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山花园,深圳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项目背景
鲸山别墅共建花园是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指导下,由南山区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主办的“2022南山共建花园”项目之中的一个,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蛇口社区基金会等共创单位一同完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致力于关注城市和社会问题,创新探索设计的可能性。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背景下,建筑和绿化废弃物占据空间多、处理成本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团队通过鲸山花园讲述了一段“废弃物重获新生”的故事,同时也是通过设计回应社会问题、寻求更大社会效益的一次实践。
场地俯瞰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社区更新中的机遇
鲸山社区位于南山区蛇口片区,地处大南山山麓;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深圳市最早的别墅社区,现正处于人行道翻新、房屋整修的更新建设阶段,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社区自然资源丰富,有“都市中的自然博物馆”之称,但为预防台风灾害,需定期修剪树木,自然代谢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绿化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处理复杂、花费较大,成为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鲸山别墅区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花园选址于社区内西北角,是紧邻道路交叉口的一处遍布荒草的台地。我们在调研过程中积极回收了近万块可循环利用的人行道废旧透水红砖,以及堆放在场地周边垃圾房和场地内部的枯木,希望通过“自然循环”理念实现“(-1)X(-1)=1”的设计目标,在循环回收利用城市废弃物的同时,将社区内的荒芜一隅转化为承载社区记忆、促进社区融合的场所。
花园区位与社区废弃物现状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改造前:宅旁无人问津的荒野台地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参与式调研
秉持共建花园“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我们邀请了多方团队参与调研、设计、建造全流程。
参与式全流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我们通过生态本底调研强化了对场地原有生境的认知,区分本土植物和入侵植物,了解原有动植物的生态系统,重新思考自然资源的保育与优化策略。
鲸山花园前期植物调查表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鲸山花园前期动物调查表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居民与物业提出需要以有限成本建设低养护高品质花园,并且满足“自然、交往、休憩、教育、全龄、安静”的诉求。在座谈会中,梳理出可循环再生的现有社区资源:被拆除的废旧人行道红砖、树木修剪后堆放的枯木、路边废弃的置石、可回收移栽的植物。
共同商讨花园功能与可循环再生的资源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通过参与式调研,我们和社区总结出三个主要问题:
1、废弃物处理问题:如何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废旧红砖与绿化废弃物?
2、场地原生环境问题:如何保护生态并激活荒地?
3、社会交往问题:如何平衡邻避问题与社会交往之间的矛盾、设计承载合理社会活动的积极公共空间?
█设计目标:(-1)X(-1)=1
基于调研成果,我们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组建师生志愿团队参与设计。自暑期开始,组织多次设计工作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讲座交流与方案指导,进行多方案比对与评选、模型推敲与小组讨论等设计流程,确定了“(-1)X(-1)=1”的设计目标,即通过设计将消极的废弃物与荒地转化为积极的景观场所,并提出三大设计策略:
1、促进本地资源循环与人文积淀的低成本场所设计——回收利用社区人行道的旧透水红砖、枯木等废弃物材料造景,节约成本的同时,传播资源循环利用理念,强化鲸山人文积淀;
2、维护原生自然资源,营造亲自然的花园生境空间——保护本土动植物,去除入侵植物,优化生境条件,实现低影响开发建设;
3、营造将儿童作为社交触媒的社区自然学习场所——推动儿童友好的植物配置、见学地景设计、木工坊植入,以自然学习为主题,保持活动场所的宁静。
参与式设计工作坊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1)X(-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设计理念:自然循环
基于设计策略,我们提出了“自然循环”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我们将其作为景观塑造的框架,花园自北向南体现自然循环的过程——北部日照优良,作为生长景观;中部以枯木景观体现枯萎理念;南部保育现有植被,以原生态展现再生之感。另一方面,我们对社区废弃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并植入了传播资源循环理念、创造自然学习场景与凸显鲸山人文底蕴三个层面的内涵。
设计理念与空间结构生成示意图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平面图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东立面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概念落地示意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空间设计
“生灵奇旅”
以“自然循环”为主题,运用对景、隔景、借景、障景等手法组织景观流线、设计节点小品,引导游览时走、停、驻留的节奏。
顺应长月牙形的基地特征,在北侧入口处设置的景观节点配合无障碍坡道,引人入内;自花径游览至中部枯木园,多种植物与枯木塑造的景观节点吸引游人驻足观赏,枯木园内红砖砌筑的坐凳提供休憩空间,沿花径继续前行可达中部红砖对景墙处;游人或可由以花池为入口对景、连接内外高差场地的楼梯进入,上至入口平台后踱步至木工坊处休憩游戏;或继续南行至尾端的原生态观赏区,在原生植物的环绕中静坐、观赏与冥想。
在整体流线上,花园北侧的观赏花径、中部的枯木景观与南侧的原生景观,由北向南地叙述了“生长—枯萎—再生”的自然循环故事,由此成为一条景观变化流连的“生灵奇旅”路线。
流线场景体验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一万块旧砖的可能性
充分发挥红砖的可塑性,利用万块废旧红砖以及部分新红砖营造场所氛围,将其铺设堆砌为铺地、花池、地台与景墙,以及为适应不同年龄人体尺度而高低变化的座椅,共同围合场地、深化项目特色、传达设计理念。
地面铺设过程中,变换红砖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场地功能——以顺砖砌合的方式引导游人前行,以斜拼穿插不同颜色砖的方式强调场地,亦或是以篮纹编织组合及人字形铺砖方式塑造场地仪式感。在景墙的砌筑上,运用镂空、旋转、穿插等手法形成韵律,光影凸显纹理、砖红植绿相得益彰。花池中新旧红砖穿插的设计细节能够传承鲸山记忆、创造文化符号。
红砖设计手法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回收旧砖铺成的花径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右滑查看更多图片
光影下的红砖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鲸山花园入口红砖对景墙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右滑查看更多图片
红砖木工坊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唤醒被遗忘的小生境
采用低成本低介入低维护的新自然主义生境塑造方式。尊重场地生态基底并补充蜜源植物,保证鲸山花园仍是动植物的美好家园。引入植物以色彩、形态、习性响应居民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的需求,创造更加宜人宜憩的生境景观,唤醒被遗忘的荒地生境。
枯木作为自然代谢的产物,我们希望将其自然呈现,通过错落摆放与观赏景观、原生态景观结合,展现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形态,向游人传达鲸山花园“自然循环”的理念。
植物种植配置与设计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北部入口景观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花径静谧景观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右滑查看更多图片
中部枯木园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中部花池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南部冥想景观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枯木景观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散落花园中的故事
回收的材料不仅用于塑造空间,也能传递社区人文精神内涵、唤起居民集体记忆与归属感,连接人与场所。
回收的红砖为社区人行道“服役”多年,是鲸山的“历史见证者”,我们在旧砖旁置入呼应“历史”与“自然”的标语铜牌,凸显人文历史内涵;收集了社区中的枯树枝、松果和弃置石块等自然材料,和居民、志愿者们共同制作完成了介绍花园动植物的见学地景牌,用艺术涂鸦的方式将“鲸山花园”绘于石块之上。这些散落的设计小作品作为花园景观的一部分,见证、记录并娓娓道来着悠久而充满生机的鲸山故事。
右滑查看更多图片
呼应“历史”与“自然”的双语标语铜牌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用涂鸦表达社区特色的花园景观石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见学地景展示牌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空间建造:共建推动共治与共享
设计团队陪伴施工
施工建造的全过程均有设计团队陪伴,采用学生驻场的方式随时解决设计问题,并实地参与施工建设、学习施工工艺、把握建设效果,在身心投入的施工过程中与场地培植起深厚的情感。
设计团队陪伴施工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社区参与花园建造
联合社区物业共同组织种植工作坊,通过多方参与的路径,在建造过程中创造社区居民、物业与花园的互动机会,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植物种植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花园承载共享活动
邀请社区居民参与见学地景木工坊活动,以“自然循环”为主题开展自然导学课,在漫游中了解花园“(-1)X(-1)=1”设计故事,通过对废弃材料进行手工创作来传播废弃物循环利用低碳理念,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见学地景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自然导学课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尾声——一个“自然循环”的共建场所
鲸山花园的设计过程是漫长的,不止于图纸与场地的设计,更是对凝聚社会共识、聚集多方资源、推动在地实践的持续摸索。我们依托“共商”回应场地问题,确定以废弃物回收利用为核心的设计策略,通过空间设计引导“共建”行动,加持空间效果,并期待花园能够激活社区“共治”,实现空间“共享”。
我们近期对鲸山花园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回访,欣喜地收到了当地居民们的肯定评价:“我喜欢带着孩子一起来这里,这里不仅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了解鲸山历史”,“这里很舒服,也很好看,我喜欢这里”;物业也组织起了“一起制作自然科普墙”活动。未来,鲸山物业和居民将会持续运营维护花园,开展多样共建活动,传递“自然循环”理念,让这片荒芜角落经历 “自然循环”,成长为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共建场所、富有社区记忆的温馨精神家园。
█ 获奖
鲸山花园获“2023深圳共建花园”
“低碳花园”荣誉称号
“生态花园”荣誉称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将城市作为实践课堂,倡导在校师生深度参与在地实践,建立社会联结,组建了由本硕博学生组成的设计团队,负责共建花园的调研、策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全流程,指导教师全程辅助,在设计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实践的复杂性、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设计价值。
我们是一群由高校师生组成、热爱设计、热爱生活、热爱研究、热爱实践的开放式设计研究团体,专业背景涵盖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等学科,聚焦城市公共空间话题。
我们以实验的态度介入城市公共空间,通过设计重塑公共生活,通过研究找寻设计的力量。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鲸山社区共建花园
指导单位: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共创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蛇口社区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见新社会创新中心(RELOOK见新青年)、源野志工作室
设计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公共空间实验室
设计团队:代少义、张琪、许晓淇、胡嘉悦、潘琪瑶、黄天祺、方佳清、傅绍婷、李宗泽、杨初蕾
施工单位:广东禹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指导老师:刘堃、戴冬晖、刘美、林晓钰、虞刚
项目地点: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项目规模:407㎡
开园时间:2022年12月
文字 | 代少义 张琪 许晓淇
图片 | 刘堃 刘美 代少义 张琪 许晓淇
排版 | 许晓淇 张琪 代少义
初审 | 刘堃 刘美
复核 | 蔡锐云
终审 | 吴菁
想获取更多资讯吗?
想与我们有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吗?
快来关注“HITSZ建筑学院”微信公众号
更多惊喜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