作在2017年主要采用事业部制服务普惠金融客户,这是一个体制上的很大的一个举措。可能大家作为记者朋友都注意到,过去有一个热议的问题,就是大银行能否做好小客户贷款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2017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总体要求,银监会从体制、机制上入手,通过事业部制的改革促进大型银行,服务好小客户、做好小贷款。要真正把这件事做实,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做一个突破性的举措。那么这个突破性的举措就是事业部制,过去的银行有的是集中在一个职能部门,有的是很多个职能部门共同负责。


在分行层面,基本上是块状管理模式。采用事业部制服务普惠金融客户,


一是从2017年开始我们构建了条线型、垂直化的模式,从总行到基层,五级机构普惠金融业务实现专人专岗。比如说在五家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我们都要求他们新设了专门的委员会,在总行层面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去年可能各位记者朋友注意到,五家银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相继挂牌成立,185家一级分行都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分部,这是在一级分行。首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也新设了352家普惠金融服务机构。那么在五个层次中最贴近客户的,就是大家知道的支行网点,有五万余家的支行网点落实普惠金融服务专项职能。所以,第一个变化就是在组织体系上实现了组织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垂直化、条线化,有专人专岗。


二是建立相对独立的、专门化的经营机制。我们叫“五专”。主要是五个方面,从综合服务到统计核算,到风险管理,到资源配置,到考核评价等五个方面,打造专门化经营机制,实现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所以,事业部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机制上是“五专”。


三是在事业部制方面打造商业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仅要建立这个事业部,还要让这个事业部有生机、有活力。所以,可持续发展是做好普惠金融的一个前提。我们要求各家银行加大信贷投入,控制金融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这个同时,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给各位记者朋友一个数字,就是2017年5家大型银行的事业部陆续挂牌之后,因为事业部的挂牌时间不太一样,有先有后。那么,陆续挂牌之后,新发放的普惠金融贷款是404万余笔,3.19万亿元,户均贷款79万元。


第二方面,在技术手段上,依托大数据精准管控客户的风险,有效地扩大客户范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的手段,大型银行利用历史积累的小微企业的海量数据,创建小微企业的评分模型,有别于大中型企业贷款的评价流程,能够迅速、精准地对企业进行准确的评价和贷款审批。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进行自助贷款申请,签约、支用、还款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整个贷款流程只需要几分钟,这些创新有效地扩大客户范围,提高了贷款审批速度,控制了客户违约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建行的“小微快贷”,相信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在2017年小微企业贷款客户,通过“小微快贷”线上新增14万户,一年新增的客户是14万户,通过更精准的模型识别自己的客户。户均贷款64万元,平均利率6.91%。比较突出的在风险管控上有一个数字,就是不良贷款率,现在为止仅是0.16%,大数据创造出来的模型,更精准地管控客户风险。


第三方面,非常简单的介绍一下举措,在措施方法上,分类施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困难企业降杠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金融风险防控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刚才肖局长也介绍了,银监会指导大型银行:


一是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综合运用多种债务组织工具和手段,分类施策,在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困难企业降杠杆和转型升级,实现银行和企业的“双赢”。


二是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加大核销力度,运用拨备吸收不良贷款处置损失。


三是有序开展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银监会鼓励面向发展前景良好,但是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遵循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开展债转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进一步推动债转股企业股权多元化,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记者朋友可能也注意到,去年五家大型银行在充分利用现有符合条件的多种类型实施机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的基础上,相继设立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去年年底五家大型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全部开业。我要介绍的就这些。


李文红:


谢谢您的提问,您提的问题是监管部门、市场和媒体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我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关于资管新规,银监会一直积极配合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统一资管产品标准规制工作。2017年11月17日,“一行三会一局”共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推动资管业务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后,银监会继续配合人民银行等部门研究梳理各方反馈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资管新规”,并将指导银行制定实施平稳过渡方案,促进实现新旧规则的有序衔接。


关于银行理财业务,银监会一直高度重视理财业务风险和监管问题,不断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框架。


一是持续推进制度建设。陆续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监管规定,逐步形成理财业务监管框架。近期,根据“资管新规”的总体要求,银监会对现行监管规则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借鉴国内外监管实践,起草了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拟作为配套细则适时发布实施。


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2017年以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等为重点,开展“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推动理财业务回归本源、规范发展。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指导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建立理财产品信息登记系统,初步实现了理财产品的全国集中统一登记和穿透式信息报送,也为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登记编码的验证查询服务,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


2017年以来,随着银监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在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总体呈现出更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860亿元,比2016年少增5.1万亿元;同比增长1.7%,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连续11个月环比“双降”,较年初减少3.4万亿元,下降51%。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1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延续了增速放缓的趋势,同业理财产品规模和占比连续12个月环比下降。


下一步,希望商业银行统一认识,主动作为,积极推动理财业务规范转型。认真分析理财业务发展趋势,研究制定理财业务战略转型规划,及早启动系统开发改造工作,抓紧推进理财业务规范治理,为新规出台后更好实现平稳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要进一步做好金融理财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对客户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防止误导销售。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同时,银监会也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疏堵结合,为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理财资金以合法、规范形式投入金融市场,促进发展直接融资,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这是我的一个简单介绍。谢谢大家!


中国财富网:


您好,我是中国财富网记者。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普惠程度和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普遍关注。过去的一年,国家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请问主要有哪些亮点和成效?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还将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李均锋:


这位记者朋友提了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让所有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人都能够公平地得到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为了推动这项工作,银监会不遗余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成效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银行业机构网点乡镇覆盖率和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均超过96%,全国大多数省份已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户户有账户”。


第二,重点领域的信贷可得性明显提升,比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30万亿,约占各项贷款总余额的25%,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超过1500万户,覆盖约20%的小微企业,涉农贷款余额也超过30万亿,其中农户贷款余额超过8万亿元,覆盖约30%的农户。


第三,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大幅提高,支付上大家都感觉到移动支付很方便,信贷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创新,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这些技术手段,在线上开发了一些小额信贷产品,客户分分秒秒就可以拿到贷款。


尽管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需要认识到当前普惠金融发展还是面临很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也是三个方面:


第一,小微、“三农”、中低收入人群等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双创型小微企业、低收入农户、大学生等领域的信贷获得感还比较低,依然是金融服务“洼地”,需要进一步关注。


第二,普惠金融业务既要服务便利、价格合理,同时供给方也要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需要长期探索、久久为功。


第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难以满足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应该说是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下一步,我们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将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目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五个方面着力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第一,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按照小额、普惠的原则,将关注点进一步聚焦到单户授信1000万元、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和农户。


第二,改革机制,增强动力。要增强银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靠机制改革。要做实大中型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在推动落地上下功夫。地方法人银行也要渠道下伸、权力下放、业务下沉。改革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普惠金融业务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制度,用好普惠金融领域财税、货币政策。


第三,创新技术,提升能力。我们要通过发展数字金融,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控制信贷成本、提升服务效率,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服务“长尾”客户。


第四,强化监管,形成压力。今年我们对银行的考核突出小额、分散,将原来的“三个不低于”改为“两增两控”:总量明显增长,户数明显增加,贷款质量和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普惠金融业务信息及时在年报中向社会披露,接受市场监督。


第五,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加强机构联动,大机构小机构优势互补,形成错位竞争的良好格局;加强信息联动,在“银税互动”“银商合作”基础上,继续推动信用信息整合;加强部门联动,补齐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制度短板;把合法机构普惠金融业务做好做规范,打击取缔以普惠金融为幌子的非法机构;推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完善担保增信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强基层金融机构与基层党政组织联动,整合资源信息,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使普惠金融建设取得更加丰富的成果。谢谢大家。


路透社:


您好,我是路透社记者。我的问题想提给外资银行部的段主任。我们注意到,银监会近期采取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请您介绍一下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的整体情况,以及未来在银行业对外开放方面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段继宁:


谢谢你的问题,我把相关的情况也跟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40年改革开放当中也得到了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外资银行现在已经融入到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当中。回过头去看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变化可以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概括,概括成几多几少,跟大家分享一下。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机构数量是从少到多,经营的地域也是从少到多,服务对象是从少到多,经营的业务种类是从少到多,实现的利润也是从少到多。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几个变化是从多到少。中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性的规定从多到少,审批事项也是从多到少,中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差异也是从多到少。所以从这几多几少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们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我们对2017年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的几个数字进行了分析,与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初期的数字做了一个对比,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是机构的总数,2017年底末外资银行在中国营业性机构总数是1013家,2002年的数字是180家,所以机构数量增长了差不多5倍,年均增长13%。从业务规模来看,也实现了比较快的增长,总资产从2002年末的300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7年末的3.2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9倍多,年均增长15%还要多一点。外资银行总体盈利能力稳步提高,201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相当于2002年的10倍。境外的母行对在华机构持续增资,也体现了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2017年末,外资银行注册资本比2002年末增长了6倍多。目前,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充足,流动性稳定,资产质量良好,保持了稳健经营。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银监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积极稳妥推动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环境,促进外资银行提高服务水平。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外资银行开展部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在华外资银行的经营特点,支持他们与母行开展跨境业务协作,广泛参与我国金融市场、提供金融服务,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在境外发债、上市、并购等提供综合配套的金融服务,同时允许外资法人银行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二,支持国内自贸试验区改革,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在区内的业务范围。


第三,修订了《中国银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就是近几天刚刚发布的,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许可事项、简化许可流程,尽可能地提高银行的展业便利度,促进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统一,同时加强审慎监管。


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按照国家对外开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按照中外一致和审慎监管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在华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空间,完善监管政策,优化监管规则和考核方式,为银行业机构提供公平、透明、开放的监管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支持在华外资银行全面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和改革创新,支持外资银行发挥全球化综合服务优势。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包括继续深化与外资银行母行监管当局的跨境监管合作,坚决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


您好,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初,银监会1号令《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请问银监会将如何加强银行业股东监管?未来银监会在这方面还将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刘福寿:


谢谢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我们知道,为了解决当前商业银行股东和股权方面存在的一些乱象,加强商业银行股权监管,规范商业银行股东行为,银监会经过7、8个月的研究,制定了《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这个办法,刚才媒体朋友提到,就是以2018年一号令的形式发布。这个办法制定的原则是:分类监管(把股东分成主要股东、一般股东)、资质优良、关系清晰、权责明确、公开透明。


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


第一,确定“三位一体”的商业银行股权穿透监管框架。包括对股东、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都提出了要求,重点是解决隐形股东和股权代持等问题。


第二,明确主要股东的范围,包括对主要股东概念的界定、明确主要股东的责任,加强对主要股东行为的规范。


第三,明确金融产品入股商业银行规则,重点解决利用金融产品等非自有资金入股的问题。


第四,强化商业银行与股东及相关人员的关联交易管理,重点解决利益输送,还有掏空银行的问题。


第五,办法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化监管部门职责,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对违规股东的惩处力度。


刚才您也提到了,下一步我们还有一些什么措施,我们在落实这个办法要求的同时,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相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商业银行股东报告事项的通知》两个配套文件。《关于做好<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相关工作的通知》,主要是就《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前后涉及的重点问题明确监管要求。对于不完全符合办法规定的商业银行现有股东,银监会将按照“依法合规、分类处置、稳妥推进、保持稳定”的原则,有序开展清理规范工作。


那么,在办法实施以前,未经批准单独或合计持有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应该在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定期限内通过商业银行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提出股东资格申请。提出申请但经审核不符合股东资格条件的,由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或未按时提出申请的,由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按照《商业银行法》第79条规定依法进行查处。


《关于规范商业银行股东报告事项的通知》主要明确了办法中规定的持有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1%以上,5%以下股东报告的程序和要求,这个是银监会以前的规定也有的,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规避监管现象。目前这两个配套文件已经基本成熟,即将印发。


下一步,银监会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办法的实施。


第一,加强培训。大家知道,办法对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提出了一些新举措和要求。我们将通过培训会、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对办法的培训宣传。


 第二,指导商业银行加强股东管理,强化源头风险控制。坚决制止股东对银行施加不当控制和谋取不当利益。相关机构监管部门和派出机构已经或计划通过监管会谈、专题会议、发布细则等办法,对商业银行提出明确监管要求。 


第三,严格股东资质,把好准入关口,支持依法合规、资质优良的投资者入股商业银行。


 第四,组织开展商业银行股东履职和履约情况的评估,加强对股东行为的持续监管。 


第五,将中小商业银行股东和股权作为公司治理的重点内容,纳入2018年现场检查计划。


 第六,加大对商业银行及其股东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此外,我们已经启动了《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办法》的起草工作,探索通过股权托管制度,提高商业银行股权管理规范性和股权信息透明度。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中国网:


您好,我是中国网记者。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防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怎么样?与其他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有哪些措施?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以来,监管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民营银行设立工作目前是什么状态?谢谢。


凌敢:


跟在座媒体应该是打过两次交道,代表城商行开过一次发布会,当时介绍城商行已经成为生力军和主力军,在服务小微、“三农”这一块工作。另外,我们去年也发布了一次民营银行的工作,跟在座各位做了一次通报。


城商行这一块,今天就不具体讲了,在会党委统一领导下,城商行去年整治乱象取得成效,请大家放心,公司治理、不良贷款问题还会进一步规范。


刚才媒体提问的民营银行的情况,我想重点说说。银监会在总结5家试点民营银行发展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常态化发展以来批筹12家,17家目前已全部开业,其中2017年当年共有9家开业,经营发展总体稳健,成绩单分三个方面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民营银行总体较为稳健。


一是资产负债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444.17亿元,增长76.38%。


二是盈利状况良好。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5.06%、0.76%,同比分别提高0.3、0.04个百分点。


三是整体风险较低。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0.53%,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24.25%,流动性比例98.17%。


民营银行服务人民群众有亮点,有不少意外收获。银监会指导民营银行坚持差异化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


一是有效降低融资门槛。民营银行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帮助众多缺乏信用记录和抵质押品的客户获得信贷支持,有效降低融资门槛。


二是创新风控手段实现“提速降本”。有些民营银行以数据化的风控系统替代传统银行人工处理,实现自动化、批量化、低成本的流水线式信贷放款,不仅降低了银行运营成本和客户融资成本,还有效减少了贷款客户申请和银行审核的时间,达到“秒申秒贷、实时放款”的客户体验。


三是丰富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有些民营银行针对不同类别客户的融资需求和现实困难,丰富信贷产品,改进信贷流程,帮助拓宽融资渠道,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可凭借收款数据获得贷款资金支持,收款越多,贷款额度随之提高,有效缓解了小微商家因缺少抵质押和经营数据而难以获得融资的问题。


民营银行总体工作框架具备。一直以来,银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民营银行发展的部署,落实“一个概念、两个意见、三道关口、四方联动、五项原则、六种效应、七项管理、八类规范”的总体工作框架,筑牢民营银行发展基础,确保民间资本依法依规进入银行业,由于时间关系具体不展开介绍。目前,民营银行的设立,只要符合条件,境内的纯中资的民营企业都可以提出申请,按照中央的精神,按照整体条件,目前来看,不少民营企业主动转变经营理念,突出核心主业,发展实体经济,强化合规意识,健全风险治理,对参与设立民营银行更加理性。


当前,符合条件的境内纯中资民营企业参与设立民营银行的意愿依然较高,政策宣讲、设立辅导、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细致深入的持续开展。


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民营银行准入工作操作规程(试行)》,坚持“穿透原则”要求,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民营银行相关工作。这是我的一个简单介绍。谢谢大家!


邓智毅:


谢谢你对信托业的关注,确实近年来信托业整体发展速度比较快,管理的信托资产持续增长。截至到2017年末,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一共是26.2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了29.81%,这个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你提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展开,我试图用三句话来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句话,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越来越明显。为什么这么说呢?近年来我们监管部门一直有一个思路,就是信托它有综合化经营和跨市场配置的这么一个制度优势。但是,这个制度优势怎么能够用在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上面,我们做了一些努力。


我们积极鼓励信托公司紧紧围绕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一些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来提供金融服务,就是说以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来开展业务。我这里有一个数字,截至到2017年末,我们信托业投入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余额是16.52万亿元,占整个信托资产的比例是62.95%。


我们也积极鼓励信托公司助力供给侧新兴产业发展,采取股权投资、“股权+债权”等模式来支持新能源、信息科技、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我这里也有一组数据,截至到2017年末,信托业投入到这些新兴产业的信托资产达到8096.84亿元,同比增长30.58%。


同时,我们也积极鼓励信托公司支持“三去一降一补”,积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利用并购基金、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来支持。截至到2017年末,投入小微企业的信托资产余额是2.4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9.68%。所以,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越来越明显,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信托业促进社会发展的成效也是越来越明显。这些年来,各个信托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近年来,作为全行业的一个新的举措就是推出了“慈善信托”。我们知道201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慈善法》,《慈善法》里面专门有一章“慈善信托”,这是从法律的顶层为 “慈善信托”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2017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把制定《慈善信托管理办法》作为一个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交给银监会和民政部来共同牵头完成。接到这个任务以后,银监会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郭树清主席为组长的“制定慈善信托管理办法”课题小组,组织专门的力量,和民政部共同努力,于2017年7月共同推出了《慈善信托管理办法》。这样从《慈善法》到《慈善信托管理办法》形成了一个慈善信托的规制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慈善信托”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政策条件。


我们也有一个统计,从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施行以来到今年1月份,信托公司设立了67笔慈善信托,合同规模达到了8.93亿元。所以,“慈善信托”从一张白纸上发展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不断地深化认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为什么要把这个课题作为交给银监会牵头完成的2017年唯一的一项改革任务。我记得总书记说过一句话,就是“慈善事业是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所以,我们觉得“慈善信托”的推出恰逢其时。下一步我们会和相关部委继续优化政策环境,共同促进“慈善信托”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第二句话。


第三句话,在遏制信托通道业务方面,引导信托业回归本源的政策功效越来越明显。过去银监会围绕信托通道业务治理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社会也关注到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去年底,我们下定决心颁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7〕55号),对近期增长较快的银信通道业务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从两个月的效果实践来看,政策功效应该是比较明显。截至到2018年1月末,事务管理类的信托资产规模是15.45万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959亿元,环比下降了1.25%,其中银信通道业务实收信托8.39万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137亿元,环比下降了1.34%。所以说我们从银行端和信托端共同发力,从资金全链条的角度进行监管,现在看来,政策的功效比较明显。


总体来说,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越来越明显,促进社会发展的成效越来越明显,治理通道的政策功效也越来越明显。谢谢!


中国银行业杂志: 


您好,我是中国银行业杂志记者。去年以来,银监会依法查处了多起大案要案并公布了相关信息,能否简要介绍下一步工作安排?谢谢。 


王朝弟: 


与金融违法违规行为作斗争,是银行业经营管理和银行业监管的一个永恒主题。去年一年,银监会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查处大案要案作为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依法查处了一系列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特别是,我们按照“依法有序、一案一策、分类处置、查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违规担保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法贷款案、邮储银行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虚假理财案等一批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案件进行了及时查处。 


应该说,查处力度是银监会成立以来最大的,在整个查处工作中,我们不仅对案发机构进行了严格处罚,而且对选择交易对手不审慎的机构也进行了穿透检查和处罚。可以说,大案要案的查处,对银行业的警示作用也是最强烈的,让违法犯罪得到了依法惩处,让监管套利者无利可图,银行业合规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另外,几乎所有大案要案查处情况都在银监会官网进行了依法公开。既是对依法行政的监督,也是发挥案件处罚警示教育作用。在此,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银监会案件查处工作的支持和帮助。银监会坚持“监管姓监”,展现了勇于亮剑、敢于监管、严于处罚的精神风貌,有效遏制了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的高发频发势头。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际上,银行业也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转型期。一些领域长期积累的矛盾可能会在银行业继续显现,一些伪“创新”业务可能暴露新的风险,银行业面临的案件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2018年,银监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特别是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案件查处与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有机结合,今年银监会发布的4号文件(银监发〔2018〕4号)中,依法查处大案要案是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重要方面。同时,我们也将案件查处与树立银行业行业标杆结合起来,将案件查处与推动银行业合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巩固前期的工作成果,继续保持案件查处高压态势,坚决打好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谢谢! 

(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民币交易与研究;作者不详,欢迎认领)


推荐阅读:

周小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金融》| 防范银行理财风险

国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人总行〔2018〕3号公告: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

《保监会关于对安邦保险集团依法实施接管的公告》(含接管方案和接管小组成员名单)

最高法等四部门: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

中基协为类REITs业务指方向:股权、夹层、可转债、股东借款都允许,但应形成权益资本

关于《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三个核心问题的解读(附备案须知全文)

银监会: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

银监会:《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AI智能时代的金融投资、社会公平、法律约束、个人发展

资管、投行、产业专家入库邀请函(含入库指引)

资产管理律师应该具备的条件

政府行为与中国信托业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