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生在江苏太仓,错过诺奖,却上了美国永久纪念邮票

ANew新大淕 2022-07-20

Editor's Note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ANew新大淕,点阅同日消息,了解第一个诺奖提名的华人,“N95口罩先驱”伍连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美辣妈部落 Author 辣妈部落


牛年伊始,美国邮政局发行一枚永久性纪念邮票以表彰华人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先生——一位无缘诺奖但半个世纪来无数人为其发声的“东方居里夫人”,一位打破美国女性封锁进入曼哈顿计划核心组的“原子弹之母”,一位身着旗袍出席各大重要场合的“永远的中国人”。


| Carly Wilkins,美国能源部


- 前记 -


1912年5月31日,江苏太仓浏河镇,吴仲裔迎来了他的二女儿。这是一位静可推崇人人平等的西方先进思想,动可立志革命上马剿匪的卓尔不群的一家之主,故而不难理解他为子女选择“英、雄、豪、杰”四字为名字。吴家兄妹属“健”字辈,健雄这样一个意向开阔粗放的名字由此而来。


| 吴仲裔与幼年时期的吴健雄(右)图源网络


吴健雄的父亲作为苏州第一所女学的创办者,其豪爽疏阔的胸怀和远见卓识深深地影响着她。在父亲的引导下,不懈求知的种子早早地被播种在年幼的吴健雄心中,那时的她最爱居里夫人和拿破仑传记,英雄们的故事被口耳相传颂赞百年,在人类蹒跚前行的道路上如黄钟大吕,一声又一声地唤醒卓越的灵魂。


| 胡适与吴健雄 图源网络


1929年,吴健雄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进入由胡适担任校长的中国公学进修。在此期间,吴健雄的文章得到了胡适的不绝赞声,他为自己发现了一块璞玉而激动万分。


我一生到处撒花种子,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也可以万分欣慰了。

——胡适


1930年,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数学系,次年,转入物理学系,师从施士元先生(1908-2007,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


| 顾静徽博士 图源网络


1935年,受胡适先生推举进入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核物理实验室工作,成为实验室负责人顾静徽先生(1900-1983,女,我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女学者之一)的助手。


吴健雄到了物理研究所,便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回来的顾静徽一块工作。她们的实验室分成两间,大的是暗室,小的是讨论室。这两位有雄心的新女性,都想窥探原子内部的奥秘。她们计划在低温下测定某种气体的光谱,因此花了许多功夫进行仪器装置、气体的净制和获得高度真空的工作。她们朝夕埋首于暗室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吴健雄传》


与顾静徽的相识无疑为吴健雄赴美留学埋下了伏笔。两位在对女性、对华人、对求学而言都极为艰难的时代环境下,逆流而上。乱世果真出枭雄,再疯狂的疾风骤雨再猛烈的明枪暗箭都打不倒,这样滚烫的灵魂如何不成为一方枭雄?以笔纸为战场,挂帅的女学者目光炯炯。



- 原子弹之母 -


1936年,吴健雄辞别家人,远渡重洋,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随当时顶尖的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赛格瑞(E.Segre)等人学习。此后,她独立完成了“探究铀原子裂变产物”的实验,以该实验为基础的博士学位论文被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物理评论》刊登,她的学术水平得到了许多一流学者们的肯定。即使如此,“华人”、“女性”仍是一道道沉重的枷锁,无法成为学校教授的她只能在实验室屈居研究员职务。


| 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劳伦斯 图源网络


1942年,美国发起“曼哈顿计划”以研发原子弹,聚集了当时世界顶尖的西方科学家们,然而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中子消失造成的链式反应中断让所有科学家们都一筹莫展,原子弹的研发陷入停滞,时任曼哈顿计划总负责人的奥本海默找到了吴健雄。

1944年,吴健雄进入“曼哈顿计划”成功解决了中子消失的难题,她对原子弹研发成功所做的贡献得到了奥本海默的肯定:如果没有吴博士的论文,原子弹绝无可能这么快就研发出来。她是名副其实的原子弹之母。


| 吴健雄 图源网络


直到1992年,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吴健雄美国理工界最高荣誉普宾奖时,这段被美国当局刻意隐瞒的历史才慢慢展露了它本来的面目,吴健雄对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无法取代的贡献才为世界承认,一个拥有克服时艰且百折不挠的杰出灵魂的人又岂会没于蓬蒿。



- 东方居里夫人 -


1956年12月24日,为宇称不守恒相关实验奔波于华盛顿特区和纽约两地的吴健雄乘坐最后一班火车回到纽约宾法尼西亚火车站,她马不停蹄地致电李政道,告知了振奋人心的实验结果,夜晚的车站大雪纷飞…


| 杨振宁和李政道(左) 吴健雄(右) 图源美国史密斯博物馆档案


在李政道、杨振宁之前,微观物理学界对“宇称守恒定律”不容置喙,我们可以暂且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左右对称定律,但李、杨二人却大胆假设,否定这条金科玉律。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二人拜访了吴健雄,听过二人的理论后她大胆地投入到了检验宇称是否守恒的实验中。


这个实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十分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实验需在极低温的环境下进行,当时只有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标准局拥有制造极低温环境的设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拔丁抽楔的艰苦奋斗后,才有了前文所述的那为历史铭记的一幕。


| 吴健雄在实验中


然而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给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李、杨二人,却将以实验推翻“宇称守恒”的吴健雄拒之门外。时至今日,仍有无数物理学者为其发声,公开肯定吴健雄在验证“宇称不守恒”中的不朽功勋。


“像你这样一位近代物理的伟大批评者,所给予我这样一个罕有的称赞,是比任何我所期望或重视的科学奖,还要更有价值。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1918年1月1日,吴健雄回信斯坦伯格

 


- 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


1942年,吴健雄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婚后不久,出于对祖国未来工业发展需要的考量,吴健雄离开了风和日丽的加州,去往了治安堪忧的纽约,以助力丈夫进入美国无线电公司继续从事尖端技术研究,为国家未来发展获得经验。


| 左一袁家骝,左二吴健雄 图源网络


1982年,吴健雄任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名誉教授,成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3年,在吴健雄夫妇二人的建议下,我国第三代同步辐射加速器正式启用,与欧、美并驾齐驱。

1994年,当选我国国家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1997年,依照吴健雄先生的意志,她长眠于江苏太仓。


| 身着旗袍的吴健雄先生 图源网络


吴健雄先生一生简朴,却为母校“明德学校”“吴仲裔奖学金”慷慨解囊,坚持身着旗袍出席各大重要场合以无声的力量向世界宣告华人的价值。


我希望西方社会不要对东方抱有偏见,科学没有女性的力量注入,是对潜在才能一种可怕的浪费。

——吴健雄发表于以色列沃尔夫奖



- 后记 -


北京时间2021年2月12日,正值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美国邮政局发行了一枚永久性吴健雄纪念邮票,以铭记其对世界物理学研究无可取代的作用。


| 美国邮政局发行永久性纪念邮票以表彰吴健雄先生对20世纪物理学的突出贡献 图源网络


无数人求索生命的意义,而生命之可贵就在于其无意义。你可以是一杯透明的温水,一捧粗粝的黄沙,山河湖海,森林岛屿,世界之奇之大,足以包容万物,众生万象,你就是你自己,主宰自我的从不是所谓的时代洪流,一个自我放弃的人必然成为时代的弃儿。

 

“宇称不守恒”的晦涩难懂,“曼哈顿计划”被刻意避而不谈,“明德学校”和“吴健雄实验室”的低调前行……都不应该成为吴健雄先生事迹鲜为人知的借口。

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当代社会中,在笑贫不笑娼的浮华现实下,我们捍卫呼吁的绝不是浮于表面的“女士优先”,也不是对人生缴械投降的“无为而治”,而是自强、自信、自立的女子力,先生其人,当为吾辈楷模。



声明:文章来源多方投稿,部分内容整理来源网络,如遇版权问题请联系辣妈部落。 文章如有错漏欢迎批评指正!




往期精选



长按二维码,关注ANew新大淕


更多精彩,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