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能华:让政务审批更智能
位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苏州国际科技园载体)内的美能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拥抱智能政务改革带来的市场效应。
在上海市长宁区、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市等地,这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发企业已成为各地开展智能政务试点的热门伙伴。
8月26日,微信公众号“政务昆山”在一则题为《昆山政务服务跨入“智能秒批”时代》的报道中说:近日,昆山市行政审批局通过优化流程、共享数据、自动比对等方式,实现《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换发全程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出具审查结果。
而支持这一“智能秒批”流程的人工智能技术则源自于美能华公司。
据了解,昆山市已开通智能审批专用通道,申请者从递交材料到领取证照只需完成三道步骤,就可实现受理“0”窗口、审核“0”人工、领证“0”等待。
具体而言,第一步是网上自主申请,申请人在网上完成所有材料申请;第二步是自动比对,在申请人上传材料阶段,运用AI智能化手段同步在后台比对、校准申请材料,申请人可依据比对结果实时调整申请材料;第三步是预约取证,申请人在智能审批通过后,可凭借短信验证码在全市任意一个区镇行政审批局预约取证,实现证照“人到即取”。
在智能审批方面,美能华参与了多个项目,除了昆山的上述项目之外,还包括2019年11月参与的苏州工业园区智能审批平台建设,以及2020年春节后参与的上海市长宁区的市民居住证便民服务试点等项目。
近年来,各地政府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各地政府正在不断推进智能政务建设,而政务审批智能化,正是其中的一个探索。
显然,美能华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探索带来的契机,迅速组合累积和新创的智能算法模块形成智能能力平台赋能智能审批、智能政务领域,开辟新业务线。
童先明透露:在所有智能审批所需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当中,均包含了感知—认知—自动化这三项关键性技术,其中,作为前端的感知技术和后端的自动化技术已经颇为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认知”这一关键性技术,国内企业鲜有涉猎,而这正是美能华的强项。
美能华智能能力平台是基于数十个美能华独创的深度学习算法(专利审核中)和获得2019年度全国知识图谱和语义计算评测第一名及创新奖的认知模型,并在美能华独特和高效灵活的美提斯(Metis)图形工作流平台协同下的一款服务于行政审批流程的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产品,该产品已经参与多个城市的智能审批项目试点。
8月25日上午,美能华公司创始人童先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智能政务领域正不断积累开发经验。客户的肯定和项目的中标,让我们看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智能审批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全国电子政务改革的典范,选择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将十分可观。目前,美能华公司在持续招兵买马,扩充队伍,也有机构对公司表示了浓厚的投资兴趣。他希望公司能坚持聚焦业务细分领域,凸显其核心技术优势。
事实上,国内外已有不少专业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的旗舰企业,童先明认为,与它们相比,美能华的核心竞争力有三点:一是完全自主可控的技术,二是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定制化研发,三是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
美能华公司负责苏州工业园区推广的产品经理李正安介绍说:在预审、助审、自审、信息二次录入、审批操作自动化等多个阶段,美能华的“智能审批机器人”均可形成较好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在受理和预审环节,预审机器人可以运用AI模型对网上申请的材料进行把关和预审,可以大大加快传统人工审核在递交材料需要重复人工审核的过程;在助审环节,智能辅助审批可以解决大量重复人工的问题,提高审批效率,例如对材料的完备性、签名、图章、证照信息检查、材料文本内容的一致性的检查,以及核实数据在不同平台的录入,从而实现化繁为简,帮助审批人员聚焦审批的关键环节。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审批所谓的“智能”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是审批系统全过程无人干预,完全代替了人工审批,具有拟人行为,因此被认为是智能的。二是审批系统在受理申请环节运用了特定的人工智能算法,具有了思考能力。如运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或智能定位技术,提高申请人录入信息的便利度。运用自然语言标准化修正、虚构地址智能拦截等技术提高信息的标准化程度等。在5G网络即将全面商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日趋成熟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必将释放出更大潜力,嵌入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行政审批工作中,将大大提高行政审批的科学性。
作者:柯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