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九街出发|创作者分享


随着一阵飞船舱门开启、关闭的声音,小吴带着他对自我、未来的困惑和信念离开了。


“你觉得……如果以后所有人都离开陆地,遗忘了过去,到星辰大海中去追寻未来了……“故乡”这个词,还会有人记得吗?”——这是小吴在离开之前,对这个世界留下的一个疑问。


对于出生并从小成长在深圳这座改革之城、移民之都,这个每两年都会迎来一次翻新,40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建设、改造的城市的人来说,“家乡”的面孔似在时代洪流的一次次聚变中变得模糊、难以言述和难以想象。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南头古城作为深圳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工程。与此同时,改革推动的城市化造就了九街、深圳乃至整个中国都在经历一种大河拐大弯式的社会变迁。拥抱和接纳当下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成为了居住在这里的人被训练和培养的一种生存习惯。


还记得小吴在故事的开头说到的那片“飞翔广场”吗?


 #吴:这里,我会叫它“飞翔广场”。这是我自己给它起的名字,是因为我爸的一个说法。这个广场上原来有很多九街人自己建的楼房,不少是整个家族、好几个兄弟姐妹、上下几代都一起住在里面。我小的时候好多都是这样的,但没过多久,有的楼就开始遭遇拆迁了……那些原本住在一起的人,在临近拆楼的时候会分别从自家的屋顶上纵身一跃,没过多久,他们就会飞到空中,飞向更高、更远、更新的楼房里面去了。


这是小吴对九街地理时空的第一个印象,对于从小生活在九街、深圳的小吴来说,这座城市给他带来的不是亘古不变的停留在日常生活表象的直接记忆,而是它的变化,是在迭代往复的时空中所承载的“死亡”。


“变化”和“死亡”都是无法直接被知觉表象的信息记录和承载的事物,因此,小吴对于童年家园的追溯,也是选择了一种与常人不一样的记录方式,那就是在现实与童年意识交汇和断裂的现场,亲历行走和讲述。尽管,这种记录方式因为涉及环境和大脑波动变化的心流,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但是它却留下了自我在它的外部遭受震荡的“意识痕迹”并和他人发生牵挂的确证。


“那些只能被自己想起的记忆,是空虚和孤独的。”小吴并不想像一个简单的怀旧主义者那样,在诀别之前,把留下尽可能多的信息作为目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延续自己的童年意识,但同时小吴也关注到了那些坚固的事物在眼下敞开和未知语境中的必然消逝……作为人类新移民事业的人才建筑规划师,小吴深信奔赴未来去建设一个新世界是他的宿命,而未来也是选择(记忆)和遗忘的艺术。




图片分别为:2017南头古城改造实景;2017年深港双年展墙绘;翁奋摄影作品《骑墙》。三张图片分别代表着城市更新与人和故土关系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实体、观念、情感。


九街(南头古城),由90%以上的外来移民和不到10%原住民构成,和大多数来深圳务工、置业的“深圳人”一样,大多数深圳人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情感认同和价值想象,并不是来自于在时间绵延的关系里人们去遵循的某种体验和习俗传统的传承。在充斥着震荡和莫测变幻的时代环境里,每一个人都活在现实与记忆和想象的异样、错位的关系之中。这其中蕴含着一种十分微妙且复杂的“深圳人”在面对家乡、城市和土地时候的情结和心理。它不同于简单的对故土或乡愁的追忆和缅怀。为此,《从九街出发》选择了一个软科幻的故事为背景,将多重意象冗杂、交汇形成的现实虚构成了一个在未来视角下的虚拟时空。


整个亦幻亦真的故事起源于一个虚构的在未来人类移民开拓计划——孟婆计划(PROJECT MEMPO)。


#为了提高新居地的建设效率、合理利用极端有限的资源,“开拓者”们需要将自己的大脑运算和存储空间全部贡献到建设中。作为补偿,“孟婆计划”允许每位“开拓者”在完全清空大脑之前,选择性地储存一小部分个人记忆到一个外部存储器中。



孟婆计划的现实隐喻,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来深圳建设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兵——也是小吴的父亲,在初来深圳之时,为了把自己完全投注给新居地的建设而选择淡忘故乡的一段经历。与父亲对九街的经历不同的是,小吴是出生并从小成长在九街巷落里的深二代,有着对九街的童年依恋,这是只为生存世故来九街打拼的父亲没有且不理解的。九街是小吴社会化过程中关于家园的精神象征和个人成长的人生烙印。而九街正是小吴希望在他诀别当下,彻底离开之前能够重新在他生命中遇见、抓住并拾起的,保留在他记忆里的东西。





了解父亲和小吴两代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经历,是理解小吴和他父亲矛盾纠纷的脉络以及在看待九街人地情感关系差异的重要线索。上图为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出版物《城市原点》,我们能够从上面两幅图中看到两代人在同一时代变革中的两种不同的境遇处境和人地情感关系的不同侧面。图片摄于打边炉图书资料室。




父亲

人设:八十年代外来移民;造楼匠;姓吴;因为与本地大家族之一的吴姓同姓曾获得本地人的巨大帮助在九街扎根立足;没有本地房产;2004年离开。

性格特点:三观稳固,工作养家是他的责任。

九街是他生存、奋斗和拼搏的驿站,父亲从小并不在九街长大。但由于曾经一度融入了当地社会,了解了很多九街的奇幻故事,对九街有自己的理解(曾和小吴一起给九街起过不同的名字,画九街地图)。

小吴

人设:九街出生的深二代;不会讲粤语;从小被父亲培养学习建筑;后经过专业深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新居地的第一批人才移民。

性格特点:摇摆、敏感、孤独、矛盾。

小吴和他的父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膜。小吴有着父亲没有且不理解的对九街的童年依恋。但是小吴和他父亲一样都认识到,在一种根本的加速的不确定性中,选择积极地拥抱变化和未来是他们必要的选择。

虚构的小吴童年形象




深圳摘星学坊师生参加《从九街出发》活动


2004年,为了追赶城市化和现代化(2004年是深圳官方宣布100%实现城市化的一年),小吴的父亲“孟母三迁”式地带着小吴从九街这个城中村搬离了出来(并在城墙上留下了浑圆形的凹印记录着小吴离开时的身高),自此之后,小吴就很少回来。2019年,九街遭遇了在小吴记忆里最大的一次环境整治和改造变迁。以中山南街、东街、西街为主的儿时近半数的记忆痕迹都淡化了。


1南城门入口处中山南街原貌(网络图片)

2改造后的中山南街(网络图片)

3遁入小巷-南达街与老九街的生活风貌(Dani摄影)

4过去的主街与现在的南达街业态分布对应


面对改造焕新的中山南街,小吴曾一度不知所措,时过境迁的风貌变化让他恍如产生了隔世之感。就当小吴迈进南城门,走进中山南街的时候,小吴并没有径直向前,而是选择了右转。在小吴儿时的记忆中,城门右手边的这条街:南达街,过去只是一条稀松平常的小路,没有这么多店铺,更没有如今这么多的电瓶车还有人流。然而由于改造,许多过去在主街上经营的商户都迁移到此处。小吴在这里遇见了他熟悉的超市、阳江阿姨的水产摊子、湖北三姐妹开的仙桃菜市场、闽台早餐店、还有收旧货的河南师傅开的拖板车、小卖部……就当小吴要将故土比为异乡的时候,右手边的这条蜿蜒的小路仿佛又勾起了小吴回忆中的故土。


音频中的虚构元素与现实的对应




#一开始(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建的房子都不高,都会讲究采光,一般是3-5层,有大阳台,还有水刷石外墙的。因为是给自己住的,所以会讲究居住质量……后来90年代从外地来深圳的人多了,房东为了收房租,就把楼越盖越高……然后很多楼的阳光都被遮住了……在我印象中,我爸越不着家的时候,家里的阳光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少。

阳光是在小吴的童年生活里面十分重要的一个感性元素。小吴的父亲因为受当地人眷顾,早在80年代就在九街落脚生根,小吴小的时候,就跟那些当地的村民一样,住的是自己盖的带有大阳台的三层小楼。但毕竟,小吴的父亲是外地人,外地人需要每天打工赚钱讨生活,这让小吴家里的处境陷入了矛盾。面对“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小吴的父亲毅然选择了前者,趁着“种楼热”,小吴的父亲积极地帮着本地的村民盖楼。盖楼是作为租户的小吴一家能够迅速和拥有土地收租的村民一同发家致富的顺风车,尽管小吴知道,在那个年代,父亲的选择是为了家庭不得不做出的“必要牺牲”,但这却让小吴和他家里的情感逐渐疏远了。



如果说“家”在它的非伦理学意义上,也就是不是从家庭而是从家对于个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层面上,是隅于一个人意识中的使其安然休憩的居所,那么,无论是小吴和他儿时玩伴踢球的“秘密基地”,还是他在上学路上和同学们欢天喜地玩乐的台阶据点,你会发现,凡是和小吴童年回忆里温馨、嬉闹的场面,都是在外部,且都是和阳光有关。



阳光不仅在握手楼林立的城中村里是个稀有资源,同时也是让小吴回到八九十年代老九街生活记忆的确证。小吴对九街的依恋,主要是九街这座城赋予小吴独处的时空。因为家的原生躯壳的不完固,小吴的内心一直敏锐和孤寂地在“建构自己内心的安然休憩之地和追寻外部世界的计划航程”之间摇摆。以至于即使深情留恋九街在他的意识深处埋下的关于家园的回忆和梦想的同时,他也早已毅然决然地决定,并选择了要彻底离开。




跳蛙街——这个名字起自于“九街大洪水”的危机意识。跳蛙能够在风波浪雨里存活,是因为在大风大浪来袭时,它拥有「跳」出在地圈层生存的能力,也是父亲希望小吴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去改变自己命运的嘱托。


在音频中,跳蛙街的声音和对话桥段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秘密基地出来之后一路走过主街经过几处路边的传统民宅,这些民宅有的已经是危房,墙壁上漫布着青苔,还有霉斑(听者可以透过这些民宅真实地感受和了解九街过去原始的生活风貌)。这时小吴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阵虚幻的青蛙叫声,这股声音在小吴的内心深处,不知是唤醒了小吴对过去九街回忆世界里的亲近,还是产生了一种“热带的忧郁”?小吴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行进……(虽然音频中的处理手法是沉默的,但大家可以细细品尝这里蕴含的矛盾)


跳蛙街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过了主街从“小跳蛙”们玩闹的台阶乐园之后。每到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以后,在这个像垃圾场一样的水泥围护旁边,总会有小学生在这儿跳台阶、爬墙。看上去它和秘密基地一样,但它在这里又多了一层意思,那就是在学生时代父亲和学校教育的劝导(要成为最厉害的小跳蛙)。也许我们会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但站在九十年代小吴和父亲的角度,教育有一个很明确的意思,是为了要走出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这里,我们可以不禁地追问,小吴的父亲从小教小吴学习建筑测绘,以及他有意不教小吴说粤语的目的。ps:80年代大多数来深圳的外地人为了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后来多少都能听懂并学会说一点粤语,然而为什么父亲没有因此让出生在九街的小吴学会粤语这项沟通技能,而是教他掌握建筑制图这种更为“科学”和“理性”的,能够跳出文化和在地圈层来看待世界的认知工具?



如果我们这么理解并愿意认为小吴是这样相信的(每个听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那么可以说,小吴上学的路,就是一条去实现和追赶现代化的道路。然而讽刺的是,就当小吴致力于追赶和拥抱现代化的过程中,因为现代进程的屡次迭代和加速,小吴自己和九街的位置已经被边缘化了。


ps:我们看到,学校是小吴追寻现代化的精神象征和目标,但学校为了追求它更具现代感的形象,将原本开向九街的校门拆除换到了外面更大的马路上,原来的校门位置被筑成了一堵高墙。



在第三部分的音频与现场知觉元素关系的处理中,矮墙旁边的独白回忆映衬了现实中骤然耸立的高墙和从高墙内传出的铿锵笃定的新校园旋律,凸显了个体在时代变化的洪流中陷入的孤独处境,以及九街从市镇中心转向背街巷落的边缘化的遭遇。


《从九街出发》跳蛙街 摄影:风满楼


事实上,小吴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追求现代化必然造就的对自己的背离,或许,小吴奔赴未来的行动在他心里充满着堂吉柯德式的敏感、愤慨和忧郁。而对九街,小吴是爱恨情仇、百感交集。




吴:你现在回头看,这条主街一路下去,是有个坡度的。

我:还挺陡的。

吴:从这条街走上来,总要费点力气。老人们常说,年轻人要勤于学习,要奋斗,要吃苦,这条“爬楼街”我爸就是从小带着我一点一点地往上爬。

我:你爸以前管这条街叫“爬楼街”? 

吴:在这儿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是这么叫的,我爸也就跟着,学着这么叫。不过后来,我和我爸其实有给爬楼街起另一个名字,叫“潮浪街”。


八十年代,小吴父亲作为外地人先是入乡随俗,学习这里人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因为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山东街在朝阳北街西侧的这个部分被称为“爬楼街”,爬楼是老九街人对九街地貌的调侃,也有鼓励自己和后代子孙要吃苦奋斗之意(人生如爬楼嘛,一点一点爬出去了也就熬出头了)。但到后来,父亲认识到自己作为外地人和本地人其实存在着内在的根本的差异。本地人说爬楼、奋斗的时候其实他们身后是有“退路”的,而对于并不掌握社会资源也没有大家族支持的非本地人来说,每一次命运的拼搏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一不小心就要彻底地卷土重来。所以后来“潮浪街”这个名字,其实要比“爬楼街”更具有小吴一家人对他们自己身份认识的投射。父亲也更希望在这里小吴记住的是“潮浪街”这个名字。


对九街历史话语进行重塑的特殊建筑


“潮浪街”是整个九街记录过程的结束。站在小吴回望“潮浪街”的地方:中山东街的上头「报德广场」,是小吴在脑波记录仪中留下的最后一个标志性的场所。不同于中国传统氏族社会中自然形成的聚落,广场这个空间元素是一个舶来品,其本身标志着一种新的外来的权力对封建专制社会权力的瓦解和替代。广场附近的众多建筑,如复建的新安县衙、报德祠、聚秀街牌坊、双年展的展厅和后来的同源馆(仔细看它的英文还是“多元”diverse homology pavilion)、九十年代消费主义的历史杜撰产物聚秀楼、以及2020年改造之后引入的年轻时尚品牌……它们展现的都是一种可见的空间的政治,对九街历史、集体记忆的反复涂抹、重塑和修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余摄影:Dani、凌云


“九街是包含着变化的,一旦九街停下来,九街就会死亡,就会原地消失……”


“九街会随着人的流动而移动”


在小吴心里,九街不仅仅是一个代表乡愁色彩的符号,而是和这里的人和事,和一个人脑海里的记忆和想象同现实交映迭变、复合、重叠在一起的现场,是“在震荡的世界中寻觅-撞见的那个与之震荡的自身”。


在对整个九街现场的记录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吴不仅带我们走过了他熟悉、亲近的童年回忆中安然美好的诗学梦境(如秘密基地),同时亦有大量与温馨、庇护、和谐的家的意象相对的,陌生、异样、无情、荒诞的一面(如校园的现代化改造和主街记忆痕迹的褪去)。它们是小吴对九街这个故土、家乡概念的理解里,始终存在的一个“他者”,一个使自己反复遭受外部环境的清洗,并与之发生冲突、抗争的部分。这构成了小吴性格和人格关系中的两面。


小吴建筑师这个职业设定亦是对小吴与九街情感两面性上的一个凸显。在建筑师这个角色身份上,小吴不仅是一个巡游故土的怀乡者,同时他还是加速开拓事业、协调“破坏”和“再建设”矛盾关系的践行人。一方面,昭示在小吴面前的,是他所拥抱、追寻和迷恋的现代神话(也是他加入孟婆计划成为未来人才移民的最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则是他滞持、悬置在破坏和建设当中的混沌情感。


在整个讲述过程中,这种情感两面性的铺设,同样也衍射到对什么是九街、九街本质的询问。听者从“九街之心”的大石头那儿听到的“砰——砰——”的声音,究竟是象征着“九街本身令人敬畏的历史或文化生命的延续”(一种受人尊敬的古老的心跳脉搏的声音)还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破坏”(工地拆除和建造工程的声音)可谓见仁见智!


听者可以再重复聆听一遍九街之心的心跳,结合你对真实南头古城改造的所见所闻、所观所感表露你的看法!



后记


“在任何时代,对于故乡、家乡的理解与表述,都是一个极其个人的、困难的母题。”对于深圳、城中村来说,故乡这个概念更为特别。没有谁对故乡的理解比其他人更加正确。小吴对九街的行走、讲述和记录,亦是他对九街的城市记忆以及对自我的构建。


note:关于世纪之交、家宅和童年乡愁的论述,引自沙丘研究所独立出版物《异样的怀乡》


小吴的九街行走包括了:

01飞翔广场的变迁记忆(选择要在日常平滑的空间中纪念的死亡)

02南达街的声音与异置的景象(利用现实与记忆交错的重现,对老九街童年意识的追寻)

03小神龛附近的生活场景(对小吴过去的社会身份以及和家庭关系的图像式呈现)

04一坊15号的角落(最私人、最亲近的童年意识)

05跳蛙街(悬置在追求现代神话背后的混沌情感)

06迷魂街的行走(生存意识的启迪——这里关键是你自己已经走过了

07潮浪街的风景(在破坏和再建设的矛盾中承受过去的记忆与历史)

08小吴和记录员的对话(对他人的冀盼,将自己作为他人意识延续的心愿)


本次呈现的《从九街出发》音频内容为原制作团队基于2021YAV青年艺术孵化项目的改版作品。


共同创作

罗森,跨领域空间研究、创作、实践者,“毛茸茸有感情的田野FFF”发起人。

July,跨领域演出创作者和研究者,“老妖精ensemble”成员。

伍鹭,生于广东阳江,青年创作者。


声音出演

Byron Wang、July、伍鹭、吴海芳、郑嘉铭、田谷


执行助理

吴海芳


鸣谢

暴斯、陈姨、冯姨、魏师傅、李凌云、丽婷、廖姨及弟妹、徐阿姨夫妇、aki、阿嘴、子扶、马卡



*图文内容均由《从九街出发》创作团队提供。



防疫要求请关注南头古城最新消息,祝大家有一场愉快的漫游之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毛茸茸有感情的田野FFF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