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还在坚持做艺术家的年轻人,最近怎么样了?(上)

李熠LILY LI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各大美院毕业季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又会有一批年轻人把“艺术家”定义为自己的职业。在这个被认为充满了理想、自由独立、有趣、神秘……的职业中,艺术家们到底经历着什么,他们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样的?

 

我们在艺术圈不同的维度采访了数位活跃在圈中年轻的艺术家,他们从院校刚毕业的时候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而多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他们对艺术和职业的理解又有了什么变化?我们为您梳理出年轻艺术家的生态报告,为您展现正在路上驰骋的他们真实的模样。


(以下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飞


1983年出生于山西,15岁就被父亲送到北京念书学画,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后陈飞没有投入电影行业而是专心绘画。他的作品线条精致,内容充满电影般的叙事,恶趣味,调侃...


而努力也获得了认可,毕业两年后凭借独特的画风获得“聚沙塔”新锐绘画奖,开启了开挂的艺术之路,之后就开始与星空间合作,合作的机构还包括贝浩登,麦勒画廊等等重要的机构, 作品受到一大票资深收藏家的青睐。2009,其作品《熊熊的野心》在2013年苏富比(北京)秋拍上以542万元成交,创造了35岁以下青年艺术家作品拍卖最高纪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陈飞无疑都是80后艺术家的代表之一。


《熊熊的野心》 240×190cm 布面丙烯 2009


《北方》200x180cm 布面丙烯 2012年


Q: 作为青年艺术家,你对目前的艺术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怎么看?

A: 那些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其实不用过分关注。


Q: 你目前比较困惑或苦恼或者希望能改善的是什么?

A:  希望自己能进步。


Q: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新的展览和活动么?或者有新的创作方向?

A: 准备明年的一些展览。


Q: 你对艺术怎么看待?

A: 看你信不信吧,跟宗教哲学一个道理


Q: 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A: 顺其自然



高露迪


生于1990年的高露迪,被圈里人称为90后艺术家的代表,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大三的时候就开始举办个展,很多收藏家通过微博就开始收藏他的作品,2013年高露迪正式成为空白空间代理艺术家,每一次的个展都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喜欢小高作品的收藏家表示“经常是一画难求”。


高露迪的作品,色彩明快,创作的图像具备典型的“90后特征”,创作素材来源于庞大的社交网络。


高露迪  Pink Sofa 布面丙烯 150×200cm  2015年


Q: 你为什么要做艺术家,什么动机让你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的?为什么要坚持创作?

A: 因为小时候看过一本书《温迪麽麽讲述绘画的故事》知道了很多艺术家,也大致知道什么是艺术史,我也喜欢画画,所以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因为创造的过程有满足感。


Q: 你目前比较困惑或苦恼或者希望能改善的是什么?

A: 还是艺术创作上的问题,也是我自己要面对的。


Q:你每天通常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很多人羡慕艺术家的自由状态,你觉得你自由吗?

A: 相对来说生活时间是自己决定,艺术创作一般早9点到晚6点。可以说自由,也可以说不自由。


高露迪  Scene-Banana 布面丙烯 170×170cm 2014年


Q: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新的展览和活动么?

A: 个展临近,一直闭关画画。8月28日空白空间


Q: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A: 生活不会欺骗你


李易纹


1982年出生于河南洛阳,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李易纹和太太黄朔菲都是艺术家,除了绘画,他还常年研究创作篆刻,以前黑桥艺术区还在的时候,大家说起来黑桥都会提到他俩,去年北京艺术区被拆事件中,他俩也是因此遇到诸多不便,不过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刚刚在上海狮语画廊举办了新的个展“绵延”。


他的作品有一种空旷、孤独的秩序感,充满诗意得画面背后又极富理性色彩。


李易纹在上海狮语画廊的个展现场


Q: 你为什么要做艺术家,什么动机让你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的?为什么要坚持创作? 

A: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画家,小时候家里有几套关于绘画的明信片,上面的绘画让我爱不释手,我记得有齐白石画的虾、蟹、山水,还有一套是世界名画,里面有列宾画的《伊凡诺夫杀子》《伏尔加河纤夫》等。因为一直坚定的要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对绘画有持续的研究热情表达欲望,所以一直坚持了下来。 


Q: 你的第一张作品是在什么契机下卖掉的,现在卖作品是你全部收入来源吗?你有别的身份或职业吗?

A: 第一张作品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卖掉的吧,好像是画的风景。卖作品基本上是我的全部收入来源,没有别的身份,也没那么多精力,全部身心投入创作还嫌不够,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深入学习理解的东西太多,争分夺秒。


李易纹, 超弦 , 布面丙烯, 120x130cm, 2017-2018


Q: 你对艺术怎么看待?你觉得当今社会人们需要艺术吗?你觉得艺术家跟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A: 艺术当然是需要的,但每个人需要多少、需要怎样的艺术,都不一样,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是有知识门槛的,取决于观众的知识结构对艺术史的掌握。有区别啊,我心里真正的艺术家所思所想的都是既悲天悯人又一无所用的东西。 


Q: 你每天通常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很多人羡慕艺术家的自由状态,你觉得你自由吗?  

A: 每天脑子里都想的是要抓紧时间工作,但总被琐事打断干扰,总有不得不做的事,人情世故不可避免。 自由都是相对的,比朝九晚五上班的人群当然自由多了,但要想自己在创作上有所作为,还是要给自己提要求列计划的,心理压力可能比一般人都大,没有上下班时间概念,头脑里的弦一直紧绷。 


Q: 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A: 相信自己并努力坚持! 



倪有鱼


1984年出生于江西,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国画专业,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倪有鱼是那种看起来就非常聪慧,且非常冷静理性,也是足够“幸运”的年轻艺术家,作品第一个收藏家就是Uli Sigg(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瑞士收藏家),之后被众多重要美术馆展览和收藏,2014年由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授予“最佳年轻艺术家”奖。当然幸运的背后,其作品和思想已然呈现出超越他年龄所应有的高度。


倪有鱼《遗迹》,2017-2018,布面综合材料,220x600cm


倪有鱼的创作持续以历史与当代思想的互动为命题,试图在有限的画面中表达宏大的历史观、宇宙观。


Q: 你为什么要做艺术家,什么动机让你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的?为什么要坚持创作?

A: 我想所有真正意义上成为艺术家的人,都是不约而同走上这条路的,不是被“塑造”和“培养”出来的,甚至全部的阻力和问题都是自找的,一切都是如此自然,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坚持”


Q: 作为青年艺术家,你对目前的艺术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怎么看?

A: 说实话,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既幸运又不幸,但我们没什么好抱怨的,多和自己的作品说说话吧,少去聊聊画廊代理和市场之类的八卦话题。


漫长的一瞬间,2017,自然石+摄影,尺寸可变

(贝浩登画廊 香港展览现场)


Q: 你的第一张作品是在什么契机下卖掉的,现在卖作品是你全部收入来源吗?你有别的身份或职业吗?除了做艺术家有没有想过做点别的事?如果有,最想做什么?

A: 2009年底,Uli Sigg先生走进了我在上海郊区的出租屋里,六个小时之后他成为了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收藏家。2016年,没拿学士学位的我被上海美术学院破格聘请去当了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一年半后我递交了辞呈。如果不做艺术家,我觉得我原本还可以胜任很多工作,比如旅行作家、调酒师或是送外卖,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想去做


Q: 你目前比较困惑或苦恼或者希望能改善的是什么?

A:  希望继续改善时间分配的问题,时间永远不够用。另外如果能选择特异功能的话,我希望具有“瞬间移动”的能力。


Q: 你每天通常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很多人羡慕艺术家的自由状态,你觉得你自由吗?

A: 我每天早起和普通人一样按时投入工作,除非停不下来,不然我绝不会熬夜工作。我慢慢才明白艺术家要让自己在一张白纸上变得自由远比看起来起居自由要难得多


倪有鱼贝浩登(香港)个展“咫尺千里”海报


Q: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新的展览和活动么?或者有新的创作方向?

A: 我刚刚结束了在贝浩登画廊香港空间的个展,现在在准备九月柏林CFA画廊的个展以及十一月的一本专题画册的设计,对于这个项目我差不多筹备了四年。


Q: 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A: 慢慢走,多回头想想那些关于艺术最本源的“大道理”要小心一些糖衣炮弹,也要看透一些纸老虎!




薛若哲,张银亮


薛若哲,1987年生于江苏徐州,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绘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张银亮,生于1988年,2009年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毕业,2015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硕士毕业,现居住及工作在北京。


张银亮 FJ 村,布面油画,160x75厘米,2016


张银亮和薛若哲是一对艺术家夫妻,但是他两的创作似乎完全不会相互影响,张银亮是典型的英式表现绘画,轻松,灵动,令人愉悦,她画面的气质和她的人一样简单干净没有杂质。张银亮目前在台湾诚品画廊参加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联展。


薛若哲 情形变化了-L,173x120x10.5cm, Oil on linen, 2017


薛若哲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时候就被北京现在画廊的老板黄燎原发掘,回国后第一个个展销售一空,他的作品关注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体现在对模糊不清的细微情绪的着迷,而这些模糊不清在他的画面上令观者无法忽视,少见的极会画画的人,却又不沉迷在他的技艺之中。


Q: 你为什么要做艺术家,什么动机让你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的?为什么要坚持创作?

张:一直很热爱,持续下去就坚持下来了。

薛:一句话可以总结:我喜欢画画


Q: 作为青年艺术家,你对目前的艺术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怎么看?

张:现在有很多机会给青年艺术家,作品有意思以及愿意多参加展览,会有不同的曝光途径去展现自己的作品。

薛:我想说,再好再差,生存起来,比起国外同年龄的青年艺术家,我们已经幸运太多太多了

薛若哲  两个来访者  oil on linen, 130x180cm, 2014


Q:  你的第一张作品是在什么契机下卖掉的,现在卖作品是你全部收入来源吗?你有别的身份或职业吗?除了做艺术家有没有想过做点别的事?如果有,最想做什么?

张:在我的第一次个展中售出的。除了艺术家身份外,偶尔会兼职辅导学生作品集。

薛:是在英国上学的时候,朋友介绍的。是。我可能会做一个赛车手吧。


Q: 你目前比较困惑或苦恼或者希望能改善的是什么?

张:工作室的搬迁打扰了创作进度。

薛:所有的苦恼,困惑,压力都来自于下一张画


Q: 你对艺术怎么看待?你觉得当今社会人们需要艺术吗?你觉得艺术家跟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张:艺术家作为职业的话,与社会上的其他功能性职业无法相比,往往没有比较对等的薪酬体系。

薛:艺术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社会是需要艺术的,尤其是将来当很多工作都被AI和机器取代的时候。艺术家就是其他人


Q: 你每天通常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很多人羡慕艺术家的自由状态,你觉得你自由吗?

张:艺术家的时间分配相对自由,不用坐班。但要创作出好作品而所要投入的时间绝对不少。需要做好时间规划及材料的准备。我每周至少5天是投入创作状态中,其余时间会分配给家人及朋友。

薛:我中午起,工作到半夜。艺术家的状态一点也不自由,看起来时间怎么都好安排,实际上没有大块的时间创作是不行的。


Q: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新的展览和活动么?或者有新的创作方向?

张:很高兴最近有几个群展。这些群展对于自己的作品提供很好的自审机会。

薛:刚刚重新找到工作室安顿下来,准备开始画画了。明年在伦敦会有一个个展,年内有数个群展。


Q:  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张:保持开放的心态及良好的时间管理

薛:如果没有承受能力和毅力,尽早放弃,不要浪费时间。



许良

1985年生于湖南常德,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北京。曾在2016年于北京四五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并在韩国Yoo Art Space、今日美术馆、奥地利Galerie Goldener Engl画廊均有参展经历。


《Still Life》纸上铅笔 145CM×145CM 2016


许良属于离“主流”圈挺远的一个艺术家,也许因为之前代理他的西五画廊不在艺术区的缘故吧,所以他也格外安静,喜欢画一些素描小稿,从早期豆瓣开始就有一票粉丝,“我喜欢用铅笔去画画,画我喜欢的一个物体,一个场景,一朵花…我知道我画它,其实画的是我自己,我甚至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是一个不喜欢与时俱进的人,有一些人或者事总希望他们永恒不变,如同第一眼见到…绘画于我是一条漫长的修行之路,方寸之间,是我的自由。”


Q: 作为青年艺术家,你对目前的艺术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怎么看?

A: 还是很自由和开放的状态吧,做什么都有接受它的人群,但是在北京弄工作室的成本高又不稳定,这个有点可惜。市场坏境我感觉还挺好的,现在很多人是真的会喜欢作品和艺术,他们有自己的审美的判断去买作品,而不仅仅是当做投资等着升值


Q: 你对艺术怎么看待?你觉得当今社会人们需要艺术吗?你觉得艺术家跟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A: 我觉得艺术是寄予了对未来和未知无限可能性的想象的美好事物。今天的人们很需要艺术吧,起码我自己就很需要,我不觉得作为艺术家跟其他人有什么区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是有共性的,不同的只是在于取舍不同,艺术家更不切实际一点,好听点说就是,活着总需要一点天真和浪漫吧,不然人生多无趣


《blue001》 布面油画 35CMx100CM 2015


Q: 你每天通常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很多人羡慕艺术家的自由状态,你觉得你自由吗?

A: 非常随性,有时候想要做完一件事或者是画一张画,会通宵达旦,完全不管白天黑夜的,有时候又强迫自己正常一点规律作息,但是很难保持3天以上。虽然时间上看起来是自由安排,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但是永远有做不完的事和想要做的事没时间做,有时候感觉跟做创业的企业家应该很像,任何选择都要自己决定并且承担一切后果,这种自由代价非常大


Q: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新的展览和活动么?或者有新的创作方向?

A: 前些天刚跟好朋友一起参与了一个地产项目的艺术分享活动,现场效果非常不错,最近在思索新的创作方向,想要做一些新尝试和突破,过完夏天有个展览计划。


Q: 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A: 这不是个轻松的职业,像赌博一样,收入并不会稳定,它很像修行,纠结和痛苦会一直伴随左右,你需要非常非常努力,不论是体力上还是脑力上,但是创作的每一次果实都会令你极度满足,只是那个效果并不比高潮长多少




杨勋


1981年出生于重庆,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杨勋在艺术圈也是人缘非常好,这两天其个人作品展正在台湾举办,朋友圈连续数日被这个展览海报的刷屏。


杨勋的绘画与传统的关系千丝万缕却又理性克制,从园林,戏曲人物,假山石流水,再到近期的花卉,试图在美学上复活某种传统。


游园惊梦之花样年华 230x800cm 布面油画 2012—2014


Q: 你的第一张作品是在什么契机下卖掉的,现在卖作品是你全部收入来源吗?你有别的身份或职业吗?除了做艺术家有没有想过做点别的事?如果有,最想做什么?


A:  我的第一张作品卖的还挺早的,是在我零一年的大学的时候,我当时记得是五百元,然而每一周的生活费是一百元,那个时候还是挺开心的。我画的第一张静物写生用油画画的,被我们学校的老师收藏了。那个收藏给了我要做职业艺术家一个非常坚定和满满的信心。


我现在是一个职业艺术家,没有别的职业和身份,卖画是我唯一的经济来源。如果还要让我做点别的话,我想做一个美学的普及者,或者是生活美学方式的传播者,我觉得这应该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人非常缺失的一个东西


Q: 作为青年艺术家,你对目前的艺术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怎么看?

A: 艺术创作的环境越来越开放,艺术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元。我们还是在一个非常开放的世界里去迎接特别多新的东西,这也会刺激我们在创作上面一些新的想法。关于艺术市场,其实我也算是从05年就开始跟市场产生关系的职业艺术家,所以中国艺术市场这十几年的变化我基本上都经历了。艺术市场有它自己趣味的一个选择,趣味一直在发生变化,市场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市场是个很好的东西,它会刺激你,会给你信心,当然有时候也会让你特别的消极,好像市场不认可你,但是你一定要坚持遵循自己的内心,你面对自己作品的时候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和对于世界的看法,你把它们表达出来就够了。


杨勋在台湾展览的海报


Q: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新的展览和活动么?或者有新的创作方向?

A: 最近在台北有一个最新的个展,叫“一粒心火”。这个展览展示的是我全新的花的系列。这个全新指的是这十年时间里的一个全新的状态,是完全开放和打开的状态,大家熟悉我的可能是以前游园惊梦的这些题材,而现在我可能会把传统宏观下的一种东西转变为更微观的一个视角,一个新的视觉状态,这可能也是我接下来创作的一个新的方向。


素娥亭亭 44x66cm 布面油画 2017-2018


这次展览的“花”,当你非常近距离观看的时候它呈现出一种极其真实里的不真实,是非常虚幻的一种状态。一种极度的异样感,一种能量互换的东西。


Q: 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A: 年轻的朋友,我觉得一定要保持住对世界的一种好奇心,好奇心会驱使你有欲望去一探究竟。这种一探究竟的精神会带动你艺术创作的力量,保持你极度的热情。然后就是要坚持,坚持你最原始的第一感觉,这个第一感觉你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你为什么会对这个东西有感觉的那个原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寻找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拥有欲望的冒险精神来对自己进行一个深入的解剖,然后表达自己。



张知微


生于1984年,毕业于Whitecliffe美术学院纯艺系摄影专业,是一位摄影师也是艺术家。曾在新西兰48h电影节获得Best Art Direction等多个奖项和提名。2009年是日本驻新西兰华领事馆特邀摄影师,在2014年荣获Anton W.von Faber-Castell 辉柏嘉杰出贡献奖。他曾任中国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总监,今日美术馆代理副馆长。在2015年授任悦观艺术平台的艺术机构和企业顾问,2018年又任ArtAlpha艺术阿尔法等艺术平台顾问,“能者多劳”用在他身上最为合适不过。


一位好友这样形容到,

很难用日常熟知的词汇对张知微去做一个描述,当然博学,纯英式口音,毒舌,优雅,预言家,聪明绝顶都可以用来形容他,但每次他自由的穿梭于各种身份之间你以为他是个革命者的时候,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了解又会令人惊讶。


Tongariro fall , archival pigment print,30.5x11cm, 2007


有的人能从蹦极和坐过山车里得到力量,我是从创造视觉艺术里得到力量的


Q: 作为青年艺术家,你对目前的艺术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怎么看?

A: 在人类经受重大的浩劫,技术的爆炸后都会迷茫而艺术是个应劫而生的东西。一战战后的巴黎,二战后的纽约,80 年代中国的新思潮都涌现了大量的大师与不朽杰作,现在显然不是这样的创作环境,但是在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爆炸发展的前提下,这个环境可能很快就会来了。至于艺术市场我没关心过。


Q: 你的第一张作品是在什么契机下卖掉的,现在卖作品是你全部收入来源吗?你有别的身份或职业吗?除了做艺术家有没有想过做点别的事?如果有,最想做什么?

A: 第一张作品是我席地而坐写生时卖出去的。卖作品不是我的全部,甚至主要收入来源。因为我第二个学位是摄影专业,所以多一门手艺。想做过禅宗寺院的和尚,这个理想还没完全放弃。


Q:  你目前比较困惑或苦恼或者希望能改善的是什么?

A: 如果说成恐惧,我最近最大的恐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少年时的热情和干劲。甚至失去少年时的困惑和苦恼才是我最怕的。深刻严肃,带有批评性的作品本来就是在拧巴与困惑中生长出来的。


Q:  你每天通常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很多人羡慕艺术家的自由状态,你觉得你自由吗?

A:  带孩子,画画,不自由,自在。

张知微《墨竹》摄影作品 2018年


Q: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新的展览和活动么?或者有新的创作方向?

A:  最近在做一套叫做墨竹谱册的实验性摄影,摄影绘画作品,用只有百年历史的语言来做千年的审美意识,也尝试在创作中寻找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希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起观者的思考。


Q: 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A: 期待看到来自20 多岁的朝气蓬勃的新内容与形式。



赵一浅



1982年生于沈阳,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赵一浅在中央美院读书的时候就是班长,颇具领导力,所以除了画画,也经常帮助同学和朋友策划展览,最近做了一个新的生活美学方式的品牌,班长艺术家转身变为时尚艺术跨界达人了。


赵一浅的绘画非常强调记 忆的视觉再现,重视对图像与情景、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现在、隐喻与现实之间关系的 解读。


Q: 你的第一张作品是在什么契机下卖掉的,现在卖作品是你全部收入来源吗?你有别的身份或职业吗?除了做艺术家有没有想过做点别的事?如果有,最想做什么?

A: 06年毕业创作的作品都卖掉了,当时当代艺术市场刚开始,卖掉的作品虽然不贵,但因为生活水平当时也不高,能维持我去做一个职业艺术家。到目前为止,我基本收入主要来源于卖作品,我也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因为身边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我会和他们一起去做一些项目,最近我在做自己的一个艺术生活方式的品牌叫“HUXI”,马上也会开一家商店,我在想艺术还没有被大众普及认知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把艺术精神去量化,这样可能是对整个全民的艺术品位提升和艺术如何走进生活更容易的方法吧


Q: 你对艺术怎么看待?你觉得当今社会人们需要艺术吗?你觉得艺术家跟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A: 任何一个时代艺术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是改变历史的,让历史更有价值的前行,艺术不是产生在工具之前,应该是在工具产生之后,让工具变得更好

温饱刚需解决以后,内心需要解决更多的东西,艺术能解决。当下人最缺少的就是艺术。艺术家和其他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艺术家只是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由性更大,可以创作别人没时间创造的东西。



Q: 你每天通常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很多人羡慕艺术家的自由状态,你觉得你自由吗?

A: 我现在因为在做品牌,跟上班一样,我也需要挤出时间画画,一个人当成两三个人来用,所以我觉得时间不够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是自己选择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我觉得追求我们内心想要的东西是我们最自由的状态


Q: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有新的展览和活动么?或者有新的创作方向?

A: 最近在做一些作品,做一些产品,一些展览,展览会从美术馆和画廊走到大众空间去,比如下个月我们会在朝阳大悦城做一个大型展览,让艺术融入生活会有一些更实际性的关系,不只是画面的东西,还有一些互动性很强的多媒体作品。我的创作方向跟最近做这些事情有一定的关系,会考虑当下的人对文化和历史的缺失,然后去把一些古代的,文化历史的东西重新再构到当下时代里去。


赵一浅的艺术生活方式新品牌“HUXI” 


Q: 对刚毕业或者想要步入职业艺术家行列的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吧!

A: 年轻人好好想想自己想要做什么,艺术需要很大的坚持,无论从生活还是精神层面都是,艺术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行为,也是一个相对孤独的工作,所以你需要耐得住寂寞慢慢去探索,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下一张画画什么,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是什么,和一个实际有效很容易量化的事情比起来,可能更虚无缥缈,但是虚无缥缈里的意义可能高于一切




*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自艺术家本人和网络,感谢艺术家陈飞,高露迪,李易纹,倪有鱼,许良,杨勋,薛若哲,张银亮,张知微,陈虹竹,闫珩,王亚龙,温一沛,许京甫,尤阿达, 张心一,张业兴, 赵一浅,曾海波,曾杨,廖国核支持与帮助 *



业务咨询和洽购可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至:

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lilyli20180326或Lily_Lee1021,感谢!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