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 转型还靠“软”实力:SISPARK工业软件赋能制造业变革(一)
转型还靠“软”实力:
SISPARK工业软件
赋能制造业变革(一)
系列报道
【编者按】
2021年见证了苏州市推动工业软件和数字化转型的坚定决心和蓝图。
元旦过后,苏州市的“新年第一会”就是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发出了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动员令”。
6月5日,央视《对话》节目播出了对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的专访,许书记在专访时明确表示:迈上两万亿GDP台阶后,苏州的新动能在于制造业,要及时实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把传统产业要做到又大又强。
“我国流程制造工业体系面临的不只是‘短板’,而是‘断板’!随时有断链的风险。”7月16日-18日在苏州举行的首届工控中国大会暨工业软件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表示,工业软件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大脑”,是智能制造的“核芯”,然而,却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过程中的“薄弱一环”。
作为传统制造高地,苏州工业园区怎样探索走出“工业软件之困”,力争为全国提供路径示范?从今天起,我们刊发原创系列报道《转型还靠“软”实力——SISPARK工业软件赋能制造业变革》,以园区最早开发建设的科技载体、中国软件产业基地——苏州国际科技园为例,剖析这里的工业软件企业如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澎湃动能。
苏州国际科技园旗下载体——创意产业园一角
从3分钟到6秒钟
数字仿真助力制造效率提升
“做一根电线,原来需要3分钟,现在仅需6秒钟”,利驰软件CEO王总成在苏州国际科技园5期的办公室内说出一组颇为令人惊讶的数字。
利驰软件 D-Hub企业数字化协同平台
成立于1995年,利驰软件是国内最早研发电气CAD软件的公司。成立20多年来,利驰软件经历了从CAD工具软件,到知识管理软件,再到互联网服务平台的两次重大转变。
正如苏州提出制造业的“智改数转”是发展的新动能,他们认同工业软件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推动力。
工业软件如何赋能制造业?
王总成解释道,以利驰软件所在的电气行业为例,构造一栋楼宇配电室的电力设备,通常需要电气设计、采购、制造等流程。
传统的制造是串行生产,但有了数字仿真的“利器”,产品从设计开始,并可实现并行生产,设计的数据跟自动化产线打通,大大提高制造效率以及保障产品质量。
利驰软件工作人员现场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苏州某电气工程制造工厂,设计人员通过利驰软件,快速实现开关设备的二次线及母排的仿真设计,并通过利驰软件的数字化协同平台D-Hub,设计数据同步协同到车间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工程项目的整体生产周期缩短50%以上。
园区深厚的制造业领域,齐全的制造门类,也令许多工业软件企业奔赴这块发展的“沃土”。
从西安至上海,再辗转来到苏州,2012年利驰软件入驻苏州国际科技园。王总成直言,苏州有庞大的制造业企业群体,这是吸引利驰在此发展的原因之一。据介绍,目前,利驰软件全国拥有1000+企业家客户,这其中有许多来自苏州。
为什么制造业在逐渐接受工业软件带来的数字化转型?
制造效率的提升是关键,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目标。王总成介绍,利驰软件董事长令永卓3年多来发起了200多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交流会,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利驰软件董事长令永卓
利驰软件董事长令永卓的观点是,“利驰将持续推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方便工程师在设计、报价、询价、采购、工艺、制造各个环节采用同一种数据格式和接口,实现数据流动,让数据成为企业资产,从而提升电气行业上下游的协作效率。”
为离散制造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慧工云也同样发现了机遇,其正是用数据推动中国高效制造。
科技园企业慧工云
慧工云创始人朱鹰曾任施耐德电气中国数字化与业务转型总监与负责人。据悉,在公司成立初期,朱鹰和团队调研了数百家不同行业的工厂,意识到对标“工业4.0”,中国90%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平均离“工业2.0”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制造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下,工厂运营的数字化升级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与需求。
其贯穿设计、供应、生产和服务的IN工业™·制造运营平台,持续运营一年时间左右后,服务客户盛隆电气直接生产率提升近60%,一次质量通过率从原先几乎为零,提升到30%多。最直观的是,因为是计件工资,试点区工人工资从6000多直接上升到一万多。
慧工云核心业务架构图
慧工云-盛隆电气 产品图
效益的直观提升,令制造厂商越发感受工业软件带来的数字化转型增益。2020年,慧工云的销售业绩同比实现了2.5倍增长。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下,园区工业软件企业发掘出巨大的“沃土”。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