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科院技物所苏研院:一群科技精英的苏州梦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奔流财经社 Author 刘纯 黄敏艳
编者按: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战略合作伙伴,2017年3月,双方正式签约,在苏州工业园区共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苏州研究院,聚焦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18年,该研究院落户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以下这篇奔流财经社的文章讲述了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苏州研究院在苏州工业园区落地生根、服务本地创新型经济的故事。
本文转载自「奔流财经社」,内容已获授权
ID:benliucaijing
作者:刘纯 黄敏艳
然而,令他感到惊喜的是,他来到苏州后竟陆陆续续地发现:一帮老相识的朋友也都不约而同地来苏州工作了。
苏州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大家齐聚于此?
这些在苏州不期而遇的缘分,令他开心的同时,也让他忍不住向我们感叹起了苏州这座城市的魅力。
PART 1|壹
90年代初,载人航天工程的横空出世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崛起的一大里程碑式节点。对于从1999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的顾明剑来说,未来的二十多年里,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崛起一切都还刚刚迸发出希望。
而在研究所的这些年,他也亲眼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从冷门到“航天热”潮流的诸多“高光时刻”。
商业卫星遥感仪器的研发制造、高端进口替代光电仪器的研发、军民融合项目的论证和承制、遥感技术的行业应用…… 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的母体——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这些领域里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以红外物理和光电技术作为技术定位,区别于其它研究所,上海技物所的研发体系涵盖了“基础前沿—核心组部件—系统集成”的全链条。
而落地苏州园区的技物所苏州研究院,在技术定位上也是一脉相承。
对此,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顾明剑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落地苏州园区的时候是以航天卫星遥感作为主打品牌的,但园区更看重产业。实际上航空航天领域它的整个链条相对较长,见效就不是那么快。”
链条长,见效慢,对技物所苏州研究院来说却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时间会给出最后的证明。踏踏实实向前迈进,长链的科研路虽然走得辛苦,但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的每一步都走得掷地有声。
承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航空校飞试验合同超过千万,2021年内完成首飞和服务;
承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配套研制,累计合同超过500万;
活跃在航空航天领域里,倘若留心,会发现近年来的“大动作”里有很多都蕴藏着技物所的一番辛劳成果。探月绕落回、火星探测仪器等等,都有技物所的参与身影。
“所里的这些重大项目,我们的参与度一般是70~80%。”说到这里,顾明剑的眼睛里也闪烁着骄傲。
PART 2|贰
打破常规产业数字化的“数据价值”缔造之路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遥感大数据时代,遥感大数据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然而对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分析和挖掘却仍然是一个挑战。
承载着技术人员诸多心血的卫星发射成功后,获取的海量遥感数据却因为当前的种种障碍因素不能被更畅通地利用起来,这样的现状也让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有些失落。
“看到我们辛辛苦苦获取出来的数据信息最后没人用,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件挺伤心的事情。”提及此,顾明剑的脸上也流露出些许惋惜。
秉承着这样一种不愿辜负大家心血的念想,研究院也开始积极摸索,有没有办法能让这些辛苦得来的数据变得更容易被真正需要它们的人使用,来实现数据自身更大的价值呢?
遥感云计算平台的出现为遥感大数据挖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研究院提供了破除当前困局的全新思路。
顾明剑告诉我们,如何将遥感与云计算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出最大效益,也正是当前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的重点攻关方向之一。
将遥感技术与云计算相结合,可使云端的海量数据资源无需下载到本地处理,且云端提供批量和交互式的大数据计算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API,无需在本地安装软件。这不仅改变了传统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模式,也能进一步降低遥感数据使用的准入门槛,极大地提高运算效率。
而这,也是研究院希望达成的“产业数字化”具象化的一种呈现。
不同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一种更为新兴的概念。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依托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的遥感技术,利用云计算平台更好地释放数据价值,构建一种既可商用又可用作科研推广的“云上数据库”,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数字化升级转型,是研究院的摸索,也是创新。
PART 3|叁
事实上,当前关于遥感数据的便捷运用,市场“痛点”不在少数。传统模式下,对于遥感数据运用真正有需求的企业,在获取数据时需要跨越重重阻碍,耗时又耗财。
而针对这些市场“痛点”,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的拓新探索之路,也从未停下过脚步。
故事还要从2017年说起。
那时“想对症下药,专门办一场针对数据获取的卫星算法大赛”的想法就常常在顾明剑的脑海里盘桓。
如何紧密结合研究院自身的工作优势和当前国内市场的痛点,来做成一件既能直击“痛点”为行业带来真实效益,又能实现为研究院招引人才的事呢?顾明剑认为,多方合力办一场卫星算法大赛,便正是集聚智慧破除“痛点”、汇聚人才实现“招引”的好方法。
一年过后,在顾明剑的带领下,“风云气象卫星算法大赛”还真就打响了技物所苏州研究院品牌缔造的第一枪。
高规格的评委机制、丰厚的奖励回报与新颖的比赛形式很快便“破圈”式吸引了包含科学家、技术研发人员和大学生等多圈层在内的大量人才的注意,拼技术、拼智慧,从初赛到决赛,五百多支队伍里最终成功“杀”出了十五支技术过硬的优秀队伍,而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队伍,也贡献了很多直击“痛点”的创新算法。
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大会、大赛,研究院也在助力苏州成为遥感应用的理想地和未来生态的孵化地。这些尽情发挥选手智慧的大会、大赛,其实也是隐形的“人才储备库”和潜在的“需求反馈库”。
在赛后的继续联络中,研究院也会密切关注这些获奖团队后续在技术攻关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与需求,而这些技术人员的需求反馈也成为了研究院在拓新道路上的新“动力点”。
在这些不断聚积起来的“动力点”推动之下,一个新的构想又诞生了。
针对遥感数据获取难的诸多痛点,顾明剑向我们透露,技物所苏州研究院也有意依托自身的技术搭建支持框架,推出一款新型app,这样可以将一些创新的算法以产品的形式在app里上架,而对于需要运用遥感数据的企业来说,也可以规避巨额的数据调取费用和漫长的等待时长,仅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即可便利使用。
这样一种框架的设想,一旦实现,便是算法研究人才、研究院平台与行业内企业三端都喜闻乐见的“全赢”,而研究院敢于拓新的触碰精神在这个技术支持框架的构想里也能得以充分体现。
PART 4|肆
衡量一座研究所的影响力,除了在技术上的潜心钻研,能否在产业链上更好地向外提供科技服务也是一大重要的考虑因素。
作为中科院上海技物所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研究所重点布局的分支机构,技物所苏州研究院目前参与和建设的产业孵化目标主要聚焦在三个方向:
遥感数字化产业、光电装备研发和医疗装备研发。
当前,研究院孵化企业已有6家,获评园区领军人才2个。值得注意的是,在苏州一号卫星研发的多方合作中,参与卫星研发的商业卫星公司飞索航天和参与仪器研发的技物所苏州研究院,除了合作关系,其实还有着另一层更紧密的联系——
前者正是技物所苏州研究院孵化的公司之一。
如果说,对于科技公司的孵化是研究院在产业链上的发力,那么研究院在面向大众层面上的“定向孵化”则散落在各大中学。“孵化”的则是学生们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好奇与向往。
目前,技物所苏州研究院在星海中学、苏州外国语学校等中学进行航空航天相关的主题宣讲活动已经开展到了第六场。而在这些公益性质的科普宣讲之外,研究院也有意打造“对外开放日”的品牌活动,结合科普与实践,希望让对航空航天感兴趣的朋友们也能收获一份更形象可感的体验。
此外,目前技物所的基地也有打造成实践基地的初步设想。
在政产学研的大趋势下,针对当下一些研究生或毕业生缺乏实习实践基地的情况,顾明剑表示,依托技物所优良的基础设备建设,研究院为有着不同实践需求的群体提供不同层次的实践项目,也正在成为一种可能。
“比如说硕士的一些联合课题,或是应届生的一些实习实践,长则半年,短则一两周,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对应的培养方案,为一些项目的研发提供平台,或是把我们的一些技术优势,比如电机控制和电机设计,做成专项培训等等。”
集企业孵化、实践培训于一体的平台打造,其实也是技物所苏州研究院对于提供更高层次技术服务一以贯之的追求。
PART 5|伍
家在上海,工作地点在苏州。顾明剑形容自己在上海和苏州两地的奔波是“闪现”,一个小时的车程对于他来说,近乎“同城体验”。事实上,近年来,沪苏同城化的提速也在助力这样的便捷体验变得更为普遍。
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其实也正是沪苏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一大结晶。
研究院打造的以红外、光电系统、遥感应用等领域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生态,既是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的积极探索,也是沪苏同城化紧密联合下的优势放大。
如果说,研究院的母体——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优势在于红外、光电技术的全链路科研技术,那么研究院落地苏州则是看中了苏州的先导产业基础,以及工业园区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优势。
除了这些既有优势之外,技物所苏州研究院落地园区后,从招引人才到各项主动找上门的政策扶持,苏州市的“一条龙服务”体验也令顾明剑感到印象深刻。
在这样协同互补的发展模式下,研究院现在的综合优势也愈见明朗。
在此次探访中,我们也获悉,以国家重大战略及产业应用需求进行核心技术攻关为目标,当前技物所苏州研究院也正向着搭建一条以“行业专家主导,龙头企业参与,科研平台支撑,创新资源转化,产业链条整合”的平台服务体系为前进方向,笃定地朝目标迈进。
尤其,就在前不久,苏州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对于在航空航天领域深耕多年的技物所苏州研究院来说,正如一张崭新的画卷在面前徐徐打开,可以好好地施展一番,步履不停的拓新之路,研究院依然在路上。
▼
系列报道:转型还靠“软”实力:SISPARK工业软件赋能制造业变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