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火锅吃了474万元?这么多会算计的人都盯上了餐饮
诱惑多了,冒险的人就多。
因为利润薄,一些老板就铤而走险用一些手段套现;因为餐厅里吃饭的人比较放松,一些人就盯上了顾客的信用卡和微信支付码。
骗局,算计,近段时间在餐饮业发生得尤其多。
01
一顿火锅474万?点餐二维码惹的祸
苏州的吴女士和朋友在一家连锁火锅店就餐,那个店有一个粉丝群,把桌号拍下来发到群里,店长会送一道菜。
吴女士就把二维码拍了一下发到群里,很快,菜就不停地送了上来,一开始,她们并没有注意,后来感觉不对劲了,服务员送来了一大盘牛肉,可她自己明明没有点。
她们赶紧将情况告诉火锅店的店长,这多点的菜究竟是哪里来的呢?
经核实,确实是后台有人在点这些菜,并非系统故障或者操作失误。吴女士当时意识到,可能是自己发到群里的二维码,被别人扫了点菜。
吴女士就在群里抱怨了几句,却激怒了对方,对方开始较劲,源源不断地点菜,还专点贵的,其中白酒点了100瓶,毛肚点了14份,牛油全辣锅点了20份等,最终的账单很惊人,累计达到了474万元。
还好,商家解释道,并未出单,双方均无损失。
法务观
一两句话的事儿,就闹出了个天价账单,这微信群友业太经不起玩笑。
还好发现漏洞以后,火锅店就对点餐方式进行了改进,不是用一个二维码,谁扫都能点菜了,而是需要客人用手机号登录。
用二维码点餐,商家省人工,用户可以慢慢点,两方都喜欢。但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方便快捷而忽视了安全,威胁到消费者的权益。
02
顾客排队付款等扫码,男子盗刷被刑拘
法务君还发现了一个二维码惹祸的事情。
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的施女士报警,在超市付款的时候,自己微信里的钱莫名其妙被转走900元,收款方是一个名为“一站式24小时便利店”的账户,不是超市。
警方通过视频监控发现,施女士在超市收银台排队付款时,身后一名穿白色T恤的陌生男子,用手机远远扫了一下施女士的微信付款码,随后男子转身消失在人群当中。
在之后的几天,该派出所陆续接到另外几人的报警,均称其在超市付款的时候微信二维码被盗刷,扣款方都是名为“一站式24小时便利店”的账户。
民警进行布控,最终将涉嫌盗窃的嫌疑人彭某抓获。嫌疑人彭某会事先在超市收银台附近溜达,寻找提前拿出付款二维码的顾客,站在受害人身后用一个收款APP扫描受害人的付款二维码,之后将钱转走。
彭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法务观
因为科技手段的介入,餐厅里的很多顾客,也都是用二维码付款。这就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
这也要求餐厅经营者,履行好提醒的义务。此外,对于监控设备的安装也要到位,在收银台处一定要严加防范。
03
“卧底”餐厅盗刷信用卡,一女子被判刑8个月
上面的彭某是用二维码盗取别人的钱财,下面的杨某,则是用盗刷信用卡的方式。
杨某只有19岁,到多家餐厅应聘服务员不看待遇,真实目的却是“卧底”餐厅,克隆卡盗刷套现!
其惯用的方式是,在顾客结账的失火,顾客核对结账单的机会,用侧录器盗取顾客信用卡的信息。
侧录器只有手机充电器大小,在卡槽里刷一下信用卡,就可以读写卡上的磁条信息。按照杨某的说法,成功读取出磁条信息后,就有人帮忙把钱套出来。
在北京的半个月里,杨某应聘了4家餐厅,一旦得手,或者看到餐厅专门有收银员为客人结账难以下手的,便立刻换地方。
早在3年前,年仅16岁的杨某就因为用侧录器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在上海被抓过,只不过当时她还未成年,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
显然,杨某并没有真正悔改,而这一次,她不再有年龄的“庇护”。最终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法务观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家贼难防。
虽然说“贼”不好听,但企业的衰败、瓦解,很多都是从内部的蛀虫开始。招聘员工的时候要留心,该签的合同也一定要齐备,这不是麻烦,而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04
利用“饿了么”首单优惠套现,餐饮老板被批捕
我们还发现一个套现的案例,工具是饿了么。
司徒某经营了三家餐饮店,并通过“饿了么”开通了网上订餐服务。
2018年11月初,司徒某得知可以利用新用户首单奖励15元的优惠政策,进行刷单套现。
他伙同另三名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由对方注册新用户之后通过“饿了么”平台在自己经营的三家餐饮店订餐,收货人姓名则使用事先约定的特殊、不常见姓名,如“屠龙刀”“葫芦娃”等。
这些虚假的订单均使用了“饿了么”平台提供的新用户红包支付,“饿了么”平台每隔三天会将这些订单的钱统一转至司徒某的银行账户内。收到钱后,司徒某每单收取2.5元至4元不等的报酬,剩下的钱则通过微信转账给刷单的“合伙人”。
“饿了么”平台通过后台数据发现了这三家餐饮店的订餐异常,经过调查,有大量“屠龙刀”“葫芦娃”等姓名的订单,且部分收货地址含糊,从2018年11月1日到12月17日,平台一共被诈骗金额达77075元。
犯罪嫌疑人司徒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触犯《刑法》,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其批准逮捕。
法务观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不管是怎么来的钱,最终都会还回去。上面这个案例,就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因为平台的补贴,让某些餐饮人看到了赚钱的容易,从而钻起了空子。但是,每一个空子都有其章法可循,一旦这个“空”收紧,最终卡住的,都是餐饮人自己。
·END·
欢迎转发、群发给您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