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社会实验室 | 拥有充盈“自我”的人可以减少不道德行为吗?

杨莹 郭震 亲社会实验室 2022-04-16



科研成果





Coco有话说


“亲社会实验室”公众号在前几期推送中,介绍过我们对“自我关怀”的系列研究,我们考察了这一积极心理特质对个体希望感、生活满意度等个体内部心理健康具有功效的原因,以及它能够促进人际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等积极社会功能的原因。本期推文继续介绍我们关于自我关怀的研究,这项研究考察了自我关怀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进一步澄清自我关怀的内涵。首先,自我关怀不等同于以自我为中心,其核心成分“普遍人性观”让个体意识到每个人都存在不足、都会遇到失败,因此在自我关怀高的个体看来,所有人(包括自己与他人)都值得被关爱并且被友善地对待。正如我们和其他研究者的发现,关怀自己与关怀他人的价值观、情感和行为等是显著正相关的,包括观点采择、移情关爱、利他特质和亲社会行为。这种对他人感受与利益的关注应该会减少个体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的实施


第二,与自我放纵不同,自我关怀为个体提供了更稳定的自我价值“正念观”降低了个体在面对自身不足和缺点时的回避与阻抗,从而帮助个体从错误和不足中学习、吸取经验。例如,有研究发现,在面对道德失范(moral transgression)行为时,自我关怀使个体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正视自身不足,反思错误行为。因此,高自我关怀者对自身道德错误的容忍度更低,更勇于承担犯错的责任,也具有更强的修正和改善动机,愿意弥补自己的错误。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自我关怀应该能降低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倾向


那么,自我关怀作用于不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又是如何的呢?这是一个好问题!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学生在某公司实习时担任办公室助理,每天与文件打印这样的任务打交道。有一天,他/她想起来家里的打印纸用完了,而自己需要制作求职材料,于是就从办公室顺了一叠打印纸回家。并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但这么做让他/她觉得自己很不对,像是偷了公司的公共财物。那么,他/她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我们认为,拥有高自我关怀的个体更善于觉察自己,能够接受、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在日后做出补偿行为,他/她可能会想“这么做确实不对,我明天把拿走的纸张还回去”;而缺乏自我关怀的个体在感受到道德自我威胁后,急于缓解失调感受,于是他/她可能会想“打印纸是公共的,我拿一些也没有关系”或者“好像不是我一个人往家拿过公司的打印纸”。显然,这种想法是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求借口。原因就是他们往往无法正视自身错误,因而需要通过合理化自身的行为来降低道德威胁,但这最终很有可能会使他们做出更多的不道德行为


总之,根据自我关怀的特点,我们推论它能使人们更少地使用防御机制来合理化自身的错误,进而降低了道德推脱策略的激活和使用,从而降低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于是,我们推测道德推脱在自我关怀与不道德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是指个体在认知上重新解读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给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找到道德上合理的和可接受的理由。道德推脱策略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服务的防御机制,是人们为了降低错误行为对道德自我的威胁,在做出不道德行为时采用一系列手段对行为进行合理化,以维护积极的道德自我形象的心理过程。当个体使用道德推脱策略时,会更不容易内疚和自责,同时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大量研究也发现,道德推脱是诱发个体实施不道德行为最强有力的因素


自我关怀则能促使个体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阻断个体激活防御机制,使个体更少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有利于自我的归因。所以,在面对道德失范行为时,自我关怀为个体提供了稳定的自我价值,自我关怀高的个体通常有一个更加“强大”的自我,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正视自身的错误,而非采取道德推脱这种合理化的防御机制来回避或降低道德自我的威胁。



为了验证上述的想法,我们对成年人(研究1:N = 222)和青少年(研究2:N = 3236)进行了研究,两个样本群体都验证了自我关怀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在这其中的中介作用,即越关怀自己的人,越不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关怀通过降低道德推脱,减少了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图:研究2自我关怀预测青少年不道德行为的中介模型,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社会赞许性;研究1的结果与之类似



这项研究补充了先前我们关于自我关怀具有积极社会功能的假设。


理论上,我们的系列研究发现,自我关怀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心理幸福感,还能促进人际间的联系与积极社会行为,减少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不道德行为。同时,我们的研究从自我的视角,解释了为什么有人总是对不良行为寻找辩护。


实践上,人们可以通过自我关怀的干预训练来更好地善待自己(比如在自己犯错时,尝试像安慰朋友一样来关怀自己),这种自我关怀的训练不仅能够“充盈”自我,改善人们的心理功能,还能“充盈”他人,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并且能够帮助人们直面错误、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本研究第一作者杨莹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晨晖学者,第二作者郭震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博士研究生,第三作者伍俊辉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后/特聘研究员。



原文链接:

Yang, Y., Guo, Z., Wu, J., & Kou, Y*. (2020). Self-Compassion Relates to Reduced Unethical Behavior Through Lower Moral Disengagement. Mindfulness, 11(6), 1–9. https://doi.org/10.1007/s12671-020-01354-1


推文作者:杨莹 郭震

插图:郭震

编辑:林靓

排版:董艺佳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往期精彩文章

热点评论 | 怎样的家风有利于孩子成长?

文献选读 | 诚实与伪善:人们为什么更厌恶“伪君子”?

文献选读 | 人以群分: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

热点评论 | 儿童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是家庭教育的新任务

文献选读 |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基于经验取样法的研究

热点评论 | 如何告别僵硬的母子关系?

热点评论 | 幼儿入园“长假后遗症”怎么破

文献选读 | 人们为什么会“路见不平一声吼”?

好书推荐 | 群际互动中的亲社会行为

热点评论 | 爱心·信心·同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传递

科研成果 | 人们如何看待社会公平?来自社会阶层的视角

文献选读 | 智能手机,要说爱你不容易

热点评论 | 面对疫情,怎样把控自己的情绪

文献选读 | 挑食忌口影响社会生活吗?

热点评论 | 饮食·反思·关爱

热点评论 | 家校联合培养青少年法制意识和健康心理,反对校园暴力

2019年度推文回顾 | 一路走来,感恩有你

科研成果 | 什么样的人格特征与青少年的自私有关?

科研成果 | 善良、仁慈,可以依据贫富来衡量吗?

科研成果 | 幸福的童年,是善意人生的底色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恩师章志光教授

科研成果 | 在帮助别人前,请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

科研成果 | 善待自己,对生活报之以歌

科研成果 | “希望”:弱势群体的力量之源

科研成果 | 善待自己,对生活报之以歌

热点评论 | 给孩子优质陪伴,与手机保持“距离”

科研成果 | “明知故犯”的心理解析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赴台北参加学术会议

文献选读 | 被求助信息包围的你,为何越来越看似冷漠?

科研成果 | 爱莫能助?别让害羞阻碍你的善行

科研成果 | 为什么明星捐款遭骂名,拾荒者捐款获美名?

科研成果 |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社会支配倾向的关系

科研成果 | 支配型人格的人真的幸福吗?

科研成果 | 眼睛图片可以减少不诚实行为吗?

科研成果 | “自欺欺人”的道德伪善:陌生他人在场及其行为的影响

文献选读 | 你自认不凡,为何依旧悲伤?

科研成果 | 善行与感恩可提升服刑人员的幸福感

科研成果 | 名声传播影响合作的即时与后续效应

亲社会实验室介绍





亲知,亲善,亲仁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