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范雨素:不相信文字能改变生活 我习惯了靠苦力谋生

2017-04-27 小娜 女神的国度


   “活下去是硬道理。” 

   “有母亲的爱,小哥哥坚强地活着。” 

   “抛弃孩子的女人都是捧着滴血的心在活。”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         点什么呢!” ……

      《我是范雨素》文章第一句话写道:“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外来务工者的子女教育问题、家庭问题、农村土地纠纷问题,范雨素的文章几乎包括了外来务工人员所能遇到的各方面。


       范雨素,一名来自湖北襄阳的育儿嫂一天之内就“红了”。来访的记者太多,以致于她只好请假接受采访,并希望这个事情赶快过去。毕竟,对于一个小时工来说,“三天两头不干了”,或许就意味着孩子要吃不上饭了。不过,这些事情在“红了”的语境下似乎都不重要了。


      多少年来,一直以“活着”为目的、价值、信仰的范雨素,并不怎么关心“阶层固化”。对于一个符号般存在的“阿姨”而言,阶层是明摆着的,无所谓固化不固化,也不会有城市白领那么深刻的焦虑。


       就像她受访时说的那样,“我对文字没有自信,我也没想过靠文字改变生活,我也习惯了靠苦力谋生了,而且我对劳动并不惧怕。做小时工、育儿嫂也不是最低的工资,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文字可以修饰,素材可以整合,而生活,或活着,却是不可复制的。透过那些看上去轻松、甚至不乏诙谐的文字,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在险恶、匮乏、孤独中苦苦挣扎的生命个体。范雨素在文字中表现得越是克制、内敛、见惯不怪,则这种刺痛、不安就越是深刻。



       范雨素说,她在北京寄居的皮村那间8平米的小屋,“南向有一面玻璃墙,玻璃厚极了!冬天吸收热量,那么强烈的阳光,冬天住在那间屋子里特别幸福。”可又有谁知道,她的无望、冰冷、焦灼与泪水!   

        

       成长的困厄,环境的局限,女性的悲哀,城市的偏见……所有这一切,对于一个早慧、敏感、不安分的乡间女性而言,无一不是内心苦难的来源。现在已经无法想象范雨素过往经历过的煎熬与挣扎,但穿越她平静的文字,我们依然可以感知到冰山下面浩大而沉默的未知。


      有论者习惯性的指出,《我是范雨素》一文“如果从文学价值上看,并没有超过高中作文的水平,人们感动和赞赏的不是她的文笔,而是平常我们看不见的她和身边人的故事而已。”这样的姿态未免高蹈。范雨素的写作,并非目标明确地指向文学,而是与她带孩子、擦地等等工作一样,是一种活着的方式而已。


       这个世上,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尽管生计艰难,却并不愿意机械地活着,而是希望有所表达。她们的写作,往往饱蘸着生命的汁液,挟着来自土地的饱满和充盈,为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打开一扇窗,人们会看到,原来还有这样的苦难人生。这样的冲撞来得确实有点猛烈,以致于很多人有点恍惚,在他们的经验体系中,完全无法安置、归类她们。

       

       活着,也思考着,顺便把思考的内容用一支笔记录下来。如此而已,若是非要用“文学价值”作为衡量标准,那也是别人的标准,与范雨素无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