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政部组织学生进行抗疫故事课前演讲

弘扬抗疫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政部

      组织学生进行抗疫故事课前演讲


2022年初春,注定与往年不同,一场抗疫的“战争”在我们身边打响!为此,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政部组织学生进行抗疫故事演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省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连日奋战,抗疫英雄们用使命和担当演绎了一个个暖人的故事。我们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一组组闪光短镜头,让吉林人在抗疫一线熠熠生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如涓涓细流般汇聚、彰显着我们最坚定的战疫决心!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赵宸毅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就是我们食堂的工作人员的疫情生活。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却很难叫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仍是我们在大学疫情生活中为我们做的最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来自个家庭的责任,他们也是爸爸妈妈,或是谁的儿女,但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仍然选择,留在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为大家提供饭菜,他们更是属于我们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的无名英雄。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梁莹莹

“驰援吉林流调人员千里拜别去世母亲”的视频在微信群里热传。跪拜在雪地上和母亲告别的名字叫王春霞。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火线驰援、鼎力相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白衣天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全省广大妇女要向王春霞学习,立足本职岗位、续奋斗,为打赢长春保卫战、吉林歼灭战、各地阻击战筑起生命防线,贡献巾帼力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



吕姝

2022年3月4日下午,正在社区排查密接人员的白山市疾控中心主任助理王明浩,接到市疾控中心领导电话,省疾控中心要求白山市火速赶赴吉林市支援疫情防控,组织上想委托王明浩带队。

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同事交接完任务,清点人员、检查器具、准备物资,晚上5点,他带领10名流调和消杀队员,冒着凛冽寒风,赶赴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的吉林市。王明浩带领全体队员与时间赛跑、和病魔抗争,每天工作20多个小时。饿了吃几口面包,睏了就靠在墙边休息片刻,不分昼夜连续工作,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及时进行有效管控,成为吉林市疫情防控的一支劲旅。

王明浩承担过抗击“非典”,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新冠疫情初期带队在长春负责转运境外返白人员等重任。支援吉林初期,他给在阿勒泰地区第二中学“援疆支教”的妻子打电话,告诉她自己带队支援吉林市,因为走时太匆忙又怕女儿担心就没打招呼,叮嘱她一定要做好女儿的思想工作,不要为老爸担心害怕。接着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想尽办法赶快到白山陪伴照顾孩子,必要时做好居家抗疫的各项准备,千万别给政府添乱。

一家三口天各一方,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在白山外国语学校读初三的女儿王晶玉,建立起“情报交流中队”微信群,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拉到群里,第一时间通报战“疫”消息、天气变化、援疆信息、网课进度……在亲人和老师的关心呵护下,女儿从爸爸不告而别的埋怨和担心中走了出来。一条“爸爸加油,我为你骄傲,一定注意安全,等你凯旋”的微信。

从阳光明媚的清晨醒来,更加想念远方的亲人。女儿王晶玉看到微信群里的留言,想到远在新疆支教的妈妈,正在外地执行流调和消杀任务的爸爸,还有在老家梨树社区疫情防控卡点值守的爷爷,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拿起画笔,一面鲜红的国旗,两个身着“天使白”的抗疫勇士,一柄插向天际的利剑,一抹象征胜利的曙光,依次闪过脑海,化作色彩,汇成力量,一幅题为“抗疫”的油画,迅速通过“情报交流中队”,传送给每一位亲人,彰显着一个普通家庭的大爱情怀。



韩季桐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感谢那些在疫情中为我们奔赴前行的人,是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承担下重量!

封校之后,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的入校为我们进行核酸检测,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校园!

食堂的工作人员为了我们的健康,选择住在食堂,三月的春天,风是那样的大,天是那样的冷,为了学生们的安全,餐饮中心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怨言。他们不冷吗,他们不怕吗?他们也怕,他们也冷,但是为了我们,他们毫无怨言,我们可爱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为餐饮中心送去了暖贴,礼物虽小,却饱含深情。校园里,初雪时,同学们堆成的一个个小雪人谱写着吉林加油,长春加油,四平加油;与此同时,在熄灯时,校园里回荡着振奋人心的大合唱,一幕幕,都在彰显着我们的抗疫信念。

这就是我们的博达,这次抗疫斗争是一场史诗般的全民大动员,我相信,疫情终会过去,春天终会到来,加油!





财务管理专业



王雨竹

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全球蔓延,这场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出现了一群默默付出奔赴抗疫前线的人,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线。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大医精诚者,仁心仁术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很多医务人员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冒着被传染的危机,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用他们的医者仁心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防护线。

钟南山,一位84岁高龄的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一如既往地冲到这场战疫的最前线。他经历了死亡率高的“非典”,这次又为拯救无数人的生命而奔波。在疫情爆发时,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作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郭琴,一名急救中心的普通护士,在这次战役中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治愈康复后毅然选择返回危险重重的岗位,继续和同事们并肩作战。“大树哥”,四川什邡的一位新型农民,捐献10万斤蔬菜并免费运送到重灾区。当被问起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表示,更多的是因为感恩、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全国人民都支援了他的家乡,现在是时候该回报社会了。

其实,他们只是人民英雄中的一个缩影。’却让我们看到了在这场突然到来的战争前,什么是众志成城、什么是万众一心。我们要相信,没有任何困难能打倒华夏儿女,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2022年初春,注定与往年不同,一场抗疫的“战争”在我们身边打响!为此,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政部组织学生进行抗疫故事演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省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连日奋战,抗疫英雄们用使命和担当演绎了一个个暖人的故事。我们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一组组闪光短镜头,让吉林人在抗疫一线熠熠生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如涓涓细流般汇聚、彰显着我们最坚定的战疫决心!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校报编辑部-新媒体出品

主编|陈柯燃 胡小超 

部长 统筹|吴彤彤 化一诺

图文编辑|孟偲

供稿|乔雪莉

审核|袁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