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党史做科普|《天路》——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陈金艳 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2023-03-13


温歌词

“青青的牧场一望无际,披着清晨霞光的神鹰掠过蓝天”,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来自于韩红演唱的歌曲《天路》。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接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也经历着大自然的考验。极其复杂的地形为这个圣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祖国其他地区在快速发展时,西藏还处于交通闭塞、物资匮乏的状态。人们一直渴望着有一天一条铁路能够通往西藏腹地,把祖国东部的温暖送进这人间天堂。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1958年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程85个站点,共1956千米。“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穿越了青藏高原复杂多样的地形,克服了自然与人力的困难,打破了世界铁路专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定论。自2006年开通以来,这条神奇的天路运送了一批批重点物资,承载了藏族人民的盼望与希冀,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从此各民族相互帮助、携手共进。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青稞酒、酥油茶因为各族同胞的到来更加香甜,相聚时唱响的歌曲都是藏族儿女幸福生活的表达。


《天路》这首歌发行于2005年,它唱出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即将开通的喜悦,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唱出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决心。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一条离天际最近的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一条中华儿女用顽强毅力和不懈奋斗证明人定胜天的路。

学知识

青藏铁路从修建以来,前后耗时48年,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为什么说“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呢?因为它的建设解决了世界公认的难题——冻土,它是“世界屋脊”上的奇迹。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当地的冻土。冻土就是一种低于零摄氏度并且含有冰的特殊土壤。根据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以及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在多年冻土的上部,冬季冻结,夏季融化,这部分土层称为活动层。下层常年冻结的是永冻层。


而青藏铁路需要解决的就是多年冻土问题。众所周知,水在0℃以下会冻结成为冰。冬季冻土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上面的路基会被冻土顶起。而夏季冻土在融化时体积收缩,路基便会塌陷。如此反复循环,当超过路基材料能够承受的强度,就会对路基和路面造成破坏,形成裂缝或凹陷,影响行车安全。


那要怎么解决冻土问题呢?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通过热棒降低冻土的温度来维护冻土的稳定性,保护地基。热棒一般斜插至路基两旁,分为吸热段、绝热段和散热段(如下图)。吸热段深入冻土最大的融化深度,散热段露出地面。冬天外部的气温低于冻土层的温度,吸热段的液体物质蒸发上升至散热段,通过散热片放出,蒸汽也随之冷却凝结成液态,在重力作用下,液态物质又回流至吸热段。如此反复循环,地基土中的热量不断散发至大气中,大气中的冷量不断输入至地基土中,使土体冷却。夏天的气温高于冻土层的温度,热棒停止工作,外界的热空气无法反向进入冻土层。冬天通过热棒储存下来的“冷量”使冻土在夏季不会融化,形成稳定的土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四方

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和高寒缺氧是青藏铁路修建的三大难题。为建设这条神奇的天路,48年来,中央政府和科学专家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植被资源,藏羚、野牦牛、金丝猴等稀缺动物在此栖息生活。在青藏铁路的规划建设中,国家秉持着保护野生动物,爱惜生态环境的理念,建立了多个动物自然保护区,修建了30处野生动物通道,移植途径地区的植被并进行养护。经过建设者们的努力,青藏高原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除了生态脆弱,更难解决的问题是高寒缺氧。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近85%,大部分地区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至60%,日光毒辣,紫外线极强,风沙肆虐,对铁路工人的生存是极大的挑战。为更好地保障大家的安全,政府准备了大量的氧气瓶,在沿线设立了足够的医疗机构,配备医护人员并对工人们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一批批年轻的铁路工人走进西藏,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在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下,为建设“天路”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等了48年。一条铁路的背后汇聚了千万人的心血。冻土专家张鲁新在青藏高原苦苦守候了32个春秋,在零下30度的寒夜里僵着腿观测冻土承载力;青藏铁路设计总工程师李金城带领队伍在零下20度的气温下,背着几十斤重的设备在泥泞的沼泽里勘测地形……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曾经奋斗在青藏铁路建设前线的铁路工人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西藏才有今天的发展和成就。

作总结

歌曲是情感表达的最佳载体之一,是人类生活真实的写照。正如这首歌唱出了藏族儿女的心声。神奇的天路作为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为西藏送去了充足的物资,带动了当地的贸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祖国从来没有忘记偏远地区,各族人民也从来不会抛弃自己的同胞。不管过程多么艰难,各民族始终齐心协力,努力创造新时代的奇迹!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投稿详情

作者: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陈金艳

指导老师:

中南大学 徐海教授




特别声明





本平台是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官方微信平台,旨在为大众传播权威的科学知识。

欢迎广大科普爱好者投稿,投稿邮箱:hnkpzx@126.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