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评论 | 教育惩戒,效果是关键

寇彧 亲社会实验室 2022-04-16

Coco有话说


古今中外,惩戒都被看作是教育的一个手段,然而,要使惩戒起到好的教育作用,却依赖于许多条件。最近,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发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首都师范大学也举行了一场“教育惩戒:价值、界限与规则”的学术沙龙,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就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本期实验室推文介绍寇彧教授在该沙龙上的发言。

寇彧教授与不同领域学者讨论



“惩”与“戒”的区分


“惩”是指通过批评、教育、处罚等手段使受罚者感到一定痛苦,唤起良心和是非观念,从而认识并改正自身的过错“戒”是指通过犯错者受罚,达到警戒他人不犯类似错误的目的。惩戒的作用看起来是在处罚犯错者的行为,但实际上是通过犯错者及旁观者的自我认知来影响其以后行为的,自我认知过程不可忽略。


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正面教育,是否能达到教育效果,关键是能否唤起犯错者及旁观者的自我认知,达到在不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的情况下,使其认识并愿意改正自身过错,并警示旁观者或其他人避免再犯同样或类似过错。


惩戒教育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人格特点、性别差异


年龄特征

常规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个体要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是非观念、养成善恶标准。由于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同样的惩戒可能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受罚者都会有“难过”的体验,罚错导致个体产生难过体验是必然的,正因此才能唤起自我认知,进而起到“戒”警示作用。但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会因难过而害怕;初中生会因难过而生气;高中生则会因难过而对抗。可见,通过“惩”可能对年龄小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戒”的效果。对于已经具备社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的个体或者成人,最好的惩戒可能就是让其体验过错的直接结果“惩”是更重要的,当然也不排除“戒”的作用。


人格特点

受教育者的人格特点也很重要,惩戒方式与学生人格特点匹配,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否则可能在表面上抑制了某种违规行为,但实则却伤害了个体的自尊心或造成其他心理创伤。因此,实施惩戒之前,教育者应明确自己是在惩罚学生还是在教育学生?这个学生的过错是其常态,需要教育警示?还是其非常态,需要严厉处罚?学生对这种惩戒的接受度如何?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惩戒方式与态度,也会产生不同的惩戒效果



性别差异

除了上述的年龄特征与人格特点以外,学生的性别差异也同样影响惩戒效果,不能忽视。例如攻击这种问题行为的表现上,男孩更多地表现为外化问题,诸如身体的直接攻击,而女孩则更多地表现为内隐问题,诸如关系性攻击;在社会期望及对不同性别孩子的问题行为容忍度方面也存在差异,传统上人们会认为男孩调皮是正常的,女孩则必须得乖巧。所以,可能在惩戒的标准、手段、效果等方面就出现了不同。特别是对于那些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性别差异方面,例如男孩的内隐问题行为及女孩的外化行为问题,很容易被教师和家长忽视或滥用惩戒手段,造成不良后果。



教育惩戒的适度问题


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力有限,惩戒应以不损害其身心健康为前提,同时也应考虑其道德判断能力,否则就可能使学生将教育惩戒看作是违规行为,伤害行为、不道德行为。只有适度的惩戒,与学生心理发展相应的惩戒,才可获到好的教育效果。而且,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也应共用,并以赏识教育为主



惩戒者与被惩戒者的关系质量制约着惩戒效果。惩戒教育是通过对犯错者的责罚而产生效果的,如果惩戒者与被惩戒者的关系质量不佳,惩戒者不为被惩戒者接受,那么,即使是轻微的惩戒也可能被看作是伤害,这就会引起被惩戒者的复仇心理,使惩戒起不到正面教育的作用;而惩戒者与被惩戒者关系质量好的话,惩戒效果则完全不同。



惩戒的具体方式不能越界。即使双方关系良好,哪怕是亲子关系,惩戒者也不能越界。每个人的人权和人格都应受到尊重和保护。惩戒的目的是起到“前车之鉴”的效果,而不是伤害学生。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后果,蛮横责难学生、伤害学生的做法要坚决防范与避免。其实,在了解学生犯错的深层心理机制后,教育惩戒才可能效果更好。教师采用惩戒手段时,应反思下面四个问题

①自己是因为生气才这样做吗?

②自己认可其他老师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吗?

③这样做会使学生感到受辱吗?

④这样做可减少其他学生犯类似的错误吗?


反思当今重提“教育惩戒”的原因


无论是横向看,还是纵向看,古代教育者和国外教育者都在普遍采用教育惩戒的方法,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重提教育惩戒问题呢?


下面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  普遍存在的不信任心态造成家长、学生、社会对教育惩戒认识扭曲

2.  普遍的社会焦虑情绪和不安全感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恶化

3.  普遍的价值观混乱导致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奉行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无视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德。

4.  独生子女受到普遍宠爱,“小皇帝”和“小公主”式的学生相对难以说教

5.  普遍缺乏的惩戒标准,对教师惩戒的权限界定不清


推文作者:寇彧

插图:郭震

编辑:林靓

排版:董艺佳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往期精彩文章

科研成果 | 什么样的人格特征与青少年的自私有关?

文献选读 | 感恩节·话感恩

文献选读 | 对财富的感知影响着人们的心态与行为

文献选读 | 怎样买买买,才能获得更大快乐?

热点评论 | “熊孩子”与好孩子

科研成果 | 善良、仁慈,可以依据贫富来衡量吗?

科研成果 | 幸福的童年,是善意人生的底色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恩师章志光教授

科研成果 | 在帮助别人前,请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

科研成果 | 善待自己,对生活报之以歌

科研成果 | “希望”:弱势群体的力量之源

文献选读 | 学会与情绪相处,才会更幸福

热点评论 | 给孩子优质陪伴,与手机保持“距离”

文献选读 | 竞争与合作,生活必修课

科研成果 | “明知故犯”的心理解析

文献选读 | 得到VS付出:哪种快乐更持久?

文献选读 | 得到想要的,你就幸福了吗?——幸福感的三种源泉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赴台北参加学术会议

热点评论 | 给孩子创造有意思的暑假:家长攻略篇

文献选读 | 被求助信息包围的你,为何越来越看似冷漠?

科研成果 | 爱莫能助?别让害羞阻碍你的善行

科研成果 | 为什么明星捐款遭骂名,拾荒者捐款获美名?

科研成果 |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社会支配倾向的关系

科研成果 | 支配型人格的人真的幸福吗?

热点评论 | 幸福的孩子是自主的——儿童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与幸福感

科研成果 | 眼睛图片可以减少不诚实行为吗?

科研成果 | “自欺欺人”的道德伪善:陌生他人在场及其行为的影响

文献选读 | 不经意的问候,却能触动敏感的心弦

好书推荐 | 阅读加练习,提高自信力!

文献选读 | 你自认不凡,为何依旧悲伤?

科研成果 | 善行与感恩可提升服刑人员的幸福感

科研成果 | 名声传播影响合作的即时与后续效应

亲社会实验室介绍


亲知,亲善,亲仁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