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史上大文豪给梁平高先生之妻写的催人泪下墓志铭! 读懂此文,中学古文不怕难

蓝振中 梁平万事通 2022-11-20


梁平高氏人物



梁平石马山公园来氏塑像


【核心提示】高古涂来,梁平多代旺族的四大姓。明清两朝,四川梁山高氏子弟在各地为官者甚众,像高善登与方敷之子的两位高姓后人,一南一北担任县令皆成名宦者,可能独。谨以本文,致献梁平高氏后人。



前天我们分享了《惊闻| 梁平一小伙收到鲁讯亲笔回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现还有这课文吗》,再来说高中语文。


对于高中语文那些诘屈聱牙(jié qū áo yá)的古文学习,小伙伴们是不是“一个头、两个大”?而当我们对古诗文名篇意思弄懂之后,才感觉到古人的作品是字字珠玑,跪服古人怎么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

好吧,还告诉你家孩子,如果对古诗文作者能先前有所了解、有所兴趣和“贴近”,那么学起文章来也会事半功倍。再如高中文言文传统篇目《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就是清代桐城派文人鼻祖方苞的名篇。



而这个方苞不仅开桐城派文风绵延300年至今,且他还给我们一位梁平古人写过一篇催人泪下的墓志铭那么,这位“梁山媳妇”的什么德行,能让“方老师”如此动容呢?今天,我们来看看梁中退休老师蓝振中历时半载的钻研所得——
导 语清代桐城派文人鼻祖方苞的名篇《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
在300年前的清代,身为朝廷二品高官的方苞,却为四川梁山的高家媳妇写了一篇催人泪下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收录在《方苞全集》第11卷。
清代朝廷高官为何为四川梁山籍平民之妇写墓志铭?请有访古兴趣的朋友读一读《梁山高氏妻,江南奇女子》,就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梁山高氏妻,江南奇女子作者:蓝振中
“高古涂来”四姓,明清两朝为四川梁山县望族。据清代《梁山县志》记载,明清两朝500余年,梁山有文举人88人,其中高姓11人;有进士22人,其中高姓8人。
(古时科举考个秀才,比今天考研究生还难。因为名额实在太有限了。在府、县的“院式”考中为秀才,上省城“乡试”考中为举人,上京城会试考中为贡士,最后由皇帝亲自考试,中者为进士。举人就比较牛了,有资格做官,且免税赋。进士就更牛了。以上科名我们且并称为“秀-举-进”!)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梁山高姓有科举成名者在江南做官,不知何年何故流寓金陵(今南京),与祖籍安徽桐城的方家结成姻亲。
高姓官员子弟高善登,夔州府学增广生(又称增生,次于廪生)娶工部主事方登峄之女方敷(1679—1729)为妻。
对,这个方敷就是梁平高先生的妻子。

秀美梁平如画。摄影大师高梁山人作品
方氏一族,牛掰之极
桐城位于安徽中部偏西南,自古以来地灵人杰,仅明清两朝就有桐城籍进士240人,举人640余人。桐城文脉世代传承,到了现当代,有桐城籍博士3000余人,两院院士近20人,可谓华夏历史文化之名城。
桐城方家更是人才辈出,大家如云。明清两朝,桐城方家有进士28人之众。民间有“北有孔氏,南有方氏”之说,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认为“桐城方氏仅次于曲阜孔氏”。
方敷高祖方大美,明代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正四品)。
方敷曾祖方拱乾(1596——1667),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清初入宫任少詹事(辅导太子的官,正四品),官至太常寺卿。有《方詹士集》《绝域纪略》等著作传世。

方敷祖父方孝标(方玄成,1617——1697)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弘文院侍读学士(从四品),有《滇黔纪闻》等多部文集诗集传世。叔祖方亨咸,顺治四年进士;叔祖方育盛、方膏茂皆为举人。
方敷之父方登峄(1659——1725),字凫宗,号屏垢,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贡生,授中书舍人,官至工部都水司主事(正六品),工诗善画,有《依园诗略》《星砚斋诗稿》《如是斋集》等七部著作传世。
方敷胞兄方式济(1678——1720),字渥源,号沃园,康熙四十七年(1708)中举,次年(1709)即高中进士,授内阁中书(七品)。幼年好学工诗,精于绘画,其文集《龙沙纪略》收入四库全书。

方苞画像#图源网络#

方敷族兄方苞(1668——1749),号望溪,则是大名鼎鼎的桐城派文人鼻祖。康熙三十八年(1699)江南乡试第一名(解元),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
雍正朝,官至礼部右侍郎(从二品),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桐城派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有“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文章出方家”之美誉。
方敷与方苞同一高祖,其曾祖是亲兄弟,祖父是堂兄弟。两家在金陵住地相近,往来亲密。
方敷胞兄方式济视方苞为严师。只要方苞到其家,就要向方苞请教经书古文。此时,方敷则立于一旁,专心聆听。方敷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中,从小耳濡目染,知书达理,难怪她性行艰贞,异于常人!
方敷晚辈更是青出于蓝,声名显赫。
其胞兄方式济之子方观永、方观承兄弟少年落难,寄食金陵清凉寺,其时方观承(1698——1768,字遐谷,号问亭,一号宜田)13岁。他自幼聪敏勤奋,饱读诗书,精通经纬之学。

方观承绘棉花图、乾隆题诗

祖与父流放病故之后,极度贫困,流落京城,靠摆摊择字为生。虽不曾有任何科举功名,却因满腹文韬武略,得平郡王福彭赏识招为幕僚,步步高升,从32岁步入政坛,用17年时间由一介草民官至直隶总督(从一品,超级大干部),成为乾隆重臣宠臣。
他两任直隶总督前后共20年,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政绩昭然,彪炳青史。有《述本堂诗集》《御题棉花图》《问亭集》等著作传世。

方观承雕像
方观承之子方维甸(1759——1815),乾隆进士,嘉庆年间官至闽浙总督。方观承侄子方寿畴,嘉庆进士,亦官至直隶总督。
方家一门三总督,史上罕见。方观承之孙方传穆,嘉庆进士,沅州知府。
方敷出身诗书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上下八代,代有才人。
梁山高善登能娶上这样的妻子,可见300年前的梁平高氏一族也非寻常人家。
她的娘家 四代蒙冤
方敷娘家人在明清两朝世代为官,位高权重,不免遭人嫉恨。曾祖方拱乾、祖父方孝标、父亲方登峄、胞兄方式济都被奸人陷害,蒙冤流放。
顺治十四年(1657),方拱乾第五子方章钺参加江南乡试,主考方猷等舞弊被查处。有人举报方章钺“联宗”中举,其实桐城方家与方猷既不同籍也不同宗,仅是同姓而已,方章钺参试不属回避之列,并未违规。
顺治帝将方猷等主考监考20余人斩首示众,不问青红皂白,将方拱乾、方孝标革职流放东北宁古塔(今黑龙江牡丹江市境内)。
后来方氏族人捐巨资复修北京前门,父子俩才于顺治十八年(1661)赦归。
拱乾流寓扬州,卖字为生,所著《绝域纪略》为黑龙江史上第一部地方风物志,所写边塞诗900余首收入《何陋居集》;方孝标游历滇黔,著《滇黔纪闻》。
半个世纪后的康熙五十年(1711),清代最大的文字狱爆发。桐城名士翰林院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被人举报“狂妄不谨”“语多狂悖”,该书多处引用了方孝标《滇黔纪闻》中语句,戴名世惨遭斩首。已故四年的方孝标被掘墓戮尸,挫骨扬灰。
方苞因为《南山集》作序而被打入死牢,后被康熙重臣力保出狱以白衣(受处分官员的身份)参加修撰工作。
方登峄方式济父子一并革职,与方云旅(方登峄胞兄)方世樵父子一同流放黑龙江卜魁(今齐齐哈尔境内)。
方登峄父子流放卜魁时,方式济之子方观永、方观承因不满16岁,免予流放。
方登峄父子久居边塞十余年,悲苦的流人生涯,独特的塞外风貌,成就了他们超乎想象的辉煌。他们劳作赋诗,著述颇丰。
等到雍正即位,平反这一冤案,奉诏赦归之时,父子俩已客死边关。他们在生之时与边民和睦相处,传播文化;卒殁之时边人痛哭流涕,如失亲戚。
方观承16岁成年之时,开始与其兄披星戴月,徒步跋涉数千里,多次往来金陵与塞外,探望祖父与父母,在江南民间世世代代传为佳话。


现抄录方登峄诗三首
可见其流放期间的处境与心境
01


侄庄携《何陋居集》《苏庵集》诗读之感赋


五十年前罹祸日,征车行后我生时。

岂知今日投荒眼,又读先人出塞诗。

久远孙谋文字累,苍茫天意始终疑。

携来笑尔非无意,似此生还亦有期。


《何陋居集》《苏庵集》为方登峄祖父方拱乾遗著。1657年祖父方拱乾、父亲方孝标蒙冤流放,两年之后方登峄出生。
岂料五十年后方登峄父子俩又遭逢千古奇冤,落得和先辈一样的下场,此时此境,他心中何其悲凉!苍天在上,他企盼像先辈一样生还有期!
02


望南信不到


不见儿书至,应知下笔难。有心慰衰老,无计说平安。关塞寒云早,门厅落叶残。倘逢南雁过,便当室家完。
方登峄家成年男丁及家眷都被流放,远在金陵的只有出嫁四川梁山高家的女儿和寄养庙中的孙儿。黑水江南,云天万里,家书万金。他盼望落难中的儿孙来信报平安,然而家书不至,只能寄情于南飞的鸿雁!
03


七兄以诗慰病和答


形骸百炼后,心事五更中。苦海终无岸,愁城岂易攻。道危迷老马,边关失归鸿。谁说青天阔,浮云亦碍空。
流放生涯艰辛异常,苦海无岸,愁城难攻。亲朋无信,浮云碍空。看不到一丝希望,只有满腹的悲伤。
梁平高先生万里探岳父


方登峄一家三代成年男丁携眷属流放黑龙江卜魁之后,两个未成年的孙子方观永、方观承寄食金陵清凉寺。


梁山人高善登原本家道中落,方家遭遇这一变故,使高家更是雪上加霜。高善登四处漂泊谋生,方敷在贫困中课子读书,艰难度日。


方敷日夜思念流放远方的父母兄嫂侄儿,决定让丈夫前去探望,高善登毫不犹豫,一口应允。


他打点行装,备好盘缠,历尽艰辛,来到了蛮荒卜魁,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岳父一家。方登峄在多首诗中咏及爱婿探望一事。

与高婿崇如


陟险藉杖引,方舟翼波坠。身危重骨肉,况萦儿女思。嗟子急难真,辛苦千里至。流滞逾两稔,百务尽屏置。饘橐节寒暄,检括到巾屣。怜我齿发衰,不忍遽相弃。邮书昨日来,吾女情悲挚。啧啧谈緹萦,转使忧魂悸。遄归语吾女,勉旃慎托寄。南山有荒坟,霜露念所自。代我酹椒浆,祗此属专记。凝冰结露草,万里揽征辔。茫茫后会期,迥溢荒天泪。
方登峄流放黑龙江边陲,思念远在金陵的的骨肉至亲。此时,爱婿高善登(字崇如)不远千里前来探望,又收到女儿方敷来信。
他百感交集,嘱咐高婿速归告诉爱女,尽孝也要审视自己的处境,嘱托高婿爱女代扫南山荒坟。
想到高婿万里归程,冰天雪地,后会茫茫无期,不禁老泪纵横。




婿崇如以荷花作瓶供——瓶荷朝开夕萎无隔日者
土室占生气,瓶荷三日开。从容娱老眼,清净养愁胎。敢望花为筏,谁令弃作杯。耆尼池上渡,香妙碧云台。
高婿来到卜魁,瓶插荷花,装点陋室,土屋顿显一丝生机。方登峄多想以荷花为筏,像神仙一样在天池游弋,让荷花的清香飘溢天边云霄。

性行艰贞,永垂芳名
方登峄父子流放黑龙江后,日趋贫困的高家雪上加霜,度日艰难。
高善登只得四处奔波,挣钱养家糊口。妻子方敷独持门户,课子读书。她儿时与方苞一家亲密无间,家破之时只与方苞家往来,喜忧必告。
家中缺吃少穿,则向方苞子侄借贷,她坚守信用,逾时越岁必定如数归还。
后来,高善登携长子回四川成都参加乡试考举人,家中只有她和小儿老婢三人,贫病交加,衣敝鞋破,不再与方苞子侄往来。
她嘱咐老婢将大门加锁,方苞家若有人前来探望,就说她外出了,不能让方家人看见她这个样子而忧心忡忡。老婢遵其所嘱,以至方苞子侄多次探望都吃了闭门羹。
雍正己酉(1729)秋,方敷病危,命在旦夕,老婢才让方苞子侄进门探望。
只见方敷家徒四壁,昏暗的屋子里,床上仅有一床草席,没有毯褥,也没有被盖,方敷蜷缩一团,奄奄一息。
幼子立于床前,神色黯然,涕泪长流。方苞子侄赶紧上街买来被褥,延医抓药。
可怜方敷久病未治,沉疴已入膏肓,两天之后,就一命呜呼,与世长辞。方苞子侄买来棺材,披麻戴孝,亲自含殓。
方敷在艰难困苦中育有两子:长子允,乾隆元年(1736)恩科举人;次子晖,县庠生。
方敷去世的噩耗传到京城,年逾花甲的方苞追悔莫及,老泪纵横,悲痛不已。多年以后,他饱含深情,为其族妹方敷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墓志铭。

高善登妻方氏墓志铭


《方苞全集》11卷载《高善登妻方氏墓志铭》

四川夔府学增广生(1)梁山高善登妻方氏,工部主事讳(2)登峄之女,己丑(3)进士式济之妹也。于余为妹之无移服(4)而未远者。工部居近吾家,式济童稚,视余如严师。至其家,必从问经书古文,妹常在旁。高氏故华族(5),流寓金陵,甚贫。妹归不逮舅姑(6),能忠养祖姑(7),兼奉尊嫜之嫠(8)。
自工部父子以家祸谪戍(9)黑龙江,族众北徙。善登糊口四方,妹独持门户,忍饥寒课子(10)。吾宗在金陵者,或窭艰(11)自顾不暇,或不相往来。惟岁时一返余家,视道希兄弟如近亲,喜忧必告,时通有无,然逾时越岁,必归之以为信(12),不可曲止(13)。其后年余,绝无假贷(14)。道希兄弟时候问,门者(15)每以他出辞。入视,户果外键(16)。
雍正己酉(17)秋,疚既亟(18),道希始闻,奔视。卧蒯席(19),别无覆荐(20),惟少子在侧。急购衾茵(21),进药物。越二日而卒。老婢曰:“年来以假贷不能归,衣敝履穿。戒侄辈至,即键户坚辞,曰:‘无为使忡忡(22)也。”
时长子允从父归西川应乡试,道希、道永、道章(23)亲含敛(24),以书来告。呜呼!先王制礼:小功(25)皆在他邦,加一等。其此故也夫。夫余与道希兄弟悔痛不可追矣!然其性行之艰贞(26),不可使终泯也,故质言(27)之。俾异日以奠于幽宫(28)。
妹讳敷,年五十有一。子二人:允,乾隆元年(29)恩科举人;晖,县庠生。铭曰:假而非女士(30),遭变砥节志(31),事当如何吁?悕乎(32)!隐愍而莫之恤(33),惟生者之瘥(34)。

注:(1)增广生:简称增生,科举时代生员(秀才)分廪生(公家供给粮食)和增生(公家不供给,自费),增生地位低于廪生。(2)讳:旧时不敢直称帝王和尊长的名字,叫讳。也指所讳的名字。(3)己丑:此指康熙己丑,即1709年。(4)移服:出五服。五服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及自己这五代。(5)华族:高门贵族。(6)妹归不逮舅姑:归,女子出嫁;逮,及,达到;不逮,不及,没赶上;舅姑,古指公婆。全句意为:妹嫁到高家没赶上侍奉公婆,即公婆已故。(7)祖姑:古指丈夫的祖母或祖父的姐妹。(8)尊嫜之嫠(lí):尊嫜,对他人公婆的尊称;嫠li,寡妇,此指公婆之寡母。(9)谪zhé戍:古代官员触犯刑律而被流放戍边。(10)课子:督教儿子读书。(11)窭jù艰:贫穷艰难。(12)信:诚信。(13)不可曲止:不可详尽地讲出。曲,详尽;止,句末语助词。语出《扁鹊传》:“扁鹊仰天叹曰:‘......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14)假贷:借贷。(15)门者:看门的人。(16)户果外键:房门外果然上了锁。键,锁簧,代指锁。此处用作动词,上锁,加锁。(27)雍正己酉:1729年。(18)疚既亟:久病不愈已经危急。疚,长时间生病;既,已经;亟,危急。(19)蒯kuǎi席:一种草席。(20)覆荐:覆盖铺垫。(21)衾茵:被子和褥子。(22)无为使忡忡:不要因为我而使他们忧虑不安。忡忡,忧虑不安。(23)道希、道永、道章:道希、道永系方苞侄子,道章系方苞之子。方道章(1703——1748),雍正十年(1732)举人,著有《古文集》《时文集》数卷。(24)含敛:同“含殓”,古时将珠宝放于死者口中含之入殓,后泛指将死者入棺。(25)小功:中国旧制丧服名称,为五服(古代根据亲疏关系穿的五种不一样的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之一,重于缌麻轻于大功,其服用较细的熟麻布做成,服丧期五个月。(26)艰贞:处境艰危而守正不移。(27)质言:如实而言。(28)俾异日以奠幽宫:以后某天把它用来祭奠坟墓。俾bi,使,把;异日,以后某一天或一段日子;幽宫,此指坟墓。(29)乾隆元年:1736年。(30)女士:首见《诗经·大雅·既醉》:“其仆维何,釐lí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31)砥节志:砥砺节操和志气。(32)悕乎:悲伤啊。(33)隐愍mǐn而莫之恤:怜悯她却不体恤她。隐愍:怜悯;恤:体恤;莫之恤:莫恤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4)瘥:1,chài病愈;2,cuó病,疫病,喻缺点。从铭文押韵看,应读chài,从意义上看,应是比喻缺点。


方敷是300年前的梁山媳妇,300年后我们读到这篇如泣如诉的墓志铭仍会唏嘘不已,肃然起敬!


两子有成,南北县令
高善登和方敷养育的两个儿子在方敷去世后,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双双科举成名,步入仕途,成为一代有成的官员。
长子高继允,雍正乙卯举人(方苞说高继允是乾隆元年恩科举人。雍正帝乙卯秋驾崩,乾隆同年登基。)
据史料记载,高继允乾隆七年左右,任京畿延庆州知州李钟俾幕僚。乾隆十四年,任四川邻水县教谕,颇有诗才,清代《邻水县志》收录了他两首游览邻水名寺的诗作。
九日偕沈三秀夫程氏昆仲游佛来山01阅此已经岁,兹山今再游。人生况重九,寺静且能幽。云影中分霁,清怀一片秋。问松身与世,语塔竹宜楼。烟下犹初迹,枫明但远愁。不知归月上,独有雁来投。
此五言古诗抒写重九日携伴游佛来山(又名静室寺,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即1687年)之所见所感。春日再游延福寺同游者以雨阻未至02重来古寺独徘徊,山色亲人远近来。古柏依然依翠阁,断碑独自卧窗台。孤钟响遏云还湿,细雨香浮花正开。有约高朋屐齿杳,楼头谁与醉春醅?


此七言律诗抒写春日独游延福寺(又名云台山,邻水第一禅林,建于宋代,陆游、破山游此皆留有诗作)见闻感受。


乾隆二十四年(1759),高继允任山西太谷县县令(清嘉庆、光绪版《梁山县志》误载四川巴县举人高继光是梁山举人任山西太谷县令,实为高继允)。
上任伊始就视察凤山书院,见堂舍整洁却无人读书,十分震惊。因“惜其不能招集生徒旦夕奖励”,故“捐俸延师,诸生颇翕然趋就”。
然终非长久之计,遂三年之后,“延邑中绅士,谋给诸生膏火以示鼓励之意,一时众议佥同,踊跃捐者逾千金。
至此诸生按月少有所给”。(引文为高继允所作《捐置书院膏火碑记》中语句)高继允捐廉捐俸,并倡导民间捐输,太谷凤山书院迅速得以振兴。
太谷是中国古代最著名商帮晋商的发源地。在高继允治下,太谷政通人和。
隆三十年,他着手修撰《太谷县志》,自任总纂,延聘安徽桐城举人姚孔硕、江宁(南京)举人涂逢豫担任分修,凡六卷廿一篇,刻本印行,首有乾隆三十年高继允序并雍正七年、乾隆四年县志旧序。


太谷县志

(山西太谷县离太原不足100公里,是晋商发祥地,蓝振中老师曾找太原的高85学生访到太谷去过。)


史家评论:高继允所修《太谷县志》为一方之全史,咸集一地之文献,采录史书,参据旧志,搜遗访逸,收集乡邦文献、名贤诗文、本地掌故等,可谓是时太谷县地理、社会、政治、经济、人物、风俗等的系统综录;是体现太谷历史风貌、文化品格的重要典籍。
其所覆盖的广阔内容,极具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为后人了解这一时期的太谷提供了难得的依据。
高继允为官清廉,待人平易。苏州人薛筠郎,貌美艺娴,工诗,是他作太谷县令期间家中奴仆,似是家养之优伶(戏子),然深得高继允赏识关爱。
薛筠郎随高继允入京师,不幸途中病逝保定。高继允十分痛心,于是刻印其诗作,请著名文学大家袁枚题句,袁枚题书三绝,有云:“绝好齐梁诗弟子,不教来事沈尚书。”(沈尚书即沈约,梁武帝时官至尚书令。)
次子高继晖,县庠生,科举最终功名不详。乾隆年间,高继晖任湖南安化县县令。
据《湖南通志》卷一百六十《名宦志》光绪十一年刻本第二三零九页记载:高继晖,四川人,乾隆中知安化,值岁大旱,四乡乏食,继晖不及上闻,发仓赈济,民皆感服。由此可见,高继晖敢于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明清两朝,四川梁山高氏子弟在各地为官者甚众,像高善登与方敷之子一南一北担任县令皆成名宦者,可能独有。

后记


1986年暑假,笔者赴湖北黄梅参加全国高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会议期间,与安徽桐城中学的老师有过交流。桐城老师谈到桐城文风学风十分自豪。他说,桐城城乡历来尊师重教,读书风气一向很浓,这都是因桐城派文人的影响所致。
1992年读到田光国先生收录在《梁平政协文史资料第三辑》中的方苞所著《高善登妻方氏墓志铭》一文。后来,曾将此文刻写油印,用作梁中高九四级理科补习班文言文补充教材。
今年六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梁中校友王小红给我发来了这篇墓志铭的原文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点校。两相对照,发现田光国先生录文有多处文字错误。上海古籍出版社对这篇墓志铭铭文部分的断句既不押韵,句式又不整齐,而田光国先生录文之铭文部分断句则中规中矩。

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高善登妻方氏墓志铭》

抄录在此的《高善登妻方敷墓志铭》,“志”的断句采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点校,“铭曰”之后的断句采用田光国先生的录文。文后的注释由笔者自注,水平有限,定有不少谬误。
上网发现,江南一带,黑龙江边陲,研究桐城方氏一族的资料目不暇给。一边摘要抄录网上资料,一边翻阅清代《梁山县志》,几易其稿,整理出这篇文史资料。
本想从众多资料中寻觅谁是高善登之父,他是梁山何地人氏,科举有何功名,在江南任何官职,为何流寓金陵,然而,皆不得而知。
回头阅读田光国先生对这篇墓志铭的解说,说高善登之父为苏州推官(掌一州刑名,相当于今中级法院院长)。
从网上查到,四川梁山人高宗楫1660年任苏州推官。清《梁山县志》记载:“高宗楫,丁酉科举人,苏州推官。”清顺治丁酉为1657年,康熙丁酉为1717年,高宗楫1660年任苏州推官,从而断定,他应该是清顺治丁酉(1657)举人。
然而,查梁平高氏字辈,高善登上辈不是“宗”而是“元”。四川梁山高氏虎城龙门一支字辈为“元善继祺,昭启乾辉,纯阳俊德,九燕鹏飞”。据清代《梁山县志》记载,“元善继”三代获科举功名者甚众。
先看举人:高元吉,康熙己卯(1699)举人;高元贞,康熙己卯举人,广西马平知县;高元亨,康熙丁卯(1687)举人;高善祥,康熙己卯举人(第二名亚元),浙江天台知县;高继光,雍正壬子(1732)举人,山西太谷知县;高继允,雍正乙卯(1735)举人(据山西太谷县史料记载,太谷知县是高继允,而不是高继光。查高继光履历,从未在太谷县任职);高继志,乾隆庚午(1750)举人,湖南桂东知县。
再看进士:高元吉,康熙庚辰(1700)进士,三甲47名,书画家,为官不详;高继光,乾隆丁巳恩科(1737)进士,官至陕西甘州知府,内升御史(1986年李朝正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代进士征略》记载,高继光是四川巴县籍进士,而不是梁山籍进士)。

高元吉花鸟山水图

高善登之父到底是谁?其长子名允,应是“继”字辈,但史料记载的高继允中举时间雍正乙卯(1735)与方苞《高善登妻方氏墓志铭》中所说的乾隆元年(1736)相差一年,高继允是不是高善登与方敷的长子,还有待考证。
2020年7月于梁中竹园

相关阅读>


惊闻| 梁平一小伙收到鲁迅亲笔回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现还有这课文吗?


 特  别  提  醒 

梁平万事通或本地通公众号首页

颜氏 蓝氏 钱氏弹出几大家族故事

精彩文章推荐






梁平山里一种小野果, 真值20元一斤吗?说是乡里长大的才懂

梁平万事通免费发放1万元大米 详情


梁平龙门镇的“老大”及同伙都遭抓了...


新城又一条街来交警贴罚单了! 别乱停…

万事通客服| 18725647187

广告推广| 15213523870 或 15084314271 或 15023099985

律师服务支持|易华13628210599 陈帅13628202166

↓↓点“阅读原文”进入梁平万事通主页看都看完了,点个赞再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