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放应用场景 征集解决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AI创新样板之城

创客公社施润 SISPARK发布 2023-09-27

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持续升温。通过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广泛征集解决方案,园区正在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落地。


近年来,园区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加大相关产业链布局,已集聚人工智能核心企业660余家,产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


2021年3月,苏州市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作为这一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园区持续强化政策引导,多管齐下。在近日召开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详细解读了苏州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的出台背景与支持措施。新政以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这一核心主线,突出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及生态构建,聚焦产业集聚、自主创新、融合应用、生态发展四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制定了15条具体措施。新政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及应用层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


除了政策层面的重磅支持,作为核心先导区的苏州工业园区更是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实际落地层面展现了足够的“先行先试”担当。园区正在积极谋划围绕平台支持、制度支持及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定期征集、对接、发布、评估、推广、激励一批人工智能示范产品及场景,有层次、有计划地推动园区人工智能场景示范建设工作。

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创新合作交流会


“黑科技”变成现实

AI应用无处不在


无人机24小时全天候待命、指哪飞哪,累了自己“回家”充个电,修整一会继续自动“出勤”……以上这些操作,全部由无人机自主完成,完全不依赖于人为操控。

星逻智能无人机库产品已落地运用

背后的奥秘,就来自创立于园区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主阵地苏州国际科技园的企业——星逻智能所研发的无人机全自动运营系统。目前,星逻智能已经推出了人车流识别统计AI、异常行为检测AI、垃圾检测AI、违章建筑AI、湖泊红蓝藻检测AI、电力巡检自动纠偏AI、光伏巡查AI等“无人机+AI”解决方案。在这些丰富的场景中,无人机可以凭借其独特的“上帝视角”,替代人类更高效地做很多巡检工作。

疫情防控机器人

2020年3月1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曾聚焦于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企业助力防疫的情况,对苏州国际科技园企业思必驰自主研发的“疫情防控机器人”进行了专门报道。上线仅1个半月,“疫情防控机器人”就在全国28个省、121个城市、700多个社区打了510万通疫情排查电话,并完成从排查到通知,再到信息的采集,大大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信息排查负担。


在苏州工业园区,更多由企业主导的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遍地开花。在智能制造领域,由中科院自动化所苏州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科学家顾庆毅带领团队研发的工业用高速3D相机,通过集成高速相机与通用型的人工智能视觉检测软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高速生产线和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缺陷检测,从而帮助企业减少废品支出、提升效益。


在更贴近生活的教育领域,清睿教育开发的人工智能语音教练Aryn已成为学生们的好“老师”。目前,这位“老师”已经应用于全国超24000所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覆盖学生超2400万。


而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行方面,园区更是走在了科技前沿。深度依托于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信息化手段,“一屏总览、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科幻场景正在园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真实上演。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违章停车,实现非接触执法,已成为园区的一大亮点。通过在违章停车高发区域布设智能监控,一旦发生违章停车行为,AI会自动识别违停车辆并进入非接触执法流程,根据识别到的车牌,第一时间发送移车短信给到车主,并推送附近有剩余车位的公共停车场信息,同时会告知车主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响应,将自动生成罚单,并纳入个人信用体系。整个环节都由系统自动操作,过程可跟踪、可监督、可追溯,实现了违章停车事件自动化处置、不见面处置和柔性执法。


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也已正在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力加持。给予遥感影像监测、藻密度监测,结合无人机AI识别等技术,相关部门可以及时、精准定位蓝藻位置、获取蓝藻浓度和覆盖范围,然后自动生成工单推送给市政服务集团,市政集团会根据识别到的蓝藻浓度和范围,精准配置打捞资源进行处置,同时中心会抄报国土环保局进行实时监管,整个过程实现了市政、环保等跨部门的联动处置。



以场景开放促产业发展

园区打造AI创新应用样板之城


近年来,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高地,苏州工业园区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一连串重磅创新举措接连不断。


早在2019年,在第二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开幕式上,苏州工业园区就喊出“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试验,建设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的口号并开始在“智能+城市”和“智能+产业”领域公开征集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的场景需求,并于2020年前后梳理完成了首批优秀应用案例。


同年6月6日,苏州工业园区明确提出“以场景开放为牵引,以应用创新为突破口、以创新中心为抓手”的总体发展思路,提出了建成国际知名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试验示范区和产业聚集区的总体发展目标。

微软在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人工智能的“硅谷”

此后,园区多次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对接活动,并联合微软、华为等人工智能领域旗舰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遍地开花。


2021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在上海重磅举行沪苏创新合作交流会。会上公开发布了当下中国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基建层面颇具代表性的首批12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覆盖政务、交通、教育、医疗、市政、物流、金融和产业园区等领域,公开向全社会征集解决方案。


目前,通过场景开放和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园区正在进一步聚合和深化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和生态链,使得整个产业的活跃度和创新要素的浓度不断增强。作为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苏州国际科技园的开发运营主体,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致力于营造和谐、积极的创新创业生态圈,通过实施“SISPARK生态计划”,已在园区范围内梳理并发布了12个开放场景,入库70余园区人工智能企业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并率先以国际科技园1-4期发布“AI+园区”场景需求,已完成30余家解决方案服务商入库。


下一步,园区将以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全面加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力度,加快开放一批应用场景,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标杆,到2023年,形成30个具有全国领先、特色鲜明的深度应用场景,形成10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区。


责编:郑钧、老丁
编辑:猫柚传媒
作者:创客公社施润


▼  往期精彩回顾

SISPARK:火红的七月

上半年科技园多家企业获大额融资

系列报道:SISPARK工业软件企业赋能制造业变革(三)

系列报道:SISPARK工业软件企业赋能制造业变革(二)

系列报道:转型还靠“软”实力:SISPARK工业软件赋能制造业变革(一)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