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仁寿砸师案背后疑似教师霸凌,父母要勇敢支持受辱的孩子

唐映红 新家庭NewFamily 2022-06-15



上周六晚上,我受邀作为分享嘉宾参加了自由戏剧关于校园霸凌的分享会。


分享会邀请了三位嘉宾,我以心理学家身份从家庭角度来谈,另有白雪老师从学校教师角度,明月律师从法律角度分别来讲述和讨论校园霸凌现象。整个嘉宾的分享环节,我们三人都是以孩子霸凌孩子的现象和举例来阐释的,分别对霸凌者、被霸凌者、教师、父母、旁观者进行了心理、教育和法律的分析。此处不论。


意外的是,在与观众互动的环节中,提问最热烈,也最悲愤的却不是孩子霸凌孩子的问题,而是教师霸凌学生的真实案例。



第一位提问的观众,是上个月(10月24日)仁寿砸师案的知情人。她告诉说自己与肇事学生颜某家庭很熟悉,砸师案的报道集体忽略了关键情节。教师黄某长期暴力霸凌颜某,而颜某的家庭又很软弱,没有想办法帮到儿子。事发前,学生颜某因在校园骑自行车被教师黄某责令到各个班认错,自供“我有毛病,我错了”。这名观众想知道,如果面临教师霸凌孩子又该怎么办。


从常识和逻辑上,这名观众所谈到的教师霸凌现象正好补齐了媒体报道遗漏的关键情节。在报道仁寿砸师案中,媒体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不满教师管理”,没有任何关于教师如何管理的描述。从常识事理而论,教师合理合规管理学生是一种情况;教师违规暴力体罚管理学生,又是一种情况。前者教师是无辜的,但无法合理解释学生的暴行;后者教师暴力体罚是造成学生情绪失控暴力报复的重要诱因,能合理解释学生暴行的行为动机。



在回应这名观众的问题时,我很谨慎地用了措辞“如果您所说的是真实的”,然后分析。这名观众立即纠正了我的措辞,强调了她所说的是她了解的事实。


可能是受第一位提问观众的影响,第二位提问的观众也是反映的教师羞辱学生的事例。第二位观众所谈的情况是她的闺蜜孩子的老师,公开对学生扬言,谁来他那里去告发就处罚谁,对学生之间的霸凌不闻不问,并且常常会暴力体罚学生,闺蜜的孩子就多次被教师打骂。而且,班里的一名孩子,因为家庭疏于管教,身上都长虱子了,教师就让全班学生孤立他,并且组织全班学生排着队轮流踢他、打他。这名观众也想了解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该怎么办。


作为分享嘉宾,我给提问观众的建议是下面几项,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面临教师霸凌的孩子的父母。



第一步,任何情况下,父母发现孩子受伤,或者情绪低落、缄默、无故暴躁等异常情形,都应该重视。这些都可能是孩子在学校遭受霸凌、羞辱或不公正对待的征兆。


第二步,孩子如果有强烈的情绪反应,首先就需要抚慰孩子的情绪,不要着急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给孩子以心理支持,如给他拥抱,让孩子情绪逐渐平复。


第三步,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或者情绪反应以及平复了,那么就需要向孩子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注意:倾听而不要评价,既不要给孩子孩子施加压力,如孩子不愿说不勉强孩子;也不要轻率地下结论。相比于孩子说了什么,孩子的情绪反应可能更值得重视。许多时候,孩子因为被恐吓、威胁不敢或纠结是否告知父母。如果是后面的情形,那么就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持,消弭孩子的不安,耐心等孩子准备好了再进一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四步,如果孩子告知或有线索表明孩子疑似遭受了教师的霸凌、羞辱或者不公正对待,父母要做的是评估事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感到孩子受到明显且严重的身体或心理伤害,需要先行带孩子就医进行诊断甄别,以确定孩子的受到的伤害到底什么性质以及到什么程度。如果确诊伤害性质严重,父母有条件的话咨询律师,下一步怎么做更好。


第五步,无论孩子在学校是遭受其他孩子的霸凌,或者教师的霸凌、羞辱或不公正对待,父母都有必要与教师沟通。注意:沟通是了解事情真相,澄清疑虑,而不是要评价、问责或迁怒。不要在情绪激烈的时候与教师沟通,如感到愤怒的时候与教师沟通。根据与教师沟通的结果判断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如果是教师倾向于暴力体罚学生,那么可以向其他孩子父母求证和交流,以共同商议接下来适宜的行动步骤。


第六步,如果教师确实有暴力体罚、严重羞辱孩子的行为,集体向校长反映;无果,再向区教育主管部门反映,并提出合理诉求。相关法律以及教育部政策文件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一经查实,教师会受到处罚,从停职、开除直至吊销教师执照。父母有必要阅读了解教育部相关文件。


第七步,孩子受到的伤害如果严重,父母可以依法起诉学校和教师要求赔偿。




总结一下以上要点: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在学校遭受教师霸凌、羞辱或不公正对待,要勇敢地站出来支持孩子,并积极维护孩子的权益。像前面第一位提问观众所述,孩子(颜某)长期遭受教师的暴力体罚和羞辱,父母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任由事态发展。当青春期的孩子无法忍受再一次的羞辱后,暴起持砖猛击教师黄某,酿下大祸。问题是,如果父母一开始就能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孩子的权利,教师黄某不会遭受噩运,孩子颜某也不会酿下大祸。


最后,如果读者了解或者知道有教师霸凌(暴力体罚、羞辱、歧视)学生的案例或事例,可以告诉我们(psyeyes@aliyun.com)


附: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36.严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