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成果|善行与感恩可提升服刑人员的幸福感

杨莹 亲社会实验室 2022-04-16

Coco有话说


浪子回头金不换!想让浪子回头其实并不难……

当我们在向别人付出或者帮助别人的时候,以及心怀感恩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在收获幸福。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影响颇大的著名电影,观众都对电影里被批准假释、离开监狱的老布印象深刻。出狱后的老布白天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整日担惊受怕;夜里难以安然入睡,噩梦和恐惧困扰着他。老布饱受着社会适应障碍的折磨,走投无路的他甚至企图通过再次伤害他人重入监狱。最终,无法重新融入社会的老布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我们同情老布的境遇,质问社会的苛责时,不妨也想一想,为什么终于假释出狱的老布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呢?监狱应该如何帮助老布这样的人,使他们在出狱后更好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呢?




近年大量研究和调查发现,服刑人员发生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的比率极高,约达53%–80%,甚至超过50%的服刑人员产生过自杀的意图。同时,研究表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阻碍着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进而导致再犯罪率的上升。因此,探讨促进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干预成为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焦点。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寇彧教授(通讯作者)和艾迪玛,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师杨莹(第一作者),与山东鲁西监狱心理咨询师赵海燕等开展合作研究,采用积极心理的视角,考察了善行(Kindness)与感恩(Gratitude)两种积极心理干预对服刑人员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报告2018年7月在线发表于Criminal Behaviour and Mental Health)。



144名服刑人员作为被试参加了干预研究,他们被随机分配到善行干预(N = 48人)、感恩干预(N = 48人)和对照组条件(N = 48人)中。干预过程持续6周时间。在善行干预条件下,研究者要求被试每天为他人做三件好事,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感恩干预条件下,研究者要求被试每天记录他人为自己做的三件好事,并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感恩情绪;在对照组条件下,被试接受一般的监狱教育课程,不进行额外干预。被试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完成如下幸福感指标的测查: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幸福感指数和主观活力感。



结果发现(详见图1),在控制了干预前的基线幸福感后,接受善行干预和感恩干预的被试,其后测幸福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被试,此外,善行干预比感恩干预的效果还更显著。研究者推测,相比于感恩别人的帮助,向他人直接提供帮助,即做善行能给个体带来更高的能力感,进而善行干预比感恩干预更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图1 后测中善行干预和感恩干预,以及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

(** p < .01, *** p < .001. 蓝线表示善行干预与控制组的差异;橙线表示感恩干预与控制组的差异;绿线表示善行干预与感恩干预的差异)



该研究转换了过去传统监狱教育仅强调矫正不良行为的视角,而从积极促进的视角对服刑人员的幸福感进行了干预研究。由于善行干预和感恩干预都能促进个体的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因而这两种方式都有助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但是由于善行还能提高个体的能力感和自主感,因此,直接做善行要比感恩他人的帮助更能给个体带来幸福感。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善行干预与感恩干预的长期效果,以及对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社会适应及再犯罪率等的影响。


这项研究虽然是针对服刑人员所做的干预研究,但其结果应该可以推广到普通人群。正如俗话所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个体实施善行和感恩善行,都能通过亲社会互动过程满足自身的需求,进而从这种积极人际互动中收获幸福感。

原文网址链接:

Yang, Y., Zhao, H., Aidi, M., & Kou, Y. (2018). Three good deeds and three blessings: The kindness and gratitude interventions with Chinese prisoners. Criminal Behaviour and Mental Health28(5), 433–441.

https://doi.org/10.1002/cbm.2085.

推文作者:杨莹

插图:郭震

编辑:林靓

排版:董艺佳

摄影:寇彧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亲知,亲善,亲仁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