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轻轨穿楼算啥? 梁平七桥天渠穿楼, 新盛镇巨树穿楼~

梁平奇观


重庆人司空见惯的轻轨穿楼

竟然成了网红景观

又为“魔幻重庆”增添一魔幻理由


其实,

我们梁平万事通早为大家

分享了梁平新盛镇黄葛树穿楼的景观

这个古树穿楼也上了央视报道


穿过第一层楼房的黄葛树树干


穿过楼房二楼的黄葛树树干



>>点击查看重庆卫视的视频报道<<


然而

在我魔幻大梁平的屏锦镇七桥街头

还有一处渡槽天渠穿楼!

老傅拍的这抖音视频转眼有上万人阅读了

(梁平万事通老傅抖音号lpwstlf)



出屏锦镇七桥街头向东出场口

过了交巡警大队就能看到

这处318国道上的穿楼天渠

基座是坚固的石砌、槽身是混凝土的



当地人对渡槽穿楼早已见惯不惊

人们悠然自得地打着麻将



渡槽水渠引自梁平七十年代建成的

第一座中型水库盐井口水库(今明月湖)

从图右向左将水引向千担坝灌溉



梁平第一座中型水库 明月湖



但因水渠上游早已挖断渠道

所以这天渠二十年前就没通水了

早些年 这渠下的住户苏(音)姓人家

将低矮的瓦房撤了建成眼前的两楼一底

渠身就包藏在二楼中了

一米来宽的槽身上搁各种东西器具

苏大哥说:只要上游能来水

屋子中的水渠能照常使用


哈哈,过年回乡,

为魔幻梁平点个

点右面右下角的 好看



以前,我们梁平摄影大师高梁山人曾拍过一组梁平天渠的震撼组照(详情),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万事通曾推送的原文吧——


惊叹!

梁平这么多壮观的人造天渠~

爷爷时代的水利遗产


渡槽——梁平境内历史性的人文景观,人力时代用汗水甚至生命建成的水利工程,今大多已弃用,少数仍在发挥作用。许多90后00后根本不知道它是如何渡水的,来看看这位摄影师对渡槽的记忆……


第一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吾 乡 渡 槽

曾卫民


吾乡梁平,地势平坦,良田万顷,素有“渝东北粮仓”之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随着“农业学大寨”口号的吹响,一条条天渠,一座座渡槽,先后在梁平大地拔地而起,成为梁平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象征。


梁平渡槽多数由方形条石砌成“工”字墩,槽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渡槽长度短的几十米上百米,长的则达1800米,在那战天斗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渡槽建设的“主力军”均来自所在灌区公社抽调的社员。


虽无工资,但每天给每人发放0.16元生活补助和0.5斤粮食,并由所在生产队按男劳力计10个工分,女劳力计8个工分。那时,要建成一座渡槽,短的一年多,长的的需要两三年时间。


而今,这些曾在水利灌溉上发挥重要作用并称为“人造天渠”的梁平渡槽,多数已停止使用。但作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遗产,它是一座座丰碑,不仅是一个个水利灌溉工程,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一段历史的记忆。


第二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三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四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五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史料一 1964年,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全县开展了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这一时期除修复50年代未完成的工程外,又新修了少量水库和塘堰,同时修建部分电灌站。


至1966年止,全县共有水利工程3613处,其中水库8座,山平塘3358口,渠堰105条,石河堰42条,水轮泵42处,机灌360马力/30台,电灌501千瓦/28台;总水量2695.3万立方米,保灌5.48万亩,比1957年有较大发展。


第六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七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史料二 1970年代是梁平水利建设的极盛时期,中央提出“第四个五年计划要通过改土和兴修水利,达到每个农业人口有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县成立了“四五”期水利规划领导小组,组成若千水利规划队,深入全县各区、社逐山逐沟实地踏勘定点,采取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迅速掀起了大搞农田基建的高潮。


并于1971年11月作出了《梁平县“四五”期水利轮郭规划报告初稿》全县共规划水库108座(已成10座,扩建续建35座,新建63座),山平塘6882口(已成3635口,新建3247口),堰523条(已成454条,新建69条)、机灌站458处,装机5036马力(已成247处、2736马力,新建211处、2300马力),电灌站115处,装机2172千瓦(已成48处、834千瓦,新建67处、1338千瓦),小型电站54处,装机4708千瓦(已成12处、1469千瓦,新建42处、3239千瓦)。


第八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九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十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史料三 1977年,中共四川省委提出水利建设“两步走和小型水利加喷灌”的方针。要求每亩田达到有水600立方米,每亩土100立方米。同年10月24日,县委发出《梁平县1978~1985年农田基本建设规刘提纲(初稿)》,县水电局编制了“五五”期水利规划报表,县、区、社都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边规划边行动。


按照上述两次规划,集中领导精力和群众劳力,掀起了两次大搞水利建设的高潮梁平较大的盐井口水库(中型)和80%以上的小型水库以及红旗、红岩、蚂蝗沟等大堰,绝大部分渠道渡槽都在那时建成。同时,新修山平塘2000口。1977年7月至1979年上半年,还搞了旱地喷灌建设。但终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喷灌效益不大而告失败。


第十一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十二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十三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第十四张

这是哪儿嘞?点本页右下角写留言告诉大家


看到这里

是否想起那年的土地

那年的自己和亲人?

给一起长大的乡坝伙伴们都来认认

这些地方还记得吗~



史料四 到1981年,全县已建成水利工程5759处。其中水库64座石河堰9条,引水堰189条;总水量10287万立方米,保灌面积23.8万亩,分别比1966年增加2.81倍和3.07倍。同年普查水资源时,发现全县有病害的水利工程1599处,其中水库36座,山平塘1528口,石河堰2条,引水堰33条。


解放以来到1985年,全县水利总投资5465.4万元,其中乡村投资3056.53万元,占总投资56%,其中投劳折资又占乡村投资的88%。


 特  别  提  醒 

梁平万事通或本地通公众号首页

输入 新盛镇 屏锦镇 弹出服务汇总

输入新闻登入查询系统

再搜高梁山人 查看相关摄影集

更多精彩阅读>>

重磅| 梁平公安局公招辅警74人,其中女性5人~报名只有3天

终于| 石马山直通南门外和东门了! 红中校门也挪了三四米~

梁平车主注意: 春节高速免费7天注意事项来了~

严打| 春节打牌输赢好多走不脱?梁平人都看看!

客服 18725647187 或 18223907502

广告推广| 15023099985 或 18983536872

↓↓点“阅读原文”进入梁平万事通主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